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激活兴趣,厘清逻辑,剖析困境

    时间:2021-04-17 08:16: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伏尔泰曾说过:“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思考问题要比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行动更重要。”思想回应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所以说研究人们的思想,可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思想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存在两类弊病:一是“照本宣科式”,教师圈划重点,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一旦运用起来就生搬硬套;二是“填鸭灌输式”,教师讲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学生听得兴味索然、昏昏欲睡。总而言之,这样的课堂缺乏情境创设,忽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体验过程,师生之间缺少思维碰撞,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

    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从思想史内容看,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一方面,因为它总与深奥的理论、抽象的概念打交道,远远没有历史故事生动有趣;另一方面,那个特定的时代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那时的场景,那时的人物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难以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震撼和共鸣。(2)从施教者角度看,一方面,因为思想上不够重视,囿于课本知识点的罗列,缺少对课本深入浅出的解读;另一方面,思想史本身比较复杂、抽象,由于执教者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素质的限制,有些内容弄不“准”、挖不“深”、讲不“透”。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对思想史的教学做了一些积极而深入的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从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历史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研讨思想史的兴趣。思想史的学习不仅要学生记忆思想主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评判历史思想、重建思想,在历史情景的创设中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评价历史思想的能力,在思想史的学习中体验做“思想家”的快乐,建构合理的历史性论证,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念。

    为避免思想史的教学变成空洞抽象的政治说教,笔者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丰富的、感人肺腑的材料和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走进思想家的心灵世界,去体验、感悟具体的历史情境,这样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思想家发生交锋或者共鸣,枯燥的思想主张就变得丰实鲜活、饶有趣味、富有哲理。

    2.耙梳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构建知识网络,厘清不同阶段思想的内在历史逻辑。思想史是一个连贯而整体的历史进程。笔者在教学中着手引导学生整合教材相关内容,耙梳思想史的发展脉络。通过前后阶段的联系比较,明确其中传承、糅合、创新、完善的内容,分析背后的原因、规律和意义,进而厘清各阶段思想内容之间的内在历史逻辑关系。

    譬如,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脉络:(1)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形成、蔚然大宗。(2)秦朝:严重受挫(焚书坑儒)。(3)西汉时期董仲舒新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宋明理学:转型与成熟,统治地位得到强化。(5)明清时期的活跃——三个方向:否定与批判(李贽“离经叛道”)、极端发展(王阳明“心学”)、批判继承(明末清初三大家)。(6)维新思想借助利用。(7)新文化运动完全否定,遭受抨击。

    通过对儒学史发展和演变过程的梳理,我们厘清了儒家思想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吸收、糅合、创新、完善的脉络,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更重要的是就此更清晰地看出不同朝代的社会特征,同时也归纳出了儒家思想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明确了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这一历史逻辑。

    耙梳思想史的发展脉络重在知识的熟化、联系、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贵在内容整合、分析、综合,而思想史内在的逻辑则要对不同阶段的思想进行判断、推理,然后概括提炼出思想史的内在逻辑规律。

    3.从社会精神困境解读新思想的诞生。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有言:“思想是对一个时代的困境作出的回应,而不同时代的困境则具有某种微妙的同构性。”可见,要让学生理解特定时代的思想,必须弄清思想的来龙去脉,区别不同时代的思想特征,厘清其思想的异同,抓住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探析特定时代的社会精神困境。

    同时,应该看到经济发展、社会变动是孕育思想文化变革的底蕴,思想史的内容只有置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思想史的教学才有立体感和深度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姚锦祥教授说:“学习思想史需研究某一时代的思想主张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具体历史场景下萌生的,一定的思想主张所要回应的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问题。”还原历史场景,也是解读新思想诞生的一把钥匙,具体说来,就是要把思想史的教学置于一个宏大的社会环境中分析,从经济发展、政治局势和科技变革等方面分析促进新思想产生的各种因素,进而理解某一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萧功秦认为:“思想,如同湍急的河流中,撞击在水中礁石上激起的浪花。”这里的河流,就是历史上的特定时代;这里的水中礁石,指的就是这个时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矛盾与问题;而思想就是思想家运用心灵与智慧对这个时代与社会问题、矛盾所进行的思考和回应。所以说就思想史、讲思想史的历史教学是低效的,只有把思想史的内容放到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思想史的教学才能盘活。

    譬如,在新授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章节时,笔者以为只有引领学生认识、分析19世纪中期的中国和世界局势,才能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导入思考:“分析当时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有何差异?”17、18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政治上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开展了工业革命,思想上经过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明清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中国的发展落后于世界潮流;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外来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使爱国的士大夫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积极寻求强国御辱之道;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提倡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林则徐、魏源等具有强烈爱国心的封建士大夫率先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可以说,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是在中西方文明的矛盾冲突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先进的士大夫对当时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西方侵略的积极回应。

    唯有从当时的政治局势、时代困境、生产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新思潮”诞生的社会精神困境因素,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新思潮”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深刻地体会到历史人物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他们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

    总之,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进步,思想创新、思想解放都与其相伴随。思想是一种力量,思想史教学是一种厚重之学,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填鸭灌输”,要注意策略的研究,使学生能真正领悟思想中蕴含的智慧和魅力,认识到思想创新和思想解放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而形成自己对思想文化的理解与价值判断。

    【责编 田彩霞】

    相关热词搜索: 厘清 剖析 困境 激活 逻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