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中国外贸发展应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时间:2021-02-17 07:57: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为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更多的发展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长期下去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外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目前我国还未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需要从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以综合创新为动力,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地位的转变。

    【关键词】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竞争优势

    一、前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往往位于产业链的底层,处于相对不利的产业分工地位。而发达国家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地位,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资源配置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贸易结构优,利益空间大,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较多的贸易好处。若长此发展下去,势必会恶化我国的外贸结构,进一步压缩贸易利益空间,使我国对外贸易无法突破传统比较优势的束缚,不能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身份地位转变,不利于我国对外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的局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

    二、比较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陷阱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导国际分工和贸易往来的主导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再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生产一种产品上具有绝对成本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另外一种产品上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时,则一国将进口自身具有绝对成本劣势的产品,出口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这样各国可以从专业化分工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生产效率。

    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之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成本或劳动生产率的优势,而是表现为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化,两国即可通过国际分工各自生产具有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进行交换,进而提高两国的国民收入和福利水平。

    约翰·穆勒提出的相对需求理论是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补充。该理论认为,两国各自对对方国家生产的产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了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若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时,两国的贸易条件则更加接近本国的贸易条件,则对外国更加有利,反之亦然。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到国际分工中,进而形成本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在当今看来,资本和技术相对丰富和密集的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提高国家福利水平。

    (二)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发达国家则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虽然能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的怪圈之中。

    比较优势陷阱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发展中国家依据自身的发展现状,运用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到国际分工,使本国在国际分工中位于低层次地位,产品附加值较少,贸易利益有限。长期如此下去,这种低端的比较优势会扩大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地位。

    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初级产品的贸易结构极其不合理,导致本国出口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国家必须以工业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外贸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科技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无法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承接发达国家成熟或者落后的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使本国产品进入高附加值阶段,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但一些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而无法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阻碍本国的技术创新。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位于劣势从属地位,由此形成不对称的国际贸易格局。在此格局之下,发展中国家依靠初级要素于产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未必能为本国带来产业链和价值链地位的提升,甚至还可能出现恶化并降低福利水平,形成路径依赖和恶性循环。

    三、比较优势陷阱对我国的影响

    (一)中国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

    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第二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标志。以纺织品加工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正在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机电产品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逐步上升,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模式已经弱化,向高技术产业倾斜。

    (二)我国引进外资的流向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偏差

    中国以往是单纯的以“市场换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外需带动三个方面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于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比较优势的存在,各地均发展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忽视培养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也往往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进而对于外资的吸引能力也停留在较低层次,无法实现根本上的产业升级。这样会造成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长期扭曲现象,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大国效应阻碍传统比较优势的发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提升,基本上形成了规模,跻身贸易大国行列。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也具备了大国发展的效应,产业规模空前的扩张会给自身带来一定的负担,如我国外贸企业自己为了竞争国际市场份额,以低成本低价格形成恶性竞争,国外一些国家也逐渐重视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表现,纷纷制定贸易壁垒与保护政策,保障本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使得针对我国企业的国际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这导致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我国外贸企业继续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扩大我国的贸易盈余。

    四、我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判断标准

    比较优势陷阱往往产生于发展中国家,而一个国家是否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绝对的判断标准,我们可以通过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之后的一些表现来判断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是否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从而为其制定贸易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比较优势陷阱的判断标准

    1、对外贸易是否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福利水平下降

    贫困化增长是指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严重恶化,该国国民福利水平也绝对下降。通常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扩大投入劳动力和资源,而缺乏资本和技术的长久持续投入。这样不仅会使传统比较优势难以继续维持,破坏本国的外贸出口结构,同时使对外贸易的发展打上不可持续的烙印,造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不均衡,降低社会福利水平。若一国处于这样一种状况,则可判断该国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则需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要素投入的比例,促进要素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发展,提高要素投入的质量,摆脱贫困化增长。

    2、外贸主导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丧失,地位不断弱化

    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应该具有相应的优势,若因为某种原因如长期缺乏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守旧等,导致这种优势地位不断下降,既该产业部门虽然在国内依旧强大,但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使本国的这种相对比较优势不断被弱化,甚至消失殆尽,便没有继续进行国际贸易的可能性,既该国可能已经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若本国外贸主导产业的可持续性不足,核心竞争力下降,创新的动力和行业发展潜力不适应当今国际经济形式或该产业部门处于夕阳产业行列,则需要果断放弃该优势行业,重新定位新的优势产业,破旧立新,重新寻找本国的比较优势,分析国际国内形式,促进产业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3、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数据不断下滑,贸易条件持续恶化

    进出口总值、对外直接投资数额、服务贸易比重、汇率波动等对对外贸易起重要的贸易数据,特别是主导优势产业的相关数据,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发展、国际竞争力的最直观表现。能够为一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和行业前景进行至关重要的分析和预测,能够帮助该国政府了解相关产业信息和国际坏境的变迁,并及时做出政策调整。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数据持续性恶化、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则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这一时期通常不是指短期内,而是中长期的表现。因为短期内的政策效果往往不明显,而且短期内可能遇到突发性的状况,致使无法判断真实判断和分析贸易状况,所以这一时期相对较长,是持续性、动态性的。此时需要改善国内国际的贸易环境,制定促进外贸发展的新政策,鼓励外贸企业健康发展。

    (二)我国是否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评判

    基于上文对比较优势陷阱的判断指标进行分析,基本可以得出我国目前还未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传统比较优势虽然正在弱化,新的比较优势也正在孕育,我国基本摆脱了初级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外贸格局,以机电产品、电子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比重逐步上升,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正在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正逐渐得到优化。

    贸易条件上看,我国积极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外贸发展战略,同时促进科教兴贸战略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竞争优势,贸易条件大幅改善,虽然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受到东南亚、非洲等国家的竞争,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但我国仍然具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如国内市场广阔、政治局面稳定、工业基础良好、产品技术不断提高等优势,相比较而言,我国传统比较优势产业,仍然会受到国外相关企业投资的青睐,传统比较优势短期内不会受到大的挑战。

    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可喜的成绩,外贸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受对外贸易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并且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表明了我国强大的对外支付能力,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信誉,在提高贸易地位,为我国企业对外发展提供强大的环境和制度保障。人民生活水平自然越来越好,社会福利不断增加,我国外贸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目前不必担心我国外贸发展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但是我们依然要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陷阱之中,这需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更好的促进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五、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一)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现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往往表现为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表现。以竞争优势战略代替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程度。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析技巧》、《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系统的提出来竞争优势的思想。波特认为,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仅是一国的比较优势,更关键的是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的创新机制。

    贸易竞争优势指的是包括比较优势在内,以持续创新为主导,包括科技、人力、知识、制度、市场和国际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一体的综合创新体系。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其主要从静态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缺乏动态视角,竞争优势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是比较优势发展和动态化延伸。按照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来说,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但从长远考虑,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可能会陷入贫困化增长和比较优势陷阱。但发展中国家又不能完全放弃自身的比较优势,直接进入高端产业领域,则只能对现有比较优势进行优化升级,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运用现代高级生产要素,运用互联网、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从资源、劳动优势逐步向资本、规模优势转变,通过大力推进创新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始终以持续创新为发展动力,形成自身的贸易综合竞争优势。

    (二)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短期内,发展中国家依然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这样可以促进贸易较快的增长并从中获利,以此来进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优势产业的规模和资源整合力度,巩固主导产业的国际优势地位,形成规模经济优势,获取规模报酬。发展中国家需要时刻关注自身优势产业的国际环境,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经过比较优势的资本积累之后,从资源、人力优势向资本规模优势转变,同时注重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增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以资本促进创新,创新带动资本的发展模式,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形成自身内部的技术消化体系,促进综合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一国外贸发展的关键是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外贸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创新,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推动技术、人力资本的提高,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提高综合竞争优势。

    中国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传统比较优势已经得到充分的释放,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正在转变成为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贸易大国。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市场环境的重大改变,加之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我国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创新驱动外贸转型发展,优化传统比较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资本积累巩固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的地位,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产业,推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动态转化,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地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杨高举,黄先海.中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吗?[J].管理世界.2014(05).

    [2]刘涛雄,周碧华.我们能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吗[J].宏观经济研究.2012(06).

    [3]陈昊.中国对外贸易是否面临比较优势陷阱风险: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04).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比较优势 陷阱 陷入 外贸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