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试析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与深刻启示

    时间:2021-02-25 07:57: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要:上世纪30年代初,中共在赣南、闽西地区领导了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在教育、文艺、新闻报刊、出版发行、标语美术、卫生、体育与科学等方面推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重大建设举措,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给人们提供了深刻启示:战略上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理论上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辩证统一;行动上充分发动最广大人民群众;业务上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领军和骨干作用。

    关键词: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深刻启示

    中图分类号:K2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5-0090-04

    一、加强对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整体意义上研究的重要性

    学术界对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不仅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研究队伍,而且对于诸如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特征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相当部分的研究成果满足于对中央苏区文化各个领域建设情况罗列式的资料堆砌;不少研究成果立意不深,思路狭窄,没有自觉地把它放到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大变迁与先进文化建设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只能就苏区文化谈苏区文化,体现不出中央苏区文化的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时代价值。

    中央苏区文化缘何而来?它在整个中共文化建设史上居于什么位置?它对于当下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些都是需要回答而没有很好解答的根本问题。显然,只有强化对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整体意义上的研究,才能真正拓展研究深度。比如说,从现有成果来看,鲜有对于中央苏区文化内涵的明确界定,这就造成了研究的随意性与杂乱性。因此,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明确界定中央苏区文化的内涵,以利于研究的规范性与统一性。笔者以为,中央苏区文化指的是自井冈山根据地开辟至红军离开中央苏区这段时间内,在中共领导下,广大赣南、闽西的军民创造的一种新型区域文化。它涵盖了中央苏区范围内的宣传、教育、文艺、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各个精神层面的活动,形成了整套全新的组织机构与体制机制,极大地改变了该区域人民的精神面貌、社会心理及风俗习尚。

    另外,在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与文化资源匮乏的环境条件下,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高效而又创新性地推进了先进文化建设。它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谱写了全新的篇章。人们不禁要问:中共是如何冲破重重困难,取得如此成就的?它对于当今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鉴于此,本文拟站在整体的高度来重新审视与综括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在教育、文艺、宣传、科学等方面的重大举措,深入挖掘其历史经验,为当下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二、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1、开展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

    中央苏区的教育全面地涵盖了学校教育、干部教育与社会教育等领域,但是鉴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与面临的任务,中共中央与各级苏维埃政府对于三种教育形式的侧重各不相同,开展了各具鲜明特色而又蓬勃发展的教育活动。在极为偏僻落后的农村山区与国民党残酷“围剿”封锁的条件下,中央苏区教育创造了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一是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石与衡量标志,苏维埃政府视之为中心任务,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都高度肯定了其战略意义,即使是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也丝毫没有放松抓义务教育工作。据1934年1月“二苏大”统计,到1933年底,苏区基本上实现了区区有高级小学,乡乡有初级小学的可喜局面。江西、福建、粤赣三省苏区2931个乡,有列宁小学3052所,学生8,97万余人。其中,“兴国县人口231800余名,学龄儿童总数有20969人,进入列宁小学学习的就有12800余人,未入学的仅8100人,入学率达到61%,其中长冈乡达到65%。而在国民党统治区,1930年全国接受小学教育的儿童只占学龄儿童总数的22%,在江西省入学儿童不到9%,号称最发达的江苏省也只有13%。”二是以干部教育为突破。苏维埃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一大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而残酷的战争环境导致干部奇缺,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干部教育置于苏区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短短的几年内,中央苏区通过干部训练班、干部学校教育以及红军教育的形式,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干部教育网络,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的干部,成为苏维埃运动的骨干力量。三是以社会教育为中心。“为着要在政治上教育上达到真正的平等,……把一切不识字的人们,都变成能写信、看报、读书和写文字”,中央苏区开展了以扫除文盲为中心的业余教育。中央苏区扫盲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办夜校、半日学校、业余补习班和识字班、识字组、俱乐部、列宁室,村头路口、街头巷尾,到处设立识字牌,“形成一个遍布城乡各街巷、村组、屋场和各机关单位、企业工厂、红军连队班排的业余教育网络。”中央苏区出现了人人读书识字、努力扫除文盲的动人景象,“在有些县里,红军在三、四年中扫除文盲所取得的成绩,比中国农村任何其他地方几个世纪中所取得的成绩还要大,这甚至包括晏阳初在洛克菲勒资助下在定县进行的‘豪华’的群众教育试验。在共产主义模范县兴国,据说百分之百八十的人口是有文化的——比那个有名的洛克菲勒资助的县份还高。”

    2、掀起形式多样、参与空前的文艺运动

    一方面,推进以俱乐部列宁室为核心的文艺组织机构建设,使之遍及苏区各部队、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与城乡各地。

    《俱乐部纲要》等相关法规明确要求,

    “俱乐部是每一级政府机关或一个大的工厂企业、每一地方的工会、合作社之内的组织。乡苏的俱乐部,同时也就是该乡一切农民基本群众的俱乐部。每一俱乐部之下,按照伙食单位(或村庄)成立列宁室”,“红军中以师为单位设俱乐部,每个红军连队设一列宁室”。同时,《俱乐部纲要》等还明确规定,

    “俱乐部应该是广大工农群众的‘自我教育’的组织,集体的娱乐、学习、交换经验和学识,以发扬革命情绪,赞助苏维埃革命战争,从事文化革命为目的”。总之,以俱乐部列宁室为核心的组织机构建设给中央苏区文艺工作严密有序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戏剧、歌舞、歌谣等文艺运动。戏剧方面,由于坚持话剧、活报剧、歌剧、舞剧等新剧种创作与开发利用东河戏、采茶、“三角班”、大鼓词等当地旧戏种相结合,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创作演出了近百个艺术感染力很强的现代革命戏剧。歌舞方面,贯彻“洋为中用”、“吸收创新”的原则,既大力引进苏联歌舞,又广泛采用歌表演、歌舞活报剧、歌舞小戏、舞蹈表演、灯彩杂扮、舞剧等苏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创造了大量融入革命思想内容的新作品。歌谣方面,采用广大群众所熟悉并早已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当地客家山歌和民间流行的民歌、民谣、童谣的曲调,吸引并发动了最广大人民群

    众,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革命歌谣,到处传唱。苏区文艺“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通俗、生动的特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并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它们既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又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最直接的流露;既充分地反映出人民群众高度的思想觉悟,又深刻地表现了人民群众在组织起来以后所产生的不可阻挡的力量。”

    3、构建覆盖全面、渗透性强的宣传体制与机制

    中央苏区开辟以前,赣南、闽西地区交通闭塞、信息封闭,文化非常落后。中央苏区时期,在中共领导下,通过大量创办报刊、培养通讯员队伍、加强直观化宣传,建立起了全方位覆盖与渗透性强的宣传体制机制,使得苏区的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呈现出与此前迥然不同的面貌。一是大量创办新闻报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苏维埃政府、军队及群众团体都对此极为重视。他们因陋就简,创造了时事简报、墙报、画报以及正式报刊等灵活多样的办报形式,形成了“中央—省级—特委—中心县委—县级”报刊等几大系统组成的严密的网络体系。同时,充分贯彻群众办报的原则,组织了一支融“搜集材料与消息一撰写通讯稿—发展通讯网—推销报纸—组建读报小组”为一体的遍布苏区各地的通讯员网络队伍,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绩。其中以《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报》、《斗争》、《红星画报》、《革命与战争》、《时刻准备着》的影响最大。这7种报刊在1933年和1934年间最高发行数近15万份,它们仅占同时期中央级报刊总数的20%。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只有20多个县,而且连中等城市也没有。由此可见,中央苏区革命宣传的普及和文化水平提高的程度。二是积极推进出版发行工作。中央苏区先后创建了中央出版局、中央印刷厂、中共中央局党报委员会等机构,“编印、出版发行的马列经典著作、政治理论书籍和各类军事、文化、科技书籍,总计有350余种,总印数有数万册之多。”为了保证苏区出版物及时传递到基层,中央苏区还建立了非常严密的发行网络。包括上述各出版机构的发行部(科或所)、

    《青年实话》书店,中央苏区各省、县、区、乡相应建立的图书发行机构、红色书店、列宁书店,邮政发行,各出版社设立的推销代派处、聘用群众组成的“叫卖队”,以及党团员组成的义务推销员。三是展开以标语与美术为核心的直观化宣传工作。中央苏区前期,以标语宣传为主,参与人员众多,从红军首脑机关到基层连队,从党委到支部,从指挥员到战斗员,只要是能识字会写字,就都积极投入。“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地方,只要有能力从事标语宣传的都能踊跃参加,苏区大地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标语宣传规模”。

    4、普及化传播科学思想与培养科学精神

    中央苏区所在地均为极闭塞偏僻之地,其愚昧落后之状可想而知。然而,在极其残酷的反“围剿”战争环境条件下,苏维埃政府却依然设法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相对于中共所堪使用的资源而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一是普及以卫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知识,开展卫生防疫运动。苏区政府通过小学、夜校、识字班、俱乐部、报刊等途径,充分利用集会表演、张贴标语、诗歌画刊等多种形式,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特别是宣传卫生知识。中央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与军事学校、农业技校、卫生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内容当中科学常识教育占了相当的篇幅。此外,俱乐部与列宁室作为中央苏区渗透性最强、参加人数最多的群众团体,按要求也被赋予了传播科学知识的功能强调必须有意识地开展“提倡卫生及一切科学思想”游艺活动,要组织科学研究会,开展科学演讲,用“最通俗的日常谈话的语句”,深入“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之中”。同时,苏维埃政府还通过构建覆盖整个中央苏区的卫生防疫体系,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卫生防疫运动,极大地改善了苏区的生存环境,潜移默化中促进了苏区广大工农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由于广泛发动了工会、贫农团、赤卫队、妇女代表会、儿童团、俱乐部等群众团体去动员广大群众,

    “依据每时每地的实际情况去做具体的布置与切实的行动”,卫生防疫运动得以持续地开展。

    二是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的生活方式。土地革命之前,宗教迷信几乎成了当地人民精神生活的主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钳制着人们的思想,造成极端地愚昧、无知与落后。为此,苏维埃政府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面批判了宗教迷信,强调“菩萨是压迫阶级用来欺骗被压迫阶级的工具,菩萨并不能免除劳苦群众的任何痛苦,只有斗争才能得到自己的解放。”㈣其次,发动全苏区反宗教迷信的群众运动,动员群众自动起来不烧香、不敬菩萨及废除神像、匾额、祖牌、宗谱等,禁止见愿打醮,禁止主教传徒募捐建庙以及一切影响苏区治安的集体行动等。最后,提倡体育运动。中央苏区建立起了广泛的体育运动网络与组织领导机构,并以“体育军事化”为主动力与突破口,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了此起彼伏的体育竞赛,

    “群众的红色体育运动,也是迅速发展的,现虽偏僻乡村中也有了田径赛,而运动场则在许多地方都设备了。”

    三、深刻启示

    1、战略上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中共以极大的热忱与耐心开展苏区文化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一整套的思路,提出了许多文化政策。这些政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是从人民的要求出发,并且同流寇思想、各种不重视苏区文化建设的现象作坚决斗争。如果不能从战略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静下心来,或者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认为根据地是暂时的,没有必要下那么大的功夫,那就根本不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成就。

    2、理论上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中共党人坚持把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前进方向,坚持用这一文化改造、充实、提高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说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几千年的风俗文化实现了革命性的变迁。在苏区,人民的观念在更新,风俗在流变,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如果我们操之过急,背离客观实际,背离人民群众需要,背离群众的思想实际,搞左倾教条主义那一套,那就会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不仅得不到拥护,甚至起逆反心理,适得其反,给文化建设带来损失。

    3、行动上充分发动最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战争之伟力的深厚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文化建设的强大力量也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组织苏区军民,开展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文化实践,人民群众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他们从世世代代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一跃为当家作主,社会地位的改变,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群策群力,献计献策,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在苏区,共产党人不是当官做老爷,不是坐享文化成果,而是同人民群众一道创造、一起享受,真正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实践证明,只有切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发展文化的积极性,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成果。

    4、业务上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领军和骨干作用。苏区文化建设,实行专兼结合,既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又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既大胆利用旧知识分子,又通过各种学校大力培养新的人才,有时还从白区招募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名将与明星。他们不仅为苏区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后来新中国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苏维埃公民》教科书前言,中央教育部1934年4月编印。

    参考文献:

    [1]李国强,中央苏区教育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171

    [2]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159

    [4]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5]汤家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史[M],福州:鹭江出版社,1996:80、96

    [6]刘云,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316

    [7]程口,江西苏区新闻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180

    [8]黄保华,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J],赣南师范学院党报,1998,(2]

    [9]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资料选编(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77—78

    [10]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1925—1935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238

    [11]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31

    责任编校:雨 若

    相关热词搜索: 苏区 文化建设 举措 启示 深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