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乌兰牧骑小史

    时间:2020-11-21 08:03: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17 年11 月21 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鼓励乌兰牧骑“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 服务牧民群众”。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乌兰牧骑的历史了。

    乌兰牧骑是20 世纪50 年代诞生在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文艺演出队。它深受广大牧民喜爱,培育了德德玛、拉苏荣、凤凰传奇(凌花)、牧兰、金花、齐峰、巴德玛等众多著名演员。“乌兰”, 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牧骑”, 在蒙古语中是树枝上的嫩芽的意思。乌兰牧骑直译为汉语,就是“红色的嫩芽”,意思是一支年轻的、小型的红色文化工作队,所以后来翻译为“红色文化工作队”。60 年多过去后的今天,这支文艺队仍然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

    “呼仁乌力格尔”不能满足牧民需要

    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蒙古族人民长期从事牧业生产。他们分散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往往是几个蒙古包聚居。需要换牧场时,又要迁移。牧人也是每天单独放牧。寂寞的生活,使蒙古族牧民十分渴望文艺生活。过去,蒙古族牧区常有一个或者几个会说书的流动艺人携带马头琴等蒙古族乐器到各个蒙古包去演出(述说历史的称“呼林格尔”,意为“正书”,说日常生活类或幽默小品的称“好来宝”)。他们也演出其他文艺节目,但以说书为主,因此蒙古族统称他们为“呼仁乌力格尔”,蒙古族语意为“说书人”,对他们十分欢迎。但是,“呼仁乌力格尔” 毕竟人数少,演出也很单调,不能满足广大牧民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草原人民生活逐步富足,他们对文艺生活的需要也提高了。“呼仁乌力格尔”更不能满足广大牧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了。如何才能满足广大牧民的文艺生活需求,一直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努力探索的事情。

    乌兰夫要求尽快拿出满足牧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办法

    20 世纪50 年代,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的乌兰夫,在下基层视察的过程中,发现基层文化生活很缺乏。看到牧区分散居住的广大牧民, 长期看不到戏剧、电影、文艺演出,为此,他感到党和政府的责任重大。他一直在思考建立相应的队伍,解决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问题,并指示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干部研究这个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一开始,内蒙古自治区许多地方在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时,尝试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旗、县建立文化馆、文化站,任务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乌兰夫认为这很好。不久,文化馆、文化站在内蒙古自治区就普及开了。但文化馆、文化站一般只设在旗、县里,平时虽然也下乡到基层组织文化活动,但毕竟人力有限,一年到头只能到几个地方活动,仍然无法满足生活在广大牧区的群众对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

    乌兰夫发现这个问题后,要求文化部门进一步探索适应广大牧区牧民分散生活的文化活动形式。乌兰夫还特别把自治区文化局的领导干部找来,向他讲了这个意见。1957 年5 月初,自治区文化局根据乌兰夫的指示精神,认真分析了全区大部分地区长期听不到广播, 看不到电影、演出、展览、图书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关于在牧区进行文化工作试点的决定。这个决定报送内蒙古自治区委并得到同意后,文化局派出几个工作组深入牧区调查研究。

    工作组到了几个牧民分散居住、文化生活单调的地区进行调查,了解了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现状, 征求了牧民们的意见。回来后, 经过一番研究提出:鉴于牧区、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居住极其分散的情况, 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干、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这种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最受牧民欢迎, 同时由于人数少,不需要投入许多钱置办演出道具,活动轻便,一挂马车即可将演出人员和器具装下,很容易在广阔草原上行动, 到各个牧场去演出,可以把文化服务的面铺得更大。这个意见向乌兰夫同志汇报后,乌兰夫同志也认为这样做很好。同时他提出,要先搞个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自治区推广。

    只有九个人组成的演出队很受牧民欢迎

    自治区文化局决定,先在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搞试点。这样,在1957 年春天, 内蒙古自治区的苏尼特右旗,产生了一支由9 个人组成的文艺演出队。这支文艺演出队人数虽然少,但却表演各种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文艺,包括唱蒙古族歌曲、跳蒙古族舞蹈、表演“好来宝”、说蒙古书等。这支文艺演出队深入到边远牧区,给分散放牧的牧民演出。他们针对牧区地广人稀的特点,主要采取巡回演出的形式。在几十天时间里,到牧户或牧民家里、到田间牧场、到蒙古包里、到边防哨卡进行巡回演出。他们表演的大多是密切结合牧区生活实际,反映生活现实的节目。观众不论多少,几十个人,他们也演出,几个人,他们也演出。由于他们演出的是深受牧民喜爱的蒙古族文艺节目,内容积极健康,受到广大牧民的真诚喜爱和欢迎。牧民们把自己的蒙古包让出来,给文艺演出队住,把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给演出队员们吃,还向文艺演出队献上哈达和热腾腾的奶茶, 基层干部称他们为“草原輕骑兵”, 广大牧民则称他们为“乌兰牧骑”。

    第一支文艺演出队巡回演出成功后,苏尼特右旗即以牧民们对文艺演出队的称呼———乌兰牧骑,为这种小型轻便的文艺演出队命名。乌兰牧骑即由此得名。就这样,乌兰牧骑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诞生了。

    为了及时总结经验, 旗委、旗政府在1957 年6 月17 日举行了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大会并进行了汇报演出。第一支以乌兰牧骑命名的文艺演出队,在原来9 人基础上, 又增加了3 人,共有队员12 名, 全队只有5 件乐器,2 辆勒勒车。虽然条件差,但乌兰牧骑队员们热情很高,开始了创建一项崭新事业的艰难历程。这支乌兰牧骑在54 天里行程3000 余公里, 演出30 多场,把自己创作的文艺节目送到了最偏远的蒙古包,受到了牧民们的热烈欢迎。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推广乌兰牧骑

    第一支乌兰牧骑取得成功的情况,很快就汇报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乌兰夫认为这是文艺为广大牧民服务的最好办法,并且提出,要继续总结乌兰牧骑的经验,坚持这种做法。他在自治区常委会上讲了自己的意见,自治区常委同意乌兰夫的看法。会议提出,要总结、宣传乌兰牧骑的经验。按照这个意见,1957 年9 月5 日,自治区文化局召开了全区牧区文化工作会议,交流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在全区推广开来。

    之后,内蒙古自治区许多地方也建立了乌兰牧骑。每一支乌兰牧骑队伍10 人左右, 人人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能,乐器简单轻便,交通就是乘坐马车。他们到牧区去为基层牧民巡回演出,演出的节目都是取材于农牧民的生活,为广大农牧民所喜闻乐见。习近平总书记2017 年11 月21 日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中说的“60 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严寒,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这是对乌兰牧骑活动情况的真实叙述。

    乌兰牧骑丰富了服务内容

    乌兰牧骑诞生后, 乌兰夫到北京开会时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乌兰牧骑的情况, 周恩来十分高兴。他在百忙中,曾经先后12次接见乌兰牧骑, 并且对乌兰牧骑的发展作出许多重要指示。

    周恩来充分肯定乌兰牧骑用文艺为广大牧民服务的精神,同时还对乌兰牧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恩来指示乌兰牧骑,你们不光是演出, 还要教牧民们唱歌和跳舞, 指导牧民们开展业余文艺活动。周恩来了解到,在内蒙古自治区,由于地广人稀,加上分散居住,草原上的牧民们买一个物品,往往要走上几百里路进城去买。有的牧民生下来就没有照过相;有的牧区,人们很难看到书;有的牧民,一年也理不上一次发。边远地方的农机具坏了,也不会修,只好放着。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提出, 乌兰牧骑不光是要用文艺形式为广大基层牧民服务, 还要用其他形式为广大牧民服务; 不光是演出文艺节目, 还要力所能及地为牧民办事。例如,代他们购买一些城里的物品, 为他们义务理发,等等。

    周恩来的指示,也是乌兰牧骑队员们所愿意做的。周恩来提出这个意见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乌兰牧骑迅速贯彻落实,并且在落实中,增加了许多为广大牧民服务的内容。这样,在乌兰牧骑建立不久,乌兰牧骑队员们的服务内容就发展了,基本上有四项:一是演出。创作演出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富有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艺术形式的节目,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二是宣传。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及时地向各族农牧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内外大好形势,宣传在国家的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宣传同各项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关的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常识,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三是辅导。辅导群众丰富业余文艺活动。四是服务。根据农牧民需要和自己实际可能,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如为农牧民照相、理发、代购图书、修理机具, 对常见病的一些治疗等等。有的乌兰牧骑, 在下基层时,还为牧民们代购各种物品。有的乌兰牧骑演员,演完节目后,脱下演出服就成了牧民的理发员,有的队员演出结束后,顾不上休息就为牧民修理农机具。乌兰牧骑演出前,总是在演出场地附近贴出宣传卫生常识的黑板,乌兰牧骑队员义务为牧民讲解卫生知识。乌兰牧骑队员们演出结束后, 还辅导牧民唱歌、跳舞、拉琴。

    周恩来在一次接见乌兰牧骑时的谈话中,讲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的问题,对乌兰牧骑队员们有很大启发。乌兰牧骑文艺工作者在下基层演出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基层牧民的生活,是文艺的土壤,从牧民的生活、劳动中,才能吸收到文艺创作的营养。因此, 他们在下基层演出过程中,又自觉地增加了文艺采风的内容。乌兰牧骑创作并演出的许多优秀的蒙古族歌曲、舞蹈、琴曲,以及多种说唱形式的节目,都是在他们长期下基层的过程中,从广大牧民的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而产生的。

    受到毛泽东的赞赏并到全国巡回演出

    乌兰牧骑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牧民的欢迎,也创作了许多高水平的文艺节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64 年12 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演出获得成功,不久,被文化部树为“一面值得骄傲的文艺界红旗”。《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7 篇文章赞扬和宣传乌兰牧骑。

    周恩来向毛泽东专门介绍了乌兰牧骑为广大牧民服务的事迹,毛泽东听后十分高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毛泽东亲切接见了到北京参加会演的乌兰牧骑队员。借这次毛泽东接见的东风,周恩来进一步在中央介绍乌兰牧骑。之后,毛泽东又多次接见乌兰牧骑。中央其他一些领导同志也都接见了乌兰牧骑。

    就是在这次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时,周恩来在接见乌兰牧骑队员时谈到,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你们要走向全国,到全国各地去巡回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把乌兰牧骑的精神带到全国去。周恩来还指示:由文化部主办,和内蒙古自治区商量好,把乌兰牧骑到全国的巡回演出搞好。

    作为主办单位,文化部安排了乌兰牧骑到全国的巡回演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在全区的乌兰牧骑中, 选出了最好的队员, 组成三个代表队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乌兰牧骑代表队动身巡回演出前,周恩来对巡回演出的节目,队员们的生活、行程,都认真过问,要求文化部和地方对这次巡回演出精心安排、认真接待。各地都十分重视乌兰牧骑巡演。在周恩来安排下,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到了井冈山、延安、大寨、大庆等地。乌兰牧骑在井冈山参观了井冈山根据地的遗址,听了当地干部对红军事迹的介绍,深受教育。他们为当年的老红军、红军家属、老赤卫队员们演出,也学会了唱当地老革命歌曲。在延安,当地干部群众带领乌兰木骑参观了毛主席住过的窑洞, 并向他们介绍延安精神。乌兰牧骑到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遗址前参观,更加深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解。他们在延安的窑洞前为当地基层群众演出蒙古族歌舞后,还唱了《南泥湾》等延安时期的革命歌曲,受到当地群众欢迎。在大寨,乌兰牧骑在虎头山下为大寨群众演出。在演出之余, 还参观了大寨的梯田,听了关于大寨人三战狼窝掌事迹的介绍,深深地被大寨人艰苦创业的事迹所感动。陈永贵亲手把大寨人种的玉米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做一个金色的种子在人民群众中开花结果。在大庆,乌兰牧骑在茫茫荒原的井架下为石油工人们演出文艺节目。演出之后, 他们在工人师傅带领下,参观了当年大庆人创业时住的“干打垒”房子,听了关于大庆创业史的介绍,深受教育。铁人王进喜为他们题词,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永远为工农兵服务。在上海,乌兰牧骑在南京路好八连的营房里为战士们演出。他们把洁白的哈达献给好八连战士,表达他们对好八连的敬仰之情。演出结束后,好八连的战士们把象征保持艰苦奋斗传统的针线包送给他们,希望他们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这次乌兰牧骑巡回演出,在全国影响很大。特别是乌兰牧骑深入基层,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精神, 影响了各地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以乌兰牧骑为榜样,纷纷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决心走乌兰牧骑的道路。乌兰牧骑队员们精湛的演技,特别是他们一专多能的特点,也给各地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好榜样。乌兰牧骑走了包括北京市在内的28 个省市自治区,历时7 个半月, 总行程10 余万公里,演出600 多場,观众上百万人。这次乌兰牧骑巡回演出也传播了蒙古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了民族团结,收到了周恩来所期望的效果。

    周恩来:不要忘记了蒙古包

    1965 年12 月,乌兰牧骑巡回演出结束, 代表队回到北京。乌兰牧骑回北京前,周恩来就指示文化部要做好接待,安排好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员的食宿。文化部按周恩来的指示,认真安排了对巡回演出回到北京的乌兰牧骑的接待工作。

    周恩来在百忙中,决定再次接见乌兰牧骑。12 月22 日傍晚,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安排了一辆大车,把乌兰牧骑巡回演出代表队全部队员都接到中南海。乌兰牧骑队员们到接见大厅不久,周恩来就健步来到大厅。他穿着朴素的衣服,微笑着向大家招手致意。见到周恩来总理,乌兰牧骑队员们热烈鼓掌,全场一片沸腾。周恩来高兴地和乌兰牧骑队员们一一握手。周恩来对大家说:“希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把革命的音乐舞蹈传遍全国,去鼓舞人民。”

    周恩来让大家都坐下后,他自己才坐下,然后,他把队员们一个个叫到身边,详细地询问队员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和他们进行了40 多分钟的谈话。周恩来亲切地向乌兰牧骑队员们说:

    你们走遍了全国,带动了全国的文艺团体。希望你们保持乌兰牧骑的称号, 把革命的音乐、舞蹈送到人民群众中去。你们住了高楼大厦, 不要忘记了蒙古包,坐了火车,不要忘记了骑马。你们还要回到马背上去,回到贫下中牧中去。

    周恩来的这些话语,此后一直铭刻在乌兰牧骑队员的心上。

    接见完毕,周总理请乌兰牧骑队员们吃晚饭。这顿晚饭由周恩来自己出钱, 饭菜非常简单,只有玉米面窝窝头和大烩菜,这也是周恩来平时经常吃的饭菜。饭菜虽然简单, 但却意味深长。吃饭前,周恩来对大家说,我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所以今天我请大家吃大锅饭,说着,周恩来先拿起窝窝头吃了起来。队员们看到日夜为国家操劳的周恩来总理平时就吃这样简单的饭菜,十分感动。有的队员流出了热泪。周总理边吃边同大家交谈, 他亲切的话语、平易近人的形象,使乌兰牧骑队员深受感动。

    饭后, 周恩来和乌兰牧骑队员一起联欢, 乌兰牧骑队员们表演了他们巡回演出时唱的一些歌曲。周恩来边听边和着歌曲的节拍, 当唱到周恩来也会唱的歌曲时, 还和大家一起唱。当队员们表演了自己在巡回演出途中创作的歌曲《草原儿女爱延安》时,周总理表示,这支歌曲创作得好, 演唱得也好。他询问了这支歌曲创作的过程, 又把演唱的队员叫到自己身边说,这个歌子好,再唱一遍。演员又唱了一遍。周恩来听后, 请乌兰牧骑队员把这首歌曲的歌词抄给他, 还请演唱的队员一句一句地教自己唱。教唱的过程中, 乌兰牧骑队员们一起跟着唱了起来。与大家一起唱罢,周恩来说,让我单独唱一遍,你们听听怎么样。周恩来唱的这首歌, 充满了他对延安的感情, 使队员们对这首歌曲的意境加深了理解。乌兰牧骑队员在中南海与周恩来联欢的过程中, 不断有秘书进来向周恩来请示、汇报工作。联欢结束后, 周恩来还要开一个重要会议。周恩来站起来和队员们告别了, 乌兰牧骑队员们排成了整齐的队伍, 恋恋不舍地望着周总理。周恩来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说:最后咱们一起唱《东方红》吧。说着,周总理起头并打着拍子, 指挥乌兰牧骑队员一起唱罢《东方红》,才疾步走出接见大厅。

    在全国普及

    周恩来第一次接见乌兰牧骑时就提出,要把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普及,还要进一步普及到全国去。周恩来得知“牧骑”在蒙古族语中是指树枝上的嫩芽的意思后,发挥说:既然是嫩芽,就让它茁壮成长,把这个新生事物普及开来。

    普及乌兰牧骑最早的,还是内蒙古自治区。在那里, 各盟、县、旗,都建立了乌兰牧骑。这些乌兰牧骑,一般几十个人、十几个人组成, 配备简单的乐器,乘坐马车、勒勒车,到基层去为群众演出。到上世纪60 年代,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建成了几十支乌兰牧骑,队员达到几千人。乌兰牧骑队员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乐器简单轻便。由于乌兰牧骑适应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特点和群众的需求,很快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普及了。

    乌兰牧骑队员, 多数是从当地群众中发现有文艺天赋的年轻人组成。当地文化工作者发现这些文艺“苗子”后,由县、旗加以初步培养, 即加入到乌兰牧骑中去演出。普及后的乌兰牧骑, 演出的节目都是自己创作的, 主要取材于农牧民的生活, 以农牧民喜爱的歌舞为主。演出不受场地、舞台、布景等限制,随时随地可演。普及后的乌兰牧骑加大了为牧民服务的力度。他们在演出之外,充分发挥了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生活服务队的作用。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摸索出了“牧忙分散、牧闲集中、灵活机动、方便群众” 的活动方式。在牧业生产较忙时,他们也下基层,和牧民吃住在一起,一边帮助牧民劳动, 一边体验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牧业生产不太忙时, 他们就在牧区为牧民演出节目。常常是经过一个牧忙时期,他们就会创作、演出一批根据牧区群众生产、生活体验而创作的新节目。演出的同时,他们为农牧民群众理发、放幻灯片、辅导业余文艺骨干等。在牧民们看来, 乌兰牧骑队员就像是牧场里自己人一样,称他们是“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这种形式,也很快普及到全国。在中央的宣传和推动下,乌兰牧骑这种文化服务形式,很快在全国推开。特别是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文化服务性组织建立得很多,也深受各族群众欢迎。这些仿照乌兰牧骑建立起来的这类文化服务组织,虽然不叫乌兰牧骑,而是各地有各地的叫法,但一般都采取了乌兰牧骑简便轻快,队员一专多能,深入基层为普通群众服务的做法。因此,在实质上,这些文化服务组织,同乌兰牧骑是一样的。

    在周恩来的推动下,全国学习、普及乌兰牧骑, 在20 世纪60 年代初期, 中国出现了基层文化活动大普及、大发展的时期,最基层的普通人民群众得到了较多的文化服务。

    由于乌兰牧骑长年坚持在基层为普通群众服务,工作和生活十分艰苦, 周恩来特别担心,乌兰牧骑会坚持不下去,特别是担心一些乌兰牧骑队员到过一些大城市后, 看到大城市条件好,会动摇了下基层为群众演出的決心。因此,他在1965 年接见到全国巡回演出归来的乌兰牧骑队员时,和队员们说了这样的话:

    牧骑么, 我建议要骑马,成个名副其实的“牧骑”。骑上马,带上帐篷,也挺好。不要进了城市,忘了农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

    可喜的是,几十年来,乌兰牧骑队员们一直牢记周恩来的话,坚持了原有的乌兰牧骑的宗旨和形式, 一直活跃在基层,为普通群众服务。

    涌现出大批优秀文艺节目与人才

    最早建立的乌兰牧骑演出的文艺节目,大多数是乌兰牧骑队员们从实际生活中创作的,贴近群众生活,受到群众欢迎。但是,毕竟这些文艺节目,刚刚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还没有经过精细加工,加上演出时,乐器简单,因此,提高的余地很大。乌兰牧骑下基层演出的场次多了,群众也要求乌兰牧骑演出的节目水平能够有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演出水平,乌兰牧骑创作人员加大了深入基层采风的力度,也加大了向大城市文艺团体乃至外国文艺形式学习的力度。同时,采取“请进来”(即请文艺专家来乌兰牧骑指导)、“走出去”(即派乌兰牧骑队员到专业艺术院校接受培训)的做法,他们创作、演出的文艺节目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周恩来在接见乌兰牧骑时提出,你们要始终坚持在实际生活中吸取文艺创作的营养,坚持毛主席文艺思想的方向。乌兰牧骑按照周恩来这一指示,在努力提高文艺创作和演出水平的同时,一直坚持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从民族民间优秀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运用高水平的文艺创作手段,创作演出了大量优秀的文艺节目。几十年来,乌兰牧骑创作了《顶碗舞》《牧民的喜悦》《彩虹》《鄂尔多斯婚礼》《筷子舞》《翔》《梦中戈壁》《炒米飘香》《腾飞的骏马》《富饶美丽的内蒙古》《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牧歌》《嘎达梅林》《乳香飘》等等高水平的文艺节目。这些文艺节目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成为艺术的精品。特别是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创作的精品节目更多。几十年来,区直属乌兰牧骑创作演出民族歌舞、曲艺节目1100 多个,获得国家和自治区颁发的创作、演出奖励220 多项,连续多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模范单位和先进乌兰牧骑,1992 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乌蘭牧骑先进团队”称号。

    乌兰牧骑在提高创作、演出水平的同时, 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他们中,有的在全国甚至世界上都很有名气。在这些人中,有德德玛、图力古尔、拉苏荣、金花、牧兰、达日玛、敖德木勒、敖登格日勒、道尔吉仁钦、朝鲁、巴达玛、那顺、齐峰、辛沪光等等。他们都是在乌兰牧骑这所特殊的大学校里成长起来的。他们都经过组织上对他们的培养, 有的曾经进入专门艺术院校进修学习, 有的受到过知名艺术家的指导。他们的艺术水平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即使成名后, 这些优秀艺术人才也没有忘记是乌兰牧骑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是广大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创作源泉和艺术生命。

    进一步发展并走向世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乌兰牧骑的发展。1983 年9 月,邓小平同志为乌兰牧骑题词:

    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就在邓小平题词这一年,内蒙古党委、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学习乌兰牧骑活动的通知》,再次肯定乌兰牧骑的方向。1985 年,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对乌兰牧骑的性质、方针、任务、体制、队员、设施、经费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个规定为乌兰牧骑适应新的条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乌兰牧骑自身也积极适应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新需要,探索新的活动方式和方法,保持了它固有的生命力。在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牧骑的队伍发展到了62 个。

    1997 年, 江泽民同志为乌兰牧骑题词:“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99 年江泽民在内蒙古视察期间再次观看了乌兰牧骑艺术团的演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们要牢记老一辈领导同志的教导, 用你们的歌声舞蹈去宣传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办好乌兰牧骑, 取得更好的成就。”

    为了发展乌兰牧骑事业,内蒙古自治区于1992 年、1997年、2005 年,先后举办了三次乌兰牧骑艺术节,在加大乌兰牧骑的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业大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2001 年,内蒙古的乌兰牧骑按照中央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指示,组成两个乌兰牧骑分队, 仿照上世纪60 年代乌兰牧骑在全国巡回演出的形式,到全国各地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巡回演出,进一步扩大了乌兰牧骑在全国的良好影响。

    在改革开放之前, 乌兰牧骑的影响主要是在国内。虽然国家领导人在一些外事活动中也安排乌兰牧骑演出, 但它还没有在世界范围产生更大影响。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乌兰牧骑走向世界, 做了大量工作。

    1979 年, 由乌兰牧骑队员组成的中国民族歌舞团应邀访问巴基斯坦, 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乌兰牧骑的演出, 并给予了很高评价。此后,在国家有关部门联络、安排下,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乌兰牧骑, 代表国家艺术团体, 也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曾前往英、美、日、澳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艺术交流活动, 把蒙古族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1996 年6 月,由乌兰牧骑队员组成的中国内蒙古艺术团访问美国,引起轰动,美国一家新闻媒体宣称, 中国内蒙古艺术团的演出在美国刮起了一股“内蒙古歌舞旋风”。如今,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5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乌兰牧骑的足迹, 回响过乌兰牧骑的歌声。乌兰牧骑出国演出,行程达30 多万公里,总计演出6000 多场, 观众达450 多万人次, 乌兰牧骑还多次在国内接待到访的外宾和国际友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乌兰牧骑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还把长调、马头琴等艺术推向了世界。正是在乌兰牧骑的演出和有关部门的推动下,长调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乌兰牧骑产生到现在已经60 年多了。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乌兰牧骑队员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乌兰牧骑队员们始终坚持扎根基层、面向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本色,活跃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并且产生了新一代乌兰牧骑演员。通过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相关热词搜索: 乌兰牧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