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充满良知和悲愤的“城乡叙事”

    时间:2021-02-27 07:56: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傅兴奎小说集《城市缝隙》里的故事看似平凡,但却首先是作者对乡村“底层生活”或都市复杂人性的娓娓叙述,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作者是对城乡弱势群体命运的关注和对城乡人性丑恶的憎恶。凡是触及到这一题材,作者总是用同情与怜悯、悲愤与控诉、人性与道德的情感标尺来掌控他们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流露出一个作家对现实生存必须坚守的正直良知和批判态度。

    关键词:傅兴奎 《城市缝隙》 城乡叙事 心灵挣扎

    当代的中国作家若不关注和描绘转型之后的社会变化对城乡权力阶层或普通百姓的影响,不挖掘自己对挣扎在欲望和生存中的人们的内在体验,就很难引起当下读者的兴趣和社会反响。因此,一个出色的文学写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发现奇迹的人,让读者读完前面的故事却总是猜不出最后的结局。正如一些批评家认为的那样,“小说是奇迹而不是传奇。庸俗者千方百计通过稀奇古怪的故事来吸引读者,自以为很刺激,其实不过是一个平庸的俗套罢了。没有任何的奇迹发生,永远是艺术的劣等品。借用一句老话:好小说就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读完来自大西北黄土高原作家傅兴奎的小说集《城市缝隙》之后,会觉得每一个故事的突变,每一个人物的命运,每一个情节的平静与离奇都出乎常人意料之外,没有感觉到结尾小说却戛然而止,其中的精彩和奇迹般的故事让你独自一个人慢慢回味和咀嚼。

    小说集《城市缝隙》(2011年5月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里的故事,几乎都深刻地透视了挣扎在生存欲望和人格尊严冲突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变化,其故事情节越是反常,却越是显得正常,因为社会习俗制度的变革与人性欲望的丑恶展示总是纠缠在一起,很难分清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这就得靠作者细腻的观察、独到的领悟和驾驭情节的技术了。可贵的是,作者复杂世故的阅历体验和纵横驰骋的绝妙文笔都实现了这种精美的叙事建构,他用自己朴实、老辣和敏锐的捕捉眼光,为我们呈现了现实生存的喧哗和心灵世界的骚动,并以此展示当代人投向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视野,从而也揭示了挤兑在城乡缝隙之间的不同阶层人的生存意向,直面了我们周围现实世界中的诸多痛苦和焦虑。

    一、厚重凝练与敏锐老辣的文思

    不言而喻,古人认为“文如其人”,是强调作者的人品和文风,作者傅兴奎为人的厚道、真诚、正直、善良和热忱,都跟作品中渗透的浩然之气和使命担当是分不开的。傅兴奎是中国作家协会甘肃分会会员,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创作,大学读书期间就热衷于高校文学社团的组织工作,既是文学社团的发动者,又是文学创作的践行者。他先后在《散文诗选刊》、《诗林》、《诗刊》(函授版)、《甘肃日报》、《影响力杂志》、《甘肃文苑》、《北斗》、《陇东报》、《九龙河》等报刊上发表过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许多篇,出版诗歌集《与清风对坐》,参编散文集《世纪回眸》、涛歌集《别一种风景》、报告文学集《陇上丰碑》等。先后获得“改革开放三十年报告文学”金奖,获得“中储粮杯”朗诵诗创作一等奖,首届甘肃庆阳“优秀图书奖”等多项奖励。1996年他由响当当的甘肃庆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教师职业(除了写作文笔委婉而秀丽,教书课堂上的文采和口才也深得让学生的爱戴与钦佩)而调入行政管理部门后,因工作关系曾一度辍笔(其实是开始转向对90年代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入体验和考察),随后开始小说创作。2005年他先后在敏思、大旗和新浪网开辟个人博客,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发表了以反映“陇东生活”和“城乡改革开放”为题材的《最后一季麦子》等50多篇小说,30万字的散文,以及写成了这本包含二十余篇中短篇小说的《城市缝隙》(有些作品已经陆续见诸文学刊物)。2008年前后,文学批评界开始关注他的诗歌和小说,其文学创作的所独具的西部黄土高原上厚重、凝练、深情、老辣和细腻的表现技法都深得读者爱戴,这颗陇东高原上升起的文学明珠璀璨耀眼,立即也引起当代文坛的关注(如《作家》、《大西北诗刊》等文学刊物分别介绍过他的文学创作)。当代作家韩少功曾经说过:“小说不能创汇发财。小说只意味着一种精神自由,为现代人提供和保护着精神的多种可能性空间。”可以这样说,《城市缝隙》的作者也许换过多个职业,生活阅历丰富,其热衷于严谨的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责任,激励作家坚持不懈的那文学精神,始终为他的文学创作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空间。文学的缪斯使得他在狂喜的耕耘与丰收中沉思默想,坐卧不宁。

    我们知道,文学让读者感到温暖的同时,也让读者对人、对社会保持着信任和信心。文学努力以其对生活的真切感悟默默地温暖读者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读者对生活的判断,使读者在纷乱嘈杂的多元化制度中渐渐地找到一个清晰的精神生长目标,从而为自己的生存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从《城市缝隙》中的故事建构、人物刻画、情节预设、心灵剖析和命运结局的布置来看,作者观察之敏锐、文笔之老辣、语言之鲜活、体验之细腻、技巧之变幻,都让笔者为其执着坚韧和耐心期待而感动。当代批评家陈晓明认为:“审美表现力应当是当今文学的灵魂,而差异性自由,也就是审美表现力的灵魂”。我认为这里所谓的“差异性自由”实际上就是作家自己不同于别人的风格,特立独行的风格才是一个文学创作者的魂灵,这一点在《城市缝隙》的每一篇精心构思中都渗透得很深、很浓、很淋漓。作者丰盈的笔耕收获,自然也来自他转换行业前后对各种城乡生活的深度体验和情绪积累。急剧变化的中国城乡现实,也激发了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介入生活的情感要求,“有话要喊”,“我手写我睹”总是点燃了作者的创作冲动和灵感火花。小说《城市缝隙》中的每一处都撒播着作者对城市和农村生存者命运的点滴发现和独到剖析。

    二、充满同情和悲愤的城乡叙事

    《城市缝隙》里的故事并不一定个个热闹非凡,但却首先是作者对乡村“底层生活”或都市人性复杂险恶的娓娓叙述,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作者是对弱势群体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丑恶的憎恶。凡是触及到这一题材,作者总是用同情与怜悯、悲愤与控诉、人性与道德的情感标尺来掌控他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流露出一个作家必须坚守的良知和批判态度。作者虽然书写的是乡村的“底层生活”或处于城乡缝隙中的人们的奋斗挣扎,却并没有沉湎于苦难叙事的泥淖中,语言流畅而优美,具有更多的精神特质和诗意品质。比起对城乡官僚的奢侈生活和权力之争的描述,我认为作者对乡村底层生活者的心灵挣扎和希望绝望揭示得更为入木三分,也更让我们感到惊讶

    悲剧一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的美学效果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叔本华也认为:“(悲剧)以表现出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是在我们的面前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那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陷”,并由此“暗示着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小说《白露为霜》的命名看起来富于诗意和浪漫,但叙述的却是一个令人震撼的乡村悲剧故事。拉

    着狼狗的村长田虎、文书应祥等人对老实巴结的李栓进行恶作剧一般的“执行公务”,村长等人的“埋猪”、“偷吃猪肉”、“硬拉牛犊”、“抢抬粮食”、彩玉“透环”等精彩的细节写得含蓄老到,藏而不露,情节跌宕起伏。乡村里那种“柿子专拣软的捏”的“土八路”政策,把李栓从肉体到灵魂彻底摧毁。加上李栓的妻子彩玉对这个男人的屈辱和无奈不但不理解,反而辱骂和逼迫他去拼命,乡长和其他干部处理群众问题根本就不问实际情况,却处处欺负老实人。妻子彩玉的埋怨,乡镇王书记的敷衍,村长田虎的冷笑等,只能使吃饱了各种冤屈却无处申诉的李栓彻底绝望。去乡政府大院喝农药是他维护自身尊严的惟一抗争方式。作者虽然只是客观冷静地叙述故事和巧设情节,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虽未作只字评价,但却能感觉到作者心灵深处已经有热泪滚流和拳头紧握,已经有愤怒与悲痛的声音从字里行间透出,其情感立场和批判意识不难领悟。

    乡村底层的奋斗者总是满怀着渴望与期盼到城市去赚钱发展,希望能换回自己应得的报酬,然而充满诡谲险诈的城市文明却经常不怀好意地对他们极尽嘲弄,让他们得到的只是痛苦、伤心和绝望。《遭遇城市》是写考完大学后回家帮家里干活,替代生病的父亲去城里卖杏子的高中生雨林的伤心遭遇。这个年轻人希望自己能为父母争光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家园里成熟得快要烂掉的杏子拿到城里去卖,可他哪里知道社会处处充满圈套和欺诈。“买杏子”在整个小说中象征性地寄托了农民卖掉农产品获得一丁点指望,可有时哪怕是微薄的报酬也很难得到。小说主人公雨林首先在城市中遭遇的是开三轮车的车夫和留黄头发少年一前一后地合谋设计要他低价“批发”杏子给他,不答应显然就是一顿无理骚扰和纠缠暴打;等雨林侥幸逃过黄毛闹事的一关后,迎来的又是两个穿着时髦的女孩子的又赖又缠又骂,一个摆地摊的母夜叉的欺负,一个瘦高个的阻挡摆摊,一个胖女人的趁机讨价还价……但这还不够,这时穿蓝色服装手拿电棒的城管又开车过来了,其中一个折断了雨林的秤杆,与他撕打起来,雨林被抓去带到了110办公室。罚款500元……这一切让雨林真正认清社会的阴暗复杂,也突然领悟到父亲每次上城卖杏顺利回家是多么富于伟大的忍耐和吃苦精神。作者设置小说情节。叙述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有时还像散文一样,或只作优美从容的描述,或对人物内心加以展示,虽接近“零度叙事”的冷静和旁观,但平凡中总是隐藏着杀机或惊险,读起来耐人寻味。

    当代写城乡底层生活的作家张欣曾在《永远不说满意》一文中说:“病态的都市恰恰隐藏着最复杂怪异、最不为人知的人物关系,隐藏着让人心酸和哀怨、感慨和心悸的插页,也有着与农村中易于暴露出来的一模一样万古不变的自私、势利、守旧和黯淡。”首篇小说《城市缝隙》里的女孩子蓉来自农村,聪明伶俐,年轻漂亮,从小充满了对都市生活的向往,她能进城给市长和市长夫人家里当保姆成为一件被普通人十分羡慕的事情,然而市长职位的激烈竞争和争权夺利者之间展开的博弈。已使得当权者不惜一切手腕来毁誉对方和家属亲人的清白,甚至连可怜的保姆也概莫能外。善于料理家务且内心单纯的蓉,也无意识地成了别人攻击市长时的陪葬品,纯洁的蓉因说不清道不明而被人怀疑与市长有染。日益感到心理上的紧张,甚至连一向对她很好的市长夫人也可能对蓉产生怀疑。蓉最后只好跳进护城河以自杀来捍卫自己的名誉。这篇悲剧故事从头到尾用淡淡的语气来叙述,但却是一个充满张力的精美建构,其悲剧意识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女主人公的依附性生存成为她向上攀升的唯一机遇,但越是充满希望就越陷得更深,到最后也越是心灵更加沉重和难以自拔,当精神重负超过承受时,蓉只好选择走向毁灭的结局。

    小说中写城乡缝隙之间的纯洁圣土——中学,也是充满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竞争的黑幕,各高中部因为抢生源而不择手段,大肆承诺,用各种物质待遇来诱惑满足、吸引优秀学生的到来。农村中学高三的尖子生耿耀华羡慕县城高中的待遇和条件的优越,背叛初衷而转学,但没想到的是他自己“挪”了“这一步”并非好事。他最终因城市的各种物质诱惑而逐渐堕落,上网打群架,最终难以自拔,这就是小说《人挪一步》的最后结局;同样,城市的各种欲望诱惑让许多迷恋金钱享受的女孩子放弃了基本的道德底线,甚至一个十分正直而有良知的漂亮女人想有尊严地活下去也要面临众多的考验。小城里的漂亮音乐老师杨露婵,本是个心高气傲且颇为懂得爱惜自己美貌的女人,然而在一个钱权交易的商业化时代让她到处碰壁且差点还失去一切。她依托自己的学生,离开自己厌恶的家去沿海繁华都市广州,追求她向往的“高收入”。然而开放的沿海地区的娱乐场所甚至比传统保守的内地更让人不可思议,各种物欲横流和放纵堕落的屈辱表演,让颇有良知和崇拜完美人格的杨露婵感到恶心,但出路又在哪里,心高气傲的她只能又回到充满矛盾的家,这就是故事《心雨》;体制改革带来的城市文明、精神文明,对传统农村体制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西部农村洼子坳的天湖风景区的修建对于村民来说,“简直等于从天空中突然掉下一个年麦场大的煎饼”。锁财一家抓住了这个建立天湖风景区的机遇,专门经营农村人喜欢的面食小吃,办成了当地闻名遐迩的“农家乐饭店”,生意的红火也同时引来了许多人的嫉妒和眼红,同时也遇到了在广州专门做娱乐服务而返回家乡的秋子与广州老板合伙在天湖开办的“秋子娱乐城”的明争暗斗。双方在依赖有背景的执法、管理、行政人员的支持和争夺顾客的多寡上展开了一场关系复杂的生意竞争和明争暗斗的较量,但农村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总是被城市归来的豪华奢靡的高档娱乐服务差点打败。小说的情节波澜起伏,处处让读者提心吊胆地推测着下文的结局。结构也自然紧凑,忽而风生水起,忽而柳暗花明,可见作者驾驭情节的技巧多么娴熟。能把事件之间的矛盾冲突写得风平浪静,又有声有色,并且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乡俗风情,夹杂着纠缠不清的矛盾和纠葛,读起来比较过瘾。作者笔下的西部的乡村风俗和饮食文化在描写中已淋漓尽致,并且从人物、风俗和语言等方面描摹了一幅西北民俗风味的“天湖上河图”,这就是小说《迎来送往》。情节充满戏剧性,完全可以被改编拍成一部精彩的电影,相信很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三、追问良知与深陷欲海的心灵挣扎

    转型期的社会发展和开放政策纵容了许多人的恣意妄为,在以权利追逐和物质满足为准则的市场社会中,道德砝码的分量越来越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都市人的私生活空间和欲望沟壑永远难以满足和填平。但是如何揭示腐败现象和行贿官员的内在灵魂,这类题材写不好就很容易雷同化,选择独特的视角很重要,怎么开掘就显得更重要了。小说《归程》以同情的笔调,写在职时因腐败受贿的粱必成被双规解职后从城市回到生养自己的故土,然而如何面对小时一起长大的伙伴和父老乡亲路上遇见时的打招呼,是主人公最头痛的事情。这种内心交织的矛盾和压力被作者挖掘得比较深透,因此在同类题材的小说中显得不同凡响。梁必成的兄弟亲戚和村里

    的父老乡亲。并没有因他在行政上的犯错而嘲笑他,相反他们因他过去在位时帮村里人做过善事而始终感激他,听说他回来了都过来看望他和报答他,这就是憨厚、实在、重情和宽容的父老乡亲!这让解官归田的老梁心里更加难受,悔罪和惭愧让他心痛难忍,他自己真不该那么对不起国家和人民,不该贪婪地追求物质满足。从而也把作品的内在意蕴和主题走向提升到了一个显著高度。其中最能打动读者心灵的是这位在城里当官失落回家后,几次与大哥重温小时候吃“烤土豆”的细节,对人物性格刻画和心灵剖析较为深刻,对人物情感的升华和农民的“我本善良”的憨厚品质做了很好的揭示。

    中篇《不惑之惑》是写几个城市知识分子爱情婚姻的情感经历,虽然物质欲求和权力追逐对他们诱惑很大,但他们仍不乏对文学、真理和爱情的砣砣坚持,而且正是因为对大学时代的文学创作的特殊兴趣和理想主义的浪漫情调,使得林子凡、莫非、庄洁、梅朵之间因文学的缘故而演绎了一场交织着友爱、恋爱、婚爱和婚外爱的情感故事。无论是写对大学教书生涯的厌倦而后来跻身于官场的莫非,还是写庄洁天生的文学才华和美丽气质对林子凡的吸引,以及他们后来热恋、结婚以及婚后的各自努力,都十分富于诗意和浪漫情调。当然,庄洁和林子凡都因个人才能出众获得了不小的行政职位,在小城市混得十分风光耀眼,但就在中年事业、家庭、婚姻比较美满、春风得意的时候,又冒出了一个大学校园里的纯情天使——少女梅朵,插进了他们的生活之间。梅朵用自己的博客写作和文学天赋使得当年陶醉于文学的林子凡又燃烧起浪漫诗意的幻想,这种婚外的爱情虽然有点冒险刺激,或大逆不道,但“不惑之年”的林子凡因几次与纯情少女的神秘约会而愈陷愈深,到最后难以自拔。虽然结局以“知音难觅”、“曾经拥有”、“长相忆”的传统思路和有情人依依惜别结束,但客观上和良心上无疑对三方都带来了灵魂深处的伤害。对人到中年的林子凡来说,这个《不惑之惑》实际上成了感情上难以压抑的“不惑之火”了。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曾说过:“历史并非清白之手编织的网。使人堕落和道德沦丧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的最活跃的。”权力的疯长会鼓动出人性中最卑污、最恶劣的东西。《酒前饭后》写一个小城市的执法监察科到了年底请上层领导吃饭的问题。情节预设十分简单,故事没有什么大的起伏,但却对当代官场黑幕的秘诀做了不露声色的揭示。女主人公柳楚洁是执法监察科的主要负责人,她平时支持丈夫,孝敬婆婆,安排家务耐心细致;在单位上也一丝不苟,并且作为执法部门的领导,她的确做到了刚直不阿,秉公行事,很少搞邪门歪道去跟领导套近乎。然而。官场上明争暗斗的黑幕逻辑使得一个有良知的好官、清官、正直官也难以靠自己的才能生存,因为每个人都想通过巴结领导往上爬,甚至不惜丧失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代价去讨好权力阶层,把自己的同僚毫不留情地踩在脚下。由于酒前饭后不会专拣说好听的话说给领导,从不请上级领导吃饭喝酒,也不会陪领导多喝几杯,不主动邀请领导跳舞(或放不开自身)等原因,楚洁的职位丧失是必然的。最终在年底考查时,她被风流火辣、能言善辩、媚态可掬的李黛颜所取而代之。楚洁只能被流动到土地登记中心挂个闲职,原来李黛颜最初请领导吃饭的建议只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作者描写这些官场上交往的潜规则波澜不惊,从平铺直叙的言谈笑语中读者可以琢磨其处处深藏的暗礁,真是为我们呈现了当代的一部小小底层的“官场现形记”。

    其它的小说如《蓝色公寓》、《芬芳时节》、《心随风动》、《雪事连绵》等,都把挤兑在城市与乡村的缝隙中的人们日常的欲望、追求和奋斗的心灵做了深刻的展示和刻划,语言的流畅、故事的编织和文笔的优美,读完让人获得一种心灵的快感和审美享受。《城市缝隙》中的所有故事编织,都在这些方面挖掘得十分透彻。作者对西部的民俗风情十分了解,对城乡发生的典型事件十分谙熟,加上文学语言的深厚功底和对西部方言的处处妙用,使他的作品颇具陇东地域风俗色彩。当然,除了个别篇章,如《不惑之惑》,写得有点拖沓冗长。作品中的自发的议论评判较多,且情节叙事与其他婚姻情爱故事有点雷同或似曾相识,但其他篇章的结构都十分精致。几乎每一个平静的故事开头都预设了不平静的结局,一旦打开文本就会被吸引住,这就是《城市缝隙》的自身魅力。作者对西部黄土高原上的民俗风情和一草一木,都在小说的风景描写中逼真地呈现出来。

    上世纪90年代后,西方的文化思潮不断地刮过一浪又一浪,最后涌向东方的文化市场。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吹来之后,解构一切和游戏一切的写作姿态在中国文坛和娱乐界风靡一时,这也使得当代的中国文学和读者开始走向娱乐休闲的大众文化时代。如果说,在中国当前现代社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过一些风格迥异带有元话语文学特质、独创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且是中国新时期以来所收获的文学“原作”的话,那么,在今天的后现代话语中,中国文学“原作”的原创性早已开始变得不怎么景气,已陷入后现代主义文学“类像”遍野的处境,大批“类像”文学作品正在成为没有区别的“仿制品”、“拟真品”,“群像”是描绘中国当下文学最贴切的字眼,“速朽”成了中国当下文学面临的根本归属。也很少看到有多少年轻人迷恋于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去深入挖掘一部小说所传达的对社会批判的深刻意旨,或对一首诗歌的意境或隐喻手法去反复琢磨。当今年轻一代的读者再也不需要文学表现的深度,不要崇高,不要沉重的文学命题。当网络写手火爆和走运的时候,文学写作开始将篇幅字数的多少作为权威网站和读者衡量文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一天写5万字也只能算是短篇小说了。再也难以看到文学作品对日常生活中人性命运的深度关注和对道德灵魂的流血哭泣的控诉了。作品的责任担当和作者的批判反思,已经开始让位给了网络写手们临屏书写的调侃戏谑和幽默轻松;文学的解读批评和文本欣赏变成了网络小混混们可有可无的跟帖回帖和无聊乏味的浇花灌水;作家的神圣使命彻底瓦解了,沉重的主题早已变得烟消云散了,迎来的是一场貌似辉煌和热闹非凡的文学大众化的广场狂欢。看完当下这样的网络作品,除了荒唐的哈哈大笑、无聊逗趣和对严酷现实的故意逃避外,还能有什么。一切文字的能指和所指都失去了意义,文学的根在哪里?文学的灵魂在哪里?文学何为?我们一时很难找到答案。

    然而,我却在阅读傅兴奎的小说集《城市缝隙》时,却看到了当代文学生存的巨大理由和鲜活有力的灵气,这也使我又一次为小说这种文体感到骄傲。文学之所以是文学,不仅仅是作家作品的情感立场和责任担当,还有作为文学形式表达的技巧和语言魅力,否则也不可能提供一种新的文学经验和真正的阅读快感。中国9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都市、乡村成为当下中国最活跃的空间,它成为培育新生事物的最佳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新的理想追求轮番冲击着都市人的心灵,在物质日渐丰富的同时,很多人的精神生活却开始现出贫乏,纵欲拜金、权钱交易、人文精神的失落使人敢于牺牲道德精神为金钱而活着。作为身处西部黄土高原的文学写作者,傅兴奎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气息,洞察到了在这种氛围里求生存的都市人、乡村人的挣扎,他把构思精品的根深扎在都市、乡村的现实生活土壤中,描写了流光溢彩的都市、色彩斑斓的人物、热闹喧哗的氛围和乡村人的朴实、厚道、保守、落后及其愚昧,表现了城乡缝隙中的人们骚动的心理现实、挣扎的生存境况和困惑的精神历程。真正的文学作者要善于通过文学之笔来寻找和创造奇迹。在《城市缝隙》虚构的复杂世界里,作者用自己的敏锐和真诚做到了。看完小说集《城市缝隙》,我才知道文学的真正使命和精神内涵是什么。文学有自己的血肉、鲜活的面孔、迷人的姿态,也有善良的微笑!

    相关热词搜索: 悲愤 叙事 良知 城乡 充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