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家乡的红榴榴【散文】

    时间:2022-07-04 09:14: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家乡的红榴榴【散文】

      是风的无意,还是鸟的有情?反正有一种叫“榴榴”的植物,被风儿鸟儿像宇宙鸿荒时期的弃孤,随手扔在了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了。下面达达文档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家乡的红榴榴【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家乡的红榴榴【散文】

      01

      是风的无意,还是鸟的有情?反正有一种叫“榴榴”的植物,被风儿鸟儿像宇宙鸿荒时期的弃孤,随手扔在了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了。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管不了这许多了,你们就自由的生长,爱咋咋地咋地吧。

      “红榴榴”的名字,最初我还是从六太爷那里听来的。小时候刚记事,跟六太爷下南洼看庄稼,像个出笼子的小鸟,跟在他屁股后面蹦蹦跳跳。忽然,路边一丛丛的小树吸引了我的注意。它一米多高的植株,株干曲曲溜溜的,灰白色的枝茎上长有小刺,似柳叶但短于柳叶的叶子。整个小树丛,蓬松舒展扩散生发,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其实,真正夺住我眼球的,是它枝条上一串串鲜红的果实。我不由得伸手去摘那其中最大最红的两颗。“老爷,这是什么呀,这么鲜红好看?”我不解得问。太爷说:“这叫榴榴树,长的是红榴榴,甜的可以吃。但不要吃多了,吃多了会吐血的”。六太爷说的“红榴榴”,就是我们这一方土地上生长着的“野枸杞”。这个名字,其实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上就出现了。

      我的家乡地处子牙河黑龙港流域,本没有像“宁夏”那样的成规模、人工栽培的枸杞林。我们这一带的“野生枸杞”,大多生长在路边、田头、渠旁或坟茔塚地。它们无拘无束地随意生长着,且盘根错节生生不息,倒也生意盎然。成熟的果实,颜色通红光彩夺目。顺着簇簇枝条,密密麻麻玲珑有秩。似红色的小风铃,在微风中来回摆动,很是招人喜欢。

      在赢得了“可以吃”的肯定之后,一众小伙伴儿们在其“性趣别发”之时,就偶以摘吃“枸杞子”为之乐趣了。那个时候处在童年时期的孩子们,哪有什么应季或错季的新鲜水果聊以补嘴儿磨牙。诸如那些“杜梨儿、沙果、小枣、酸枣儿、龙葵果”什么的,就是我们心目中求之不得的山鲜美味了。所以,随手揪一把野生“枸杞子”放到嘴里,咀嚼品尝确是鲜美无比。吃起来兴高采烈、悠然自得、意犹不尽,还自嘲是孙猴子正在吃“人参果”呢!恶作剧的演出,往往是伴随着小聪明和心血来潮而发生的。吃的瘾头过了,就出幺蛾子。把滴溜溜鲜的“枸杞子”捏破,互相投掷抛打。甩到对方的头上、脸上、衣服上,绸汁涂抹,白色的衣服很难洗干净。

      02

      中华文化积淀醇厚源远流长,不乏神话传说一席之地,然“枸杞”者便在其中也。其中就有,王母娘娘把心爱的“红耳坠”留在人间,在太上老君的“点化”之下变为“枸杞果”造福人间百姓的神话传说。也有战国时期,狗子当兵戍边,家乡干旱田园荒芜,路人皆讨饿殍遍地,惟妻子老母采摘山间红果充饥,方免其饿安然不殒,反得以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的故事。

      据记载,“枸杞树”本是一种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的茄科枸杞属植物。由于“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而得名。它的主要成分为“甜菜碱、阿托品、天仙子胺、枸杞多糖和枸杞色素”等;其味甘平,能养肝、滋肾、润肺,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枸杞花,名长生草;秋采枸杞子,名枸杞珍;冬采枸杞根,名地骨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枸杞子”降低血糖、抗脂肪肝、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尤为明显。不吝天赐,能和广袤大地上万万千千物种同享于暝暝天赖之中,委身于乡间盐碱之壤的野生枸杞,倒是不甘奚落、浑身有宝了!这不能不使我们由衷的佩服世间万物的本能。不是吗?“野生枸杞”们,春绿秋黄,果实鲜美,岁岁枯荣,也算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吧!虽有空气阳光、土壤水分之一般条件,但却没有特殊优厚的条件。赖于黑龙港流域盐碱之壤上的一种生命,其生存环境是粗俗芜俚的。但是,大凡生命都有权利让自己光鲜,大凡生机都有权利不可扼制。生命被环境规定着,生命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因此,生命现象告诉人们,生命不就是拼搏吗?

      宋人“蒲寿宬”有《枸杞赋》曰:

      神草如蓬世不知,壁间墙角自离离。

      辛盘空芼仙人杖,药斧惟寻地骨皮。

      千年未逢朱孺子,四时堪供陆天随。

      霜晨忽讶春樱秀,閒摘殷红绕断篱。

      0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的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开始焕发新的生机。农业生产队在坚持“以粮为纲”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捉摸擘划增产增收,以兹开辟各种副业门路。元宵灯节过后,人们开始谋划春耕生产讨论多种经营,村社上上下下播撒弥漫着多种经营之风。生产队里的讨论会别开生面,社员们发挥“臭皮匠•诸葛亮”之能事;揣度“八仙过海”之计端;也不乏献计献策之来由。有人异想天开地说:“人家李时珍种药采药,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善用枸杞子,咱们尝试一下栽种枸杞如何?”。“欸,对呀,咱们洼里的野枸杞都长在不毛之地盐碱之窝,说明那玩意儿最适应咱们这儿的潮土盐碱地。种枸杞炙药材,出口卖给小日本换回来外汇,咱们可就发了财了啊”,生产队长眼睛放光、煞有介事地说。就此,多种经营增产增收的讨论书归正传。有了正确的主意说干就干。“九九河开”之后,队里栽种枸杞树的生产计划就付诸行动了。选地、备肥、引种、栽培,成立专业队伍,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春分节”过后,一片沿着广安干渠三百来亩地,南北纵横排列整齐、行株有序的“枸杞园”,就历历在目于大洼方田之侧了。

      大概是荫庇太行山、浸润子牙河的缘故吧,六、七十年代的平舒隅域,十年九涝。一般年头,没等到夏收麦场打起轴夹巴,伏雨就追着“三夏”大忙期期而至了。水肥充足加之管理精心,“枸杞树丛”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长势煞是喜人。一场夜雨沟满濠平,土地喝饱灌足。广阔碧绿的田野氤氲叆叇,茂盛葳蕤的草木露珠晶莹。“枸杞把式”们徜徉在夜生日长的“枸杞园”边,眉开眼笑乐不胜收。静听渠边稗草丛中此起彼伏的“呱呱”蛙声,欣赏空中云雀和林间鹎鸟的“啾啾”对鸣,一派乡村田园空凌秀美的意趣,油然而生。一丛丛一簇簇疏密有度的枸杞树,一眨眼的几天功夫,已经是果满枝头,盈盈累累了。它的主干,如虬龙复绰,曲曲别致;它的枝条如荆枝柔脆,勃勃生发;它的叶脉清晰碧绿,纤纤舒展。枝茎上由粗到细、由杈到梢,排列有序的果实,鲜红的像玛瑙;橙黄的像玉髓;嫩绿地像翡翠。大如金丝脆枣,小如绿豆玑珠。举目远眺,整个“枸杞园”苍葱叠翠,犹如泼洒在大地上的水墨丹青!

      04

      小麦丰收后的夏至六月,“枸杞园”里的第一喯(pen四声)果实,已经逐渐成熟。为了增收到手、快快卖钱,生产队里搞起了采摘“枸杞果”的竞赛酬劳活动。以采摘一斤三分钱、五分钱的激励办法,突击摞果。以便蓓炙出口,卖出好价钱。朋友们,你可不要小看这“不起眼”的三分五分啊。当时,我国还处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里卖的火柴二分钱一盒;酱油醋五分钱一斤;猪肉0.83元一斤等;且坚持二十多年不变。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居家过日子,全在这分角之间。

      母亲是个过庄稼日子善“纺细线”的人。她带着两个妹妹亦或小一点儿弟弟,自然而然地就加入到了这“有利可图”的摘“枸杞果”的队伍当中。她们清晨脚趟露水,中午头顶烈日,傍晚目送彩霞。挤出生产队收工后的可用时间,“忙里偷闲、闲里当忙”。往往收工后却不回家,啃块干粮喝口凉水,就直奔“枸杞园”了。一两个小时,手勤眼快聚精会神,可摘得十斤八斤果子,收入三角五角钱。这便当刮目相看、收入“可观”了。母亲、弟弟妹妹们起黎明贪傍晚,由初夏到深秋的孜孜劳作,付出的是不尽的汗水,涵养的是勤俭持家的精神,企盼的是我辈读书成才的殷切期望……

      风霜雨雪,似无情的刀具给母亲的脸上镂刻出了深浅不一的皱纹;晨晖月色,像有意的染料把母亲乌黑华发过早地涂抹的灰白。当我的这篇小文写到此段此句之时,那无声吝啬的泪珠已经滴在了白色的稿纸之上。我读中学时的生活费用,每周压低到不可再压的两元钱。每当周日返校之前,我来回踱步于农家屋院之间,向母亲难张要钱之口。其实,母亲早就把那含有枸杞香味的沉甸甸的两元钱(亦或是临时拼凑拆借),提前塞入了我的书包。不能不说,我的中学学业的坚持完成,一半是母亲妹妹们日月辛劳采摘枸杞子而实现的;那县城一中颁发的红色毕业证书,是她们节衣缩食勒紧裤带而换来的。

      世间人和事的美与丑,从来都是相对的互相转化的。人间最真诚的爱,莫过于母爱;人间真正的伟大,无过于母亲的伟大!“红榴榴”,虽生长在瘠薄盐碱之隅,但它还给人的却是珍馐美味、馔中上品!

     

    相关热词搜索: 家乡 红榴榴 散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