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

    时间:2020-10-05 04:01: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谢思琪 郑桦

    摘 要:王阳明有感于程朱理学的“知行观”将知和行分作两件事造成的学风虚伪、世风败坏的弊病,提出“知行合一说”作为其立学宗旨,以破世人心中不良之知,重现“良知”之本体。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丰富,其“破心中贼、重志的智慧、致良知、人人皆有良知”等主张,具有永久的德育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很深的启发,值得进一步借鉴和辩证地吸收。

    关键词:知行合一;阳明心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龙场悟道”后提出,并在贵州文明书院首次向世人开讲。“知行合一”说把我国思想界由来已久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推到了最高潮。在学术史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具有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从深层意义来看,“知行合一”实质上乃一道德教育学说[1],对后世的道德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

    一、何谓“知”、“行”

    “知”在古文中通“智”,意为有知识、有智慧。先秦时期的学者们不仅将“知”解释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包括道德层面的内容,程朱理学将“知”分为和“德性之知”,前者的感知来源于外界事物,通过学习获得的客观知识,后者是不依靠感官用心获得的感知,主要指内在道德知识。王阳明承认“闻见之知”,但他思想体系中的“知”主要是指“良知”,即一种“德性之知”。他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2],良知是心的本质,且“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3]。同时,王阳明认为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规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所以,致知不是寻求“闻见之知”,而是完全彰显心中本来固有的良知;格物不是考察客观的事物,而是改正自己不符合良知的所思所念;格物致知,就是把良知推及到各种事物,这样,各种事物就都合于天理了。所以,良知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也是一切的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

    2、行的内涵

    “行”本是道路的意思,后来引申为行走、走路,宋代程朱理学将此意扩展引申道德层面,主要指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朱熹把“行”理解为是对“知”的践行。但王阳明却把“行”倾向于主观性方面去理解。

    首先,问、思、辨、慎、明、审等主观思想活动和意志活动都属于“行”。王阳明说:“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看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即明矣,思即慎矣,问则审矣,学即能矣,有从而不息其功焉,思斯之谓笃行”[4]。

    其次,爱、憎、好、恶等主观情感活动也都属于“行”。王阳明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又立个心与恶”[5],也就是说,爱、憎、好、恶的主观情感活动就是“行”,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不必身体有所活动。

    再次,所有的主观欲念都属于“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一念不善就是行恶,不管你有没有行恶的实际行为。

    二、知行为什么要“合一”

    早在王阳明之前就有诸多思想家探讨知行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知行不可分离的观点,但没有将“知”和“行”看成一体,本质上还是将二者看作两件事。如程朱理学的知行观。程颐提出“以知为本”,“识在所行之先”,“须是知了方行得”[6]。他认为“知”是本,“知”决定“行”,“行”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只有知才能行,不存在知而不行,“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7]。他认为“知”有深與浅,有至与不至,有“真知”和“常知”区别,若“知”不能转化为“行”,是“知”得太浅,没有达到“真知”的境界,反之,“真知”必能转化为“行”。朱熹认同程颢“以知为本、知先后行”的观点,认为应以“致知为先”,“知”处于主导地位,“行”是“知之所发而形于事者”,先有“知”后有“行”是不可更改的,否则会导致“非知”、“非行”,但朱熹超越程颢的观点,首次提出“行”的重要性。朱熹认为“知”不是用来摆设的,“明理”关键在于“力行”,“力行”即是实践,若不去实践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这样的“知”是空虚的,不是“真知”,也无法获得“真行”。当然,他强调“行重”,不是不以知为指导、忽视知的“行”,而是行其所知之行。强调了知、行各自的重要性之后,朱熹提出二者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知、行常相须。他认为,一方面知行密不可分,就如车与轮子,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另一方面,“知之愈明,则知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8],“知”能够促进“行”,“行”又能增长“知”,二者互相促进。朱熹强调知行相辅相成的观点超越了程颢的知先后行观,但本质上还是把知行看作两件事。

    王阳明指出这种把“知行分作两件”的知行观的弊病:“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却不去禁止。”[9]知行分作两件事,一是导致人们因为“知”的“不良”还没有去“行”,就不去禁止“知”的“不良”,有可能导致人们对“恶念”、“恶欲”的无视、轻视和包容,而这些“恶念”、“恶欲”不祛除,更有可能导致它们今后被“行”为事实,祸害社会。二是导致“满口仁义道德而心里男盗女娼”、“说得头头是道,但从不躬行实践”等圆滑、虚伪、奸宄之气蔓延,败坏社会。

    所以,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课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10]王阳明就是要人们“破心中之贼”,从根本上防止任何违背道德秩序的念头在人们思想中出现,从而使“良知”之王在心里复现出来。

    三、知行如何是“合一”的?

    为了克服“知行分作两件”的弊病,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将“知”和“行”看作同一过程,由二合一。

    首先,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本体是同一的。王阳明曾和其学生徐爱辩论知行本体问题,徐爱说,虽然人人都懂得要孝敬父母兄长,但是有人却明“知”而不“行”,由此便证明了知和行是两回事;王阳明则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地便罢”[11]。王阳明认为知行的本体是一体的,因私欲的蒙蔽所导致的知行分离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知”即是“良知”,是天理,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孝,见孺子入井自然之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2]。此外,王亚明还认为人的感觉器官、思辨以及主观意念都是由“良知”来指导的,在“良知”指导下的一切行为正是“知行合一”。

    其次,王阳明提出“知”和“行”是工夫同一的(实现过程是同一的)。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只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有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13],“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原来只是一个工夫”[14]。这说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王阳明举例两种人做对比,一种懵懵懂懂任意去做,这只是妄作,必须要“知”,才能行的端正,一种没目的不切实力行,这是空想,必须要“行”,才能知的真切。所以得出结论:做圣学只有一个功夫,知行必须为一体,不能分开。

    3.知行合一并进

    再次,王阳明提出,人们的生活行为都是“知行合一并进”的。在王阳明和学生的一次谈话中,学生对“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感到困惑,王阳明用喝汤、走路为例,人们有想吃东西的心,所以去认识食物;有想走的心,所以去认识路。想吃东西的心、想走的心都是意念,是行的开始。这就是说知行是不分先后,合一并进的。做学问方面也是如此,“知”的愈真,“行”的也就愈深;“行”得愈深,“知”的也就愈真。王阳明说:“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15]学孝要侍奉父母,学射要拉弓放箭……离开实际活动就不会有真正的学孝、学射,只有在“行”方面有所表现的“知”才算真正的“知”。在做人方面,“知行合一并进”就是“致良知”,“良知”即“明德”,即高尚的道德意识,“致”即“行”,即内心世界的道德修养;“致良知”就是强调高尚道德意识和内心道德修养的“合一并进”。这就是他所谓的“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16]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以“心”为出发点,良知为本体,致良知则是后天功夫的表现。王阳明从知行本体合一、工夫合一和知行合一并进三个方面来论证“知行合一”,纠正了“知行先后”,补救了当时的程朱知行思想,真正使得知行合一并进。

    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说,一是针对其时阳奉阴违、满口仁义道德而不躬行实践的知行分离的不良学风,二是针对其时朝廷腐败盛行、社会道德沦丧等危机,目的在于净化人心,重振学风,重建良俗。其道德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发。

    (一)引导大学生“破心中贼,立心中王”

    王阳明立“知行合一”说的宗旨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课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17],这就是“破心中贼”,只有将心中之賊,即那些恶念、恶欲彻底破除了,也就会在心底复现出“良知”之本体。“良知”之本体就是善念,就是动机之善、之纯。如何实现呢?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就是“做人”的教育。人之为人的根本就是心有良知和善念,在本能处发善行。所以,“做人”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同样是最根本的内容。“做人”的教育要达到目的,要靠教育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分析清楚那些遮蔽心中“良知”和“善念”的因素究竟是何种假象,启发大学生学会“去伪存真”,在心里重现人之为人最淳朴的“良知,从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出发,维护动机之善、之纯,真正做到“给自己立法”。

    (二)掌握“志”的教育智慧

    王阳明从小把读书做圣贤作为人生目标,立志成圣,经历过无数坎坷,依旧志向坚定,始终坚持践行知行合一,最终成为一代圣贤,为后世学子树立了榜样。王阳明教育弟子要重视“志”的作用,认为先有圣人之志后又圣人之心,重视理念对人的引导,将个人理念的树立作为其自身活动的方向。他告诫弟子“志”是第一位的事情,要树立伟大的理念,否则失去信念的人生就如同浮萍一样左右摇摆。

    现代大学生流行着一种“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厌学”倾向,对现实社会的解读过于保守,并不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大多数同学得多且过,而不是“志存高远”,这是非常危险的。掌握王阳明“志”的教育智慧,应当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确立成才理念,树立自身的人生目标。大学生的成才理念是大学生树立的人生目标,表现了对其人生价值的追求,指引着他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为之努力奋斗。教育者应当根据客观需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大学生放眼未来,将意气风发和宏大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成才目标,帮助学生明确人生努力的方向,解决思想观念上的困惑。

    (三)引导大学生践行“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践行,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由内而外,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把“知行合一”设为培养目标。

    现代大学生还流行一种“犬儒病”,那就是“不相信”。什么理想、崇高、信仰、美好、主义等等,统统不相信,可在别人面前、在公开场合、在文字表达、演讲、活动等场合,他们依旧把这些字眼挂在嘴边,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似乎真的相信,表现出虚伪的人格,心口不一,口行更加不一。这也是非常危险的。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随意性,没有将教育具体化到每一位学生,大学生对于个人的成长不明确,现实努力与理想目标缺乏一致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应重视引导大学生践行知行合一。教育者应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平台,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知行合一,促使大学生为实现其人生目标努力奋斗,最终成长成才。

    (四)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王阳明认为人人有良知,自内而发的致良知属于圣人,勉强的致良知属于贤人,不肯致良知的是愚人。王阳明主张即便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也可以成为圣人。这种论证与孔子、孟子的“上智和下愚不移”相违背,孔子认为上智就是上智,下愚就是下愚,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的,这对大部分人是不平等的。但王阳明却认为只要下愚肯致内心固有的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人人都能成为圣贤说明了人人都是平等的。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尊重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有些教师对此认识不足;部分管理者在处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成完成工作任务的机器,强迫学生完成各种硬派任务;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的现象,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教育与引导,割裂了课堂与学生的关系,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自由意志,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存在消极、被动接受的现象,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儒学的转折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Ⅳ.

    [2][3][11][12]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6;69;3;6.

    [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2.

    [5]王守仁.王阳明全集(1)[M].北京:中国书店,2014:4.

    [6][7]程颢,程颐著.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187;164.

    [8]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M].杨绳其,周娴君等,长沙:岳麓书社,1997:250.

    [9]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

    [10][13][14][16][17]王守仁.答顾东桥书,传习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4:39;4;175;97;39.

    [15]王守仁.王阳明全集·语录二·傳习录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51.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