•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工笔重彩画艺术及其教学探索

    时间:2021-01-14 18:01: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孙艳萍

    摘 要:工笔重彩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一种绘画形式之一,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逐渐有了整套的技术画法,现在已经作为中国画技法教学中的重点课程。工笔重彩画教学分为临摹、写生、多种材料的运用、创作四个部分。古人用“丹青”作为对绘画的称呼,“丹”就是指朱砂,“青”就是指石绿、石青,是工笔重彩画的颜料。工笔重彩画是传统的绘画,有着完善的体系和技巧,但是在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着重对工笔重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工笔重彩画艺术的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工笔重彩画;艺术;教学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工笔重彩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19-XJ21027)研究成果;黑龙江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线性素描影响下的中国画造型研究”(1353MSYQN037)研究成果。

    近年来,在一批工笔重彩画画家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色彩新体系,工笔重彩画有了新的局面,由古典工笔画转向现代重彩画。工笔重彩在中国早期的绘画历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工笔重彩画的创作要呈现出内涵和延伸,这就需要我们在工笔重彩画艺术的教学中进行探索。

    一、工笔重彩画的艺术特点

    第一,重视色彩。现代工笔重彩画高度重视色彩,使色彩与意境结合起来,这样有更加强烈的色彩冲击,有利于完美地实现装饰效果。合理运用色彩使画面具有统一的色调,加强了色彩的感染力,这样更能丰富艺术的风格,使人感受到立意新颖。画面要注重色彩的协调和对比,把色彩面积、冷暖色差、色块等进行的把握。在人物画中要注重装饰性,要从构图、线描、上色再到面部细节的处理,将装饰性发挥到极致。

    第二,用色技巧。要注意用色的技巧与颜料互相衬托,这样更能突出色彩的装饰性。

    第三,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化。日本和西方绘画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工笔重彩画的创作充分吸取了这些经验,使得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

    二、古典作品的临摹

    工笔重彩画的学习是从临摹开始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要求学生要掌握传统材料的用法、设色、用线等技巧。学生在临摹时会学习到一些简单的画法,特别是“三矾九染”的技法,但是对工笔重彩画的基础知识和传统绘画背景的意义认识比较缺乏。这样往往会丧失临摹的意义,更有甚者会使学生丧失对学习工笔重彩画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传统绘画中的一些程式问题,如构图方式。通常来讲,学习工笔重彩画最基础的部分之一是临摹人物画。例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这些人物画充分地融合了时空的场景,就像现在的连环画,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示出不同时空的转移,画中呈现出顺时针推移和顺序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要根据时间的推移,把想表达的东西呈现在画面上,这样才能使画面呈现出来的画家的意图让人清晰明了。还有花鸟画中的经典图式,老师们可以找资料,把所有不同图式的画作进行整理,利用多媒体的方式把这些图式制作出演示的PPT,让学生们能清楚地看到整个的演讲过程,让学生们自行总结归纳经典的构图方式和原理。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可以借鉴经典的构图方式,要对传统绘画中的程式进行探索,要知道其生成的原因,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学生只有对传统绘画深入了解之后,才能更加透彻地进行学习。工笔重彩画的课程有线描和设色的技巧画法,还要加入传统审美的感受,这些感受直接影响学生们以后的创作、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艺术高度的形成,要对用形、用色、用线和观察事物进行分析。学生们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在创作时有要求、有讲究、有原则。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充分的地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临摹是写生、创作的基础。学生通过临摹对程式生成的原理进行研究,学习前人的经验,但是要跳出程式的框架,要知道程式是能够被改变的,而对传统的学习是为了创新,在充分吸收传统的、经典的、中国式的意境之后,要多发现程式以外的一些可能性,要寻找适合当代的多样的表现形式。

    三、画面的色彩设计意识

    “色彩的感染力不亚于线条,一片漂亮的颜色可能牵动不懂画的人的心理情感,中国画的现代化改造离开了色彩将是不可思议的。渲淡之极再复绚烂,这将是一个历史的轮回。”从冯远先生的话中可以看出,色彩是工笔重彩画的基础应用,同时作为直观艺术所能呈现出来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日常的绘画中离不开色彩的应用,色彩的运用也不再只是美术工作者所具备的技能。现代工笔重彩画变革的致力点就是色彩的应用。工笔重彩画的课程中的色彩应用通常是传统写生,让学生对自然景色进行模仿,这样就缺少了主观色彩的运用和创造性,使得学生到了创作阶段时总是会茫然无措。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们除了要让学生对自然色彩进行写生,还要引导学生们的想象力,把脑海中的色彩想象展现在画纸上,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色彩重组。比如,老师们可以把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起来泼在画布上,所呈现出的色彩刺激学生们对色彩有所感悟,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色彩变色、组合和构图。这样学生们能够利用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比如,蓝色代表忧郁,红色让人兴奋,绿色代表青春活力。老师们通过这样的感官刺激让学生们对色彩有自己的感悟和想法,那么在创作时就会有不同的灵感。

    还有一种尝试是以色标纸剪贴为主、手绘为辅来完成色彩课题,要采集和转移课题,如中国的年画、壁画和刺绣,利用色彩结构的运用,对色彩进行组合并且排列,然后再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学生们可以选取西方的优秀油画作品,借鉴其中的绘画技巧,做一组同样的课题,这样可以体验不同的色彩绘画规律。学生可以对同一幅画进行色彩改变而图形不变的训练,这样能够通过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色调等进行做比较,在其中找出规律来创作出不一样艺术效果,审美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运用色块的抽象化来对人物进行分析并理解,要在运用色彩时发挥想象力,如同诗人一样,把不同的词汇组合起来,创作出意蕴悠长的诗词。而在工笔重彩画中,把零散的色块组合起来,这样可以用色彩代表情感,比如,绿色代表希望,而不只是草地和树叶的颜色。利用抽象的色彩表达情感,会让观者联想并感知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境和深意。老师们可以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进行讨论和欣赏,让学生们互相点评作品,使得学生通过互相的作品梳理出色彩的语言结构,要触及事物的本质,让学生们学会借鉴和嫁接、解構与重构,在相互转换色彩的时候,要注重色彩的魅力,加强色彩意识,这样来训练学生用主观色彩表达审美的要求。学生们在课后可以查找资料,找出西方的画作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和中国的传统色彩进行比较不同角度的比较,从而寻找出符合色彩的新方向。

    四、工笔重彩画的绘画形式

    有些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工笔重彩画的绘画形式,只是浅显地认为工笔重彩画只是画面复杂和庞大就可以了。在创作的时候如果画幅太大,往往会超出画家自身的驾驭能力。工笔画的精髓不在于大,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工笔画的画技高超,有着博大精深、包容性强、胸怀广的多样内涵。这就要求学生要对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同时也要吸收其他国家的艺术成果,分析艺术的技能和画法,这样才能使探索工笔重彩画的空间更加广阔。实用装饰艺术是由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的,其装饰的色彩鲜明突出。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装饰是围绕内容展开的,精微的细节体现了画者的情感,这样能使主题突出,使作品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但是,学生在画画时如果只是细致再细致,装饰又装饰,一味地雕琢反倒使观看的人产生视觉的疲劳。有的学生在装饰的过程中缺乏新意,不在用线、用色和用形上下功夫,只是单纯地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所创作的作品繁琐又花哨,这样不但没有艺术的惊喜,反而让人不舒服,从而产生了负面的情绪和影响。对于这样的“劳心劳力”创作出来的作品,老师们也只能给些同情分。面对这一问题,老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工笔重彩画特征的探讨和琢磨,要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增强其思维能力,要很好地运用绘画的语言,要让学生们对工笔重彩画重新认识,让学生们认识到工笔重彩画可繁可简,可实可虚,创作的空间和灵活性很大。

    五、结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增強了对工笔重彩画的鉴赏能力,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都在不断更新着,工笔重彩画的创作模式也有了改变,在意境和内涵上更加延伸了。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单纯地教授技巧,更多的是对工笔重彩画的文化深远和深意做讲解,同时也要对教学进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更正。工笔重彩画教学的侧重点要从“意境和深意”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们不只是掌握绘画的技巧,更要懂得欣赏工笔重彩画背后呈现出的魅力和灵魂。

    参考文献:

    [1]刘虎,张一舟,孙晨霞,等.工笔重彩绘画的写意性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杨晶.工笔重彩画创作教学探索:以“色彩”为突破点启发学生创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3]金蕾.现代工笔重彩画之色彩语言衍变探析[J].艺术教育,2019(2).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工笔 彩画 探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