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试析东方文学中的“泥土造人”神话

    时间:2021-03-26 08:08: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世界许多民族都流传着“泥土造人”的神话,尤其是在古老的东方文学中。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和希伯来的耶和华造出亚当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一神话母题背后隐藏的是人类与土地的深层关系。本文试从这一方面进行分析,并在其中对这两个著名的神话进行比较,揭示其文化、时代背景上的差异。

    关键词:东方文学 “泥土造人” 土地 母亲

    人类是怎样起源的呢?这是一个让无数哲学家、科学家探寻了几千年的古老问题,答案至今也不能确定。其实,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并据此创造了大量美妙的创世造人的神话,有卵生说、水生说、石生说等神话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泥土造人”的神话,世上许多民族都有类似的远古神话,尤其是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

    中国流传的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可谓妇孺皆知。《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给,乃引绳緪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緪人也。”这段文字寥寥几十字,足以让人想象当时的场景。女娲取来黄土,加入清水,搅拌成泥,随后开始按照自己的样子捏制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泥人,只要把他们一放到地上,小泥人就活蹦乱跳起来。当女娲造出了一些小泥人以后,就感到十分疲倦了。于是,她找了一根绳子在泥浆里一搅,使劲一捏,那上面沾着的泥浆便四下飞舞,一落到地上,就立即变为一个个小人,到处乱跑。随后,女娲又将小人中的男男女女分别搭配成对,生儿育女,人类就这样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了。

    希伯来经典《圣经》的《创世记》也记载了上帝造人的情形。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他没有配偶,于是上帝在他沉睡时取下他的一根肋骨,同时又把肉粘合起来,造成一个人,起名叫夏娃。上帝将夏娃领到亚当面前,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从此地球上开始有了人类,上帝让他们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田地上爬的一切昆虫。

    古巴比伦神话说,大神马尔杜克以自己的血和着泥土捏出了人类。

    阿拉伯神话说,上帝派阿兹列造人,他取了一些泥土来到阿拉比亚,然后造成一个人形,并把这个泥人放到一个地方,使他慢慢变干,过了40天,当泥人变干以后,上帝给了他生命,并赋予其理性的灵魂。

    古埃及神话说,鹿面神哈奴姆在陶器作坊里塑成了人,另一个女神赫脱让这个陶人变成了活人。

    看完上面的神话,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虽然一些具体方式有些不同,但这些民族的神话中,都是神用泥土造出了人类。其实,不仅是东方民族的神话如此,在希腊也有普罗米修斯用泥土造人的神话,其他民族也都有类似的神话。我们不禁会问在古老的时代,天南海北的人民之间没法进行交流,而且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都很明显,那为什么在早期神话中却都有“泥土造人”之说呢?

    马克思谈及神话时曾经指出:“神话是历史上人类童年的产物,它们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出永久的魅力。”神话是原始初民用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产物。当人类一旦有了思维,他们便开始对周边万物感到好奇,尤其是对于自身的由来更是发挥充分的想象进行探寻。由于当时的物质生产能力比较低下,他们的认识与科学结论相差甚远。同时,与现代人不同,先民的哲学思考是通过本能直觉和丰富想象来完成的。冯天瑜先生推想:“初民在劳动时,身上常常会产生汗泥,用手一搓,便出现泥条,这就容易使人产生‘人类由泥土造成’的错觉,更重要的是,在氏族社会后期,当人类由‘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之际(如中国的仰韶文化阶段),开始学会用土坯烧制陶器。泥土既然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器物,人们当然就会联想到用泥土造人。”[1]冯先生的这种解释是对于“泥土造人”的一个表象原因的推断。而往更深的层次进行探索,我们还可以从土地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得到一些结论。

    女娲造人的神话最早记载于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那时人类早已经进入农耕文明,人们与土地的关系非常密切。而早在神话所描写的原始氏族社会里,人类靠采摘野果为生,而野果则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于是,人们对能生长万物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敬畏之情。《白虎通义》:“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泥土成了一切生命的代表。先民们由此想到人是不是也由泥土造成的呢?于是,“泥土造人”的神话就应运而生了。在希伯来语中指示人的词是“亚当”,指示土地的是“亚当玛”,也向我们揭示了人类与泥土之间的联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对于土地有着无限依恋之情。人死埋入土中,所谓“尘归尘,土归土”,离家远游的人必携带家乡的泥土;在外漂泊一生的游子,最渴望的便是“叶落归根”;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等,这些都向我们传达着人类与土地的紧密联系。

    土地被喻为哺育人类的伟大“母亲”,受到人民的敬仰。“从原始人刚刚形成宗教意识并且举行仪式活动开始,对于地母的献祭,就是原始宗教的一个主要内容。”[2]古人对土地的祭祀叫做“社”,但是“社”不仅具有保佑丰收还有祈生殖的功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大地和生殖之间的关系。柏拉图曾说:“在多产和生殖方面,并不是妇女为土地树立了榜样,而是土地为妇女树立了榜样”,“因为大地作为女性的创造性方面,支配着植物的生存,它掌握着深层的秘密和一切动物生存之根基的‘发端与延续’的初始形式,大地及其变形成为女性最高和最根本的奥秘的象征。”[3]

    在上面的神话中,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这两个神话最为完整,也最为人所熟知。我们就根据这两个神话再作一下具体地比较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知道,两者造人所用的材料是一致的,都是泥土。我们再进行思考,却看到两位造人的神,一位是女性,一位是男性(尽管有一首英文歌《God is a girl》,但笔者还是相信圣经中的上帝是一位男性)。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女娲造人时,是男人、女人一起造出来的,而上帝造的人却是男人在先,女人在后,且女人是由男人的一部分造出来的,并且在后来遭到蛇引诱去吃禁果的也是女人夏娃。这两者,一个是将女性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人类的创造者;而另一个却将女性看成是男人的附庸,并且还有愚蠢的大脑。笔者觉得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别是与神话产生的时代和流传过程中的删改造成的。女娲造人正是史前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妇女是氏族公社原始经济的主持者,担任采集食物、缝制衣服、养老育幼等工作。“民知有母,不知其父”正是当时社会的现实。加之当时的自然条件恶劣,疾病、氏族之间的战争、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人们的寿命缩短,女性旺盛的生殖力才能挽救整个氏族或部落的命运。而《创世纪》中的上帝造人使女性处于低下的地位则显然是早期宗教思想和封建思想相融合的产物,带有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明显烙印。其中,夏娃出自亚当更是父权精神的象征。同时,在女娲造人这类神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流传中被加上了封建色彩。“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緪人也。”在先民所处的时代,私有制都没有,又怎么会将人类定为两类呢?这明显是后世人附加上去的,宣扬人生来就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封建阶级社会的意识。

    我们还可以看出,女娲造人,落地即活,而上帝造人,是在泥人鼻中吹入生命的气息后,才创造出了有灵魂的活人。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灵魂与肉体是相分离的,只有肉体中注入灵魂才能成为有气息的、有智慧的人。而当肉体死亡后,灵魂不会死亡,灵魂会飞入天堂或地狱。于是,宗教观念也显现出来了。它使得人类不断追求在灵魂上净化自己,以求在死后飞入天堂,享受极乐世界,而女娲造人时,将泥人一放到地上,泥人就有了生命,活蹦乱跳起来,则揭示了华夏民族与大地的依恋关系。

    从各民族泥土造人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人类与大地之间的关系。人来自于自然,是自然万物中的一份子,人类要想自身发展必须保持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现今社会中,人们为了经济利益,破坏大自然,破坏环境,最终会导致生态不平衡,会自取灭亡,受到自然的惩罚。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这些“泥土造人”神话看到原始初民对生命意识的崇拜,对土地的敬仰以及对世界万物起源的思索。或许,人们已经从进化论中得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科学论断,但这些美妙的神话仍然会闪耀着宝贵的光芒,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

    注释:

    [1]冯天瑜:《上古神话纵横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页。

    [2]陈建宪:《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1页。

    [3][德]埃利希·诺依曼:《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段佳辰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710062)

    相关热词搜索: 泥土 造人 学中 神话 东方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