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谈艺术作品中的线

    时间:2021-02-08 07:52: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线的潜力非常大,它不仅仅能表现对象的所谓量感和质感,而且线的本身有相当的独立性。线的变化无穷,画家本身的修养有多少,线的能量就能发挥到多大的作用。

    关键词:线 中国画 书法 工艺美术

    什么是线?点所移动的轨迹就是线。线有位置、长度和方向。点的移动方向不变时,为直线。点的移动方向改变时为曲线。在艺术作品中,如东方绘画即中国画塑造形象,线是表现物象最明快最简捷的手法,是画家重要的绘画语言。线比点更能表现自然界的特征。

    在书法艺术作品中,线是书法艺术的创造的特点的物质手段和艺术媒介,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出千姿百态的形体姿态、气势力量、情感风韵,是一种净化了的线。

    线是物体抽象化表现的有力手段,线在造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插图、标志、记号、文字,这些都用线来表现的。通常粗线给我们的感觉是近,细线距离我们远。

    线的潜力非常大,它不仅仅能表现对象的所谓量感和质感,而且线的本身有相当的独立性。线的变化无穷,画家本身的修养有多少,线的能量就能发挥到多大的作用。

    一、线在中国画的运用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以线造型,书法入画,即把书法线条的抽象韵味融入中国画, 使中国对线条的要求超出形象之外,获得了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以线为主的笔墨效果成为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特点。在中国画中,白描画是线的艺术的最高体现。中国画线描的每一条线都有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运动过程,即体现了书法“一波三折”的笔法,它是一个完整运动过程的浓缩。一条线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是符合自然界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客观规律,是千变万化运动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线描中的每一条线在运动中显示着自己的特点,各自有各自的形态,动势、个性、长短轻重不同,曲直刚柔不同。每一条线的都应有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性格”,同时要求画家必须在对对象的深刻理解之后才能用线表现。“传神”使中国画线的主观色彩尽现画面线在造型,构图中疏密节奏、刚柔态势等,可见“气韵”,更显主观色形。在线描中各个变化着的线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呼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笔意不断、气势相连,统一在整体线描之中,在变化中求得统一、和谐,形成画面线条的节奏、旋律。线条有控制有规律地提按,行顿、轻重、转折、快慢,产生无数变化。

    中国画的线,讲究深层美感。它已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意念、思想、感情的手段。如“屋漏痕”,即像房屋露水,顺着泥沙自然流淌下来凹凸的线。如“锥画沙”、“绵里藏针”、“折钗股”、“高山坠石”、“力透纸背”等。东晋画家顾恺之使每一条线都有了精神。唐代画家周昉以细腻、圆浑、沉静的线条表现了唐代的绘画风格。陈洪绶《归去来图》人物衣纹以铁线和兰叶描混合使用,用笔细劲流畅,线条严谨精巧,疏密有当,洒脱自如,恰到好处地使人物外在的风貌与内在的精神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中国画的线以强烈的精神内涵, 以及深邃的表现力,塑造出和客观世界有着质的差别来。如永乐宫壁画的线,即粗扩,游刃具有弹性,其长线可以看出填补的痕迹,它不是以每根线自身的变化打动观者,而是以整体的节奏变化震撼观者。中国画的线被刻进了“金石味”,产生刚健有力,用线简练的“贴线描”。

    二、线在书法中的运用

    中国有“书画同源”之说,这是因为书法、绘图同以民族美学为涵养,同以笔墨为工具,同以线为造型手段,所以书与画以各自的经验互为补益,如书法作品中的“一波三折”、“藏头护尾”、“无往不复”、“无垂不溶”等,要求用笔起伏折转,这样线条才能沉着有力,生动有势。凡是有生命的书法作品,能通过功力深厚的线条显示出它内在的美的魅力,书法作者与众不同的主观情绪和审美意趣,如写江、河等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水声。写“点”,如“高山坠石”、“坚实沉重”,有时又好像蝌蚪摆尾,圆转轻灵。一“竖”写得好,可象翠竹挺拔或象轻松摩天。

    中国的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的线条造型艺术。几千年来,多少人因为一根或一粗线条而如痴如醉,他们的热情,简直近乎癫狂。这就是书法艺术——线条的巨大魅力之所在。

    首先我们看篆书,汉字中最古老的书体,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高雅传统艺术,它具有强大的、旺盛的生命力。清代邓石如,大开篆风,大胆创新,刻苦八年,书艺大进,其线条笔力深雄,婀娜多姿,成为后世学习篆书的典范。篆书线条中锋用笔,藏头护尾,古拙、浑厚,这对学习书法和中国画都有重要作用。

    隶书盛行于汉代。其笔法比篆书丰富,笔画线条粗细不一致,有粗细之分,用笔有提顿,起笔有方圆,线条有明显的主次。隶书的主笔必须是带有“波挑”。这一波挑在一个字中只能出现一次,所以有“雁不双飞”之说。隶书已具备了汉字笔划的多种形式,为楷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是由汉代隶书演变而来。楷书用笔以中锋为主。即笔尖始终在点画中间行走。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墨多,书写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中锋用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所以它是一种重要的用笔方法。中锋用笔,行笔的力度和速度改变,所用的纸、笔不同以及墨的浓淡枯湿,也会写出质感各异的线条来。不同质感的线条通常分为“折钗股”和“屋漏痕”两类。

    折钗股线条光润圆畅,刚健挺秀,给人以秀媚匀净的美感。屋漏痕线条毛涩遒劲,顿挫郁拔,给人以苍劲燥辣的美感。折钗股行笔较快;屋漏痕行笔略慢,并且象逆水行舟般的振颤才能写出内含比折钗股丰富的线条。两者线条都能表现书法的“骨力”。侧锋运笔所书写的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和偏锋之间。通常书家主张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三、线在工艺美术中的运用

    通常直线有静、曲线有动的感觉。直线有男性的象征,曲线代表女性,具有温暖、柔软、优雅感,有一定弹力和动力。当线的周围环境因素改变时,线会产生错觉。如两条等长水平直线,当我们将其两端加入斜线,由于斜线与直线所成角度不同,便产生了两条不等长的直线。等长的两条直线,垂直方向较之被分割成两段的水平线感觉长。相等长两条直线,一粗一细,粗线向前突出,给人一种较近的感觉,细线则有后退,给人以远的感觉。对比越强,则错觉效果越大。一条斜向的直线,被两条平行直线断开,其斜线会产生不在一条直线的错觉。两条平行直线,由于受斜视角度的影响而产生错视,使平行直线呈现曲线的感觉。

    再如明代颇具艺术成就的明式家具,其独特艺术风格可用四个字概括,即简、厚、精、雅等。简即指造型简练,以线为主。其造型充分体现了线性结构的应用。例如圈椅,由塔脑(座椅靠背中央最高处)向两侧方向延伸顺势而下,与扶手融合成一条弧形曲线。这种马蹄形轮廓是中国座椅特有的优美造型,产生线与牙子、卷口所构成的曲线,形成曲线与直线的形式对比。明代颇具有代表性的座椅,单纯以线性的变化作直线、曲线额度流转变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座椅的最大特征是在线条的弹性美上最为突出。

    再如黄花梨木圈椅,该椅大半部与一般椅子结构相似,四根直腿穿过坐屉抵圈椅,四 构成主圈稳定的支柱,椅腿的直线为椅圈的曲线配合上方作小弧度的外仰,靠背板子,两侧都作较大的曲线与扶手处线条配合,造型流转顺畅。椅腿间近地处的前、左、右三边,连以两根横行木条,上跟平直,下跟呈罗锅状。此椅的视觉中心,为靠背上的如意团花,起到提神的作用。又把靠背两旁立牙头,前腿上端角花牙,与椅座的右、左、后面牙板统一起来。这组曲线装饰部件及主圈、靠背等相呼应,得到有趣味的烘托。该椅各构件的截面都是大小不同的圆、椭圆等形状,没有一处是方的。充分展示了以主圈代表的圆的曲线韵律美的设计效果,是明式座椅统一中有变化的优美造型之一。

    综上所述,线的潜力非常大,它不只是能表现对象的量感和质感,而且线的本身有相当的独立性。线的变化无穷。毕加索曾说:“我不用言语表达一切,我用绘画来表达一切”。他以不衰的活力,孜孜不倦地用线来表达他心随目睹的物象。在毕加索的笔下经常出现鸽子的形象,大师用安详宁静的气氛和明快流畅的线条来表现对和平生活的追求。毕加索也画过许多美妙的裸体线描。人体美具有形式美最丰富的内容,艺术大师用单纯、准确的线条塑造了裸体动作中的千姿百态,通过他的线条我们可以认识到存在于人体中的光彩夺目的美。

    参考文献:

    [1]何其昌 美术辞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2]鲁迅美术出版社 美术之路辽宁美术出版社1993

    [3]李浴 中国美术史纲辽宁美术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张海,女,(1963——)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国画,书法。

    相关热词搜索: 艺术作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