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货币过剩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时间:2021-03-20 08:08: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方面是钱多到让央行要回笼货币,一方面是钱少到各地两会讨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两个看似无关却极度矛盾的问题,在2010年伊始就同时出现。

    钱多,是指社会整体存在的货币规模,已经超出经济规模的需要,如果不采取紧缩政策,货币早晚会与商品价格找平衡,最终带来资产泡沫和严重通货膨胀。

    钱少,是指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收入水平并不乐观,口袋干瘪,无力消费。这么多钱在社会中存在,却不见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那么,这些钱到哪里去了?无非三个去处,要么是攥在政府手中,或是留在企业账上,还有就是揣到少数富人兜里了。

    有学者对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政府财政大约拿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35%,企业资本拿走了大约45%,农民和城镇劳动者拿走了剩下的大约20%。

    这个推断也许存在争议,但过去若干年中,政府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居民收入增幅确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1995 年税收政策改变到2007年的12年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5.7倍之多。而同时期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只增加了1.6倍,农民的人均收入只长了 1.2倍。在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达到68477亿元,增长11.7 %,还没计算政府部门土地出让、没收罚款等非财政收入,这又一次与8.5%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拉开差距。

    在国民经济收入分配中普通劳动者占的比重,一直存在争议。国家统计局的公告数据显示,我国200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为2.95万亿,当年GDP为25万亿,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为11.8%,该比重1995年为14.25%。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某专家对该比重进行了修正,增加了无法进入统计口径的“就业人口”的收入及相应保险福利费,计算结果是我国城乡劳动者收入占GDP比重约35%。

    即使上述比重属实,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据统计,2003年主要西方国家雇用者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分别是:美国57.5%,英国55.9%,法国52.7%,加拿大51.1%,澳大利亚46.7%,日本53.3%,巴西和韩国也都超过了40%。

    不幸的是,在“劳动人口”中还存在巨大的贫富悬殊问题。在国有部门、垄断企业的“劳动者”,与“无法进入统计口径”的“劳动者”之间,还要对那35%的收入进行“内部”分配,于是就出现了年薪10万元的抄表工,也出现了“要被保护”的每月500元最低工资标准。

    中国经济结构一直存在的问题,无疑是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富人们基本完成了消费升级,其超额收入对消费拉动的边际效益呈递减状态。低收入人群改善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他们的收入增量中直接用于消费的比例较高,而且这一群体数量庞大,所以要拉动内需、启动消费的关键,还在于增加穷人的收入。

    “调结构、重民生”是中央政府提出的经济工作方向,因此我们看到,近期召开的各级地方两会上,“调整一次分配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成了流行的议题。但需要提醒的是,请千万不要有病乱投医,简单地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同于“调整一次分配机制”。

    需要理性地认识到,“工资”是一项市场要素,它的变化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要想提高社会工资水平,首先要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改变雇主和雇员的供求关系,让工作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其次需要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创造更多利润才能获得更多收入。

    换句话说,提高劳动者收入必须做好两件事,第一是营造好的创业和企业发展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第二是在教育上真花本钱,改善国民素质提高个体劳动技能。

    如果只在“最低工资标准”上做文章,提高收入的成本完全由雇主承担,劳动者收入与企业利润之间就会此消彼长,形成对立和矛盾。所以,应当更多使用“二次分配”的工具,政府在参与社会分配的活动中,应多退少进、勇于让利,腾出财富空间,让劳动者和雇主去重新分配。比如,政府可考虑在财税政策上做出调整,对雇用更多员工、或达到一定薪酬水平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员工工资;或者对企业的员工培训进行财政补贴,帮助企业提高劳动力价值。当然,对于能给抄表工开出10万高薪的企业,类似的政策就免了吧。

    在政府和百姓之间、央企和民企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财富一次次地被分配,每次看上去也都合法合理、天经地义。但为什么结果却是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基尼系数不断增大、国富民穷的现象不断凸显?我们不禁要问,产生这种局面的机制何在、根源何在?更让我们感到疑惑的是,这样一些关系多数人利益,甚至关系国家命运的大问题,为什么没有在社会中被热烈、公开、坦荡地进行讨论?究竟谁在关心它、谁又能来解决它?

    相关热词搜索: 过剩 收入分配 货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