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湘赣苏区红色金融实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0-12-31 04:34: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土地革命时期,作为中央苏区屏障的湘赣苏区为了坚持革命战争,发展了苏区经济,建立了苏维埃自己的银行,发行了自己的货币,运用银行职能为革命战争服务。为恢复和发展根据地经济建设,探索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斗争时红色金融的伟大事业,为巩固红色政权做出了不朽贡献。湘赣苏区金融工作的宝贵实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管理特色初步形成,为当今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土地革命;湘赣苏区;红色金融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20(9)-0076-0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苏维埃运动,江西则是该运动最炽烈的省份,除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以下简称中央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屏障,横跨湘赣两省边界的湘赣革命根据地(以下简称湘赣苏区)在当时的苏维埃运动和土地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党在湘赣苏区,建立了自己的苏维埃银行,开创了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金融体系,运用银行的职能为革命战争服务,为恢复和发展根据地经济建设服务,对打击高利贷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起了重要作用,为巩固红色政权做出了不朽贡献。虽然湘赣苏维埃银行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共和国金融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回顾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发展,对我们当前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更好地推动金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土地革命时期湘赣苏区建立苏区银行的背景和必要性

    湘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毛泽东、朱德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和南昌起义部队井冈山会师后,党在领导湘赣两省毗邻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基础上,于1930年2月至1934年8月建立發展起来的。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余万,以永新县为中心,辖湘赣两省边界二十余个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战略侧翼。湘赣苏区和其它革命苏区一样,是建立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湘赣边界山区,交通不便,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处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苏区一建立,即遭到国民党军阀多次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等各种封锁。国民党军阀的“围剿”和经济封锁消耗了苏区大量财力,并对苏区经济造成极大破坏,苏区军民的日用必需品和现金十分匮乏。在此背景下,一是红军进行革命战争需要经费,供给革命战争的经费除了依靠战争缴获之外,需要增加货币发行,从金融上支援革命战争。二是为巩固新生政权,必须有经济做依靠,而发展经济就需要有自己的金融事业。三是为改变高利贷,保障工农利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并为稳定苏区的金融市场局势,禁止白区杂钞、劣币流通,禁止白银外流,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也需要建立自己的金融。根据国际国内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掌握货币与金融这个重要工具。因为货币与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控制了货币与金融,就控制了经济命脉。1931年10月,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后,认识到金融建设是苏区建设的必要内容。建立苏维埃自己的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则是重要的斗争手段,是苏区商品流通、促进内外交流、打破敌人封锁、保障经济独立、支援革命战争的需要。同时认为党领导的金融工作,不仅是筹集革命工作经费的必要手段,也是人民政权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为此,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成立不久,就围绕革命战争与巩固苏区建设这个中心,做出了创办工农银行的计划和决议,并组成工农银行筹备委员会,筹备成立工农银行,发行苏区自己的货币。工农银行的成立打破了敌人对湘赣苏区的经济封锁,增强了苏区的经济力量,促进了苏区经济的发展,从物质上保障了红军供给,改善人民生活,支援革命战争。

    二、土地革命时期湘赣苏区红色金融的实践探索

    1932年1月15日,湘赣省工农银行在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拨付基金四万元,向群众和团体集股金六万元(实收股金两万元左右)后在永新正式开业。湘赣省工农银行设经理委员会,主要负责银行决策工作,经理委员会之下设行长主持日常工作。行长由经理委员会主任兼任,全行设总务、保管、会计、借贷储蓄、兑换汇兑五科,全行制订有簿记法、银行规章、各科办事细则,供全体人员遵守。发行了苏区纸币和银元,统一了苏区的货币制发。1932年8月,省工农银行召开第一次股员代表会议,审议银行各项工作,决议扩充银行股金两万元。1933年1月,湘赣省工农银行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相应增设了金柜科、岁入事务科、岁出事务科等机构,并决定将私人股份退出,使之成为一个完全由苏维埃政府开办的金融机构。1934年1月,国民党军队加强了对湘赣苏区的攻势,2月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随党政机关撤离永新城,5月金融业务基本无法正常开展,大部分工作人员随主力红军参加长征。湘赣省工农银行和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是湘赣苏区巩固和发展形势下筹建的苏维埃银行,也是苏维埃政府最早的一批股份制银行。从创建革命根据地到红军北上抗日为止,湘赣省工农银行和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无论是对国民党地区开展货币斗争、打破经济封锁,还是保障战争供给、支持苏区经济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个时期苏区银行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行货币,兑换汇兑货币

    发行货币是政权实施有效管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建立正常金融秩序、保证物资有效流通、保障民众正常生活的必要措施,掌握了货币发行权就掌握了经济建设的主动权。1931年12月,湘赣省工农银行筹备委员会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工农银行暂行简章》专列一章,对汇兑业务进行详尽规定,其中第一条:凡因路途过远,而困于转输的银钱,均可交由本银行汇寄。1932年1月,湘赣省工农银行成立后,以实收基金为基础,开始发行壹圆和壹角两种银币券,当年发行数量为三万元。8月湘赣省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确认“工农银行为苏区内调剂金融的机关,他有发行货币的特权,其货币即苏维埃国币,苏区内任何人都应使用。”11月中共湘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问题决议案》,要求各县要设立代兑处,提高工农银行票币的信用,防止奸商破坏苏维埃国币,扰乱苏区金融。1933年1月,省工农银行改组为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后,开始发行面额为壹圆和贰角、壹角的新银币券。1934年1月至4月,为解决流通中金属辅币的稀缺,除增加壹圆、壹角等银币券发行外,还设计印制发行了伍分银币券和拾枚铜元券。至此,湘赣省苏区的纸币发行有了比较完整的票面结构:壹圆、贰角、壹角、伍分银币券和拾枚铜元券,取代了银元、银毫、铜元等金属货币流通于市场,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货币。此外,1933年7月,湘赣省苏区短期公债到期后,在收兑的壹圆公债上,加盖“本息还清转为国币通用”的条形印章,作为湘赣省分行壹圆券投放市场,参与流通,这在苏区货币史上属于首创。

    (二)代理金库,代理发行公债

    1933年湘赣省工农银行成为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后,又增加了两项新任务,接受省苏维埃政府委托,开始代理国家金库分库任务和代理财政发行公债。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湘赣省分库组织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分金库设于省银行,分金库主任由银行行长兼任,并在莲花、北路(即分宜)、酃县设立支金库。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接受省苏财政部委托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办理金库出入款工作。湘赣省工农银行和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代理中央苏区发行过一次公债7.4万元,代理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发行过三次公债48万元。

    (三)吸收存款,发放各种贷款

    湘赣省工农银行成立后,吸收机关企业存款,并开展个人储蓄存款,宣传动员革命群众向银行存款。湘赣省工农银行规定:储蓄息金,按期限长短累进月息金:储蓄一个月者不给息金,储蓄二月者每月每元银元给息金一厘八毫,累进至六月者息金三厘六毫,六个月以上的息金按六个月计算。同时湘赣省工农银行非常重视发放各种贷款,发放贷款的种类包括农业贷款、工业贷款、粮食调剂贷款、合作社贷款、对外贸易贷款以及少量私商贷款等,贷款主要支持各种合作社和工人、农民、士兵、小商人、劳动贫民。湘赣省工农银行规定:凡在湘赣苏区内的各种合作社及各种公共产业,在扩大营业时需要即可申请;凡革命的工人、农民、士兵、小商人、劳动贫民在发展各种生产事业需要,得到当地苏维埃政府及群众团体——贫农团、雇农工会、职工会之一的担保介绍也可申请;或至少须邀集三人以上(人数愈多愈好)为一组,联合订立借据,并须指定一人为组长,工农银行都可以提供贷款支持,借贷时间最多不得超过一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工农银行暂行简章》规定:借贷金每月每元收息五厘,这比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借贷条例规定的利率还低40%。银行不仅对公营商业和合作社给予贷款支持,而且对一些私人商贩也视具体情况在一定限度内给予贷款,从而促进了根据地商业发展,活跃了根据地经济,保证了红军物资供应。1932年11月中共湘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问题决议案》,要求工农银行实行低利贷款,帮助发展各种合作社运动。为湘赣工农银行配合苏区合作事业的发展,仅1932年就发放各种用途的贷款1万余元,息金按每元月息五厘計算,为苏区群众休养生息、恢复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3年2月,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党团在回顾前一段工作时,对工农银行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工农银行在低利借贷发展合作社运动上做出相当成绩。”

    三、湘赣苏区红色金融实践对当代金融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在经济十分贫穷的苏区,面对敌人的围剿、封锁和破坏的艰苦环境中,湘赣省工农银行和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在聚集资金、发放低利贷款、帮助恢复与发展根据地经济、铸造银元、发行纸币、建立独立自主的货币制度、代理金库和代理发行公债等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实践经验。湘赣苏区金融工作的宝贵实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管理特色初步形成。

    (一)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是金融工作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

    金融工作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这是我们从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湘赣省工农银行筹备成立时,就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掌握,并把金融事业作为党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与保障。湘赣省工农银行和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货币的印制、发行、流通和管理工作,均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通过组织领导和思想政治领导,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不怕艰难困苦的银行工作队伍,从而保障了银行工作的运行,赢得了苏区人民的信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在认真总结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国之重器的金融,更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只有始终将金融事业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我们的金融事业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其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仅处于首要位置,也是各方面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的主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完善金融治理的核心要义,就是把坚持和完善党对金融系统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作为根本立场,也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是金融工作开拓新局面的关键

    稳定币值、提高货币信誉是湘赣省工农银行和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货币占领金融市场的首要条件。在党的领导下,湘赣省工农银行在货币发行初期,实行货币准备金制度,1932年全年只发行纸币三万元,而同期银行基金达六万元,使纸币能充分与银元等值兑换。同时坚持经济发行原则,始终把稳定币值作为一项货币政策来抓,从而维持了货币币值的稳定。在安排货币发行时,规定每月只能为财政提供1万元的收入,控制财政性发行。由于湘赣省工农银行控制纸币发行,稳定金融的指导方针比较明确,并采取了强化现金管理.严惩破坏苏区金融的不法分子等得力措施,从而较好地控制了湘赣省苏区的通货膨胀。当时湘赣工农银行发行的票子信用好,不仅在苏区境内用,甚至秘密用到白区,一张票子换一块银元还要多算几个铜板。在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撤离苏区前,湘赣苏区的金融秩序和货币基本保持稳定。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制定的前瞻性、科学性,执行的灵活性、差别性,与其它政策的配套性、互动性,既要保持币值稳定又要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就业。同时完善人民币的计价、支付、结算、储备和国际货币功能,提高人民币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三)秉持为民服务情怀,是金融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土地革命时期,党一直以来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1931年湘赣省工农银行筹备委员会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赣省工农银行暂行简章》,要求银行的首要职责是:“实行阶级经济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工农贫民,兴办公共生产各种合作社,统一货币制度,防止金融外溢,冲破敌人经济封锁,巩固并发动苏区群众经济,帮助苏维埃政府创办一切建设事业,以促进革命的巩固和发展。”1933年1月5日湘赣省工农银行经理委员会《营业报告书》明确提出“依据苏维埃经济政策,是为要统一货币,帮助劳苦群众,而创办工农银行,因此他的营业,目的不是图多赚钱,而是为着发展苏区经济,提高工农生活,发展革命战争,以及打击富农奸商一切操纵垄断为主旨,所以他的一切工作进行,是要为代表工农利益,帮助革命战争而奋斗。”湘赣省工农银行和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实行低利借贷政策,打破了高利贷对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盘剥,在低利借贷扶助农工生产和发展合作社运动中做出了相当成绩,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正是湘赣苏区红色金融工作始终把苏区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真正做到一心为民,苏区人民群众才踊跃入股银行,踊跃购买公债。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已经注意到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经济生产领域中来,通过生产自足活动支援军事斗争,满足民众正常生活需要。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现代金融事业,我们依然要秉持一心为民的情怀,一切金融工作应该以人民群众为着力点。各类金融机构要在把握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的基础上,在整合现有渠道资源、开拓新型服务领域、运用技术提高效率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工作自身发展的基石

    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仅能够滋养企业、产业,更有利于金融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湘赣省工农银行成立后,其吸纳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财政和满足军需,但为了根据地发展,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千方百计地安排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推动根据地经济发展。一方面,银行通过贷款给各种合作社和小手工业者、商人帮助其搞好生产和发展内外贸易,支持工商外贸运转,扶持合作社经营。另一方面,银行通过贷款给农民,帮助农民兴修水利等发展农业生产。通过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和扶持,湘赣苏区兴办了许多实体经济和水利设施,从而推动了根据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根据地的工农生活。面对敌人的严厉经济封锁,湘赣苏区却实现了商业兴旺、物质充裕、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支持了革命战争。与此同时,湘赣省工农银行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32年底,湘赣省工农银行经营各项业务共盈利六千余元。银行不但盈余,还对股民进行了分息分红,让人民群众分享金融发展的成果,银行在群众中的信誉进一步增强,这在当时的苏区并不多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有针对性地创新政策措施,增加金融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是当前我们金融系统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金融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为此,一方面,央行要充分运用好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完善和优化金融的供给结构,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整体利率下行从而市场化地降低融资成本,引导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优惠利率贷款等。运用定向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金融资金投入到广大农村和中小微企业中去,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各地区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不断创新,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和服务,支持并服务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切实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提高与实体经济结构的适配性,将更多的金融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经济成长的活力与生命力,以金融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以金融发展推动经济繁荣。

    参考文献

    [1]陈洪模,陈海洋.湘赣苏区公债发行总量考[J].党史文苑,2011,(16):8-10+29.

    [2]陈荣华,余伯流,邹耕生,施由民.江西经济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3]《江西金融志》编委会.江西省金融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9.

    [4]罗开华,罗贤福.湘赣革命根据地货币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5]《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6]王信,王晓春.江西红色金融记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7]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江西历史第一卷(1921-194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收稿日期:2020-05

    作者简介:胡晓农(1964.12-),江西吉安人,本科,高級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

    注:本文为作者观点,文责自负。

    相关热词搜索: 湘赣 苏区 启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