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试论建国初期的通货膨胀及其成功治理等

    时间:2021-02-11 07:56: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试论建国初期的通货膨胀及其成功治理

    贺水金

    建国初期,由于解放全中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导致国家财政赤字巨大,不得不发行大量纸币弥补。但通货膨胀状况仍十分严重。此外,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还有:社会有效供给不足,物资严重匮乏;帝国主义封锁、轰炸及农业歉收,使新生的共和国经济雪上加霜;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占领全国市场;投机操纵加剧了物价波动;等等。通货膨胀给新中国战后经济重建、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临时应急与长效治理相结合,经济手段、行政干预双管齐下,金融、财政政策同时跟进的策略与措施。

    平抑短期物价涨风的主要举措是:抛售关系国计民生的紧缺物资——粮食、棉纱和煤炭;取缔投机,紧缩银根;冻结存款;部分紧缺物资采取统购统销及配售禁卖的办法。解决通货膨胀的治本之策是平衡财政收支,减少货币发行。此外,还加快了交通设施的修复和建设,保证物资流动畅通;兴修水利,为农业丰收、增产创造条件;集中财力,保证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统一全国货币。

    新中国前30年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

    李 文 柯阳鹏

    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业还处于自然农业阶段,自然情况的好坏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严峻的形势客观上迫使政府把水利建设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1949~1952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显著特点是:国家引导和辅助全国人民共同办水利。国家的投资主要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和修复河道、防范洪涝灾害等。国家对水利的重视和投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促进了这一时期农田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

    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和农村集体经营体制的形成,农田水利供给方式也逐步做出了调整。1953年,水利部在对前一个时期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作总结时指出,今后的农田水利工作“应以发展群众性水利以加强灌溉管理作为领导重点”。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由建国初期的国家补助和农民义务建设转为主要依靠合作社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办理,国家只是在特别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补助。此后,民办公助的水利供给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稳定和延缘下来。

    改革开放以前,虽然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大型水利建设,但是这30年里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靠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完成的。群众性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方式的确立适应了国家全力推进工业化的需要,并在集体化体制的保障下取得了较好的绩效。尽管这一供给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总体上保证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稳定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方式则有重新检讨的必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鼓励华侨回国投资的政策

    高远戎 张树新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华侨和港澳同胞都有回祖国投资、参加祖国建设的愿望。国民经济恢复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主要为了团结海外华侨,制定了鼓励和便于华侨投资的政策。

    1951年6月第一次侨务扩大会议确定了华侨投资的原则是:采取私营、公私合营的方式,并给予一定的优待。1952年“五反”运动后,中央政府放宽了华侨的投资方向,在引导华侨投资工业的同时,为照顾华侨中、小资产阶级,允许其回国经营商业。在投资方式上,一方面华侨可将汇回祖国的储蓄及投资款先存在中国银行保值,由中央华侨回国投资辅导委员会通盘研究后分配至各地投资;另一方面积极筹备建立华侨信托公司,吸引华侨、侨眷资金投入国家企业。1953年11月第二次侨务扩大会议确定的华侨回国投资的指导方针发生了变化,从允许私人经营或公私合营转为由国家招揽回国投资的华侨资金并支配使用。

    1955年,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加速进行,4月22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签订了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鼓励华侨在当地长期生活。虽然政府继续鼓励和欢迎华侨回国投资,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此后华侨投资大幅度减少,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深思和总结。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及思考

    完世伟

    1949~1957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城乡之间的迁徙比较自由,但劳动力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城市化水平比较低。1958~1978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缓慢,在城乡资金流动中,农村为城市的投资提供部分资金来源,而在全国基建投资中农业的基建投资比重却一直较低,工农业矛盾较为尖锐。1978年底实行的家庭承包制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1979~1985年,工农业的增长关系总体上较为协调。1986~2003年,城乡关系又出现了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十分突出。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初具雏形。2005年年底,我国取消了农业税,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呈现出了城乡平等发展的趋势,最直接的表现是农民人均收入进入较快增长期。我国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调整

    赵干城

    产生于冷战时期的“三个世界”理论曾经是指导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方针。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际环境方面最重要的是和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因此而改变。在国内环境方面,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仍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促进了新时期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战略的形成,即“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从中国面临的客观环境出发,一方面对冷战时期的国际环境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另一方面也努力改善不利于中国的因素。中国的战略重点不再是应对战争,而是创造可以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机遇。在战略上,中国放弃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外交方针,外交政策调整为以国家的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为准绳,在处理与他国的关系中最大程度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努力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与世界和平。这个重大的战略调整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6年,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战略,即把发展中国家视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巩固与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这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战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面向未来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将继续遵循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建设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加强与中国有传统友谊且盛产能源和原材料的非洲及拉美国家的关系,在国际体系寻求与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路向选择与分析

    高伯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东、中部老工业基地和西部三线企业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造。从改造的战略思路看,经历了三次路向的转换: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针对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大都技术层次较低的状况,抓住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有利时机,确定了以技术改造为核心的老工业基地振兴思路;第二次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明朗化,进一步认识到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是影响老工业基地经济健康、不能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又形成了以搞活、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老工业基地振兴思路;第三次是20世纪末全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阶段,进一步调整思路,从全国经济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和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战略。

    改造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基点是:把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区域的经济看成是资源配置的有机整体,促进区域互动和协调发展;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逐步改造和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与实践表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应跳出过去以企业技术改造和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把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统盘筹划,既统筹解决老工业基地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各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着眼于工业化道路的创新,努力走出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新路子。

    相关热词搜索: 通货膨胀 试论 治理 成功 建国初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