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电视记录片中人物性格物象化的美学价值

    时间:2020-08-17 07:55: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所谓物象化,简单地说就是把关系看作“物”,把抽象的情感,道理“物象化”。使语言形象化的重要手段。所谓人物性格物象化,就是给难以把握的人物性格,赋予一个物质外壳。即通过电视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中的具体可感的情节和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纪录片(documcnta ry)在英语里的原始含叉是“文献、档案”,根据现象学的技术现,我们知道,技术是物化为人造物的技术,是生活世界和组成这一世界的各要素和关系的物化。本文分析了电视记录片人物性格物象化的审美取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人物性格 物象化 取向 途径

    “物象化“(Ve rsachtIchung),德文意为“使……具体化而成为某事”,所谓物象化,简单地说就是把关系看作“物”,把抽象的情感、道理“物象化”,使语言形象化的重要手段。所谓人物性格物象化。就是给难以把握的人物性格,赋予一个物质外壳。即通过电视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中的具体可感的情节和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纪录片(documentary)在英语里的原始含义是“文献、档案”。近年来,我国纪实类电视作品的创作发展很快,纪实作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发展初期,编导和摄像试图通过。跟随跟随再跟随,摇晃摇晃再摇晃,黑场黑场再黑场这种新鲜而又粗糙的纪实造型语言来强化它的美学特征:后来则更为注意对镜头表现加以控制,主要采用较为规范的造型形态。其共同点都是审美意义上的积极探索。那么,摄制人物纪录片,如何解决这个“关键”呢?我以为就是将人物性格物象化。人物性格物象化,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原则,也应该是电视纪录片创作应遵循的美学原则。在此过程中,“物象化”也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在电视纪录片的人物塑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呈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电视记录片中人物性格铂象化的审美取向

    (一)表现人的主题

    人,是许多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以至于宗教等等,都可以把视角对准人和人的存在。研究人的道德观念,研究人的政治思想状况,研究人的宗教信仰等等,不都是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的吗?然而,区别总是有的。人或人的存在作为对象,与哲学家以及其他人文科学家之间是处于一种认识关系中的。而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人或人的存在,就仅仅是作为认识的对象,而且作为一种情感对象、评价对象而存在了。电视纪录片《渡口》讲的是安徽省铜陵县的百年古镇——大通镇上一个叫清字巷的百年渡口,一九九八年,渡口所属的轮船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渡口由个人承包,在此过程中,引发的老队长陶礼贵、周朝阳夫妇、“外面”人贺国平以及他们和职工之间的矛盾和事情的发展。编导通过股份制改造这一特定事件中人物命运的发展。展示出社会赋于的结局。在这里,人的行为、人的命运,成为特定情景和环境对个体的人注入社会属性的结果,与此同时,社会属性又作为审美价值的因素融入到个体的行为和命运之中。具体来说:

    1社会问题是纪录片常常涉及的题材,尤其是我们的纪录片。人和人的存在中本身就具有社会的属性(包括政治、道德、宗教等属性)。但是,这种属性只有通过具体的行为活动,折射进人审美关系之中,才能获得一定的审美意义。单纯的把人的社会活动作为抽象的认识对象去表现,就与作为审美活动的艺术创造相去甚远了。无怪乎人们讨厌电视纪录片中单纯的政治宣传、道德说教,而并不反感接受寓于审美之中的政治、道德因素。

    2生存形态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质显现。当一种特殊的地域特点造就了人的特殊存在时,这种显现就带有了明显的文化内涵。《沙与海》讲的是沙漠中的一家牧民和大海中一家渔民各自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活的故事。普通的活动,普通的想法,普通的希望以及普通的满足。尽管他们的行为活动不同,追求方式不同,但透露出的生存意识却并来因此而淡漠:“无论在什么地方,活着都不容易。”

    3文化内容是我们当今电视纪录片常常探讨的对象。因为,文化的核心本质就是在一定价值体系支配下,人的(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与行为成果。但是,人的行为方式和存在方式一旦要作为审美对象进入艺术创作之中,就不能是抽象的,只能是具体的,不能是概念的,只能是可感的。作为关照的对象,它又必须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形象体系和个性形态,并以审美对象的整体结构去与审美中人的心理结构相适应。换句话说,就是要用一个可感真实形象去引起观众的审美感应。因此,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观点,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艺术对象是本质规律的生活现象。因此,人的主题是不可少的。人的心理,人的命运是最能打动人和感染人的。因此,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生活的对象才能以审美对象的资格进入到创作的对象范围之中来。

    (二)呈现个体化的形象

    在我们现今的纪录片创作中,“人”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以说理为主的所谓政论片、文化片、历史片、社会片也大大加入了人的内容了。然而,有了人并不一定是表现了“人”。在许多电视纪录片中,人只是一种符号,人只是一种添加剂,只是演绎某种抽象内容的论据。然而艺术创作中的“人”,不应是作为符号的”人”,而应是个体化的人。个体是不可重复的。世界上的每个人,每件事严格的说都不可能由另一个人另一件事所代替。这种个体的独特性,正是人们进入审美体验的基础,也是审美活动区别于理性活动的关键所在。

    科学或社会科学在认识对象时,强调的是符合客观规律。因此,它用归纳或演绎法使具体抽象化,使个性共性化,以此来求得对对象的逻辑性认识。而艺术创作则不然,它要想方设法保持对象千姿百态的个体形态,并以此来唤起人们对具体对象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体验。作为审美活动的艺术创作,不能不以个体去表现社会,以具体来表现千万事,把具体事延伸、扩展,深化到社会生活的万事万物中去。这就是审美活动中个体性与普遍性的辩证法。为什么《藏北人家》把一个人种学的内容浓缩于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却使人感到了一种实在的生存体验?为什么《望长城》把一个具有文化感和历史感的宏大主题渗透到民歌手,业余考古学家,蒙族汉子等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之中,却使人感到一种充满活力的现代精神……

    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那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时有空、有因有果的作为个体和人的事。从创作的角度来考察,个体化具有一种现实感。它使表现内容具有一种现实感。它使表现内容脱离了一般意义的表述,呈现出与真实生活关系紧密联系的具体的个性形态、具体时间、具体环境、具体人物、具体事件以及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真实的行为和真实的心理活动。这种与真实生活的直接联系,使创作活动具有了明显的参与效果。

    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个体化具有一种

    生命感。人是生命的存在体,只有在具体实在的存在中的人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概念、思想、哲学、文化,尽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的深刻性的显示,但它们是思维的形式而不是存在的形式。“只有人才是美的,只有充满生命的人才是美的”(尼采语)。从作者的角度来考察,个体化具有一种感性认识的特征。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的艺术特征之一,就是它不单是理性的,也不单是感性的,而是介乎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对事物的领悟。但我们通常的创作,往往较多的注意理性的因素,而忽略了感性认识的层次。对个体的接触由于更接近于直观交流的接触l因此,更宜于唤起创作者不以概念为中介的直感的体验。因此,个体化将电视纪录片从一般的社会学层次上升到审美的层次。

    (三)进行情感化的表现

    审美属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情表现。哲学家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语)。文学家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中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现出来”(托尔斯泰语)。凡有人类,有生命的地方,都会有感情存在。而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则更为重要。有人说,情感处于艺术创作的核心地位。一旦抽去它,创作就会改变其性质,不再是艺术创作。从前面提到的那些纪录片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创作者对表现对象进行审美关照时,相当程度地注重了情感化的表现。情感化的表现是创作艺术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方面。

    二、电视记录片中人物性格物象化的美学实现

    人物是电视纪录片中最生动的表现主体之一。拍摄人物好像不难,可要让人物拍出来真实可信、有声有色,让人物“活”起来,能牵动观众的喜怒哀乐,其关键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这是片子中人物能否鲜活起来的关键。那么,摄制人物纪录片,如何解决这个“关键”呢?笔者以为就是将人物性格物象化。人物性格物象化,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原则,也应该是电视纪录片创作应遵循的美学原则。那么如何来实现呢?笔者结合《中国母亲·撒下一片阳光》挞个纪录片来进行分析。《中国母亲·撇下一片阳光》截取了盲童金元辉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着力再现了主人公——卞丽训这位现代中国母亲,在经受巨大打击之后,努力教育儿子残而不废,培养儿子自强奋斗的人生观。卞丽训用她的双手。把阳光撒播到儿子的心理,给儿子一片灿烂的天空。从而刻画出卞丽训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性格。在这部片子中,是这样对人物性格进行物象化表现的

    (一)选好角度表现人物性格

    “角度”实际上是考验编导人员在创作意识上的功力。对于一个人物性格的把握要依靠诸如事件、情节、乃至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选择一个什么角度能讲一个好的故事,让人物在这个故事里活起来,再进一步让观众从中了解到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是把握题材的关键。每一个题材都有一个黄金角度,在采访中找到题材的思想和对人物由表及里的深刻挖掘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会有助于发现一个最佳的角度只有选择到一个含金量最高的角度才能把握住题材,这也是人物性格塑造最基本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在《中国母亲-撇下一片阳光》中,卞丽训既然是一位普通母亲,她身上也具有所有母亲共有的品格——母爱。然而仅仅再现这种普遍性是不够的。这样,题材相同的电视纪录片难免雷同,也不会有深度,就很难让观众记住我们电视纪录片中的“这一个”。观众也就难以发现这位普通母亲的独特魅力,就会淡化电视纪录片的美学价值。

    因此,在电视片中除了表现主人公——卞丽训那种伟大的母爱之外,还着重再现了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走下去”的性格特征。把她的生活气息、生活色彩、生活情调,甚至生活重负都熔铸到适合她这一性格的表现角度之中,给观众提供如见其人的审美经验。

    (二)利用矛盾冲突表现人物性格

    人的行为是由各种各样的冲突所决定的,人的个性也在矛盾冲突过程得到充分展示。因此,表现人物形象必须抓住人物内心与周围关系矛盾的焦点,并以此来选择材料,才能在屏幕上再现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形象。在电视纪录片《中国母亲·撇下一片阳光》中,将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拍摄的公公、婆婆和主人公——卞丽训三个人对孩子的丢弃和留养这一问题的态度,利用蒙太奇的手法组接在一起,这便对观众产生较强的撞击力,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使人物性格跃然于电视屏幕之上。想丢弃先天失明的孙子,但又不敢负责的公公说“老金家生了个孙子,到最后还看不见,这件事不大光荣,有些丢人,我和老伴商量,你说怎么办?”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不顾忌媳妇感受的婆婆说:“我说这个孩子咱不能要。”充满爱心,勇于负责,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走下去的主人公卞丽训说:“不行,你想要丢掉这孩子,就再给你儿另娶个媳妇,我们可以离婚,我得要这个孩子。”短短几句话,使得矛盾冲突十分突出,十分突出的矛盾冲突,使得人物性格特征十分鲜明。一定性质的矛盾冲突,是人物性格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把人物性格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充分展示,既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又能揭示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三)利用细节表现人物性格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视觉传达的信息有时会高于语言的传播。在人际交往中,非语言传播的信息甚至可占传播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同样在电视传播中,画面语言的信息量,往往大于画外解说的信息量。在电视拍摄中,我们还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容易忽略的细节加以强化和扩大,这对于人物表现和刻画有时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高尔基指出’“创作就是要把若干细节结合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有完美形式的情节整体。”电视纪录片虽可以没有完整的情节,但不可以没有细节。根据电视纪录片的整体构思的需要,努力捕捉适合的细节,可以使人物显得丰满、完整,使人物生活的物质环境变成真切可感的现实,使所讲述的故事具有生动性、丰富性和独特性。《中国母亲-撒下一片阳光》的拍摄过程比较长,就是因为要抓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这些人物性格物象化的细节本身所具有的冲击力和说服力是压倒一切语言形式的。

    综上所述,人物性格物象化是摄制电视纪录片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能恰切的运用,对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无疑有美学价值的。当然,电视纪录片表现人物性格的物象,必须要电视化。只有化为可视的物质形象,才能使人物鲜活起来,从而传达出人物性格物象化的美学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物象 美学 片中 人物性格 价值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