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猜想,让神话教学神采飞扬

    时间:2020-05-07 07:52: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神话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神奇的想象。原始先民以浪漫的眼光创造出了“神”的形象,在他们的想象中神有神奇的本领、神奇的器具、神秘的色彩。面对浩瀚的宇宙、大千世界、奥秘无穷的自然,原始先民把自己的探索寄托在对神的移情想象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神奇的神话就这样长盛不衰地流传下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神圣勇敢的英雄,最能引发学生的惊奇。学生本能之中就是爱好奇、爱幻想的,源生性的带有浪漫自由的艺术气质,他们的世界充溢着审美想象与感性冲动。想象的神话与好奇的儿童相遇,我们的教学应该顺应两者的特质,用儿童想象的力量点亮神话,让“神味”在课堂上自然流淌。

    猜想,是一种优质想象力的表达,这里的“想”不是不着边际的幻想,它是大脑依据对文本材料的识别和理解,从而进行猜测和推理,作出判断的过程。阅读者在猜想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文本的建构,甚至是有根据的重构。成尚荣先生在《用猜想定义阅读》一文中说:“只有在阅读中通过猜想,文学作品阅读人才会慢慢地饱满起来。”猜想给阅读的世界带来主动,儿童在文本的世界中进行猜想式的开拓和冒险,场景趋于动态,人物趋于立体,文本的世界也就变成了儿童的内心世界。

    一、猜想构图,还原情节的画面场景

    神话故事有着基本的叙述方式,理清故事内容、串联故事情节,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基础目标。神话故事的叙事结构较为简单,一般是按照事件发展顺序书写。在《盘古开天地》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课题的猜想去寻找故事的逻辑线:盘古为什么开天地?开天地的过程是怎样的?开天地的结果是怎样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来找到行文脉络: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还可以通过文末的关键句“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来概括故事内容。这三种方法都是教学中的常用手段。梳理故事框架这个环节是必须的,它为学生的整体感知奠定了基础。

    神话本是口耳相传的,所以我们的神话教学不仅需要明晰的骨架,在此基础上,还要填以饱满的血肉。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参差不齐,优等生可以不经教师点拨就能活灵活现讲故事,而一般的学生只会基于文本复述故事,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用简单贫乏的语言干巴巴地讲故事。这样的神话还有魅力吗?如何提升学生讲故事的水平呢?猜想构图就是一个有力的支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故意用不同寻常的语气语调进行引导。如,“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黑乎乎一片”是什么样的空间呢?在你的想象中是怎样一幅图呢?有学生把它想象成黄白液体包裹的可以流动的鸡蛋,有学生把它想象成浮游着茶叶的一杯浊茶……在学生对这幅画进行猜想的过程中“混沌”一词就活了起来,他再去讲故事的时候,故事也就获得了生命力,进一步鲜活起来。再如,文中最为精彩的化生万物的段落,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把它变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在学生基于文本理解的猜想重构中,文本情境的切入点自然就找到了,学生不仅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自然界的事物和盤古身躯各部分的对应关系,而且还变成另一个全身心投入文本世界的读者。于是,他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神话故事中的盘古就勾连了起来。比如,有学生在讲故事中就多了我们熟悉的景物:“川流不息的扬子江是盘古的血液在汩汩流动”“巍峨矗立的紫金山是盘古屹立不倒的身躯”……

    学生猜想构图的方式有一万种,那么《盘古开天地》的演绎就可以有一万种。在学生的猜想构图中,画面是动态的、全息的,文本信息经由他的想象加工有了色彩,有了声音,有了动作……既然神话是有想象力的故事,那么讲神话就可以变成有骨架地演绎自己的构图猜想。讲神话怎么能是一成不变的呢?毕竟,想象才是神话的灵韵啊!

    二、猜想内心,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

    神话的主角是“神”,原始先民把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探索写在了神的身上,演绎在了关于神的故事中。出于对崇高品格的向往,神的身上有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崇高的优秀品质。他们执着、勇敢、无私,甘于奉献。不管是追日的夸父,还是补天的女娲,抑或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他们都是值得我们称颂的对象。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语用先行、道德教化的操作下,神的形象更多地停留在了“神奇”。神有神奇的本领,盘古就在一万八千年中随着天地的变化而长得极高;神有神奇的器具,盘古劈向黑暗的斧头说不清是从哪里来的;神还有强健的体魄;等等。对于神的形象解读只停留在了“奇”上,却没有真正看到“圣”上。学生当然可以根据文本得出老师想要的答案:盘古意志坚定、无私奉献等,但是这样一个套路化的答案中的盘古只是一个扁平化的虚构对象。如何能突破文字限制,让学生学着去立体化地品析人物形象呢?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如果能引导学生去猜想人物内心,与之发生对话,那么共情的能力自然就来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自然就打开了,文本中想要表达的精神诉求自然就可以实现了。

    教师在关键处抓住句子进行追问显得非常重要。如“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我们可以把教学往人物身上引:“为什么盘古见到一丝微光便抡起斧头劈向黑暗呢,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们的猜想非常有趣,甚至有学生说道:“我想问问盘古你为什么要这么向往光明呢?甚至之后还为了光明牺牲了自己?”当他们猜想人物内心时,盘古自然就变成一个活生生的对象,可以对话,可以交流。在这位同学的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盘古的敬佩和对他命运走向的担忧。在化身万物的教学片段中,我问学生:“盘古倒下了,此时此刻,你觉得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有学生说:“盘古很高兴,因为他再也不用担心天地重新合拢了。”还有学生说:“盘古会觉得死而无憾了,因为他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当我追问:“盘古会害怕死亡吗?”学生们都认为不会,有个学生回答道:“盘古创造了世界,世界也创造了盘古,盘古的身躯变成了世间万物,他的灵魂也将永存。”精彩的回答得到了大家的掌声。

    学生在对人物内心的猜想之中,灵动鲜活的感受就来了,于是,血肉饱满的盘古自然就丰厚了。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读出自己眼中的盘古,这可不是归纳一个“意志坚定”或“无私奉献”就能替代的。

    三、猜想创编,激励儿童的想象需求

    想象是神话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富于想象力的儿童也最喜欢这样的文本。神话中的情节曲折离奇让人心潮澎湃,神话中的人物神奇而伟大让人向往。可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只要品析人物想象、串联故事情节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培養不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利用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契机,去突破一下文本框架的临界点,彻底满足一下学生内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呢?其实,神话类文本在故事情节的讲述中是比较跳跃的,既然是跳着讲故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跳跃的空白处让学生进行猜想创编,移花接木,原生创作,只要不改变故事的大框架,怎样都可以。以《盘古开天地》为例,学生在预习中就产生了很多问题:

    1.盘古是怎么来的?他的父母是谁?难道他是无中生有的吗?

    2.混沌的外面是什么?盘古未开天地前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3.在宇宙混沌一片时,有没有像盘古一样的巨人?他们有过相同的想法吗?元始天尊有过来帮过忙吗?

    4.盘古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大鸡蛋”中沉睡,他旁边的斧子又是从何而来?盘古的斧头有多大、多重?盘古为什么用工具打开这个“蛋”,不能用手吗?

    5.天地未开前,盘古是怎样生存的呢?盘古的身躯为什么那么大?凹陷的地方够盘古躺吗?他是怎样呼吸,靠什么生存的?盘古睡那么久,不饿吗?他吃什么呢?盘古为什么睡了那么久呢?

    6.为什么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盘古那么大,那么高,那么重,倒下后对大地有没有影响?盘古的身体还幻化出哪些物体?他身体的哪一部分变成了小动物呢?

    7.盘古最后死在了哪里?

    《盘古开天地》这篇文本回答了原始先民眼中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他们用浪漫且悲壮的视角回答了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来源问题。神话的编造是有目的的,它用故事的感性表达去尝试回答悬而未决的客观问题。那么,这样的故事还可以如何书写?我们的学生自然也可以在他关心的地方生发猜想和创编,只要遵循神话奇幻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就行。

    在猜想的教学中,把握神话的文体特征,在猜想构图中把握故事讲述的尺度和生长方式,在猜想人物内心的过程中把握神话故事英雄形象立体化的解读方式,在猜想创编中回应学生的认知,填补神话故事的空白。猜想,让神话教学神采飞扬。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银城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相关热词搜索: 神采飞扬 猜想 神话 教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