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动人的美

    时间:2021-02-09 12:04: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题目

    英国诗人济慈说:“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现代作家钱锺书说:“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

    看来,动人的美诞生于想象之中,美,贵在含蓄。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的范围和含意;
    不得套作或抄袭;
    文字端正,卷面保持整洁。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给出了济慈、白居易、钱锺书三人的名言,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三句话有一个相同点———都强调“无声的妙处”。材料的最后给出了立意导向:“动人的美诞生于想象之中,美,贵在含蓄。”这句话在材料中很重要。命题人在给出了不同的材料之后,会对材料的共同之处给以解释和扩展,其实也就暗含了立意导向。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抓住这种导向,以此为基础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准确立意。

    根据立意导向,命题人希望我们在作文中分析“动人的美”和“想象”“含蓄”之间的关系。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动人的美”“想象”“含蓄”。“想象”或“含蓄”可以阐释为朦胧、暗示、空白、距离、留白等,但最终都要指向一种“动人的美”。写作时这些关键词都要涉及。明确了立意导向后,就要考虑写作的角度。丰富的写作角度能使作文达到“内容充实”的评分标准。“动人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三个观点展开思考:文学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等艺术方面,甚至社交领域、人类情感等方面都存在“动人的美”。这是议论文常见的思路起点。

    那么这些美和“含蓄”或者“想象”之间有何关系呢?也就是考虑“为什么”和“怎么样”,议论文构思中常以此设置不同的分论点。“含蓄”或“想象”可以带来暗示,产生距离,制造留白,触发联想,升华情感,引起沉默,搁置纷争,带来共振,形成朦胧美感,等等。从这些角度任选一点,都可以扩展为一个段落。

    经过审题———明确立意导向———确定写作角度(即分论点),一篇议论文的框架就基本搭建好了。大家在阅读后面的适用素材和运用示例时,可以具体体会每一个分论点都是如何展开议论的,借此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文心雕龙·隐秀》中说“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指的是水中若藏有珠玉,则水波会呈现或方或圆的波纹。此句用“珠玉潜水”比喻人内秀于中而不张扬于外,但深藏于胸中的才华会从细微的表象上显现出来,是为“澜表方圆”。

    运用示例

    在中华文化中,“含蓄”二字无处不在。刘勰有云:“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中国式的美,是隐秀于内的,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美。人们所见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而这种美真正的内涵,只有静心探寻,才能窥见真容。读中国的诗,中国的文字,便可将这种美领会于心。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写“此时无声胜有声”,萍水相逢的女子手抱琵琶,声声如泣如诉。弦尽收拨时声如裂帛,之后便是岑寂。可这又不只是岑寂,还有诗人的怅惘在江风秋月里徘徊不散,使他和这位女子一同悲戚,眼泪沾襟。《围城》里的书生方鸿渐和苏小姐,一个想要抽身又不敢直言,一个暗自倾心却碍于“博士”的面子不肯表白。这种隐藏的情感、隐约的纠葛,成了中国式故事的“含蓄”符号,为读者所钟爱和赞叹。若在一个故事里,句句深剖,一语道破玄机,令读者毫无思考的余地,那便不美了。

    ———天津南开中学高三朱佳云

    适用素材

    生活中动人的美。

    运用示例

    生活中并不缺少动人的美,这美源自细微处触发的想象。见到亭亭如盖的树木,你可能会想起“吾妻死之年所手植”的枇杷树,心里一阵难过;
    见到冷月下的青砖灰瓦,你可能会想起那些仗剑走天涯的侠士,他们“此剑抚平天下不平事,此剑无愧人间有愧人”;
    在整日的忙碌之后,你也许会设想竹林踱步的悠然,设想焚香拨弦的雅致,设想品茗翻书的闲适……这不是不必要的瞎想,这叫想象。它带来的是一个流水为灯、繁星作盏的世界。在这里,晚风轻吟着亘古的歌谣,雪夜的红梅可以和盛夏的海棠并蒂而开,守护星河的走廊。这份想象是芸芸众生于世间的一汪清泉,美自在其中。

    ———天津南开中学高三孙凡迪

    适用素材

    在我们周围,随着震耳欲聋的广场歌曲,人们整齐划一地跳着广场舞,虽说锻炼了身体,但远远谈不上“动人的美”。

    运用示例

    直白,易落于俗套,使人心为喧嚣繁杂所蒙蔽;
    含蓄,方可不落窠臼,亦使人内心沉静。响彻广场的“口水歌”是直白最典型的代表,其所表达的情感不加掩饰地宣泄出来,躁动的音符充斥着整首乐曲,没有留白,亦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似未加脱皮的小麦磨成粉,吞下只觉得粗粝。而古琴,则似以扇掩面的女子,含蓄而给人以想象。《广陵散》《归去来兮辞》《流水》这些曲子中都有大段的留白,大段宁静无声的时刻,会激发人们的想象,想到嵇康临刑前的坦然潇洒,聂政的腾腾杀气,陶先生踱步闲庭,俞伯牙于流水边弹奏……曲曲皆有其特点,人心也在留白的想象中得到了宁静。

    ———天津南开中学高三张泰然

    因其含蓄

    天津南开中学高三宋其峰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顾城

    所谓含蓄,就是将说未说、含而不露、蓄而不发,是人与人交谈时的“点到为止”的分寸,是风暴来临前的出奇地寧静,是两颗星之间光速的思念与永恒的距离。

    含蓄的美往往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在互联网尚未连通之前,人们靠鸿雁传书。相隔千山万水的两个人,通过一封在路上颠簸几个月的信,换来一次片刻的心意相通。有情人之间,每一封信都要经历几个不眠之夜才能写就,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情。一封信,数个月,假若常年漂泊在外,终其一生的情话也不过薄薄一沓。因此,木心老人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爱一人是何其浪漫的一件事,那种在望江楼上望断天涯水,在家中苦候一只载着锦书的鸿雁的浓淡皆宜的忧愁,渐渐使相思变得更浓,浓入骨肉,浸入每一滴泪里、每一行字里。这种相思因相距之远和通信之难而造就,它是含蓄的、痛苦的,可它也是美的,美得像是一朵带刺的玫瑰。而在通信便利的今天,我们无须再去候一只鸿雁、守一个不知归期的帆影,我们也终于失了那份等待的耐心,失了那份因含蓄而刻骨的感情。“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当通信日益便捷时,失去的不单是慢节奏,还有含蓄真挚的美。

    含蓄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是水墨画上的留白,是不必言说。

    含蓄也往往体现在自然界中。我曾去过西藏的林芝,那里以南迦巴瓦峰闻名。那天夜里,我坐在藏民的房顶上数星星,满天星光笼罩着我,南迦巴瓦峰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当我抬头看向峰顶时,我被震撼了。在南迦巴瓦峰之上是无数的星星铺满天幕,南迦巴瓦峰在群星之下仿若一粒尘埃,而我与作为尘埃的南迦巴瓦峰相比,是尘埃中的尘埃。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撼,但真正动人心魄的是那一刻的宁静———是夜无风,群山寂然,亿万恒星忙着沿自己的轨道在宇宙中行进,浩瀚与渺小的对比潜伏在一片宁静之中。那一刻的宁静,是神来之笔,是动人心魄的含蓄之美。

    刻骨的相思、大小的对比,扣人心弦,动人心魄,含蓄蕴藉。含蓄给了想象以巨大的空间,在含蓄中也必然蕴含着巨大的美的可能。

    名师点评

    情感的含蓄美在既浓烈又克制,自然的含蓄美在既宁静又震撼。本文抓住这两个分论点,充分将“含蓄之美”铺展开来。我们可以学习此篇在每提出一个分论点之后,通过怎样的议论方法进行论述,比如文中运用的设置场景、展开联想等。(高原)

    于无声处

    天津南开中学高三王朗宁

    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江水东逝,寒凉的晚风在江面悠游,没有几盏灯火。几艘船静静地发着光,与银色的月亮交相辉映。一切都冷静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就是在这样一个晚上,白居易掉了泪。只因这晚的琵琶声格外绵长,一曲终了的岑寂更勾人遐想和彷徨。

    这绝不是偶然。时光的脚步不息,有多少人在无声的间隙思索和幻想。他们妙笔生花,力图记录那些珍贵而惊艳的美丽。贾岛推来敲去,必有心软犹豫,割舍不下“推”字的温驯不扰人,让鸟儿静静在树上栖着,月儿悄悄在天上映着。清代的赵执信闲吟山中却丝毫不为秋天的到来而悲怆,想必也是在“北斗低横未拟窥”的寂寞中发现烛光酒盏之侧存在一种默然的永恒,抑制了悲哀的倾吐,克服了伤怀感喟的欲望。是的,在无声中存在着一种神妙,让深的更深,深入内心的深处;
    让远的更远,仿佛延伸到海角天涯。如此,沉默中的灵动更显得惊人,如《安塞腰鼓》中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般无可比拟。

    这无声可以潜入任何一个领域,入画,便是留白;
    入自然,便是一种更纯朴、更平淡的美丽。古人将北方春寒料峭时叫“鱼陟负冰”,再形象不过了。且看徐徐铺展的凝固的河面什么也没有,可只要能想到这种精致,所有无趣之处都变得有趣。你想着冰层越化越薄,想着游鱼早已苏醒,在反光的大镜子底下游动———它们背负着冬的遗产,向上顶动,过几天你就能透过晶莹的冻层看到它们愉悦的脊背……你还没有想完,春就来了。这种无声可以随意地变换,拉长或缩短,填补一个个等待,空乏焦躁的心情居于此处。大自然多么慷慨,给我们山间缥缈的雾,给我们有声无形的风,给我们青出于蓝的天空和那永无尽头的土地,它们简简单单地默默存在着,任由一颗颗心把千变万化的情意寄托于它们。

    生活何尝不是呢?记得演讲结束时那几秒的满座无声,记得谁总把话藏在眼睛里,记得每一个轻轻的叹息和无声的呐喊,记得对明天、后天的诺言。为什么无声的含蓄之美如此让人倾慕?那里是放纵思想的一处空白,贮存个体的丰盈,是只属于自己的私密的心灵栖息地。我们把自己注进无声,无声就是惊天动地的强音———但我们不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平淡地来又利落地走,只把想象和体悟留下,任凭它渐渐消逝或流传千古———这里,即是无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惊雷若有情,也将还一个无声的微笑,美得旷远而永恒。

    名师点评

    本文抓住“无声中蕴含着动人的美”,分别从无声中存在一种神妙、无声中寄托着自然和心意、无声就是惊天动地的强音这三个角度展开论述,逐层递进,主题深刻。同时本文语言细腻,化无形为有形,是一篇既理性克制又不乏文采的议论性散文。(高原)

    愿做深水,滚滚长流

    天津南开中学高三闫霄玥

    英国诗人济慈曾说:“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美好之源,不是霜之始凝,叶之始静,果之初熟,茶之芳馨;
    而是回望內心,在心灵的暗夜长空中,以美为光,以爱为灯,照亮彼此的生命。恰如雪莱曾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将美藏于心中,用心灵的含蓄的美,照亮平凡的生活。志同道合,相视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

    是否记得千年前绚烂的窑变色彩?冷却,开窑———不可思议的艳红里含着千秋绝学;
    让人心颤的青蓝中,杂糅了从苍天到大海的颜色。然而真正令观者动容的,不是瓷器本身的精致,而是瓷器釉色下的陶土,经历了烈火的淬砺,绽放出了隐忍深沉的色彩。那份淡定从容,那份渴望蜕变的热忱炽烈,穿越千年的时空,翩跹而来,成为刻画年轮的信物。瓷器之美,因为含蓄,所以动人。

    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文人志士的美好品德如同暗夜的繁星,光耀千年。他们被后人铭记,不是因其俊逸的外貌、至伟的功业,而是美丽的心灵。如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君子气概;
    如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修养;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之情……他们,是一条条深深的大河,流过千年的历史烟云,流向未来。将自己的美深藏于心,不必喧哗,动人的美自生于想象之中。

    沈从文用一汪清泉写实生命,凡·高用画作表达自己深沉的情怀,巴金、杨绛即便走到人生迟暮仍笔耕不辍,史铁生更是用顽强的精神唱出了一支生命之歌……他们的心灵之美,需要我们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需要我们在想象中触摸他们的灵魂,读懂动人的美。美无须特意表达,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如同那茶树桂花,互予清香,互予芬芳,互相牵引,互相濡染,共同长出希望的翅膀。

    愿做深水,滚滚长流。让生命如大河般深沉而歌,让动人的美藏于心中,化作繁星,照亮你我未来的路。

    你我相视一笑,不必说。以无声胜有声,霎时间沧桑幻化,古今同心。

    名师点评

    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动人之美产生于含蓄的心灵。之后通过瓷器之美和文人志士心灵之美来论证论点。作者论述充分,语言生动,气势十足。(高原)

    相关热词搜索: 动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