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初探导师制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时间:2021-03-05 08:01: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导师制"一直以来是一个新兴概念,而近年来,随着其在中国各类高校中的热度不断攀升,其实施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也亟待被早日关注和有效解决。

    关键词:导师制   高校   本科生   学生工作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作为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本科教学不断改革中得到普遍推行的一项制度,在为本科学生配备导师,由导师对其指导学习、品德和生活,进行个别指导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分制条件下,通过为个人或群体专门配备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指导老师,在定期的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生活向导和心理疏导,本科生导师制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更科学地选课,同时,其实施不但是现行学分制和专职教师任教与专职思政人员辅导的平行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而且更重要的是也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注入不少新鲜的元素,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但是若想让本科生导师制真正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我们就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该项制度做更为细致客观且更为全面的分析,以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种类

    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导师泛指在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中指导学生学习、进修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特指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教授或副教授。导师制是指老师在一定期间内,对少数几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内容、研究方向、人生规划等都诉诸于导师的指导,导师和学生之间定期交流和沟通,导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多是扮演一种“师父”的角色。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

    2.我国现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种类

    (1)全程本科生导师制

    学生进校后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确定导师,低年级阶段主要指导学生思想、学业,介绍专业发展情况和前景;指导选课;指导暑期社会调查,协助制定调查提纲、点评和批改调查报告。高年级阶段吸收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科研素质训练,要求学生结合课题研究撰写文献综述,完成课题研究论文。导师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或教研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

    (2)高年级导师制

    高年级导师制是相对全程导师制而言的,是在大学的三年级以后对学生实行导师制。这种导师制多为科研实践型,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和导师的研究方向,采取双向选择和院系选配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导师;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会等环节,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3)低年级导师制

    即只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实行导师制,主要是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和适应大学的生活。到大学三年级了就不需要配备导师了,因为学生基本上已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中的实施现状

    目前,导师制在我国各类高校中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促进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双向作用。与此同时,导师制的实行在学生中也受到了广泛的反响,学生们的个性都得到合理化和方向化的发展,获得了相比以前更多的机会,为学生专业学习答疑解惑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试点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各类高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自己有帮助,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觉得导师制对自己有较大的帮助。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该项制度毕竟还处于试点或试验的探索阶段,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若得不到重视和及时有效解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导师制的顺利实施,进而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对导师制度认识不清

    缺乏统一对导师制度的认识,是导致导师工作开展困难的直接原因。教师们若是不建立起对此项制度相关内容的正确认识,就会被动得从事教学工作,将“教书”和“育人”是两个方面完全割裂开。其实,教师应该真正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不能只是埋头于自己的科研而对学生漠不关心。据调查,在低年级(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中,普遍反映青年教师比较受到学生欢迎,而学生自己感觉收获也比较大;在高年级(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关注于学术领域较有建树的导师相对较多。这样看来,尽早统一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认识,加深教师群体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全面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导师工作可以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施教,并作为课堂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

    2.给学生配备导师的时间不合适

    按照高校一般的惯例,是在大三为学生分配导师,但是,这时候学生已入学两年半,基本上已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无论恰当与否,在短期内很难靠外力改变;由于存在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研及就业的压力,学生更多的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规划最后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导师的介入已起不到实质作用。

    3.缺乏相关配套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实施尚属探索阶段,很多高校缺乏对导师的激励和监督,随意性比较大。而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没有任何经费的投入,一些导师的工作更多是出于一种“义务劳动”,这不利于增强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本科生导师制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院系权责不清,学生工作部门、党团组织和导师之间的联系不强,对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容易使导师对其工作缺乏责任心。

    4.师生比不均衡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和滞后性。合理的指导数量应该是一个导师指导15名左右学生。目前由于一个导师指导的人数往往过多,使得有的学校的导师制名存实亡。

    四、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及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1.牢固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也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所在。重视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务本之举、固本之策。通观世界高等学校,即便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概莫能外。而本科生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它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基础不牢,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便难以为继。因此我们需要牢固确立本科生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的中心地位。我们要克服重科研、轻教学以及教学与科研相割裂的状况,以本科生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促进本科生教学与科研互动,实现本科生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2.导师制实施的时间和模式

    在大学新生的第一学期即实行导师制,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等方面的问题,缩短他们的适应期。超过一半以上的本科生选择导师的方式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在选择导师方面没有太多的自主性。如果学生和导师之间配合的不好,学生对导师不满意,或者导师没有选择到自己比较合适的学生,都会对双方的积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反观国外在导师制实施做的比较成功的大学,如在麻省理工学院,如果学生和导师之间不能很好的相互适应或者沟通,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更换导师。申请审核通过以后,高年级的学生由学生所在的院系重新为其选择导师,而新生则由学校的学术资源中心安排新的导师。

    3.适当放宽导师的任职条件,明确任务

    我们可以采取适当鼓励和动员措施,适当降低本科生导师的学历职称要求,本科生导师团队对本科生的指导内容,全程覆盖到大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的各个阶段。大学新生急需适应大学生活、转变学习方式,因此安排校园生活介绍、高校选课指导、学习方法论坛、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全面认识自己、培养学科兴趣等主题性活动。大二、大三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才干、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因此安排旨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完善大学生人格的主题性活动。大四学生面临着择业,面临着寻找出路,因此安排好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择业能力培养、见习实习、排除心理障碍等主题性指导活动。这些设想都是积极可行的,关键是要定期加强培训,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可以采取每学年开学组织本科生导师的集体培训,每个月组织本科生导师组的工作汇报会,并要求学生参加等活动,使得师生双方都能明确本科生导师组的职责与分工。

    4.健全本科生导师制运行体制和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需有校、院系层面健全完善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其中包括资源整合共享机制、经费长期投入使用的机制、遴选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和准入准出机制。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着重完善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双向选择”机制,导师的研究方向、学习背景、学术业绩以及所带学术的情况等,切实通过保障知情权来落实选择权。第二是“交流合作机制”,为了避免本科生导师制“空壳”的现象,需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约束。我国厦门大学等高校采用《指导册》等形式对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时间、内容等给予详细的阐述,增加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第三是“目标责任制”,本科生导师制应把整个指导期划分为几个阶段,坚持阶段性任务和终极目标的落实情况。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作为一项系统工作要有序的开展起来,就必须要加强理论研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有限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与造就,发挥学生工作后续教育的优势,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全方位塑造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5.优化提升专业导师队伍

    从数量上来看要盘活导师资源,聘任学校管理干部担任副导师或导师;改革高校一刀切的离退休制度;对身体好、责任心强、水平高的导师可适当延长聘期,根据专业培养的需要,聘任社会名士担任兼职导师。从质量上来看,导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品、人格,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第二是创造力,一个没有创造素质、没有创造力的导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第三是辐射力,这是指导师要具备一种把其品德、思想、知识、智慧和创新能力传送到学生内心和行动中去的能力。一位导师只有具备上述三种能力,才可以较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的重任。所以,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愈来愈精深,唯此才能对学生产生知识上和人格上的吸引力,才会真正做到上有所施、下有所效。同时,更要时时更新观念,使学生管理模式在思维方式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工作方式上由单向的“单纯管理式”向双向的“服务指导式”转变,在工作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在工作内容上由“理论说服管理约束”向“教育指导、服务引导”转变。要把学生管理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上来,为学生成才提供必要的服务。

    五、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的推广实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实行学生个性化培育指导,与研究生导师不同,这些导师不仅要关心大学生的学习,他们还将在生活、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给予学生特别关怀。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导师应加强对其学习和思想的指导,促使其学习观念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选择,充分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其广泛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暑期社会调查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因此,要加快本科生导师制完善的步伐,争取早日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让高校本科生教育改革也迎来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周保垒,孙坤权.试论导师制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实施[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8)

    [2]曹巍,徐黎华.关于本科生导师制培养的模式探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1,(9)

    [3]姜继红.积极探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刘振彪,陈晓红.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3,(4)

    [5]刘国威.关于高校实施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存在问题的探讨[J].理论, 2004(5).

    [6]周萍,等.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2(12).

    相关热词搜索: 初探 作用 导师制 学生 工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