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西龙文化差异及产生原因探析

    时间:2021-03-25 09:24: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中西合作交流不断加深,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加强中西方合作同时提升中国文化实力,本文主要基于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对中西龙文化存在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西龙文化 差异 原因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伴随着信息技术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使得中西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但文化作为由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产物,其并不会在短时间内缩短;与之相反,中西文化间存在的差异而造成的交际失误、冲突或矛盾,反而会拉大中西人们心理距离,影响中西文化交流与合作[1]。其中龙文化則是中西文化差异较为典型的例子,在中国,龙文化已经深入传统文化之精髓,其象征着最具生命力的文化符号;而西方文化中,则主要以厌恶“龙”和屠“龙”为主要基调,龙象征着恶。因此,为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本文就从跨文化交际视野下,中西龙文化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1.中西龙文化差异

    1.1中国龙文化解析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向来流行崇龙的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民族图腾、封建帝王以及属相等均存在密切联系,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中的伏羲皇。伏羲其形象是人首蛇身,在历史上被世人尊称为中华祖龙。龙的形象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均有影响,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具体而言,中国人民赋予龙的属性为能够升云起雨、神秘莫测的一种神兽。而在神话故事中,龙可以分为有鳞的蛟龙、有翼的应龙、有角的虬龙、无角的螭龙、好水的晴龙、好火的火龙、好斗的蜥龙、善吼的鸣龙以及未升天的蟠龙。在封建社会时期,龙更多地是与皇帝联系在一起,世人将皇帝誉为“真龙天子”,寓意为天上真龙下凡,故而皇帝需要穿龙袍、坐龙椅。而皇帝更是象征着一言九鼎,文武百官、平民百姓皆需要对皇帝的圣旨无条件服从。而到如今,中国民间仍保留着许多崇龙习俗,如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五月五端午节的划龙舟以及春节部分地方举行的舞龙活动等。简单而言,龙可以说是中国的象征、民族的象征和文化的象征,对于每个炎黄子孙,龙的形象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同时更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象征。

    1.2西方龙文化概述

    在西方文化中,龙即dragon被西方人们形容为一种巨型怪兽,其外形如鳄鱼,满身鳞甲,并长着翅膀和巨大的爪子,异常的凶猛,具有超强的破坏力,象征着邪恶与暴力。而在圣经《启示录》中,更是将龙称为撒旦的化身,象征着魔鬼。在古代,西方人通常将龙刻在盾牌、徽章以及军旗上,寓意吓退敌人。故而在西方文化中,龙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正是因为这样,在西方众多神话故事中,不乏许多英雄以斩杀恶龙以彰显自身能力的情节,龙也就称为勇士们扬名的牺牲品。如在《他是龙》这部影片中,在龙的形象上,导演所刻画的龙的形象就与前面说介绍的龙的外形相似,而在故事情节上,更是将龙称为“恶龙”,人们长期被恶龙侵害,并由此衍生了“斗龙士”。

    2.中西龙文化差异产生原因

    2.1地理因素影响

    地理因素是影响中西龙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历史记载,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发源最早的时期,而希腊文明主要诞生于巴尔干半岛为中心的地中海北海岸,该地区的特点为:丘陵遍地、土地贫瘠,同时气候变化大、物产稀缺严重[2]。这与中国华夏文明的诞生地所具有的优越自然条件具有显著的差异。在这样相对恶劣的农耕环境下,西方人们祖先将生存寄托于海洋,从而决定了西方民族为海洋民族。但由于在海洋中往往生存着蛇、鳄鱼、蜥蜴甚至鲨鱼、大王乌贼等恶毒生物、猛兽,阻碍着人们的捕食、生活,人们需要与这些猛兽斗争,因此,这些猛兽为龙邪恶形象的刻画提供了模板,使得龙在西方文化中成为邪恶的象征。

    相对于西方龙文化的起源,由于中国向来属于农耕民族,而农耕最重要的要素则是水。在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护法八外道,也就是天龙八部中,龙(也就是蟒蛇)具有主水的功能,这就与中国人们原本对龙的崇拜相结合,进而取代原有的水师、河伯等神袛,并且成为唯一的主水神袛,被中国人民所崇拜。并且,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人们不必像西方人一般去征服自然以此求得生存,而更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在中国皇权的建立中,其与治水也密不可分,如大禹治水,使得龙成为中国皇权的守护者。

    2.2神话故事影响

    在西方英雄史诗和神话故事中,如在日耳曼神话、北欧神话、希腊神话故事中,均有英雄屠龙的传说。西方的基督教徒只崇拜上帝,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其是人类以及世间万物的缔造者和主宰,而龙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是一种贬义词,象征着罪恶、魔鬼与怪兽[3]。这也就使得中国的龙被翻译成西方的“dragon”而被西方人们所抵触,难以与西方文化融合。中国龙文化的真正形成,大约是在夏禹时期,在经历“大禹治水”,禹在巩固了中原的地位后,将蛇作为原型,并与其他各个部落的图腾相结合而创造了龙。换言之,龙是顺应国家的出现而被造就的。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如《三海经》中介绍的各种各样的神,其中不乏龙或蛇的真身。中国人们将龙作为主体,而这样的民族融合标志,得到了炎黄子孙以及南北各民族的广泛认同,即使被兼并也愿意接受。在以它作为龙的主体,这种民族大融合的标志,能得

    到炎黄后裔南北各民族的认同,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龙是多元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权威地位的象征。

    3.小结

    中西方文化差异取决于各民族历史背景、审美差异,其是社会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而龙文化作为典型中西文化的差异的典型,在跨文化视野交际视野下,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从中西文化差异成因出发,对于提升国人文化自觉与自醒、自信意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1] 刘鑫.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西龙文化差异及产生原因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20).

    [2] 许家进.中西龙文化内涵异同研究[J].英语广场,2015(11):48-50.

    [3] 范亚楠.浅析中西方“龙”文化内涵的异同[J].北方文学:下,2015(4):222-222.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中西 交际 视野 跨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