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发展多元化经济增加垦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

    时间:2020-10-27 07:57: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近几年来,垦区按照中央的统一布置,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和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施科技兴农、兴场建设,全垦区农林牧渔齐头并进、全方位发展,实现多元化经济结构,特别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促进了垦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稳步增长。

    关键词:垦区职工;收入

    垦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与否,不仅关系到农垦区经经济发展、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事关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全局。

    1 经济总量和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垦区生产总值372.2亿元,比上年增加63.7亿元,增长13.2%,增速连续四年超过13%。人均生产总值22945元,比上年增加3545元,增长12.4%。全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三次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201.1亿元,增长11.7%,第二产业增加值72.3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98.8亿元,增长15.5%。一、二、三产业对垦区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4%、21.6%和31.0%。

    经济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三次产业结构为54.0:19.5:26.5,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结构为70.7:0.6:26.6:0.7:1.4, 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所有制经济结构为57.2:42.8,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呈逐年上升态势。

    以上数据说明,垦区经济成分多元化,垦区经济结构在不断的调整中逐步趋于合理。但经济增长依然受农业生产形势的左右,二、三产业比重不高,由于农业创收受自然等因素影响较大,而且发展空间也受限,所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就相当艰巨,急需发展多元化经济提高家庭农场职工人均纯收入。

    2 职工家庭收入增长原因分析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都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在中央给予补贴政策的同时,垦区结合当地实际,分别出台相应的补助政策。加之农业税的适时免除,使垦区职工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粮经比重加大,家庭经营收入高速增长;二是价格性增收。近几年粮食及畜产品收购都一年比一年高。这都为全年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垦区职工家庭想增收决不能光靠以上两因素等靠,只有广开思路发展多元化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垦区职工家庭人纯收入。

    2.1 农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迈进

    从种植业内部看,着力于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适当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优质粮和芸豆、大麦、亚麻、大麻、白瓜籽、中草药等商品值较高的经济作物面积,经济作物下山进田,从不适宜区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转移,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区域化转移,大力发展白瓜籽、马铃薯、蔬菜(含瓜果类)等其他作物面积。种植业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

    从垦区职工家庭经营收入构成看,通过结构调整,粮食等种植业收入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增长平稳,畜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高于林、渔等其他行业的增长。

    2.2 农产品向高商品率方向发展

    努力提升农业等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幅度提高优质粮豆、优质粘玉米、大麦、白瓜籽等优质农产品产量,既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加大冬季农业的开发力度,发展大棚蔬菜等反季节作物,花卉种植闯出一条新路。经过多年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民增收实实在在得到体现。

    3 垦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初步探讨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至五年就必须进行调整。要根据国内外市场行情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的冲击更大,因此,农业结构调整一定适应国内外市场发展变化的要求。垦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应因地制宜,一地一品,形成特色,农产品更新换代,提质增效。如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使垦区经济迈上新台阶,向“优质农业、特色绿色,区外市场”的方向发展?

    第一、政府引导。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从微观管理转为宏观调控,不再直接干预农业经济活动,而是通过政策、资金等宏观调控措施,间接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政府引导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和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才能达到在调整中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稳定发展以“两高一特(高产、高效、特色)”为主的种植业。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粮豆、经、饲比例结构均衡,促进农作高产高效,推进高效作物种植,重点推进芸豆、马铃薯、粘玉米等特色作物和反季节蔬菜,发展大棚蔬菜生产,落实有机食品种植。实现有机食品生产区、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一是实施高产攻关战略。大力推广免耕、少耕、航化等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普及大豆“大垄密”、麦麻宽苗带等栽培模式。二是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重点扩大亚麻、芸豆、柳条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探索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三是扩大绿色有机等特色产品种植。四是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和“两区一带”建设,切实发挥好科技的示范辐射作用。五是加大农机管理和农机具更新与淘汰力度。促进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高;要通过送出培训、落实从业人员待遇、保证工资收入等方式,加强机务队伍建设;通过宏观调控作业量的办法,促进农机具更新与淘汰。

    稳步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一是把“三必须”管理制度推进到位。强力推进“三必须”(必须舍饲、必须防检疫、必须人畜分离)和“三规范”(规范小区建设、规范科学饲养、规范管理标准)的管理制度,并把优惠政策改为奖励政策,促进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稳定发展。奶牛舍饲率要达到75%以上,防检疫密度必须达到100%,人畜分离任务在现有基础上再迁出70%。二是把“三规范”管理制度简化抓实。按照“规范小区建设,规范科学饲养,规范管理标准”的要求。

    重点发展林下经济。一是抓好生态林建设。积极做好森林防火、病虫害、林政管理等工作,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二是大力发展“三林”经济。主要是:以从事特色种植、养殖为重点,发展林下经济;以栽植人工林、荒山次生林为主,发展林木经济;以培育苗木、花卉、果树为重点,发展林园经济。三是推进林业经济示范园区建设。

    第二、特色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竞争力,谁拥有特色,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垦区各农场自然环境各异,各农场之间地理环境、气候、土壤、人员素质等又不一样,各农场分析自身情况,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力戒重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大力发展以特色种养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一是强力发展生态鸡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重点发展野生动物养殖和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等棚室作物的栽培。三是快速发展个体私营加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加工业,逐步形成“市场+龙头+从业户”的发展模式。四是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旅游景点的开发,积极申办绿色旅游专线。

    第三、科技支撑。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质量的竞争,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应用与推广科学技术。大棚花卉、食用菌、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成功,除品种有特色外,科学的栽培技术更是成功的关键。

    第四、资金投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资金是比较难得的资源,适当的资金投放能起到“酵母剂”“催化剂”的作用。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发展畜牧业,寻求可替代经济效益不好的作物新品种。这些投入,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调动农民群众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的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各方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涉及到各乡(处),各涉农部门,需要大家的支持、参与、配合和协作,如龙头企业的建立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等,只有各方形成合力,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才能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新格局的形成,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逐年增加。

    第六、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开放型经济取得新进展。积极拓展外部资源空间,利用收获时间差实行农机跨区作业。加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力度。以发展会招商和项目招商为重点,积极对外经贸合作。

    附注:资料来源为2007年垦区统计公告。

    相关热词搜索: 垦区 多元化 人均纯收入 职工 增加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