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黑白色调里的彩色人生

    时间:2020-10-05 06:39: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Color Life in Black and White Tones

    当一名熊猫“妈妈”,是怎样一种人生体验?照顾国宝20余年,又积攒了多少不一样人生阅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侯蓉,用这样一句话,为自己的大熊猫保护生涯作了概括。参加工作以来,侯蓉连续当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第十批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当选四川省劳动模范、成都市劳动模范;入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在与黑白国宝20余年的互动中,侯蓉也书写了自己彩色的职业生涯。

    管理:黑白分明 严肃认真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成都北郊,是一处与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遗址齐名的所在,去年,来到这里观看大熊猫的国内外游客超过了750万。

    对于一个园区来说,这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字。但是漫步熊猫基地中,你并不会觉得喧嚣和嘈杂,清幽的感觉伴随始终,一切都井井有条,这与侯蓉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管理者,侯蓉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大熊猫的毛色,黑白分明、严肃认真。

    在熊猫基地内一座并不显眼的办公楼里,有一个会议室每周都会来上一批固定的人,他们有的是学者,有的是化验员、有的是饲养员、有的是工程师,人员很杂,但他们来这儿的目的却很单一,就是保护好国宝大熊猫。这些人是侯蓉召集起来的,她每周都会在这里召开例会,内容涉及很全面,营养供给、饲养管理、疾病防控、行为驯化等各方面都有。

    这是侯蓉的工作习惯,她清楚自己不仅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个偌大的机构的管理者之一,所以她给自己的第一条准则就是尽可能做到最好。对自己,她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平时的工作中切实履行负责人的管理职责,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运行机制。对同事,她组织每周召开各部门会议,充分动员部门的中层骨干人员,努力做到群策群力,保证部门各项事务的有序展开。坚持阅读时事,同样是侯蓉长期坚持的习惯,因为她清楚的知道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就是行动指南,所以自己不仅要加强学习,还要大力做好宣传阐释,更要深入思考、认真谋划,全力抓好部门全面工作。目前,成都市正在打造“熊猫之都”,涉及成都市北湖片区、都江堰片区和龙泉山片区3个区域,规划面积达69平方公里,熊猫基地也深度参与其中,成为熊猫基地积极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又一例证。经过30余年发展,熊猫基地已经成为了世界一流的集大熊猫迁地保护、科研繁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野放研究、保护教育、生态旅游、熊猫文化建设工作于一体的专业机构,而这里面,有侯蓉的一份心血。

    科研:红蓝相间 激情睿智

    外界常把侯蓉称为“熊猫妈妈”,除开她对大熊猫的悉心照料,这个称号,更多的是肯定侯蓉在大熊猫保护和繁殖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保护好大熊猫,搞好科研是最重要的一环,侯蓉太清楚其中的意义。科研中的侯蓉,在同事眼中就像一根红蓝色拧在一起的绳索,红色是思维迸发时的激情,蓝色是研究推进中的睿智,这个绳索的另一端,就连接着需要大家探索的未知答案。“问题、创意、样品、能力、协作”。侯蓉在科研中非常注意总结濒危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的规律,创新提出了开展濒危野生动物研究的五要素。而在之后的科研生涯中,她也严格按照这五要素推进工作。“不能让研究仅仅停留到争取项目、发表论文、追逐研究热点上。必须始终清醒认识到开展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重要性,始终坚持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侯蓉的话掷地有声。侯蓉把这样的科研理念传递给了熊猫基地的伙伴们。她鼓励科技人员要耐得住寂寞,真正做出能切实促进保护的研究成果。也正因为秉持这种理念,她在保护大熊猫的路上,一走就是20多年。专注加上坚持,侯蓉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四川省首批重点实验室,2007年成为国家科技部与四川省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1年建成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该实验室还为大熊猫等濒危物种的保护研究提供了能与国际接轨的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而这个大名鼎鼎的实验室,就是侯蓉克服了缺乏人手、后勤保障困难、交通不便等困难,从无到有创建的,她直接负责并参与了全过程。同时,侯蓉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项、市级奖励10项,主研的成果“大熊猫繁殖生物学与保护遗传学研究与应用”获得201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其中4项发明专利为第一发明人;发表及交流学术论文60余篇。用同行的话说,侯蓉的这些研究成果,“原创性地解决了大熊猫饲养、繁育、种群质量建设与遗传资源保存等关键技术难题,引领大熊猫保护事业的技术进步”。

    侯蓉的脚步并没有停歇,在她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类资料,她总是及时学习国际最新科研动态,组织制订并及时调整研究规划,引导科研人员的各项研究工作。这些年来,侯蓉负责并具体实施了大熊猫精子库与细胞库的建立,建成了国内外最大的大熊猫细胞库与精子库,为大熊猫珍贵遗传资源的保存探索了一条新路。而她发展完善了大熊猫繁殖技术体系,发现大熊猫排卵新規律,建立了大熊猫适时配种新技术体系,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她建立的大熊猫“高竹类低精料”饲养方式,解决了严重危害大熊猫健康的“营养不良综合症”与频繁排粘液便的问题。数据是最好的证明。这些科研成果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并在熊猫基地率先建成了195只成都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截至2018年底),仅2006-2017的12年时间,繁育成活150只大熊猫,种群增长了300%,建成184只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

    传承:保护为轴 绿色发展

    大熊猫保护并不是熊猫基地自己的事,酒香,一定要飘到巷子外面去。侯蓉的方法是做好传承:技术的传承、文化的传承。“大熊猫保护和环境保护原理是通的,走绿色发展、科技支撑,路子不会错”,侯蓉的思路非常清晰。她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组织人员参加国内外多种培训交流,希望能全方位提升全球大熊猫保护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在侯蓉的大力助推下,熊猫基地已经帮助国内外6家机构繁育成活大熊猫31只,在日本建立了中国大熊猫最大的海外种群。同时,大熊猫种群质量建设得以实施,使大熊猫建群者遗传贡献严重偏畸的状况开始得到矫正,种群质量出现好转,促进实现了“建立大熊猫可自我维持迁地保护种群”发展目标。侯蓉非常注意不同研究方向研究团队的团结协作,她认为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灵活组织各类课题组,可以系统解决某些濒危动物的保护问题。2018年5月,一条有关“鸟类‘大熊猫破壳而出”的新闻出现在国内各大网站上:在雅安蜂桶寨保护区及成都大熊猫基地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当年全球第一只笼养绿尾虹雉成功破壳。绿尾虹雉是中国特有大型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性易危物种。2017年,四川省林业厅(现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邀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大熊猫保护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绿尾虹雉的保护上。这只鸟类“大熊猫”的破壳,也成为侯蓉和熊猫基地的科研团队将经验推广、传承到濒危野生动物繁殖及保护研究领域的生动案例。

    除了绿尾虹雉,相关科研成果目前还推广应用到了小熊猫、华南虎、斑鳖等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上。特别是小熊猫,通过圈养大熊猫繁殖育幼技术在小熊猫上的成熟运用,熊猫基地圈养小熊猫种群数已达129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人工圈养小熊猫种群。“她特别强调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的重要性,目前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70%以上得到转化应用”。侯蓉的同事介绍说。

    技术不断革新,教育和文化也要跟上。“大熊猫保护应该从娃娃抓起,从教育抓起”。这些年,侯蓉一直坚持做好教育和科普工作,她认为良好的社会氛围的作用,丝毫不亚于连着几次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今年大年初一,熊猫基地内的“熊猫国际艺术中心”,特别推出“回望1869——纪念大熊猫走向世界150周年”新春特展。展览持续时间为1个月,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历史照片、旧熊猫邮票和熊猫纪念币在本次展览集中展示。

    大展仅仅是文化传承的一个侧面,近年来熊猫基地围绕大熊猫文化开展了大量工作,出品或联合出品了“中国大熊猫全球艺术巡展”“熊猫与世界一中国大熊猫文化艺术巡展”“成都国际熊猫音乐节”“熊猫茶馆少儿舞台剧”“熊猫童话少儿音乐剧”等原创文化艺术品牌,获得了全球民众的肯定与喜爱。

    “接下来还有进一步推进立法”。2019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施行,侯蓉感到特别高兴,这里面有她的一份努力,因为她已经建言多年。深受鼓舞的她也决定再接再厉,通过更多的调查和研究,助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我正在和一名高校法学教授起草全新的立法议案,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需要法律同步”。说这话时,侯蓉的眼神格外明亮。

    (图片由侯蓉提供)

    (责编:张志国)

    相关热词搜索: 色调 黑白 彩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