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元代灾害史研究述评二

    时间:2020-11-22 08:03: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元代是灾害频发的时期,学界对元代灾害历史的研究成果颇多,主要从水旱灾害、蝗灾、地质灾害等几个方面开展,同时也有以特定时间和空间为范畴的研究成果。元代灾害历史研究与其他时段相比总体较为薄弱,需要历史学界与其他相关学科加强合作,推动这一专题深入下去。

    关鍵词:元代;灾害;赈恤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8-0032-07

    一、以灾害种类为主题的专门研究

    (一)地震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曾经合作出版过《中国历史地震图集》,共三册,分为“远古至元时期”“明时期”和“清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出版),这套地图集将我国历史上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以等震线和其他形式展现在地理图上,并附简要文字说明和部分记载地震的历史文物图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张国旺《元代地震灾害发生史述论》(《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出版)是目前所见唯一一篇从历史文献角度系统论述元代时期地震灾害的论文。此外,有关元代地震及其赈灾措施研究的综合性学位论文主要是李彦鑫的《元代地震灾害及赈灾体系述评》(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对元代地震研究较深入的几个专题主要是针对大宁路(武平路)地震、大德年间山西地震以及甘肃地震的研究。大宁路在元代前中期曾经发生多次地震,根据文献记载,主要有至元二十七年、延祐元年(1314)、致和元年(1328)、至顺二年(1331)几次地震,其中要数至元二十七年八月的地震最为严重,破坏也最大。薛磊《元代东北统治研究》第五章《辽阳行省所辖路府州县》部分是对元代大宁路地震的政治影响展开的研究,认为大宁路(后改名武平路)地震对当时东北地区的乃颜之乱和元朝宫廷内部的政治斗争都有很大的影响[1]。胡廷荣《关于1290年武平路地震震级讨论》(《华北地震科学》,1984年第1期)一文根据此次地震极震区的内蒙古宁城县辽代中京城、大明塔和辽宁义县的辽代建筑奉国寺遭受地震破坏的痕迹,对元代武平路地震的震级进行了探讨。

    大德七年(1303年)的山西洪洞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所能确定的第一个八级大地震,因此成为我国学界长期关注的地震史典型研究案例之一。闻黎明《大德七年平阳太原的地震》(中国元史研究会,《元史论丛》第四辑,1992年)一文通过梳理文献史料,对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的伤亡人口、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理地貌的变化以及地震的范围、极震区和持续时间、诱发的周边地区的地震情况、元朝统治者的赈济措施和地震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研究。闻黎明《元代地震后更改地名一事浅议》(《地震》,1983年第5期)一文对元代地震以后将地震区的行政区划名称改名的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2003年为山西洪洞地震700周年,《山西地震》杂志第3期刊发了6篇论文,分别是王汝雕的《从新史料看元大德七年山西洪洞大地震》,郭增建、吴瑾冰的《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有关问题的讨论》,徐道一的《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的时间间隔多为25a的倍数》,赵晋泉、张大卫等的《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郇堡地滑之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山西省地震队宏观调查组联合调查组的《1303年9月17日山西省洪赵县地震考察报告》,苏宗正、袁正明、赵晋泉的《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研究综述》,分别就1303年洪洞大地震的破坏范围、死亡人数、人口震亡率、震中位置以及引发的灾害等相关问题,利用文献史料,借助自然科技手段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还有一系列相关论文对此次特大地震从不同专业视角进行了研究,例如陶君丽、光春云的《1303年洪洞地震的赈灾对策》(《中国地震》,2004年第3期),谢新生、江娃利、王焕贞、冯西英的《山西太谷断裂带全新世活动及其与1303年洪洞8级地震的关系》(《地震学报》,2004年第3期),王健、吴宣、张晓东、汪素云的《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高烈度区内地震活动特征及其物理意义》(《地震学报》,2004年第4期),江娃利、邓起东、徐锡伟、谢新生的《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地震学报》,2004年第4期),张梅、马心红、马志正、张馥琴的《1303年洪洞大地震的启迪》(《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齐书勤的《1303年山西8级大震研究刍议》(《中国地震》,2005年第2期),太田弥一郎的《元大德七(一三○三)年山西大震災末——元朝衰亡ヘの転換点》(日本《東北大学東洋史論集》,2005年),王汝雕的《从新史料看元大德七年山西洪洞大地震》(《山西地震》,2007年第3期),等等。

    对元代甘肃地区地震的研究,可见赵旭国的《西汉至元末甘肃地区地震灾害的发生及特点初探》(《高原地震》,2008年第4期)一文,该文从总体上概括了甘肃地区从西汉时期至元朝末年的地震情况。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的《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26期),把隋唐宋元时期作为一个整体的时间段展开研究,认为隋唐宋元时期甘肃地区所发生的“白虹贯日”“雷发非时”、异常大风、异常旱涝和生物异常等现象均与地震有密切关系。地震前后会伴随的多种自然现象发生,这为我们今天分析气象异常现象与地震的关系以及对地震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提供了历史经验。还有的学位论文将宋元时期的西北地区作为一个特定时空范畴开展研究,如吕蕊的《宋元时期西北地区地震灾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二)疫灾

    人类遭受疫病困扰的历史由来已久,疫病也是由于人类不适应自然环境或发生自然灾害导致环境变化而产生,因此从广义的灾害史研究范畴来说,疫病亦属于自然灾害研究中关注的内容。关于元代疫病史,尚缺乏专门的讨论,目前所见有如下几篇论文。和付强的《元代疫病史初步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从总体上研究了元代疫病的总体状况、影响、原因以及元朝的医疗水平、救灾措施和政府组织救灾的效果等诸多问题。郭珂、张功员的《元代疫灾述论》(《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1期),对元代疫灾做了总体论述。但上述两文存在史料不全面、征引史料错误等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的龚胜生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疫灾历史地理研究,他与王晓伟、龚冲亚合撰的《元朝疫灾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第2期),对元朝疫灾发生的数量、频率、原因和整个元朝疫灾发生的几个阶段性特征以及分布地域等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颇有新见。龚教授的学生杨梦琪的《元代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探讨了元代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疫灾发生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相关热词搜索: 述评 元代 灾害 史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