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港影教父吴思远

    时间:2020-09-09 07:54: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从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到明星伯乐,再到今天的电影大亨,香港电影界教父级人物吴思远在几十年间实现了身份的巨大转变与跨越。成为独立制片人之后,他带领着思远影业公司挖掘出成龙、刘德华、徐克等一大批明星级人物,并开创了功夫片的新潮流,推动了香港电影的“新浪潮”运动。如今的他在大陆创建了电影专业集团管理公司UME国际影城,实现了从电影艺术家到制片人、事业家、影院商的多重跨越。

    电影《阿凡达》登陆中国后,使中国的影院经历了史上前所未有的疯狂状态,拥有IMAX巨幕的影院像开启了吸金器,疯狂地将巨额票房吸入囊中。在JMAX-3D的推波助澜之下,《阿凡达》每张票价最高甚至被炒到了六百元以上。吴思远旗下的UME国际影城华星店是北京仅有的三家IMAX-3D影院的其中之一。华星影城有着代表当今电影工业最高放映技术的数码放映厅,其中一个放映厅的豪华程度被冠以“电影头等舱”的美名。吴思远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建立八个连锁影城,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从此在他的诸多身份中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头衔一影业大亨思远造星厂。

    吴思远是一个生于上海的广东籍香港人,14岁的吴思远随家人从上海南迁香港,在六七十年代分别在邵氏公司和明星公司做导演,因执导《荡寇滩》而知名。随后执导了《饿虎狂龙》(1972),《香港小教父》(1974)、《生龙活虎小英雄》(1975)、《李小龙传奇》(1976)、《南拳北腿》(1976)、《南拳北腿斗金狐》(1977)、《鹰爪铁布衫》(1977)等武侠/功夫片。

    在成立了自己的思远影业公司后,他的角色从导演转为制片人,由幕前转向幕后,开始独立监制影片。他不断对香港商业类型片进行整合,创新,使香港电影的美学层面逐步趋于丰富,促进香港电影的本土化进程快速发展。他在形成自己电影风格的同时挖掘出一大批后来在香港影坛上叱咤风云的诸多人才。他敢于选用并提拔新人,看中了当时被称为票房毒药的成龙,并让他主演《蛇形刁手》和《醉拳》,使成龙一举成名,创造了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的奇迹。

    70年代末,“邵氏兄弟”等大型电影企业开始萎缩,大厂体制逐渐消亡,以之为代表的旧的垄断体制已经结束,新的垄断体制尚未形成,在这个夹缝时期,吴思远和他的“思远”公司网罗了一些从电视业转行而来的新导演,拍摄大量新影片,推动香港电影的“新浪潮”运动,完成了香港电影史上最为重要的美学革命。他挖掘了原香港“佳视”电视台的导演徐克,监制了他的电影处女作《蝶变》(1979)和次作《地狱无门》(1980),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重要作品。徐克作为“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后来导演的许多影片都是由吴思远出品或监制。九十年代,“思远”直接出品了我们至今还百看不厌的电影佳作《新龙门客栈》(1992)、《青蛇》(1993),并参与监制了《黄飞鸿》系列影片,确立了独特风格的新式动作片。1990年捧出了《赌圣》,在影片中融入大量的喜剧、情感、骗术、黑色幽默等元素,体现了较强的娱乐性,在他的推波助澜下,使具有“赌博元素”的影片取代了“英雄片”的主导地位。

    独具慧眼的吴思远在与大厂制度抗衡的过程中成为了电影界的“伯乐”,除成龙、徐克外,黄元申、刘德华、梁朝伟、许鞍华、袁和平、王家卫、周星驰等等,无一不是在吴思远的发掘和提携下,走上璀璨绚丽的星光大道,吴思远因此被誉为香港电影界的教父。

    电影情节

    从香港著名导演到电影事业家,吴思远总是在每个成功的节点功成而退,从幕前到幕后历经身份的置换。作为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香港电影导演会永远荣誉会长的他曾经连续5年当选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在两岸三地的电影界,文化界都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如今的他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了八个UME国际影城,成为执掌UME影院管理集团的董事长,打造了全国首批五星级国际影城,成为首个在大陆创立院线品牌兼跨省市经营的影业大亨,集团的票房以每年50%的增长速度快速递增,2009年全国UME总体票房已接近3亿元人民币。

    UME国际影城的全国开花与他深厚的电影情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振兴华语电影,并把观众拉回到影院中一直是他的电影情节。在初入大陆观看电影的时候,他感觉到内地影院环境、色彩还原和音响质量比较差,而且多厅影院还未出现。有好的电影,没有好的放映场地,中国电影是无法发展的,也无法让观众享受到电影的乐趣。为了将电影原创时的效果完美地呈现出来,并把观众拉回到影院中,他开始进军大陆的影院市场,并以电影制作人的标准,从声、光、放映气氛等方面满足观众的要求。吴思远谈到自己的影院时非常自豪,并声称目前UME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每一家影院都是五星级的。其英文含义u—Ultimate(终极),M—Movie(电影),E—Experience(欣赏/体验),就是要让观众在电影院中享受到终级的电影服务。

    在电影工业流程中,从制作到发行再到放映,各个环节的工作自己都经历了一遍。年青时他做过场记和导演,能当导演是每个电影人的目标,但在当了导演后随着年龄和各种条件的变化,他感觉到自己每次只能拍一部电影,成立自己的思远影业公司后,不仅自己可以当导演,还可以当制片人,可以把很多有潜力的演员和导演提拔起来,将电影事业推向更高的层次。

    身为一名香港电影人,吴思远关注的却是整个华语电影的发展,他将下一步的影业发展目标定为两地合拍片的1+1>2的规划,并希望成立独立院线,推动两岸三地合作拍片的发展进程,更好地扩大华语电影市场。他非常看好内地的电影市场,投资千万元以上、制作精良的电影将不会过分担心成本的回收问题。有了完善的院线制将成为强有力的后方支援,会更好地回馈电影制作业,促使电影创作人员发挥创作力,让两岸三地的电影市场整合为华语片的天下,而不再区分港台片或是内地片。

    “我觉得人追求财富到某一个程度就应该停下来,回头看看人生还欠缺什么。很多人无止境地追求财富,其实也是一种病,就像拖着磨的驴子一直在不停地走,到最后一天会觉得生命里面缺少很多东西。”

    在吴思远的心中,赚钱已经成为了继电影艺术的次要目标,在电影的整个流程中,他从头到尾都做过,自己感觉非常欣慰,他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电影真正成为一个集制作、发行、宣传、放映为一体的工业流水线。他表示今后要继续完善电影院线制度,将电影推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实现自己多年来的电影情节。

    敢让后浪推前浪

    吴思远认为内地的影业很发达,目前中国IMAX银幕数量仅次于美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内地电影的群众基础很好,但缺少好演员,新人很难出来,内地不能再重复香港

    电影界的老路。

    香港缺乏有胆色的制片人,香港电影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已持续了很多年,这种现象不仅是在香港电影圈内,还存在于整个华语电影圈中。电影界敢用新人的人不多,一般都是跟风,哪个导演或明星红了就找谁拍戏,这样长久下去电影界可用的人就会比较少,必须有一些有眼光的人来挖掘一些新人,并多在电影本体方面下功夫,会更有利于电影业的发展。

    吴思远在出品了《新龙门客栈》后,准备还要继续拍摄续集,目前正在寻找新的演员,他希望将香港“新浪潮”时所出现的武侠片接续下去,并要在片中再次呈现出侠义的精神和江湖情节。他认为中国的武侠电影还会慢慢兴起,因为电影的潮流是一轮轮的,就象波峰和波谷。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武侠片已经登峰造极,难以超越,所以现在的武侠片拍得很少,但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武侠片和江湖侠义情节还是迟早要回归的。

    每一位导演和投资人都应该明白,选用新人是正常的电影投资,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但目光长远的电影人选择新人会让自身受益匪浅。吴思远曾经捧红过众多明星,但目前这些明星拍一部影片的片酬,普通人一辈子也挣不回来,即使是自己也请不起这些明星。电影公司一味拿明星作为票房保证,他们的片酬自然会水涨船高。和巨额片酬相对比,则是演员职业态度的倒退。

    电影业不仅要用旧资源,更要养资源、开发资源,明星的重复使用会让人感觉审美疲劳,持续几年后就会让人对电影产生厌倦感,同时也是一个电影败象的开始,电影演员不经常换血,电影的没落迟早会出现。

    这次在吴思远监制的电影《功夫·咏春》当中,他大胆起用余少群和白静两个新人担任主角,希望能让电影明星推陈出新,降低影片成本的同时,扶植出新一代演员。不能说起用新人就会影响票房,如果有完善的剧本,加上新人有较强的演技,创造出票房的奇迹是不成问题的,这已经在吴思远多年来的从影经验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詹姆斯·卡梅隆在导演《阿凡达》时并没有启用一线明星,他利用高新技术创造视觉的奇观效应,将商业元素计算得十分精准,充分地证明了在电影的本体上下功夫会比起用明星进行炒作实际得多。《阿凡达》的成功让吴思远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电影创作需要总结经验,在进一步完善电影工业的同时,尊重观众,革新技术,不断提高创意水平和电影质量。

    相关热词搜索: 教父 吴思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