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自拟降压汤合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8例

    时间:2021-04-23 07:58: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48例高血压病按1、2、3级分别予降压汤加减、降压汤为主方加减合用厄贝沙坦片75~150mg,1次/d治疗、降压汤为主方加减合用厄贝沙坦片150~300mg 1次/d治疗。共观察18个月。结果 血压控制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确切,尤其适用于高血压病1、2级患者。

    关键词:高血压病;风眩;降压汤;中医药治疗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死率占全国人口总死亡数首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防治高血压病已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延长人类期望寿命的关键。笔者2007年7月~2012年7月,收集本院门诊原发性高血压48例,用降压汤合厄贝沙坦予以治疗,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病例标准 本院门诊2007年7月~2012年7月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诊断标准[1],清晨8:00~9:00坐位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测量3次,取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并排除各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不伴有靶器官损害,共纳入病例48例,年龄35~68岁,平均54.5岁;男32例,女16例。高血压病1级29例,高血压病2级14例,高血压病3级5例。患者均同意参加试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不能耐受停用降压药物1w进行药物洗脱期的患者;6个月内有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病史;糖尿病史;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进行性高血压;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瘤;病窦综合症、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有潜在恶性心律失常者;有心肺肝肾功能损害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厄贝沙坦过敏者;长期饮酒或酒精依赖者;预计不能随访者。

    1.3剔除病例标准 试验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者;同时服用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不愿坚持治疗者。

    1.4方法

    1.4.1药物来源 中药饮片由本院中药房提供;;降压汤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芪,绞股蓝,桑寄生,丹参,川芎,葛根,菊花,夏枯草,石菖蒲,益母草,泽泻,葶苈子。1剂/2d,冷水浸泡30min,煎煮20min,3次/d,100mL/次,温服。厄贝沙坦片,规格:150mg/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1.4.2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给予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拟订适合患者情况的运动处方及严格控制食盐摄入3~5g/d;本研究治理开始前已经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都停用与本治理方案无关的各种中、西降压药物进行1w药物洗脱,并电子血压计监测血压,每日8:00和18:00时测血压,记录备查。洗脱期结束后血压符合入选标准者48例。

    1.4.3用药方法 高血压病1级,依据中医辨证予降压汤为主方加减治疗;高血压病2级,依据中医辨证予降压汤为主方加减、合用厄贝沙坦片75~150mg,1次/d治疗;血压病3级,依据中医辨证予降压汤为主方加减、合用厄贝沙坦片150~300mg,1次/d治疗。目标血压以指南为准,根据血压情况可调整厄贝沙坦剂量。

    1.4.4观察指标 试验前进行完整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治疗后2w内每3d复诊,坐位水银柱血压计按标准测量血压,同时听诊心率、心律,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后第3w~3个月内,测血压1次/d,第4个月开始测血压2~3次/w,有特殊情况时随时测量,共观察18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治疗后24个月测肝肾功、血糖、血脂、电介质及血常规各1次。每次随访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日期、程度、及转归,评定不良反应与试验用药的关系,试验过程中适时分析实验室指标。

    2结果

    2.1治疗后血压情况,见表1。

    高血压病1级29例,全部用中药降压汤加减治疗,治疗后1w血压即有明显下降,2w时所有患者血压均达目标血压,全部患者服中药均达2个月,4个月时有9例自行停服中药,余20例治疗达6个月后均自行停服中药。停服中药的患者均未服用西药降压,12个月后有8例再次服中药降压汤加减治疗达预期疗程18个月,此8例疗程结束时血压均达目标血压。高血压病2级14例,试验前均服用2~3种降压西药,药物洗脱期后予降压汤为主方加减、合用厄贝沙坦片150mg,1次/d治疗2w时血压明显下降,4w时有12例血压达目标血压,6个月时全部血压达目标血压,厄贝沙坦片减量为75mg,1次/d,6~12月时有7例停服厄贝沙坦片,血压未见增高,疗程达12个月后14例患者均自行停服中药,其中6例服厄贝沙坦片75mg,1次/d,余8例厄贝沙坦片150mg,1次/d。血压均明显增高。血压病3级5例,试验前均服用2~3种降压西药,药物洗脱期后予降压汤为主方加减、合用厄贝沙坦片300mg,1次/d,治疗2w时血压明显下降,4w时4例患者血压达标,厄贝沙坦片减量为150 mg,1次/d,治疗6个月时厄贝沙坦片减量为75 mg,1次/d,治疗达18个月,血压控制良好。

    2.2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病1级有2例出现腹胀、恶心、头晕,继续治疗后消失,血压病3级中有1例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厄贝沙坦片减量为150 mg后消失。疗程结束时,治疗前后肝肾功、血糖、血脂、电介质及血常规均无异常。

    3讨论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95%为原发性高血压,可伴有心脏、脑、肾脏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其病因、病理、发病机理复杂多样,仍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原因除遗传因素外,与肥胖、烟酒、饮食习惯、情绪不稳定有密切关系。2002年我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我国城乡居民患病率平均18.8%,其中45~59岁28.0%,60岁及以上47.2%;知晓率45~59岁25.1%,60岁及以上26.8%;控制率仅有3.5%[2]。

    根据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高血压治疗的血压目标为:普通高血压患者BP<140/90mmHg;糖尿病、肾病等高危患者BP<130/80mHg;脑血管病、冠心病患者BP<130/85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50mmHg。提倡长期、平稳、有效的规范化治疗;而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坚持长期规范降压和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本概念。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一般说来,血压越高,预后越差。西药降压治疗效果确切,但费用较高,寻找有效的中药降压方案,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传统中医学没有"高血压"的概念,也就不可能有"高血压病"的概念。在高血压病没有临床症状和相应体征之时,传统中医难以进行"辩证",高血压可能的表现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头胀耳鸣,眼花眩晕,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情绪不稳等。对这些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的认识在《皇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认识和记载。1997年,国家科技监督局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将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对应为"风眩",主要有头晕、头痛、健忘、多梦、耳鸣、胸闷、心悸、乏力等,出现并发证时有相应的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但并不是都有眩晕的症状,祖国医学认为,"风眩"乃上实下虚、本虚标实之证。首次提出肝阳上亢,阳动生风而致眩晕的见解则是刘完素,其区别于《皇帝内经》是从脏腑角度论述,刘完素是从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论述。朱丹溪《丹溪心法》中提出了"无痰不作眩"。还从肾气虚致眩晕的角度论述到:"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气逆奔而上,此气虚眩晕也"。 明清时期,"眩晕""头晕""眩晕"等名称并存,但多数著作尤其是重要著作均以眩晕作为本病正名。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提出了"血瘀致眩"。徐春甫《古今医统》曰:"眩晕一证,皆称为上盛下虚所致,而不明言其所以然之故也。夫所谓虚者,气血虚故也,所谓盛者,痰涎风火也"。 徐春甫所说的"上盛下虚"正好与《皇帝内经》中"下实上虚"相反,但他提出眩晕的病机是以"气血虚"为本,"痰涎风火"为标,则功莫大焉!《慎斋遗书》曰:"头晕有肾虚而阳无所附者,有血虚火升者,有寒凉伤其中气,不能升发。故上焦元气虚而晕者,有肺虚肝木无制而晕者"。从"肾阳虚,血虚、寒凉、肺虚、肝阳亢"论述眩晕。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眩晕》曰:"眩晕一证,虚者具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认为眩晕的病性主要以"虚"为主。杨仁斋《直指方》曰:"瘀滞不行,皆能眩晕",提出血瘀致眩晕。陈修园《医学从众录·眩晕》曰:"盖风者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气逆,则是风升火动,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生心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究之,肾为肝母,肾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其言实者如《医学从众录·眩晕》所云:"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其言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临床上肾阴素亏或肝阴不足,阴不敛阳,肝阳上亢,均可引起血压上升。肝阳上亢,上冒清空则头晕头痛。对于很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阴虚阳亢为病之本;头痛、头晕、面色潮红、心烦少寐为病之标。高血压病主要病机是上实下虚、本虚标实之证。此上实下虚即以肝肾阴虚阴虚、肝阳上亢最常见[3,4]。

    笔者自拟降压汤,来源于《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杞菊地黄丸》及近代邓铁涛教授[5]治疗高血压的机理,并依据现代中药药理学,精选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芪,绞股蓝,桑寄生,丹参,川芎,葛根,菊花,夏枯草,石菖蒲,益母草,泽泻,葶苈子等15味中药治疗各型高血压,本方煎煮剂显效快作用强,降压效果显著。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潜阳熄风之效;丹参,川芎,葛根,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绞股蓝益气补肝肾;菊花,夏枯草,石菖蒲安神定志;泽泻,葶苈子健脾利水。全方组合甚为严谨,有补有泻,上能平肝清热,下能补益肝肾,标本同治,从而使血压下降,明显患者血压和症状。

    本治疗组,在18~36个月观察时间窗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死亡和需要处理的严重并发症,也未发生电电解质紊乱、血糖异常、血脂肪代谢紊乱及肝肾功能损害等。考虑本研究中中药降压效果较好的原因有:本研究入选病例已经排除了各种危险因素;患者平均年龄偏轻,高血压病1级患者较多;在中西药物治疗过程中本组病例均给予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拟订适合患者情况的运动处方及严格控制食盐摄入;中药汤剂确有明显的降压疗效。本研究也观察到停用降压汤后血压仍反弹,患者自行停服中药的原因有:需要每日多次及长期坚持治疗,中药降压汤剂需要煎煮,药汁味道不适口、携带不方便,不易长期坚持用中药汤剂治疗。

    本研究证实,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确切,尤其适用于高血压病1、2级患者,但由于中药煎煮、味道及不便携带等特点,患者不易长期坚持治疗,因此,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扩大适应症,改变剂型。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中国卒中杂志,2005,1(8):575-582.

    [2]屈亚莉,谭素芳,袁双双,等.三峡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及防治现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861-864.

    [3]陈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18-21.

    [4]王永炎,鲁兆麟,主编.中医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9-295.

    [5]吴焕林,严夏.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32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1,33(12):36-37.

    编辑/孙杰

    相关热词搜索: 原发性 合用 降压 高血压 治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