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谍王殒命,中东炸雷

    时间:2020-05-29 03:40: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黄培昭 杨学义

    嘣!1月3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三枚火箭弹突然从天而降,两辆刚刚驶离的汽车被击中,顿时火光冲天。弹片、汽车碎片夹杂着残肢,飞向四面八方,场面惨烈。有关人员来到现场,在一片血腥狼藉中发现一具特殊的残肢,残肢上有一枚戒指,戒指主人的名字在中东地区如雷贯耳——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司令苏莱曼尼,举世随之哗然。

    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斩首行动,一同遇难的,还有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穆汉迪斯在内的另外7人。三枚名为AGM—114“ 地狱火”的导弹,是美军的MQ—9无人机发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很快在推特上挂出一面美国国旗,美国承认对此事负责,并称此举是为阻止战争。此后数天,美伊双方你来我往,剑拔弩张,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伊朗强硬表态,特朗普狂怼回应

    苏莱曼尼之死轰动全球,看似突发,实已酝酿多日。

    2019年12月27日,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的美国K-1军事基地遭30多枚火箭弹袭击,1名美军承包商死亡,多名美国和伊拉克军人受伤。随后,美军在周边区域发现一辆民用卡车改造的火箭炮车。有分析称,这是伊朗援助伊拉克亲伊朗武装派系的装备,美国由此指责袭击是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真主党旅”所为。

    12月29日,美军出动F15战机空袭“真主党旅”位于伊拉克的三处目标和位于叙利亚的两处目标,共造成25人死亡,51人受伤。两天后,数百名伊拉克示威者冲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视频显示,示威者撞门、砸窗、放火,现场一片硝烟弥漫,他们还闯入大使馆外院,场面失控。同一天,特朗普推特发文,指责伊朗策划伊拉克民众冲击使馆,而伊朗外交部当即予以否认。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1月1日回应特朗普的指责:“首先,你什么都做不了。其次,假如你富有逻辑……你会看到你们在伊拉克、阿富汗犯下的罪行……招致那些国家对你们的仇恨。”

    1月3日,苏莱曼尼遇袭身亡这一“重磅炸弹”让冲突进一步升级。伊朗大有血债血偿之势,第一时间委任“圣城旅”二号人物、苏莱曼尼副手伊斯梅尔·卡尼为司令,哈梅内伊亲自下达任命,他说,在1980年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卡尼是“最勇敢的指挥官”之一,“我要求‘圣城旅的所有成员都要完全配合卡尼准将,祝他能够得到祝福、被接纳并得到引导。”他还强调,“圣城旅”的运作将同苏莱曼尼领导时期一样,维持不变。

    卡尼比苏莱曼尼更要激进和仇恨美国,已经强调苏莱曼尼的血不会白流,伊朗“毁灭性的报复不可避免”。伊朗什叶派圣城库姆一座清真寺升起了象征复仇的血红色旗帜。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要向美国“严厉报复”,卡尼警告:“等着看美国士兵的尸体遍布中东!”

    1月8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对驻伊拉克美军阿萨德空军基地发起两轮弹道导弹袭击。革命卫队声明称,袭击是为苏莱曼尼报仇。哈梅内伊发表讲话称,对美军基地的袭击仅是“抽了美国一记耳光”,复仇行动还未结束。他说,美国是中东地区的腐败根源,美军应全部撤离,美国人给中东地区带来战争、不睦、暴动和破坏。

    特朗普在美国时间8日上午发表讲话,称伊朗袭击并未造成美军伤亡,对美军基地造成的破坏也很小。美国将立即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直到伊朗改变做法。

    同样在8日,从德黑兰起飞的一架飞往乌克兰基辅的客机在起飞不久后坠毁,机上176人全部遇难。特殊时间和地点发生的坠机,让各种流言、猜测甚嚣尘上。

    埃及《消息报》评论说,苏莱曼尼被杀,将点燃中东局势,使原本就剑拔弩张的海湾地区形势炸锅,助推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博弈加剧甚至走向武力对抗。

    从“ 少年将军”到“中东谍王”

    有关苏莱曼尼的身世,众说纷纭。美国国务院的材料显示,苏莱曼尼出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南部的什叶派圣城库姆。伊朗则强调,苏莱曼尼出身贫寒。1957年3月11日,苏莱曼尼出生在伊朗克尔曼省拉波尔县一个贫农家庭。这个小县城有悠久的历史,出过不少勇士。苏莱曼尼的父亲是农民,曾拥有一块良田,但后来背负了债务。小学毕业后,苏莱曼尼与堂兄一起当泥瓦工,为父亲还债。13岁时,苏莱曼尼开始在建筑工地上扛水泥、运石料、搬钢筋。后来,他成为科尔曼水公司的一名雇员。

    1979年,伊斯兰革命席卷伊朗,推翻了巴列维王朝,苏莱曼尼也迎来人生转机。作为积极分子,他进入伊斯兰革命领袖霍梅尼创建的“500人团”,这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前身。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可靠的忠诚度,苏莱曼尼很快担负起霍梅尼的安全保卫工作。后来,他成功破获了多起保王党叛乱。1980年,诺杰空军基地的飞行员准备倒戈,这个空军基地曾驻扎着伊朗大多数的F—4E战斗机,共计60架。苏莱曼尼凭借出色的情报侦察能力,一举破获这一叛乱,基地军官被大规模调查,18名飞行员被处决。

    叛乱虽然被平息了,但伊朗空军元气大伤。该空军基地位于伊朗对伊拉克作战前线,所以伊拉克找到了可乘之机。不久之后的1980年9月,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爆发。苏莱曼尼以伊斯兰革命卫队中尉的身份走上战场,很快成为伊朗步兵师的指挥官。战场上,他主动请缨执行危险的敌后侦察任务,搞到不少伊拉克军事部署情况。

    1月6日,伊朗首都德黑蘭,上万名伊朗民众参加苏莱曼尼的葬礼。

    参加苏莱曼尼葬礼的伊朗民众。

    1985年,伊朗最高军事当局准备向伊拉克发动一次夺岛战役。苏莱曼尼大胆犯上,说夺岛容易、守岛难,需要大量部队后援,建议暂缓执行计划。在众多老资格的冷眼和反对下,他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最高统帅部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由于卓越的作战才能,苏莱曼尼不到30岁就升任伊斯兰革命卫队第一塔拉赫师师长,由此获得“少年将军”的威名。

    1988年7月26日,距离两伊战争停火只剩下6天,伊拉克时任总统萨达姆想趁着这个节骨眼再捞一票,怂恿一群伊朗流亡者组建所谓“民族解放军”。在伊拉克飞机大炮掩护下,“民族解放军”占领伊朗边境小镇伊斯兰巴德—阿尔·阿尔卜,并继续向伊朗纵深挺近。苏莱曼尼亲率万名革命卫队士兵反攻,首先切断“民族解放军”供应线,7月29日,几乎全歼敌军。

    两伊战争,让苏莱曼尼卓越的作战指挥能力展露无遗。不过,倔强的性格也让他得罪不少人,留下刚愎自用的名声。战争结束后,苏莱曼尼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几年,这主要归因于战时他与拉夫桑贾尼的分歧,而后者在1989年到1997年担任伊朗总统。即便如此,苏莱曼尼依然得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器重,以至于哈梅内伊还亲自主持了苏莱曼尼女儿的婚礼。

    1990年,革命卫队的特种部队“圣城旅”正式成立。2000年,苏莱曼尼被任命为 “圣城旅”司令,2011年晋升为少将,成为“圣城旅”成立以来第一位获此军衔的人,哈梅内伊亲自为他授衔。少将是伊朗和平时期最高军衔,通常只有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共和国军司令官和革命卫队司令官三人才可享有这一军衔荣誉。

    在全球国家中,伊朗罕见地拥有两支武装力量。正规军是在巴列维王朝旧军基础上建立,革命卫队是1979年在伊斯兰革命中诞生。从霍梅尼开始,就对正规军心存芥蒂,将革命卫队视为心腹。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文指出,根据“全球火力”网排名体系,伊朗的武装力量位列全球第十四,而革命卫队拥有堪称伊朗军事力量中最强大、最具破坏性的武装,这便是苏莱曼尼领导的“圣城旅”。“圣城旅”的主要任务是在伊朗国外搜集情报、扶植亲伊朗军政组织和执行特种作战等任务,在整个中东地区都威名赫赫,是伊朗军事和情报行动的急先锋。在西方媒体眼中,身为“圣城旅”司令的苏莱曼尼是中东最出色的特工,因此得名“中东谍王”。“圣城旅”的规模是军事机密,外界对其估计不一。有人说有5万人左右,有人说有3万人左右,但在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圣城旅”士兵个个身怀绝技、骁勇善战,是能够以一当十的精兵强将。由于“圣城旅”向伊拉克和阿富汗等热点地区的反美武装分子提供军事援助和直接作战支持,一直被视为美国在中东利益的最大障碍之一,美国将其定性为恐怖组织,早欲除之而后快。

    中东媒体报道说,苏莱曼尼直接对伊朗最高领袖负责,“圣城旅”的经费来源也由哈梅内伊直接负责,具体数据在伊朗常规的军事报告中没有披露。除了伊朗本土,“圣城旅”遍布世界,分为西欧局、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局、南亚局、非洲局、北美局、南美局、中亚局、东亚局、东南亚大洋洲局等,每个局下设作战组、作战队。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左)和苏莱曼尼在一起。

    苏莱曼尼的继任者伊斯梅尔·卡尼。

    外界普遍认为,革命卫队是伊朗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抗衡美军的主力。虽然美伊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伊朗仍拥有局部优势。伊朗军队可以凭借多型国产反舰巡航导弹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国认为,伊朗有200-300枚以上这种导弹。伊朗空军还拥有一定数量的俄制超音速反舰导弹,它们是为美国航母准备的,航母反导系统无法拦截这种低空掠海突防的超音速导弹。如果打起来,伊朗占不到便宜,但伊朗也会让对手遭到不小的损失。

    伊朗的中东布局

    苏莱曼尼一生戎马传奇,在伊朗被视为民族英雄,在美国人看来就是眼中钉。美国几任总统想置他于死地,但迫于巨大风险而作罢。“这次特朗普虽然被批‘鲁莽,但在美国国内仅限于此,并未说不该除掉他。”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殷罡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简单来说,中东有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犹太人这四股主要力量,此外还有库尔德人,但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殷罡介绍,波斯人在伊朗占主体,中东的这几大力量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的对抗合作中胶着发展。而伊斯兰革命后,伊朗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在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区不断利用对手的犯错,壮大了自身,尤其在“9·11”事件之后,这种势头更加明显。

    “‘9·11事件后,美国攻打阿富汗。伊朗和塔利班是有仇的,所以极力配合美国,趁机控制了阿富汗中部的什叶派地区。”殷罡说,“隔了一年,美国出兵伊拉克,最终萨达姆政权倒台,流亡伊朗的30万什叶派回到伊拉克接管政权。客观上,美国帮助伊朗消除了一东一西两大劲敌。”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运动开始席卷中东和北非,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国相继发生动荡和内战,旷日持久的叙利亚战争让伊朗再得良机。“支援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消灭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势力,都让伊朗得以高效动员什叶派武装力量参战,这个过程也是中东什葉派力量的全面整合。至此,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达到一个高潮。”

    与逊尼派相比,什叶派有着相对集中的教职系统。“伊朗最高宗教领袖下有十多个大阿亚图拉,向下有阿亚图拉,再向下有霍贾特伊斯兰,再向下还有教职,一级一级延伸。相比来说,逊尼派国家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大阿訇,派别有几千个。一旦什叶派和逊尼派对峙,在动员性上肯定占优势。”正是由于这种高动员性,“什叶派新月带”这个概念由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在2004年提出,在伊朗至叙利亚的走廊地带盛行。

    “什叶派新月带”有共同的反美、反以意识。最初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朗由于仇恨共同的敌人——萨达姆政权统治下的伊拉克,走到一起。随着萨达姆倒台,以及什叶派在伊拉克选举中大获全胜,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朗之间形成一个途经伊拉克北部,沿幼发拉底河进入叙利亚,最后到达黎巴嫩的月牙形地带。殷罡说,什叶派教义不反对现代技术和现代体制,跟上了时代发展步伐,而且可以给老百姓选票,因此什叶派力量所到之处,往往吸引不少逊尼派教徒皈依。

    “所以你看,美国为什么要占领伊拉克北部的基尔库克油田?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是要切断伊朗同伊拉克、叙利亚之间的联系。”殷罡说。

    从目前的表态和行动来看,伊朗运筹帷幄,似乎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连日来,伊朗不仅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伊朗议会还通过决议,将美军和五角大楼列为恐怖组织。伊朗“新闻电视台”网站1月6日报道,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表示,德黑兰将耐心设置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对华盛顿暗杀苏莱曼尼少将做出反应。“我们将耐心地制定一项计划,以一种残酷而有力的方式应对这一恐怖行径。”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博法兹尔·谢卡奇少将强调称,“我们是确定做出回应时间和地点的人。”他们表示,德黑兰已公开宣布将竭尽全力捍卫“抵抗轴心”;伊朗对美国的反应将包括“防御措施以外的进攻战略”。

    埃及金字塔研究中心研究员伊沙姆对《环球人物》记者说,美国的斩首行动“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把伊朗逼到墙角,伊朗可能采取打击美国地区盟友及其利益这一“非对等的方式”加以报复,譬如袭击以色列目标、用无人机攻击沙特的石油设施以及在国际战略海上通道霍尔木兹海峡采取行动等。同时,伊朗还会动员其支持者,如黎巴嫩的真主党、也门的胡塞武装等在相关地区“起事”,滋扰和打击美国或者其地区盟友的目标。

    “中东在线”新闻网评论:“按照波斯民族的性格,在其重要军事领导人被刺杀的情况下无动于衷不进行报复,这种概率几乎是零。”而伊朗一旦还手,势将引来美国新的甚至更加猛烈的还击,这样一来,中东地区将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之中。

    “中东眼”新闻网站撰文指出,美国炸死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中最强硬的代表性人物,如果不是无知的鲁莽之举,便是深思熟虑的故意为之,旨在考验伊朗的承受力和反应程度。伊朗已经强调要进行“猛烈的复仇”,美国也要求其侨民进行紧急撤离,并向中东地区紧张增兵,形势的发展令人担忧。

    其实,美伊双方的激烈角逐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已是风起云涌。既然是“中东谍王”,苏莱曼尼自然高度关注安全保密。他从来不使用智能手机、任何电子产品和终端设备,出行乘坐民航客机,从不坐专机,而且日程在最后一刻还在改变和调整,最后仅限于核心圈内的几个人知道。中东媒体披露,此次很可能是美国和以色列安插在伊朗内部的线人,向美方传递了他的行踪。可以想见,双方谍战更加汹涌。

    苏莱曼尼之死,恰似在本就阴云密布的中东上空,炸响了一记惊雷。至于是否会刮起新一轮狂风暴雨,取决于美伊之间是否会有更大的电闪雷鸣。

    链接:伊朗大事记

    1925年,礼萨·汗成为波斯帝国统治者。巴列维王朝建立。1935年,国家名称更改成为伊朗。

    1941年,二战期间,英苏两国入侵伊朗,逮捕礼萨·汗,并将他流放,礼萨·汗之子礼萨·巴列维登基为王。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出任民选的伊朗首相。1953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的策动下,摩萨台政权被推翻,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

    1963年,巴列维国王宣布实施白色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来进行农业与工业改革。1964年,反对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享受治外法权的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遭到当局逮捕后,被驱逐出境。

    1979年,由霍梅尼发动的伊斯兰革命爆发,最终巴列维国王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

    1980年,伊拉克与伊朗爆发两伊战争,直到1988年战争停火。

    1981年,哈梅内伊当选伊朗总统,成为首位出任该职的神职人员。此前,伊朗首位总统巴尼萨德尔被霍梅尼罢免后流亡海外,第二任总统拉贾伊上任20多天后被炸身亡。

    1989年,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同年,霍梅尼去世,哈梅内伊成为伊朗最高领袖。

    1997年,哈塔米当选总统。他致力于改革,主张同美国进行谈判,向西方释放出和解讯号,但遭美国责难。

    2005年,内贾德当选总统,和解進程戛然而止。

    2010年,“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和北非。次年叙利亚战争爆发,伊朗派兵支援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并参与剿灭“伊斯兰国”,伊朗在中东的什叶派武装力量持续壮大。

    2013年,鲁哈尼当选总统,承诺将致力挽救伊朗经济,组建一个“充满智慧和希望”的政府,并与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互动”,与美国修复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 殒命 炸雷 中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