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扬州众创空间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1-04-17 08:14: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要求后,众创空间迅速在全国各地成立,扬州众创空间在近几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也存在多种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结合扬州众创空间实际情况,构建扬州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框架建议。

    关键词:扬州;双创、创新创业;科技;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1-0014-02

    一、 扬州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已成为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推动着创新。培育和催生创新创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党和政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长期战略。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论坛致开幕辞时,提出“草根创业”“大众创业”等战略目标,很快在全国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浪潮。

    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再次到深圳访问柴火创客空间,使“创客”和“创客空间”们倍受鼓舞。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使创客运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会议,会议正式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作为我国长期的基本政策,会议文件中也第一次提出“众创空间”的概念。同年2月,科技部发文,明确提出各地方政府应以构建“众创空间”为载体,达到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构建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框架。3月5日,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反复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将其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显示出政府对创业创新的重视,以及创业创新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

    《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作为纲领性文件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3月11日印发。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部署“众创空间”平台,支持大众创新创业重大举措。《意见》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至少有一批开放式、便利化、低成本,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能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等特点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2014年6月18日,江苏科技创新创业学院开学暨江苏省科技企业创业领袖EMBA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扬州蜀岗西峰举行。

    2015年8月,扬州出台推进大众创业创新10条意见,“众创空间”等可入企业名称。

    2016年12月,扬州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纲领性文件,又称史上力度最大的扬州“新28条”,这是扬州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贯彻省市科技创新大会有关精神和江苏省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二、 扬州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目前我市依托现有科技产业综合体、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园等载体,重点发展智谷创业综合体、扬州创新驿站、微软创新中心孵化工场、中国创谷、扬州大学创业长廊、金荣4.0工创空间等6家全市首批“创客空间”或“众创空间”,已注册创业企业50多家,扬州创业创新成绩显著,形势欣欣向荣。

    至2017年底,扬州市共有众创空间58家在市级备案,其中6家众创空间在国家级备案,22家众创空间在省级备案,全市众创空间达35万平方米面积自主支配,累计拥有3000多人的创客人数,600多人的导师数,拥有65家创业投资机构。

    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二年扬州创新型城市的推动,扬州创客空间呈现以下特点:

    (一)服务资源的共享化

    首先,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引进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清华同方、维普、万方等科技文献资源,为众创空间内企业提供免费的专业文献保障服务,解决创新创业企业数据检索技术的后顾之忧。二是开发共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市政府通过先发放创新券后凭券实行补助的形式,鼓励我市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经认定的各类机构和创新载体的科技资源,开展检验检测、委托开发、研发设计、创业服务等创新创业活动。扬州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平台、江苏光电产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省液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扬州大学检测中心等一大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走出社会,走向市场,为创客群体提供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为创客开放设备和研发工具。三是政府购买服务,为创客空间提供免费知识产权、专利权等援助服务,开通知识产权援助服务热线“12330”,免费为市众创空间提供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咨询、诉讼咨询及知识产权的申请、授权程序服务和预警服务等。

    (二)创客空间建设定位专业化

    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和企业民营资本进入的情况下,扬州市已形成了以专业服务、培训辅导为特色的微软创新中心、创新驿站、设计瑰谷、创新工坊及以创客孵化为特色的广陵创谷、扬州智谷、创途在 XIAN 众创空间和以媒体延伸为特色的扬州青麦坊互联网+文创空间、以投资促进为特色的邗江科技企业上市基地等一大批以创新创业为专业特色的创客空间。

    (三)创客空间内创业主体多元化

    近年来,入驻扬州众创空间的人数不断扩大。人员结构也有所变化,由过去的精英创业走向大众创业,以80后、90后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为代表的四大创业群体成为创客空间内创业主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创业,带来区域创业活动空前活跃,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时代气息和价值导向。

    (四)创新创业链条化

    为了提高创客空间的效率,无论是从开始布局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还是到全市各类孵化器引入众创空间,几乎在所有的扬州创客空间内部,都已成功完成创新创业链条化建设。首先搭建创业平台、吸引创业者创业资本、对创业者进行必要的创业辅导风险管控培训,其次为创业者提供合理的必需的工作空间、资源空间、社交空间和网络空间,再为他们提供工商注册、财务咨询、税务咨询、法律咨询等配套服务,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融资对接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众创空间创新创业链条化,有力促进我市创新创业服务不仅前移也向后延伸,在创客空间形成“苗圃—孵化—加速”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全链条化,科技产业综合体与孵化器又全速推进创新创业链条化进程。

    三、 扬州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扬州众创空间尽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众创空间的创新能力不足

    调查发现部分众创空间浮于表面形式,甚至就是花架子,特别是一些学校的创客空间基本都是电商、外卖服务等,从事的是一些低端的产业服务,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

    (二)投资融资体系有待完善

    我市众创空间内中小企业融资普遍较难,创业者的创业资金大多来自个人,仅有10%来自风险投资等,创业初期资金缺口严重,创客空间内融资网络普遍面窄,影响创业者创业正常进行。

    (三)服务同质化严重,专业化运营程度不同

    在直接奖励、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房租减免或房租补贴等政策刺激下,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一哄而上,经营众创空间成为城市一种新的利益驱动或利润增长点,不少众创空间的创办者冲着国家的政策性补贴而来,但这些创业者并不具备相关的资质或资源整合能力,简单模仿他人经营模式,服务同质化严重,创业项目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没有经营上的亮点,更不要谈专业化经营。

    (四)创新创业政策措施的协调性有待强化

    国家在近几年下发了很多文件支持大众创新创业,但这些文件政策协调性差,措施不够配套,可操作性需要加强,且具体的实施细则却迟迟没有出台,地方难以贯彻落实执行。相关部门之间工作缺少必要的沟通,协同推进也不够,众创空间内具体工作人员、创业人员茫茫然无所适从。

    (五)服务措施的配套有待提高

    创新创业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需工商注册、法务咨询、政策申请、培训辅导、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提供配套服务,众创空间追求“高大上”,重硬件建设、轻服务保障,很多众创空间内没有专职的知识产权、财务公司、法律服务等专业窗口,众创空间内创业者由于规模小没有聘请专职会计、法律等工作人员,他们疲于应付工商税务等问题,没有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经营中,限制了创业者的发展。

    (六)运营管理和市场开发人才缺乏

    目前创客空间从事创业的人才大多是技术型人才,因为进入创客空间多是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或人才,他们技术优势明显,市场运营人才和市场开发人才严重缺乏,很难把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市场,众创空间技术平台在科研成果融入市场方面存在不畅,需要市场运营管理人员及时加入,弥补企业发展短板。

    四、 加强我市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建议

    根据扬州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借鉴上海浙江等城市众创空间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扬州创新创业具体特点,扬州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并优化我市创业环境氛围,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

    政府应加大双创培训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创业者和留学归国创新创业人员到创客空间创业,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者关爱机制,增强全民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设立创业保险金、社会救助基金、医疗救助办法、家属低保救济和子女就学等,对创业者及失败者进行补偿和救济,降低创业风险,营造崇尚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时工商部门还要加强对众创空间内企业的信用监管,引导督促其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以及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快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保障企业创新成果,营造公平有序的创业环境。

    (二)加大我市创客空间软件硬件建设,促进载体建设提质增效

    我市除新建创客空间、对工业园区的闲置空间和厂房进行升级改造后充分利用,还应在软实力方面为创客空间内创业者提供包括技术、产权、标准、工商、税务、法律咨询、财务管理、人才服务、信贷担保和融资支持等各类系统全面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成果转化、技术转让、项目策划、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构建整体化全面化创新创业服务机制。同时众创空间积极主办创业论坛、创业辅导与培训,或者对接各种创业大赛等创业活动,支持社会力量创办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大型企业参与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和各类孵化载体。

    (三)進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投资融资体系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政府应充分促进政府部门与创投基金、企业债券、保险等资金部门协调配合,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融入创新创业商圈,改变政府单一的财政补贴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推出适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产品,逐步建立一个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资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投资融资金融体系,充分满足创业者对金融产品的不同的需求。

    (四)进一步完善和统筹推进创新创业配套优惠政策

    我市应进一步完善省外科技人员、海外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政策,解决他们的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引导我市高校院所重新建立基于创新创业背景下的绩效评价机制,将创新创业指标纳入我市高校院所考核体系,为我市院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运用预留政策空间。鼓励我市大学毕业生留扬创业,出台帮扶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初创期企业融资难、技术不足、信息不通畅等困难。在我市创客空间内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创客空间应加强与科研院所沟通交流,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情报,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联系,掌握最新的国家政策,加强与各类产业园区、金融机构等部门沟通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协同运行。在众创空间真正形成“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多融入的创业创新孵化链条,全力打造一批资源共享、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成不同特色的多快好省的创业孵化基地。

    (五)建立创客空间绿色通道,推行“一站式”服务

    我市创客空间内可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集中登记”,为创新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对申请材料齐全、程序合法的企业,应安排专业人员为企业统一办理营业执照,为进驻众创空间的企业尽量做到“立等可取”,节省企业时间,方便企业尽快投入营运,无需创业者东奔西走,为一个公章跑断腿。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从根本上保证创业者省心省力,方便快速完善各项手续,在网上查阅办理各类财税事务。

    (六)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众创空间专业化、差异化发展

    为了改变我市创客空间同质化可替代性现象,不同区域的创客空间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而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资源,发挥特色优势。政府部门在建设创客空间过程中,项目引进应严格把关,至少避免同一区域内众创空间的同质化建设和无序引入,防止现有创业资源被过度稀释,无法彰显特色。众创空间建设做好顶层设计,优先支持科技型产业、环保型产业、纳米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众创空间的建设。加快众创空间与科技金融、科技中介、技术转让、研发设计、成果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为入驻创客空间内的创业者、创业团队及企业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技术支撑和保障。

    (七)加快推进我市众创空间建设与产业协同发展

    政府在众创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扬州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因素,结合扬州产业发展战略,准确细分众创空间市场。在此基础上,努力建成一个上下垂直通透的众创空间,为入驻创客空间的创业者打通和对接上下游资源,建设具有区域品牌影响力的众创空间,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要求,众创空间建设服从经济规划布局,经济规划布局又推动众创空间建设,建成一个多层次的众创空间发展建设布局,该布局以建设国家众创空间为重点,以产业区、郊区新城细分领域专业和特色化的众创空间为支撑,积极发挥众多众创空间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系统整理优化、发改、科技、经信、人社等各部门有关创业政策和文件,尽快落实政府的各项产业优惠政策到创业者手中,切实加强对众创空间创业者、创业团队的支持。

    总之,扬州众创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多部门多环节协同配合,完善推进我市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发挥我市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我市众创空间可持续性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英明.扬州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7-07-17.

    [2]2016年众创空间专题研究报告[R].互联网资源,2016.

    [3]进一步推进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专题研究报告[R].互联网资源,2016.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