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便引诗情到课堂

    时间:2021-02-23 07:51: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诗歌凝聚了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诗意语文课堂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更是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简要探讨了进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种方式,以期为诗歌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诗意教学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株美丽的奇葩,它从诗经的风雅中缓缓走出,浸染了楚辞的风骚,而后被反反复复吟唱了数千年,唱成了无数华夏儿女心中的明月清风。诗歌是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世界、领略语言魅力不可不看的一道风景线,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崧舟老师曾说过:“诗意语文是以诗意之光烛照语文教学、语文课堂,并将诗意之魂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怀。”诚然,语文教学应该是富有诗意的,而诗意的塑造当然离不开诗歌。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开展诗歌教学,便引诗情到课堂呢?本文中,笔者将就此阐述自己的一些体会,不求成一家之言,只求能抛砖引玉,不致见笑于大方之家。

    一、诵读训练,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美

    相比于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体裁,诗歌是更为纯粹的语言艺术,没有小说的起伏与张力、戏剧的情节与冲突以及散文的描写与抒情,剥落了这种种的外在表象,诗歌所着重表现的正是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而这种语言文字字里行间的韵味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吟咏才能体会。另外,诗歌产生之初便是用来歌唱的,因而往往具有鲜明的韵律,铿锵的节奏,这种节奏和韵律上的美感只有用心朗读才能真正体会得到。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具有单纯的教师讲解所替代不了的作用,通过诵读,学生可直接与诗人获得精神上的交流,与诗人产生心灵的碰撞,感受诗句间深藏的浓浓情意:或如“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或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或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气磅礴……字字句句皆是珠玑,只有反复吟诵方能一解其中味。

    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诗歌诵读训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渎、分组读、指名读等等,让学生逐渐学会诵读、爱上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用心品读,以情动人

    诗歌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因而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只有投入自身的感情和经历,用心品读,去感应诗人的情感,才能与诗人的心灵对话,实现阅读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诵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读、用心地读,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

    2.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上文提到,诗歌节奏悠扬、声韵铿锵,具有音乐美。为了读出诗歌的这种节奏上的美感,诵读时一定要注意声调的起伏、气息的轻重、节奏的快慢等,抑扬顿挫地表现出诗人情感的起伏和变化。同时,配上丰富生动的面部表情,做到声情并茂,让诗歌的美在精彩的诵读中绽放成美丽的花。

    二、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

    中国古典艺术讲求含蓄美,诗歌亦是如此,诗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以及千变万化的景物等常常只用几个字来表现,仿佛寥寥几笔勾勒而成的写意画,留有大量的空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的这一特点固然具有含蓄蕴藉的韵味,但却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学生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等都还较为单薄,有时不免难以体会诗歌中所传达的情感,而诗歌本身的意蕴本身便是无法言传的,致使教师刻意的讲解常常力不从心、吃力不讨好,学生的欣赏需求也得不到满足。所幸,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局面。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得到了迅速普及, 其集文字、图像、符号、声音于一体的特点,带来了教学方式的一场革命,它能够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止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将其带入精彩纷呈、形象生动的学习世界。将多媒体运用于诗歌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诗歌教学中的难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将诗歌的美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王维诗歌的一大特色便是 “诗中有画” ,其中,《山居秋暝》更是堪称典范,单靠传统的对字词及创作背景等的讲解显然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画面美。此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它制作成一幅有声图画来欣赏,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明净的山居生活,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诗中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竹喧”、“莲动”等意象所构成的清新自然、动静相宜的悠远意境。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再稍加指点,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诗人对官场名利的厌倦以及对安静恬淡的隐居生活的向往,诗歌的主旨不言而喻。

    三、引导鉴赏,让学生品味诗歌意境美

    诗歌本身的意境再美、思想再深邃,学生不会欣赏也是徒然的。鉴赏诗歌是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体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让学生逐渐学会欣赏诗歌、品评诗歌,具体而言,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鉴赏方式:

    1.将诗歌鉴赏与诗人经历及创作背景相结合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现。“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只有充分了解诗人的经历、为人、思想感情及所处环境,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他们创作的初衷和诗歌中内含的种种情思。可以说,解读诗人,是解读诗歌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搜集有关柳永生平的资料,了解他失意潦倒的一生,体会“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凄凉孤寂。

    2.解读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是指出现在作品中的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意象入手,以点带面,以一叶而知秋至,通过对意象的解读来品味诗歌的意境,达到鉴赏诗歌的目的。例如,赏析李清照的《 醉花阴》,就可以通过薄雾、浓云、玉枕、纱橱、西风、黄花等典型意象来体会词人黯然销魂的相思之情。

    总之,语文课堂应是飘洒美丽的音符的诗意课堂。教者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充实课堂教学,使课堂,因诗意而美丽,也因美丽而充满诗意!

    【参考文献】

    [1]臧亚洁.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学周刊,2011(04)

    [2]陶福兴.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 (03 )

    [3]李雪莲.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反思.新课程,2011(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诗情 课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