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硏究

    时间:2020-09-30 07:53: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而成的,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增强当代人民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要力量,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进一步激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民族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历史发展悠久,自三皇五帝开始,已经历经五千余载,五千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数十个朝代的变化,最终走到近代,在推翻清政府统治后,中华民国成立,随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随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各种繁华、战乱,形成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古代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到近、现代的革命文化、社會主义先进文化,都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价值意义、基本内涵和传承弘扬的原则要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相结合的伟大结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激励新时代华夏儿女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内涵丰富,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高校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切实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一)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文化元素,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久弥坚的重要原因。自强不息精神,从个人价值方面就是超越自我、持之以恒,从社会价值方面就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从国家价值方面就是发愤图强、民族振兴。正是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精神,中华民族才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以民为本。民本思想萌生于西周初年,其基本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重民贵民、爱民仁民、安民保民三个方面。要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到首位,站稳人民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

    (三)仁义主张。仁义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伦理价值观念。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为儒家“五常”,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头。

    (四)锐意革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古往今来,无数改革先行者为为寻求社会变革真理、探索社会变革之路而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有时刻站在改革前列,锐意革新,才能解决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五)修齐治平。《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当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的修养,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是无数有识之士的价值追求。

    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与思想沃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必须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与传承传统思想精华和文化智慧的基础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繁荣。必须深刻把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关系,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强音。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滋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时代虽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却总是围绕着国家的统

    一、安宁、稳定、发展为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唐诗宋词,小说戏剧等所有的典籍都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直至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名句之所以使世代的中国人民刻骨铭心,正是因为表达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思想。

    随着时代的前进,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都会有所变化,这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无论如何,它总是与热爱祖国的河山和人民、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和平时期,以关切国计民生、民族和睦、国家统一。列宁曾经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亦是对爱国主义的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是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也就是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把这种感情化为无私的报国之举。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成为牢不可破的民族大家庭的力量源泉,成为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神圣庄严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在治国理政层面,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三)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诚信问题以及责任感,考场作弊在大学生中时常出现,甚至还有学术造假、求职造假等一系列恶劣的行为。学校是一方净士,却出现了如此恶劣的现象,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当代大学生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所以针对大学生失信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正。在传统儒家文化中这样说过“君子不重,则不咸;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焉。”讲诚信的句子车载斗量,由此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对大学生诚信的教育,有助于良好的校园风气的形成,更对大学生成长起着良好的作用。责任感是人类重要的品质,对责任感的追求和强调古往今来都极为重视。一个人如果缺乏责任感,那将会一事无成。可是当代大学生却忽视了本该承担的责任,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在很多事情上逃避责任,推脱抵赖。当代大学生对待感情同样也是缺乏个人责任感,并不抱着认真的态度,反而把“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奉为座右铭。这些现象暴露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当代大学生应该奋发有为,勇于担当,承担理应承担的责任,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责任感,认真的对待身边的人和脚踏实地做事。正如古人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人的教诲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的重要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融入日常。重点是融会贯通,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科目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让学生们在學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在师资力量培养及教材编写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高校、博物馆、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及教材编写。精心组织活动,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思想升华。由学院和学生管理部门牵头,采取论坛、讲座等形式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大大激发青年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校可以利用广播电台、微信平台等媒体全方位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氛围,达到深层次的教育效果。通过以上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提升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国家的长效机制,在内心深处深藏爱国之心,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人人要重视,要不断继承和发扬。在大学生活动中要加强传统文化宣扬和教育,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广为传播,这是重要的教育形式,也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和弘扬的重要方法。

    (二)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途径。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对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塑造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传播具有视觉直观等特点,在传播信息和文化方面具有跨时空、跨领域的先天优势,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合、加工,最终实现现代转化具有重要作用。网络传播虽好,但在传播文化和信息方面却存在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等问题,这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不例外,所以要避免庸俗化传播。

    线上传播是优势,但线下传播也至关重要。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它独特的精神与魅力。悠悠华夏,点点滴滴的璀璨文明积淀,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黑眼黑发黄皮肤的美德与智慧。学院要深入挖掘国学经典等魅力,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熏陶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营造高雅的高校传统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类似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节等,宣传中国传统舞蹈、字画、服饰等在内的优秀文化艺术瑰宝,通过民俗艺术展、画展、迎春晚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传统特色,讲述传统故事,让大学生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外,还要借助本地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作用,发挥本地区文化博物馆、城市展览馆、革命烈士纪念陵园等作用,定期组织学生社团学生党员等参观,发挥他们模范带头作用,扩大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范围。

    参考文献

    [1]于玲.中国化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张国选.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陈婷.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D].太原:中北大学碩士学位论文,2016.

    [4]李德万.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胡万年,伍小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2):46-51.

    [6]林炎红,张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7(2):86-88.

    [7]李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J].科技创业月刊,2016(11):38-40.

    [8]张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教育现代化,2017(1):245-246.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