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新课革下,“信息素养”,的重新定位

    时间:2021-01-19 07:54: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拟对信息素养做新的定位。从技术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问题解决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素养培养成为引导课程建设的重要指针。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诸多素养,如“科学素养”、“艺术素养”、“技术素养”,也包括“信息素养”等。本文拟不对“素养”这一概念做过多分析,而是要对信息素养做新的定位。

    一、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

    最初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几乎都认为其核心问题是对信息的处理,其内涵包括从采集信息到发布信息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实际上具备信息素养的人应该是日常的人,而不是背离生活的人,培养信息素养也要在日常生活实习中,为日常生活学习服务。

    当然,可以肯定地说,信息素养也缺不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人的信息素养的基石。然而,把信息素养单纯等同于信息处理能力,是计算机教育时代一些思维习惯的继续,不仅理论上有其严重的“技术论”局限,更主要的是会造成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新的误区。

    二、从心理学视野看, 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

    随着信息技术人性化改革的浪潮,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经不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象牙塔,也不是只被少数社会精英所掌控的稀缺资源,信息技术工具,信息技术教育也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的发展也需要信息技术。从信息技术的社会意义而言,只有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社会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结合起来,才能显示其巨大价值。离开了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将失去意义;离开了信息技术,产生了信息时代的问题也将难以解决。

    从信息问题解决的观点研究信息素养,显然比只从信息处理过程研究信息素养上升了一个台阶。首先,它并没有全盘否定信息处理过程,而是把它融入到信息问题解决活动中去;其次,使得游离于日常生活的信息技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信息技术被赋予其起码的社会意义。从问题解决出发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生也可以间接乃至直接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

    三、从社会学视野看, 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逐步或已经关涉到信息交流问题,把信息交流作为突出的内容之一。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交流强调在实际的交流活动中,建构点到点与点到面、单向与双向、直接与间接、实时与非实时、纵向与横向、跨空间与跨文化等多元化交流;教学过程中鼓励更多的伙伴关系、合作学习与研究,而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孤立学习与研究。其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把个体主义的将个体与他人、社会对立起来的教育观,转变为融合的生态式教育观。

    把信息交流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融入到信息处理与信息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极大地拓宽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并且把信息技术教育从局限于个体活动的误区中解放出来,进入到群体活动中来。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带有了社会性、互动性,从社会学意义上提升了信息技术教育,使得信息技术教育成为真正的信息时代的教育活动。信息交流不仅可以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技术与技巧,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化,在中小学生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到这一层面,仍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观念层面的东西,因为不涉及最深层的意识,极易使得前面所谈的信息处理、信息问题解决、信息交流等都流于形式,同样容易使信息技术教育走入新的误区。因此,充分认识信息交流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深入理解信息交流的内在涵义,把信息交流与信息处理、信息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定位“信息素养”,井将其科学地运用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

    四、从文化学视野看, 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

    在文化学的意义上重新认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个鲜明的事实被揭示出来: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摆脱了单纯技能训练的巢臼,从形态到内涵都实现了本质的升华,走向了文化素养的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所指称的信息文化,并不是孤立于技术、孤立于各种信息活动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从信息处理到信息文化的不断升华。信息素养的科学结构,不是能简单界定为单纯的信息活动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而是建立在上述四个层面相互融合基础上的健全人格塑造。其中,信息处理是基础,信息问题解决是关键,信息交流是根本,信息文化是导向,四者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而丰满的整体。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实现,其途径是多方面的,基于当前的状况,要培养我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特别要处理好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关系,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小学、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新课程标准与《纲要》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内部的关系等。总的指导思想是,要靠信息技术教育生态环境的建立,要根据信息素养的结构,打通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关系,建立内生态;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起来,建立外生态;把个人与社会、学习与生活整合起来,内外结合形成良性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素养 新课 定位 信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