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高校校报如何讲好典型人物故事

    时间:2020-08-17 07:55: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键词】高校校报;典型人物;细节;情节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机关报,典型人物报道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典型人物身处校园,为师生所熟悉,他们的先进事迹如果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会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可更有效地引发师生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深度思考。因此,高校校报编辑记者必须调整思维方式,围绕报道内容做文章,改善报道方法和模式,找准切入点和师生兴趣点,讲好校园典型人物故事,吸引更多读者,进而提升校报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如何挖掘典型人物故事

    高校人才济济,资源丰富,既有院士、教授等高端人才,又有出类拔萃的莘莘学子,还有管理、后勤服务等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和行业模范。因此,要讲好高校典型人物故事,首先要确定故事主人公和故事内容。

    高校校报编辑记者要转变作风、改变文风,深入基层和一线,熟悉校史校情,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把典型人物故事的讲述融于当今时代背景中,反映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挖掘典型人物故事中蘊藏的真情实感和时代内涵。《中国海洋大学报》在新闻宣传实践中,注重讲好典型人物故事,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榜样力量,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在挖掘典型人物故事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挖掘典型人物事迹时,要把视角下移,视线多投向院系和师生,将典型人物的选取聚焦教学、科研和服务一线,把报纸想讲的和读者想听的结合起来。曾在校报上出现的故事主人公有普通教师、辅导员、大学生,甚至还有校园保安,而学校和院系领导的身影逐渐淡出视线。例如,曾在《中国海洋大学报》头版刊载的《信念的力量》,讲述了一个校园“小人物”——校园保安,他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大志向”,考上重点大学本科的故事,故事很励志,反响强烈。

    其次,讲好典型人物故事不是将主人公脸谱化,而是经过筛选和衡量,对其闪光的一面作适宜而准确的定位。实践中,“大人物”与“小事情”结合,“小人物”与“大事情”结合,往往会触动读者心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先生是我国海洋学界泰斗级科学家,老先生著述等身、桃李遍天下。《中国海洋大学报》曾讲述过他的故事。报道没有从正面讴歌老院士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丰功伟绩,而是选取了他退休后仍发挥余热的一个细节——每天上下班时穿梭在校园中忙碌的“背影”来展开讲述。文中作者把自己与老院士生活交往中的几件小事娓娓道来,刻画出一位老科学家既可亲可敬又可信可近、崇高中不失朴实的形象。这篇名为《背影》的典型人物报道,不足千字,在校报首发后又获2015年度全国首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

    再次,高校校报编辑记者在挖掘典型人物故事时,要做足功课,带着情感,胸怀大局。校园典型人物虽然处在象牙塔内,但是其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能反映当今的时代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就是时代精神在校园内的集中体现。编辑记者只有带着情感去挖掘,扣紧与时代脉搏的共振点,发掘典型人物故事中深层次的内涵,找寻反映人物精神特质的触发点,提炼出隐藏在故事中的情怀,才能体现出故事主人公的性格与风骨,使报道有血有肉,真实可信,还能从立意上彰显时代“大格局”,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境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二、如何讲述典型人物故事

    讲述故事的过程就是采写的过程。新闻报道“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每个好故事都需要通过深入采访,全方位挖掘素材。对以讲述校园典型人物故事为己任的校报编辑记者而言,充分的采访是讲好典型人物故事的前提条件。

    (一)采访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高校校园中,许多典型人物从事不同的职业,或整日埋头实验室搞研究,或与学生打成一片教书育人,或默默无闻立足本职服务教学科研,即使同一学科也有不同分支,同一学院也有不同专业,同一服务岗位也有不同的服务对象,这就需要采编人员在采访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被采访者的相关经历、职业背景、学术成果等,甚至可以事先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并分析有关被采访对象的宣传报道文献,作为素材参考。其实,即使对于同一问题,被采访对象也可能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阶段等原因而有不同的判断和回答。只有尽可能多的占有素材和信息,才能在采访中占据主动,游刃有余。

    (二)采访要深入扎实

    首先,校报编辑记者要摆正心态,在面对学术大咖或名家时要不卑,面对师生或者后勤工人时要不亢,切记在采访中无论被采访者是何种身份地位,自己与被采访者都是平等的。其次,采访要有深度。哪怕抓住一点深入下去,也比面面俱到但浮光掠影要好。只有深入才能接近事物的内核与本质,挖掘到新鲜生动独家的素材,为后期报道的撰写增色添彩。再次,采访要扎实认真。这要求采访者要具备较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绝不能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而且接地气、有情感的优秀作品。

    (三)写作要精雕细琢,写出个性特征

    采访之后就是写作,这是典型人物故事的生成阶段。这道工序工艺要精湛,要精雕细琢,写出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写活“这一个人”,写活“这一个故事”,才能使最终的成品“畅销”,得到认可。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人物和故事的细节描写

    细节决定成败,它也是人物通讯的生命。细节运用到位,可以增强典型人物故事的生动性、可读性。细节可以是一个场景,也可以是主人公的外貌、心理,甚至一句话,一个动作。“大人物小细节,小人物大道理”是典型人物报道中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能以小见大地烘托或者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细节好用,但不能滥用,以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

    《中国海洋大学报》头版刊登的《坚守》一文,讲述的是著名海洋地质科学家、国家“杰青”李三忠教授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地质事业的故事。文章开头没有气势磅礴的宏观描写,而是从一个场景开始:“办公室的窗台上摆满了颜色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有广西的灰岩,大别山的榴辉岩,也有青岛的崂山绿石……”寥寥数语就把一位学者醉心地质事业的精神品质展示出来,让读者产生深刻印象。

    2、注重情节,合理设置悬念

    一个好故事必然有好的故事情节,或跌宕起伏,或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无论何种形式,情节要围绕故事主人公展开,为故事服务。文似看山不喜平,高校校报采编人员讲述典型人物故事时, 在占有大量素材和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不妨借鉴电影、戏剧等表现手法,在故事情节上多费点思量,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3、变换故事的讲述视角

    以往报道典型人物事迹时,采写者往往采用仰視视角,着力表现典型人物的“高大上”形象,甚至不惜为此夸大事实,编造情节,结果造出一个个脱离生活实际、几乎千人一面的“典型人物”,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

    因此,校报编辑记者讲述典型人物故事时,要注意换位思考,树立读者观念,以平民视角还原典型,多用第一人称叙事方式来描述细节,梳理情节,把握主题,把好故事写得鲜活生动,用真情实感打动受众,让受众感觉可信可亲。

    三、如何传播典型人物故事

    典型人物故事采写结束,接下来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或者渠道进行传播,使典型人物故事为受众所知,让大家了解榜样,熟悉榜样和学习榜样。在传播方式上,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既要坚守和传承,也要变革和创新。

    (一)打造和依托品牌专栏,开好“故事汇”

    蔡雯教授指出, 无论传播载体和渠道怎么变化,内容永远是媒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校校报要充分利用好专栏等的传统优势,讲好典型人物故事。《中国海洋大学报》打造了“我在教学一线”“学子风采”“海大人物”等一批品牌专栏,依托这些专栏近年来讲述海大好故事近千个,取得良好效果。

    (二)借力“校报厨房”全媒体立体传播,扩大覆盖面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是大趋势。校报要发挥自身权威、理性、深度的独特优势,打造校报“中央厨房”,典型人物故事要根据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信息组合,丰富和多元化表现手法。

    (三)加强互动,使传播效果最佳化

    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媒体,讲述典型人物故事,最终都是为了获得受众对报道内容包含的价值的认可。因此,校报可协调校园新媒体,整合校园新媒体资源,互推互送互转,网上网下结合,促进校媒和受众互动,以期获得最佳传播效果。

    结语

    讲好典型人物故事,是高校校报实现办报育人宗旨的重要路径。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编辑记者必须树立讲故事意识,遵循传播规律,改进传播方式,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使典型人物故事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江伟.内容永远是媒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N].光明日报,2015-8-14(05).

    [2]叶小静.如何在新闻写作中用好“第一人称”视角[N].中华新闻报,2009-4-14(04).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校报编辑部)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 校报 典型 讲好 高校 人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