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两岸共明月 风情同此节

    时间:2021-03-26 08:02: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金风送爽,菊桂飘香,我们又将迎来象征团圆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传统大节,也是仅次于春节的团圆节,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中秋之夜,月色比平时更亮,宋代林光朝的《中秋月夜》诗写到“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如今,手足同胞团圆夜盼华夏聚,两岸联欢共中秋。

    中秋节起源于崇拜月亮

    三千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但这里的“中秋”只是季节时间的概念。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分孟、仲、季三部分,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秋季中第二月,故称“仲秋”。

    那么,中秋节起于何时?追溯其源,起源于人们对古老月亮天体的崇拜,从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可以得到印证。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更多地表现在祭月,很早就有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之语,“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中秋时节,皓月当空,王公贵族和文人学士面对良宵美景,也禁不住登楼倚阁,举杯邀月,吟诗赋词,借景抒怀。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影响到民间。但是,从目前已知的我国最早的岁时专著《荆楚岁时记》来看,南北朝时,中秋尚未成为节日。约定俗成的中秋赏月拜月始于唐代,《唐书·太宗记》中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到了宋代节俗活动更为盛行,每到中秋节还放假一天。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在中国人心中,月亮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是人间恩物,是寄情对象。人们对明月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历代文人还借用神话传说和丰富想象,赋予中秋月许多美名雅称。如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银兔、玉兔、金蟾、银蟾、桂轮、桂宫等等。苏东坡标新立异,把月亮喻为美丽的“婵娟”,将天下人中秋之夜幸福的情思和美好的祝愿,凝聚成两句世代传颂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台湾中秋节俗富有情趣

    台湾同胞对中秋月十分崇拜,习称中秋月为“月娘妈”,有一首台湾歌曲唱道“天顶的月娘(月亮),床前的母娘……”,台湾民间文化中的中秋月亲切细腻,富有人情味。中秋的月光像是母亲慈祥的目光,于是,台湾同胞唱的“月娘歌”就像儿女在向母亲倾诉心事。出于对中秋月的崇拜,台湾的妈妈们都会叮嘱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头指着中秋月,如果违禁一是对“月娘妈”大不敬,二是月亮会在你睡着的时候把你的手指或耳朵割掉。几乎每个台湾人在童年时代都会听到家长这样的叮嘱。

    每到中秋节前夕,台湾街市就有商贩出售“月光纸”,上面印有月光、菩萨、宫殿,还有兔形人在月光下捣药。祭月后,即将此“月光纸”焚烧。节日之夜,玉兔东升,家家户户都到月光照到的阳台、庭院,摆上桌几,陈上月饼、蒸芋头,以及莲雾、芒果、火龙果、文旦柚、释迦、凤梨等时令水果敬奉月娘妈,这种敬月习俗表达了台湾同胞对亲人团聚的盼望和对生活美满的希冀。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是台湾民间的节令食谚,意思是说中秋节期间的芋头最好吃,这时节的芋头和芋尾一样浓香酥松。在盛产著名“槟榔芋”的台湾,人们对芋头有着特殊感情,并且拟人化地把芋头分为芋母、芋子、芋孙,作为一种亲情的象征。中秋节期间,家家户户购芋头做芋饼、煮芋饭、蒸芋、烹芋汤、捣芋泥、炸芋枣……简直可以拼成花样繁多的芋头全席。这也可以看出,台湾同胞近乎到了没有芋头,就不能过中秋节的地步。台湾雅美人对芋头更是喜爱有加。中秋节期间,倘有新船下水,必须把自家种的芋头搬上新船压舱,他们视芋为“鱼”、“余”,剪彩仪式后的翌日再把芋头从船仓里搬出来分赠亲友近邻,借此作为一种迎接丰收的好彩头。相传,中秋节台湾同胞喜欢吃芋也与古代沿海抗倭有关。明末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福建沿海屡歼倭寇,名扬海内外。有一次,戚军受到武器精良的倭寇围困,退上山头,一时断了军粮。当时有的士兵发现野芋头,便挖起来煮着吃,解决了缺粮的燃眉之急,芋头使戚军提高了战斗力。后来,戚军在中秋节这天趁倭寇不备时冲杀出去,大败敌人。为了纪念这段经历,中秋节吃芋头便成习俗,并从福建传进台湾,一直保留下来。

    中秋之夜最是娱乐雅玩的美好时光。在台湾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城乡,至今流行中秋“博状元饼”习俗。独特有趣的“博状元饼”节俗,用级别、大小不一的63个月饼组成,分为6种,模仿古代科举制四级考试,设状元饼1个、探花饼2个、榜眼饼4个、进士饼8个、举人饼16个、秀才饼32个。这种博饼专用的一整套月饼,节前在台湾许多饼店均大量制作,状元饼大得像面盆,馅料也最好。参加博饼人数多为五六人,开始时,取6个骰子放在大海碗里,轮流掷骰子,谁博到约定俗成的点数就可得到不同级别的月饼。据载,博状元饼节俗已有三四百年历史,清代乾隆年间《台湾府志》中载:“是夜,士子递为宴饮赏月,制大面饼,名为中秋饼,朱书‘元’字,掷四红夺之,取秋闱夺元之兆。”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其撰写的《闽南人》中写道:“(中秋节)比较特殊的风俗是掷状元饼”,并对博饼之法作了较详记述。近些年来,每逢中秋节,与金门隔海相望的厦门市围绕中秋月饼文化,举办两岸同胞博饼比赛、“中秋博饼文化节”等活动,圆圆的中秋月饼在海峡两岸架起一座亲情之桥。

    中秋节期间,尤适开展室外活动。台湾民间盛行在寺庙前举行社戏和猜谜,中秋谜会比新春谜会更为热闹。中秋谜会上,有不少是思亲怀乡盼统一的作品,如:“低头思故乡”(台语老歌)谜底:《月夜愁》;“慈母手中线”(京剧名二)谜底:《打堂》、《缝衣》;“悬明月以自照兮”(著名作家一)谜底:余光中。另外,台湾灯谜比较通俗,如“无味之泉”(台湾地名一)谜底:淡水;“饮水思源”(台湾地名一)谜底:知本;“娶某免本钱”(成语一)谜底:白手成家(注:台湾方言“某”即妻子)。台湾中秋谜会猜谜形式与闽南的击鼓悬猜、悬挂灯猜头(主谜)征射相仿,猜谜时要先念谜文后报谜底,猜中谜底响鼓三声,然后取谜笺连同奖品送与猜中者,若猜不中但离题不远则击鼓边,勉励猜射者再思考。可见海峡两岸习相似,谜相通。

    在台湾农村,过中秋时要办牲礼、果品祭拜“土地公”,在所耕种的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所谓“拐杖”是竹子夹上土地公金(纸钱之类)。台湾农民俗信土地公是他们的守护神,主要为求农作物丰收。台湾人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都会找上深入民间的土地公,祈求丰收、生意繁荣,就连治病、升官、转职也找土地公“帮忙”。于是,台湾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土地公庙,并有“田头田尾土地公”的习惯说法。

    现代台湾的中秋节还注入时代新元素,“中秋烤肉”即是典型一例。节日晚上,河边、运动场、学校操场,甚至街道两旁以及大楼公寓的楼顶都在烤肉,千家万户,大街小巷到处飘溢炭火烤肉的香味。台湾中秋节盛行吃烤肉,据说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现在大多数台湾人都住在高楼大厦,人们在中秋节难以看到月亮。加上农历八月是“秋老虎”发威时节,外凉内热,台湾人认为最宜户外活动,家人、同事、好友便互相邀约出外烤肉赏月庆中秋,就连各地方政府也喜欢选择空旷场所举办大型中秋烤肉活动。

    闽南台湾节俗如出一辙

    在台胞祖家地闽南,中秋节习俗与台湾基本相同。所以,在闽南投资兴业的台湾人,丝毫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在闽南漳州市,人们也习称中秋节为“八月半”,中秋夜要拜祭月娘,这与台湾是一样的。中秋节是团圆之节,也是漳州人庆贺丰收、酬谢土地公的节日。民间认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离不开土地公的保佑。据乾隆版《龙溪县志》载:“八月十五祭土地,穷乡僻壤悉演剧。”这天,家家用三牲、芋、面条、柚子、香蕉、米糕、月饼、麻糍等供品祭拜“福德正神”(土地公),乡村演戏酬神,有的农家还将竹枝系上金纸,插于田间以酬谢土地神。晚上,家家团圆,拜月娘、吃月饼,有的还举行“掷状元红”助兴。“掷状元红”便是台湾的“博状元饼”。

    在闽南厦门市,中秋节“博状元饼”最盛行。每逢中秋佳节临近,夜色阑珊中的厦门,大街小巷便会传出博饼时骰子撞碰瓷碗的悦耳叮当声,其玩法和规则与台湾基本相同。由于博饼与赌博不同,大家都有所得,只是多少而已,所以称博饼,而不叫赌饼。博饼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是一种普遍的娱乐游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博饼”已成为厦门中秋节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据《厦门市志》记载:厦门中秋节,民间有吃芋头、番薯、柚子的习俗。因番薯、芋头曾作为厦门民众的主食,所以感情特殊,又因为番薯的心是黄的,芋头的肉是白的,寓有包金包银、招财进宝之意。闽南沿海多游子,总在中秋节回家团聚,芋母芋子象征母子亲情,所以家家户户把芋祭祖先及神明而后吃。还因为认为在中秋节这天吃煮熟去皮的芋头,可去疥癞。同时闽南方言“芋”与“路”音近,有“食米粉芋,有好头路”之吉祥兆头。厦门民间以祭拜月神来寄托“花好、月圆、人长寿”的美满愿望,供品多为瓜果、茶料、月饼、芋头等。这天晚上,富裕人家设酒菜宴请宾客,文人墨客赏月吟诗,普通百姓赏月喝茶吃月饼。

    在闽南泉州市,除了上述节俗外,还有放“孔明灯”、“造塔仔”之俗。据《泉州市志》记载:“(造塔仔)城区小孩在节前就忙于捡拾残砖瓦片造塔仔,一般有五层,贴饰彩花纸签,各层内置泥偶,于十四至十六日晚,全塔点燃灯烛,四邻小朋友互相参观,引以为乐。农村则叠造不加装饰、不分层的粗犷锥形空心尖塔,内放柴草燃烧,连续三夜,称‘烧塔仔’。”

    在全国去台人员最多的闽南东山县,观姑仔是中秋节妇女们的“专利”游戏。据说,台湾一些地区也有此节俗。夜空清丽,明月皎洁,姑娘们相邀环坐在开阔地,并叫一个事先选定的小姑娘头伏在一只椅子上,椅子插着一支木头饭勺,上面粘贴着画有女童头相的白纸,面前摆供粉脂、花朵、果品。游戏开始时点3支香(燃完续点),围观的妇女反复唱着柔缓优雅的《观姑仔歌》:“姑仔要来紧紧来,二十暗月斜西。槟榔姑槟榔姐,摇莲花少年女。莲花细,姑仔今年正三岁……”一直唱到伏在椅子上的小姑娘“显灵”,能够回答众人的提问,如围观者向小姑娘问:“姑仔,你几岁?”,小姑娘回答:“x岁”,这时纸糊的女童(饭勺)便会按其岁数叩头。其实,女童(饭勺)叩头是因为伏在椅子上昏昏欲睡的小姑娘,回答众人的提问时产生的晃动,并非真的“显灵”。至于纸糊的女童叩头几下准不准,人们不会去较真,因为妇女们寻求的是节日的乐趣,以及对弱势者的同情。观姑仔游戏是为了纪念古代闽南一个被嫂嫂虐待而死的小姑娘,她三岁时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哥哥长年到台湾经商,无法对妹妹多加关照。心肠不好的嫂嫂,动辄打骂小姑仔,三餐给她吃剩饭残羹,睡觉只让她睡灶边。小姑仔饿慌了,只好到泔水桶打捞食物吃,有一年中秋节不慎掉进泔水桶淹死。四邻乡亲们可怜这个小姑娘,便用她的悲惨遭遇编歌吟唱,并创作游戏以示哀悼和谴责。每年中秋节之夜,妇女们围坐在一起玩观姑仔游戏,用现代的说法就是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海上生明月,两岸共此时。每年中秋节一股“倍思亲”的浓浓亲情飘溢海峡两岸,两岸同胞共同分享皎洁明亮的月亮,感受同样的节日心情。无论温馨团圆,还是羁泊异乡,两岸同胞情感里总有一轮明月升起,悬浮在心的海洋,更有一种期盼在心头萦绕:两岸要统一,月圆人团圆。

    相关热词搜索: 两岸 明月 风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