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鲁韬:“不干涉”的悖论

    时间:2021-02-05 07:54: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摸着石头过河”不仅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口号,也可以成为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向。

    在中东问题上,中国的身影越来越活跃,外交立场也越来越引人关注。中国在这一地区长期坚持的“不干涉,少作为”低调外交政策,正悄悄发生改变,试图在“不干涉”与“有作为”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有变化

    中国在叙利亚局势上态度的变化,只是一个最近的例子。

    阿盟秘书长阿拉比2月19日在开罗记者会上有关中俄可能会在叙利亚局势上转变立场的最新表态,再次让人联想到中俄此前在联合国三度联手否决或反对叙利亚相关决议的立场。其实,自从北非局势前年底、去年初出现剧烈动荡以来,熟悉这一地区事务的中国外交官已敏感意识到,中国恐怕很难再像以往一样明哲保身,置身事外了。单从行动上讲,北京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长期奉行的“不干涉”政策。一个明显的例子体现在北京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态度上。在第二次否决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后,中国出乎外界意料地随即宣布,已经在北京接待了叙利亚反对派代表团。而在翟俊作为特使访叙期间,更是大大方方地与当地反对派展开接触,甚至“深入、坦诚交换了意见”。很显然,按照北京以往对类似国际问题奉行的“不干涉”原则,在一国反对派未获得国际承认前就公开与之展开接触,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这里似乎存在一种显而易见的悖论:除非中国完全维持对中东事务的不作为,否则以中国当下国际地位和业已积累的影响力,中国的一言一行,都可被外界理解(也有可能曲解或误解)为试图影响地区局势,进而被贴上“干涉”的标签。

    也許中国可以接受的一种折衷说法是“参与”(participating),而不是“干涉”(interfering)。可是,如何才能界定这两者的分别呢?其实国际法数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不过总体而言无论是联合国宪章还是相关国际法律,只是使用排他法列举了一些在处理涉及一国内部事务时要尽量避免的极端情形,例如不赞成使用武力或使用武力相威胁,反对动辄使用制裁或禁运等。

    当然,对大国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和自身利益的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僵化地执行某一特定的外交政策,从来就不符合“外交”这个词的本来含义。

    中国国内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促使中国开始认真将中东作为稳定的能源来源地。而中国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商人,也开始将中东作为重要的贸易目的地。不过,中国对中东地区仍没有地缘政治上的胃口。即便是对沙特、卡塔尔这样重要的能源生产国,中国仍小心翼翼地视之为美国的地区盟友和势力范围,不愿与他们高调交往,以免给美国造成挖人墙角的感觉。而美国在“9·11”事件后发动了两场反恐战争并深陷其中,也为中国赢得了“闷声发大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乐得与中东各国大力开展石油和经贸外交,而不愿被搅进复杂的中东政治旋涡。

    但现在看来,这段美好时光并非没有隐忧。一方面,在过去10年间,中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已经达到了足以威胁中国整体能源安全的境地;另一方面,中国在中东国家的经贸利益也相当可观了。很显然,当“阿拉伯之春”的浪潮突然席卷整个中东时,中国与美国等大国一样,同样没有做好准备。而中国长期坚持的“不干涉”原则,对应对中东局势剧变来讲,似乎并没有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功能,反而看起来有些束缚了中国外交的手脚。

    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到底是什么

    在应对叙利亚局势上,中国似乎又回到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上,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丢人的地方。毕竟中国经济今天取得的很多成就,其实就是靠“摸着石头”摸出来的。不过,还是有必要在中东“摸着石头过河”之前,真正搞清楚,对中国而言什么才是真正的“石头”,什么才是中国在中东这场大变局中真正的战略利益。

    1.维持政体和社会稳定的政治利益。西方媒体一直倾向认为,中国之所以对于所谓“阿拉伯之春”态度谨慎甚至消极,主要原因是担心中东的局势动荡会对国内的政治稳定造成冲击。这样的猜测并非毫无道理,但是并不全面。从目前中国各级官员对外表态的情况看,中国暂时还对自身的政治稳定,尤其是维持稳定的能力,抱有相当高的信心。

    在2月5日召开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曾上演过中美官员激烈交锋的一幕。美国资深参议员麦凯恩公开表示,美国信奉“一系列价值观的原则”,“阿拉伯之春”应当进入到中国。这番言论遭到了出席会议的中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志军的断然反驳,他说:中国出现所谓“阿拉伯之春”只是幻想。后来当习近平访美期间,见到麦凯恩参议员时,用一句“您的直率在中国可是家喻户晓”,巧妙地堵住了后者的嘴。

    很显然,中国不愿意就所谓“阿拉伯之春”的性质,与美国开启一场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对中国而言并不具有加分的作用。不过,整体而言中国官方对中东局势动荡可能对国内政治造成的冲击,抱有一种自信但警惕的心理。

    在应对和处理中东相关事务时,中国可能更需要留意的是,中国的相关态度和立场,会很大程度上牵涉到国内的民意问题。从利比亚大规模撤侨行动,到对利比亚投资利益损失的关注,再到对中国否决叙利亚相关决议决定的议论纷纷,中国外交一举一动,进退之间,都会引起民众以及媒体的热烈讨论。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公众参与热情显然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简单采取封堵的手段,而是需要认真对待,适时沟通,合理引导。

    必须认识到,在处理中东北非事务时,中国长期坚持的“不干涉”原则本身也可能越来越受到民众的质疑,至少是会引发公众讨论。而中国外交如果坚持“不作为”或“少作为”,也可能被民众误认为软弱和骑墙。

    2.事关经济命脉的能源安全利益。以石油供应为例,1993年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首次突破国际公认的50%警戒线,2010年石油净进口量首次突破24L吨,达2.39亿吨。2011年明2日,工信部网站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5.2%,首次超越美国的53.5%。而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油气资源市场需求依旧强劲。石油需求年增长将为4%左右,2015年全国石油需求将达到5.4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至60%。

    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70%在中东,目前中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进口份额分别为51%和24%。仅以近年来因为伊核危机而备受关注的伊朗为例,中国很久以前就已成了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最高峰时每天从伊朗进口石油超过56万桶,伊朗原油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1%左右。相比之下。美国在中东地区面临的能源安全风险较中国要小得多,这主要得益于美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能源独立战略,使得美国可以大幅度对冲外交政策制定中来自能源供应安全考量的掣肘。

    中东地区持续动乱或导致高油价,或导致油价大幅起落,或导致能源供应不稳息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发展难以长期承受的后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很难确信,一旦自己被完全排挤出美欧主导的中东地缘政治新格局后,还能够继续得到长期稳定而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

    3.缓解美国战略重心调整压力的地缘政治利益。在中东、北非局势剧烈动荡之际,美国仍大张旗鼓地吹响“重返亚太”号角,这本身就耐人寻味。上个世纪,美国从欧洲国家手中接过了世界格局的主导权,不过这一格局自15世纪形成以来很大程度上仍维持了西方最初对“近东(欧洲)—中东—远东(亚洲)”的大致划分。在整个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主要集中在与苏联直接对峙的欧洲地区。冷战结束后,欧洲作为战略重心的地位出现下滑的趋势。美国与欧盟一道,以北约和欧盟东扩为主要形式,在欧洲大力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不过美国的战略野心呈现出一种全球独霸的态势。克林顿时期曾一度表示要加大对亚太的投入,不过“9·11”事件的发生,改变了美国的战略方向轨迹。

    尽管在推进巴以和平进程上乏善可陈,美国十年间先后发动的两场反恐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却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中东地区进行的。现在看来,美国战略重心在冷战后从欧洲向中东推进,并非完全没有逻辑:这不仅是出于反恐的迫切需要,更是因为近东与中东具有地理上的连贯性,尤其是中东作为世界能源中心,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美国埋头于中东的两场反恐战争,同时不放弃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让身处远东的中国获得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不知是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政策具有极大的战略欺骗性,还是美国对业已存在数十年的美日韩同盟对中国的防范效果过于自信,抑或是美国满足于通过台湾问题、人权等手段来牵制中国的发展,总之,中国得以在较少外来干扰,尤其是较小来自美国战略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了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转变。

    很显然,美国意识到现在是到了必须为中国近似疯狂的发展踩—下刹车的时候了。所以,美国果断结束了两场反恐战争,并在中东、北非出现剧变的情况下,还是吹响了“重返亚太”的号角。

    尽管美国官方从来没有证实过,但可以大体拼凑出美国进行这样大幅度战略调整背后的逻辑。第一,从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表现判断,美国认为中国不可能对中东地区有很大的战略胃口,中东就算再乱,中国也不可能主动挑战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导权。第二,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不能继续像过往一样埋头或侧重于中东地区,这样只能更加延长中国一直以来表现惊人的经济增长期。第三,中东战略格局重新洗牌,伊朗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战略受益者,但是就全球格局而言,伊朗对美国构成的挑战,远远不及中国。第四,随着美国对中东能源依赖的进一步下降,中东对于美国战略价值的相对重要性会进一步下降。而随着欧洲遭到主权债务危机重创,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下滑,國际政治经济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21世纪有可能真正成为亚太世纪,美国不能逆潮流而动,而应努力成为亚太世纪的塑造者。最后,美国当然不会撤离中东,让伊朗做大,尤其不能容忍一个迈入核门槛的伊朗存在。美国要利用“阿拉伯之春”的浪潮,以较小代价打压甚至搞垮叙利亚和伊朗,以便集中精力“重返亚太”,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干扰中国的能源供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如果以上所列的美国战略调整逻辑成立,而且得以全面顺利实施,对中国来说无疑将是一场战略噩梦。为了延缓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步伐,中国有必要将美国战略关注力留在中东的时间尽可能拖长和延长,这样才可能更大限度地减轻自身因为美国“重返亚太”而承受的战略压力,同时为自身发展赢得宝贵时间。

    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外交需要解放思想

    中国是否有必要彻底改变“不干涉”的传统政策,这个问题_旦提出—定会引发巨大争议,从现阶段看也未必可以行得通。

    “不干涉”原则其实是中国外交基石——“和平发展五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长期以来中东政策的基本特征。贸然改变或推翻‘不干涉”原则,可能对整个中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造成颠覆性冲击。然而,中东地缘政治大洗牌,客观上为中国外交提供了一块对“不干涉”原则进行发展和灵活运用的试验田。事实上,正如中国在处理利比亚和叙利亚反对派问题上的实际做法所反映的那样,中国的外交实践已经走在理论的前面。

    就中东政策而言,由于这一地区局势仍在燃烧、演进甚至是剧烈变化之中,中国似乎没有必要急于形成一整套清晰的政策理论,来支撑和解释自己的外交实践。同样,中国似乎也没必要为维护过往政策的连贯性而苦恼和纠结。30多年前,中国打着“解放思想”的大旗,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实际上却是走着“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中国外交是否也可以以中东、北非剧变为契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胆实践,创新理论,真正完成向有影响力的大国和负责任的大国的转变,这是一个重大命题。

    “摸着石头过河”不仅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口号,也可以成为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向。“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可理解为一种基于中国真正利益的实用主义外交理念,它注重外交行动的实际利益和短期效果,强调外交实践的灵活性和应变力。

    事实上,当前国际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动荡和大调整”,可谓乱世之秋,美国目前学界和外交智库也正在就Realism(现实主义外交)展开大讨论和大争论,试图为当前的美国外交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当然,将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理念与中国的“摸着石头过河”简单地画上等号,并不合适。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共性。

    对中国而山,在中东政策上敢不敢动“不干涉”原则的脑筋,这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块试金石。

    编辑 魏恭 美编 黄静

    相关热词搜索: 悖论 干涉 鲁韬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