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亲历中国改朝换代“马可·波罗第二”

    时间:2020-11-22 08:02: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7世纪中叶,中国正处于天翻地覆的明清改朝换代之际,中国明清双方军队都曾装备过西式大炮,澳门的葡萄牙炮队还曾与明军协同作战,抗击清军。此时有一位西洋传教士在战乱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鞑靼战纪》,成为研究那段历史的珍贵资料。不仅如此,他后来还出版了《中国新图》和《中国上古史》,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些欧洲学者曾称他为“马可·波罗第二”,他就是卫匡国。

    1614年9月20日,卫匡国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原名马尔蒂诺·马尔蒂尼,17岁那年自愿加入耶稣会,随后在罗马学院师从著名数学家阿萨内修斯·基歇尔。就在罗马学院学习期间,他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40年,他被派往中国传教,由于路途遥远和当时交通条件的限制,3年后才抵达南京。当时中国局势混乱,为了方便传教,他取了个中文名字——卫匡国。第一次来中国的7年间,他的足迹遍及南北近10个省,接触了各个阶层的中国人。他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也非常同情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百姓。

    清军入关时,卫匡国正在南京。他亲眼目睹了南明弘光小朝廷的丑态百出,弘光和马士英之流只图享乐,在他看来这个腐败的政府不会长久。果不其然,1645年5月,清军占领南京,卫匡国不久前往浙江等地游历。在福建期间,他得到了隆武政权欲行北伐的消息,于是决定为该政权效力。然而,隆武皇帝朱聿键虽有北伐中兴之念,但手握兵权的郑芝龙怀有二心,只想割据福建。卫匡国见此情形,对曾结交的官员表示南明前途无望,毅然离开并前往浙江。卫匡国在浙江传教和学习中国文化时,遭遇到了南下的清军,危急之中,他用红纸书写了一张横幅,声明自己是西洋传教士。这张横幅救了他一命,清兵最终放过了他。

    面对江南地区的遍地烽火,卫匡国为反对剃发的淳朴中国百姓的命运而担忧。他在《鞑靼战纪》中曾写道:“鞑靼(指清军)对服装和发型的要求很严格,谁不接受这种装束就被判为最大的叛国罪。汉人为保护他们的头发和服装所表现出的悲愤和战斗勇气,甚于保护国家和皇帝,他们往往宁愿掉脑袋也不愿遵从鞑靼习俗。”他也不理解清军为何要强迫汉人剃发,“鞑靼人没有碰到抵抗就占领南京,本来他们也可以轻易占领浙江南部的所有城镇。但是,当他们宣布了剃发令后,士兵和老百姓们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而抗争”。

    1650年,卫匡国受命回罗马为中国耶稣会传教团在“礼仪之争”中的立场向教廷申辩。这是一段漫长而又艰辛的旅程,他先到达菲律宾,从那里乘荷兰船只前往巴达维亚,直到1653年8月31日才抵达挪威的卑尔根。在长达3年的旅途中,卫匡国完成了记述明清换代的历史著作《鞑靼战纪》。《鞑靼战纪》(拉丁文版)于1654年出版,此后50年间又被翻译成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欧洲各地再版数百次。不仅欧洲人在信息封闭的年代将此书当做了解中国时事的窗口,连20世纪的中国史学家也认为该书“是补我国正史之阙略”。

    在《鞑靼战纪》中,卫匡国以亲身经历分析了明亡清兴的原因,他认为官员贪污、宦官专权和无节度增加赋税,使明朝彻底失去了民心。在书中,卫匡国虽然较多描述了清兵在攻取江南时的野蛮行径,但他同时从长远看到,满人必会承袭中华传统文明,并努力成为一个正统的封建王朝。后来中国农耕型的康乾盛世的出现,证实了卫匡国的论断。

    1654年底,卫匡国在罗马教廷举行的“中国礼仪之争”中,主张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违背天主教教义的情况下,可允许中国教徒敬天祭祖尊孔等礼仪,罗马教廷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由此为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打开了方便之门。第二年,为使欧洲人更直观地认识中国,卫匡国利用曾在中国实地精密测量的基础上,参考文献和图书资料,用拉丁文出版了一本《中国新图》。这本地图集不仅绘制了中国全图,还有15幅中国分省地图,详尽描绘了中国各省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状况。该书不久又多次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出版,连19世纪著名的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里希霍芬也称“此书为至今为止我们所拥有的最为完整的中国地理书籍,马尔蒂尼(即卫匡国)堪称西方研究中国地理之父”。

    完成罗马教廷的使命一段时间后,卫匡国再次被派往中国。到中国后,他觐见了中国的顺治皇帝,顺治帝对他深厚的汉学底蕴感触颇深。见过中国皇帝后,卫匡国返回杭州传教。1658年,他的学术著作《中国上古史》在德国慕尼黑出版,第二年又在阿姆斯特丹再版,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自伏羲(卫匡国将伏羲视为中国第一住统治者)到西汉末年的中国历史。卫匡国将中国上古时期分为传说时代、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和西汉,令人惊叹的是,他所写的夏桀(夏朝最后一个王)至西汉末年历史年表同当今权威辞典相比竟完全一致。在17世纪的欧洲,《中国上古史》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连同18世纪整整一个世纪,欧洲学者们对中国上古时期的认识大多仅限于此书。

    1661年6月2日,卫匡国在杭州因病去世。在他逝世前,他所主持动工新建的一所教堂已在杭州竣工,这所新教堂在当时中国的西洋教堂中堪称第一。

    相关热词搜索: 波罗 改朝换代 亲历 中国 马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