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复旦:日月光华,薪火相传

    时间:2020-11-22 08:01: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沪宁线上

    著名学府里的那些人和事儿

    “雨茫茫,桥弯弯,啊白帆片片是梦乡,梦乡在江南。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化作唐宋诗篇,长眠在你身边。”

    ——《梦江南》

    江南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国度。在这里,有玲珑少年的追忆,烛影摇红的故事。而位于沪宁线上的大学,也因为这里的烟雨红尘,少了城市的喧嚣,多了几分静谧与恬淡。曾几何时,去这里读大学成了众多文科学子心中最美的梦,今天,小编特意为您挑选了沪宁线上几所最具人文气息的重点大学,让我们在似水流年中品味这相传百年的“大学之道”。

    ◆ 第一站:上海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提起复旦大学,不得不提起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复旦大学国文部,成立于1917年,是大学草创时期组成复旦大学的三个部之一。1925年,在邵力子、叶楚伧、陈望道等前辈的推动下,国文部正式改名为中国文学科。1929年9月,学校改制,把原来的6科24系调整为4院17系,在文学院下设立中国文学系。从中国文学科的建立到文学院的改制是复旦中文系的初创阶段。从此,中文系成为复旦大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单位,独立担负起培育人才的重任。

    1949年以前,担任系科主任的有刘大白、陈望道、孙俍工、谢六逸、陈子展诸位先生,在他们的领导下,中文系师生们筚路蓝缕,弦歌不辍,逐步奠定了复旦中文事业的基础。1949年以后,复旦大学中文系经过院系调整,开始了重大发展的历史阶段。来自同济大学的郭绍虞先生、暨南大学的吴文祺先生、刘大杰先生,沪江大学的朱东润先生先生,震旦大学的贾植芳先生,圣约翰大学的王欣夫先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张世禄先生,大同大学的刘季高先生,以及原来在复旦任教的陈望道先生、陈子展先生、蒋天枢先生、赵景深先生以及当时为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的胡裕树、蒋孔阳、王运熙、鲍正鹄、章培恒等先生都汇聚复旦,使中文学科的规模获得有力的拓展和提升,其在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语言学、文艺学、文献学等领域更是逐步成为全国中文学科的重镇之一。

    所谓:“日月光华,旦兮复兮。”八十六年来,几代学者薪火相传,安心向学,潜心育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传世之作,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而当年建系的诸位元老们的治学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文学子,他们身上高尚的人文精神也令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感到无比崇敬。

    陈望道:革命元勋,学术耆老

    陈望道(1891~1977年) 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浙江义乌人。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获法学学士学位。回国后积极提倡新文化运动,曾任《新青年》编辑,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1921年7月,陈先生出席了中共一大并当选为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并于1927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

    陈望道先生毕生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教学研究,建立了我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对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较深,主编《辞海》,著有《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等。

    郭绍虞:与古人交友

    郭绍虞(1893~1984年)。江苏苏州人,中国语言文学专家。原名希汾,字绍虞。“五四”时期加入新潮社,任北京《晨报》特约撰稿人,发表《马克思年表》等宣传进步思想的译著。上世纪20年代初,与茅盾、叶圣陶等创立文学研究会。建国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辞海》副主编,复旦大学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郭绍虞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并在书法上也有极深造诣,为海内外学者所尊崇。先生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宋诗话考》、《汉语语法新探》、《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照隅室语文论集》等二十余部专著。

    曾有人问郭老:“像您这样一天到晚钻在书本里,不感到枯燥吗?”郭老答道:“与古人交友,其乐无穷。”是的,郭老对有些事是很少过问的,尤其是家事大都是一问三不知,但对古人的油盐酱醋,却搞得很清楚。若没有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钻在书本里的努力,又何来这般了如指掌。

    郭老并非科班出身,却靠自身努力,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的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让人赞叹不已。到了1955年,郭老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笔耕不缀。如他助手所说,先生每天起得很早,梳洗后即进书房工作,午饭后,略作小憩,再工作到傍晚。晚年时尚且如此用功,年轻时更可想而知了。郭老正是凭着“与古人交友”的孜孜不倦,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朱东润:严谨治学

    朱东润(1896~1988年),江苏泰兴人,中国古代文学及文体学家。建国后先生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全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等,是复旦大学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他为中文系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陆游研究、梅尧臣研究、中国文学等课程,并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生,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尤擅历史人物传记文字的创作。朱先生善于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研究,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史实的分析考辨,并著有《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等传记文字作品,其《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书法家,篆、隶、行、草无不精善。

    “大跃进”时期,有一次中文系召开“跃进大会”,目的是要大家再一次“鼓足干劲”,力求“多快好省”地搞工作。在学生、教师纷纷登台,决心要这个“提前”那个“提前”之后,大家把朱东润先生“催”上了讲台,要他表态。他本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这时却如箭在弦上,不“跃进”一下便下不了台。踌躇再三的他终于在众人的敦促中开了口。他表示,原定5年完成的《陆游传》、《陆游研究》、《陆游诗选》三部著作,已提前为4年,现在决心再提前一年,三年完成。不料,他这痛下决心的姿态依旧引起满堂哄笑。那时指出的指标,大家论月计天,一年尚嫌太长,何况三年!人们催逼着他再“鼓足劲”、再加快一点,他却再也不肯改口,只能无可奈何地叹道:“这已经非常紧张,再也不能提前了!”三年很快就过去了,“跃进”的热潮也已消退。人们早就忘了当年“跃进”的豪情,但朱东润先生却如期完成并出版了他的三部著作。

    陈子展:狂狷的老人

    陈子展( 1898~1990年),湖南长沙人,原名炳坤,笔名楚狂。上世纪30年代,曾任南国艺术学院、中国公学、沪江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专长中国先秦史学,毕生致力于《诗经》、《楚辞》的研究和教学,并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其所著《诗经直解》、《楚辞直解》,总结旧学,融会新知,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的新成果。另外,先生还著有《唐宋文学史》、《中国近三十年文学史》、《孔子与戏剧》等。作为一位学者,陈子展老人的个人资历和学术成就,足以让每个人感到敬服。其实,陈先生真正的独特魅力还在于他那古怪的性格、那种可以说是文人的“狂狷”的个性。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后,陈教授一度要调离复旦,他竟把自己多年的藏书拉出来,整本整本地送给一个在校门口摆摊的小商贩,让小商贩拆了当作包花生米的纸,而他自己则准备归隐,回家乡去钓鱼。陈教授住的地方属于上海市中心,在苏州河南,复旦则地处市郊东北,属苏州河北。1957年,陈先生被打成右派,他一怒之下留起了长长的胡子,并发誓若不给他平反,他今生不过苏州河半步。如此“狂狷”,令后生晚辈钦佩不已。

    王欣夫:一代藏书家的悲哀

    王欣夫(1901~1966年),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授,江苏吴县人,原名大隆,字补安。先生早年受业于吴江金松岑,后转从吴县曹元弼学习经学,曾任圣约翰大学教授,专长中国古代目录、版本、校勘学,并著有《文献学讲义》、《补三国兵志》、《藏书纪事诗补正》等,整理出版他人著作有《许庼学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

    王先生所专属文献学范畴,而文献学家往往兼做藏书家。王欣夫先生喜欢藏书,藏有许多珍贵版本的古籍,如清济阳张尔歧所撰的四卷本《周易说略》,是康熙己亥徐志定真合斋磁活字本。这种磁活字本,就是用磁土烧成的活字印的书,在印刷史上有很大价值,且存留不多,极其珍贵。先生爱书成癖,有时不惜靠典当来购书。比如,王澍的《积书岩摹古帖》,原来有一半在皇宫南书房,而另一半则归无锡华氏所有。后华氏析产,兄弟各得一半。欣夫先生买了一半,后来再买另一半时,因索值颇奢,手头银钱不够,为了凑足书,王师母便典当了自己的首饰帮他将另一半买了下来。可惜的是,在文革浩劫中,王先生的不少藏书被不当处理,很多已经无处可寻了,这不仅是王先生的悲哀,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赵景深:既教戏又唱戏

    赵景深(1902~1985年),字旭初,生于浙江丽水,原籍为四川宜宾赵家场,中国古代文学专家。1922年,先生毕业于天津棉业专门学校后,入天津《新民意报》编文字副刊,并组织绿波社,提倡新文学。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写有《俄国文学与放奴运动》。1930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会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名誉主席,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上海分会主席等。在元杂剧和宋元南戏的辑佚方面作了开创性工作,对昆剧等剧种的历史和声腔源流及上演剧目、表演艺术均有研究。

    提起赵景深教授,学术界和演剧界无不肃然起敬。他在戏曲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并著有《曲论初探》、《中国戏曲实考》、《中国小说丛考》等十多部专著。赵先生在复旦做教授时,年方28岁。他教戏曲,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会唱20多种地方戏曲,为深入理解昆剧的艺术生命与魅力,还曾拜名旦张传芸为师,学艺8年。上世纪50年代时,赵先生在中文系开设元明清文学课程。为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有感性的认识,他曾多次亲率“赵家班”(他家里,不独先生会唱,夫人、女儿、儿子也都能登台扮演)来相辉堂表演《长生殿》与《邯郸记》中“小宴”等折子戏,并以社长身份请他主持的“上海昆曲研习社”人马前来助兴。他认为:“作家的剧本仅是工程的一半,只有付之场上通过实践,才能判定创作的成败与水平的高低,才能构成完整的艺术生命。”而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蒋天枢:独立之精神的践行者

    蒋天枢(1903~1988),中国古代文学专家,江苏丰县人。字秉南。1929年北京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曾任东北大学教授。著有《陈寅格先生编年事辑》、《论学杂著》、《楚无辛论文集》、《楚辞章句校释》等。

    刚进中文系的学生大多都怀着作家梦。因为能写几句文章,或者曾胡诌过几首小诗,便一个个以为怀玉握珠,以才子才女自居。针对这种现象,蒋先生对学生们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扎扎实实做学问,首先要把基础打好,不能仅凭兴趣读书;二是不要急于写文章,特别是不要去写“报屁股”上的文章。蒋先生调侃道:“你们急于在报屁股上发表一些豆腐干块文章,无非是想换几粒花生米吃,时间也都被浪费掉了。”

    蒋先生师承著名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他极其尊重陈先生,凡涉及其老师功过的问题,在他这儿一概没有商讨余地。曾有人在一个座谈会上谈到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时颇不以为然,认为不值得花那么多精力为一个女子立传。盖因这位老先生一向认为传记文学应能激励士气,故而应选择爱国人士和社会实干家作为传主。但事实上,陈先生所著《柳如是别传》是别有一番深意的,这本是可以讨论、值得争鸣的问题,但蒋先生一听到有人对他所敬爱的老师有所非难,也不想争鸣,当即便拂袖而去。

    相关热词搜索: 复旦 光华 薪火 相传 日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