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时间:2020-03-24 07:54: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考察了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变迁历程,深入挖掘了造成当今诸多图书馆职业问题的原因。通过访谈1977年至今历届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发现:①人们对于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随时代的发展也在悄然发生变化。1970-1990年代初期,公众对于图书馆员职业的刻板印象包括:工作环境好、可以在大城市工作、可以看书等;当代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大约形成于1990年代中后期,印象则转变为:收入低、清闲、专业性不强、适合女性等;②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与图书馆事业发展是共生关系;③时代背景参与塑造了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图书馆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与时代背景不无关系,但更多则来源于此前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遗留问题的长期积累,如果不加以控制,必将使社会公众产生更多关于图书馆职业的消极印象,将阻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引起各方重视。

    关键词 图书馆员 刻板印象 变迁 高考

    1.引言

    为了解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工作及其工作人员的真实看法、尝试寻找困扰图书馆职业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如边缘化、去职业化、图书馆学教育与实践脱节、毕业生职业背离等,并提出解决之道,南开大学徐建华研究团队于2009年启动了“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通过大规模实证调查,获得了当代公众对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并总结出对改善图书馆员形象与上述问题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当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成因进行探索,以帮助更加全面、深刻理解造成当今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员看法的影响因素,最终从根源着手解决当今图书馆职业面临的问题。文章尝试将当今静态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置于历史进程中,用更全面的视角审视其变迁历程及成因。

    研究涉及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属于职业刻板印象范畴,具体是指不以事实为依据,仅仅根据过去有限的经验对图书馆员这一职业群体的成员形成一种固定的印象,并以此作为判断其成员个性的依据。总结职业刻板印象领域学者的主要观点,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地位声望是构成职业刻板印象的两个基本要素。

    随着实证研究成果的积累,国外刻板印象领域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至刻板印象变迁的纵向研究。历时35年的“普林斯顿三部曲”与Lueptow、Diekman等人的研究均证实,刻板印象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在图书馆员刻板印象领域,近100年间,国外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大致经历了理想化的图书馆员、“老处女”(Old Maid)图书馆员、具有美感的图书馆员(Sensuous Librarian)三个刻板印象变迁阶段;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空白,除徐建华研究团队2009年实施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外,仅夏芬瑛于2003年对高校群体进行过调查,两次调查在图书馆员工作清闲方面结论一致,而在图书馆工作是否是体力劳动、社会地位方面存在差异。此外,雷永立引用美国早期社会学家Gamble于民国时期(1926年7月-1927年11月)对北平31个行业1312人的调查证明,民国时期北平图书馆员位于社会的中高层,属于从事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人群,而在当今,却面临社会职业声望、从业者自我价值评价、社会经济地位三方面的窘境。

    以往的刻板印象纵向研究均来源于多次实证研究成果的积累,对于本研究方法上的借鉴意义有限,因此,寻找能够有效观察各时期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切入点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选取进入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生的高考经历作为调查切入点。参加高考及之后的高校选择、专业选择作为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受访者多会对这段经历留有较深的记忆,因此能够保证访谈资料的相对准确性。此外,无论在志愿填报(即确定专业)还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受访者一定会与周围人有所交流,这些话语与想法能够提供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相关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提取、整合、分析,能够较为有效和可信地复原和再现近40年来公众所持有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变迁历程。

    2.研究方法

    为了探索高考制度恢复至今我国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变迁历程及其影响因素,文章采用了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并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经过多次讨论,形成了访谈提纲,并在预测试与访谈正式开展之初不断修订与完善,以了解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从参加高考到进入专业学习的时期内,自己与周围亲友对图书馆职业的看法。研究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同步在北京、天津、保定、郑州、宁波、武汉、成都等地根据质性研究常用的“目的性抽样”原则与“滚雪球”抽样方式对41位图书馆学学生进行访谈,获得访谈录音39份。收集到受访人提供的10位同班同学关于高考选择志愿时的QQ聊天记录,最终获得49份可供分析文本。此外,对不方便接受长时间访谈的受访者,采用问询的方式收集其个人高考成绩、填报志愿、所在班级的志愿选择情况、所在班级的男女学生比例等信息,与4份预测试样本组合成最终的71份样本信息,为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方法,用于从资料中逐步归纳、分析产生结论。具体而言,首先将访谈录音全部转化为文本资料,并导入质性资料分析软件MAXQDA 10进行编码、建立类属等工作。对受访人人口学特征与可以转化为数据的资料,使用Excel录入与管理,如受访人人学年级、性别、就读高校、志愿填报情况、所在班级人数、所在班级志愿选择情况、所在班级男女比例等。资料分析是由同一位研究者间隔较长时间(2014年2-5月、2015年5-8月)进行两次编码,最后利用软件功能合并两次编码成果,完善文本资料的分析。资料分析过程大致如下:①开放式登录:对所有资料依据受访人的谈话进行初始编码,形成若干概念范畴,如图书馆安静、文化感、农村考生、国家分配等;②关联式登录:通过资料对概念之间建立结构、因果、时序等方面的联系,生成“图书馆安静、图书馆属于书香之地、图书馆环境优雅一图书馆工作环境好”等概念类属与“计划经济一国家分配一农村考生一大城市才有图书馆一跳农门”等逻辑关系;③核心式登录:在前两步基础上,挑选出一再被受访者提及且具有统领性的范畴,在与职业刻板印象相关理论的交互后,最终构建起“图书馆员性别刻板印象”、“图书馆员社会声望地位”,并在核心范畴内部构建时序关系,以解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时代变迁。

    3.研究结果

    3.1人口学特征分布

    49位图书馆学本科生的入学年份分布在1979-2011年之间(见表1,其中1981年图书馆学学生提供了同班10位图书馆学学生的聊天记录,用Z1-Z10表示),就读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13所高校。

    49位图书馆学学生中,共有女性24名,男性16名,9名因资料来源于聊天记录且无明显性别提示信息难以辨识。关于填报图书馆学专业的志愿次序,共有17位填报第一志愿,24位填报第二志愿,3位是因勾选“服从分配”一项而被调剂到图书馆学,另有5位难以辨识。

    3.2图书馆员性别刻板印象变迁

    在当今,图书馆员从业者男女比例3:7的比例已成为业界共识,图书馆员职业是女性职业也是公众对图书馆员最集中的刻板印象。然而,图书馆员职业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过去近40年间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

    由于所学专业与今后从事的职业具有较大程度的关联性,加之根据职业抱负发展理论,人们会根据自己希望将来从事职业的社会声望和性别类型的符合程度来确定自己将要选择的职业,因此,可以认为专业的选择能够间接反映人们对职业偏好与对职业持有的刻板印象。简言之,如果男性对图书馆职业持有女性职业刻板印象,在填报志愿时很有可能不会选择图书馆学专业。

    通过考察受访者所在班级的男女生比例发现,图书馆学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的现象始自1991年,此后,男性与女性学生数量差距逐渐增大(表2)。由此可以判断,图书馆员是女性职业的刻板印象并非一直存在于公众心中。

    作者对11位曾听亲友或老师提及“图书馆工作适合女孩子”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认为图书馆职业是女性职业这一刻板印象的11位学生入学年份集中在1996年后。也就是说,图书馆学学生中男性多于女性的事实早于女性职业刻板印象的出现。但考虑到入学与就业时间至少相差4年,作者认为图书馆职业中女性多于男性的现象大约与女性职业刻板印象在同一时间出现。

    关于为何图书馆学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女性多于男性的趋势,根据受访人的谈话,可以建立起人们心中关于图书馆工作简单清闲、环境舒适安逸、职业稳定、竞争压力小等工作特征与“图书馆工作适合女性”这一刻板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推测,这些工作刻板印象与图书馆工作适合女性的看法彼此巩固,最终形成了1990年代末期及以后图书馆工作适合女性的刻板印象,并巩固了其女性职业的相关特征。

    3.3图书馆员社会声望和地位的变迁

    图书馆员社会声望和地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可以从构成图书馆员社会声望这一核心范畴的下位类概念范畴进行分析,包括图书馆工作内容、图书馆员工作状态、图书馆员身份、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与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图书馆员收入等方面。

    (1)图书馆工作内容。

    17位入学时间在1980-2001年之间的图书馆学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想到(或听说过)在图书馆工作可以读书,其中10位学生表示自己热爱读书,希望能够一直读书,图书馆里的工作能够“方便看书”(P5、P14)、“优先看书”(P7),对他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也成为他们选择(或接受)图书馆学专业的主要原因。为此可以推测,“在图书馆工作可以读书”在恢复高考至今前20余年一直占据了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显著位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着公众对图书馆工作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当今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基调。

    (2)图书馆员工作状态。

    “图书馆工作环境好”是17位集中在1993年前入学学生较常提到的职业刻板印象。在进一步挖掘“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好”的组成后,可以得到“干净”、“属于室内工作”、“安静”等工作特征。部分受访者将“图书馆”与“书”、“文化”相联系,认为“在图书馆工作是一件很文雅、有文化感的事情”(P6)、“图书馆属于书香之地”(P7),这也是使其感觉图书馆工作环境好的一方面因素。

    8位图书馆学学生与亲友对图书馆工作抱有“清闲”的印象,这种看法主要集中在1997年后。此外,2位学生的亲友用“安逸”描述图书馆工作状态:“大家都会这么觉得,约定俗成一样,就觉得图书馆工作是一个挺安逸、挺舒适的工作”(P36)。“安逸”指“安闲舒适”,从用法上来讲,多表达闲适、悠闲的状态。经过对访谈文本的比较,作者认为,亲友提及“图书馆工作安逸”更倾向于“舒适”的状态。如果将“清闲”理解为图书馆工作不累、体力劳动任务不重,安逸则表达了一种综合考虑了工作环境、工作量的结果,比身体上的“不累”更倾向于精神上“舒适”的感觉。

    据此可以认为从1997年左右开始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员工作开始具有了清闲、安逸、舒适的特征。结合图书馆员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清闲”与“图书馆工作适合女性”两个刻板印象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产生,且一直保留下来,成为了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员职业刻板印象。但为何是在1990年代末期产生了这一刻板印象,此外,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3)图书馆员身份。

    15位图书馆学学生将“图书馆工作”与“大城市”联系起来,认为图书馆学毕业后能够分配到大城市工作。从入学年份上看,他们多集中在1992年之前。根据访谈内容,受访者对“图书馆学毕业后在大城市工作”的解释可分为2类:

    认为只有大城市才有图书馆,图书馆学的学生毕业后必然会分配到图书馆工作,因而留在大城市。抱有这一想法的以生源地为农村、较小规模城市的图书馆学学生居多,也正是凭着对“图书馆学毕业后在大城市工作”的认识,他们主动选择了图书馆学专业,以实现“跳农门”(P10、P13)的过程。不过,希望毕业后能够分配到大城市工作并不只是农村学生的愿望,来自城市的图书馆学学生也希望借着分配工作的机会回到故乡城市(P5)。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学曾一度因为“只有大城市才有图书馆”的图书馆事业状况获益,成为了来自各社会阶层考生能够获得城镇户口的一条路径,这可能也是在恢复高考初期,图书馆学一度成为“热门”专业、生源多为高考状元(P9、P12等)的主要原因。

    与前文受访者的侧重不同,另有2位图书馆学学生强调“图书馆学毕业后在大城市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成为了大学生,毕业后就会被分配到省会城市等大城市的图书馆(P7、P14)。产生这样想法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在高校扩招之前,高等教育尚未普及,高校毕业生数量与用人市场极大的高学历人才需求量存在供不应求的关系,因而高校的毕业生会优先以国家分配的形式安排到人才紧缺与急需的大城市;二是他们均就读于北京的知名高校,学校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也是使他们无需担心就业问题的保障。

    (4)图书馆工作专业性与图书馆学专业教育。

    6位图书馆学学生多经历过周围亲友对图书馆职业专业性的质疑,且这些声音主要集中在1998年后。虽然“在图书馆工作还要学啊?(P30)”等看法是直接对设置图书馆学专业必要性的怀疑,但究其根本,仍反映了社会公众认为图书馆工作不需要专业背景的看法。部分图书馆学学生亲友在得知他们就读于图书馆学专业后会提出“图书馆学,可能就是管理图书吧,图书上架排架的,还需要学四年吗?(P31)”、“去图书馆用得着大学毕业生去吗?(P35)”、“图书馆还有专业(P28)?”等看法与质疑。可以看出,部分社会公众认为图书馆的工作主要内容为图书借还、上架排架等机械性的工作,不需要智力。这些印象的来源无从考证,但结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来看,社会公众进入图书馆,接触到的大多是流通阅览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多是借还与图书的上架、排架,因而,就不难理解社会公众会产生没有必要用4年时间来学习才能进入图书馆职业的看法了。

    (5)图书馆员的收入水平。

    分别于1991年与1993年入学的2位图书馆学学生(P17、P21)听到周围亲友谈起图书馆工作时提到其收入低。“收入低”并不是一个用于描述工作积极的词汇,但根据受访人所述,由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收入”并不是衡量工作的决定要素,因而并没有影响其对待图书馆学专业的态度;对于另外一位受访者,他的亲友使用了较为善意的表达方式,使他接受了图书馆职业收入低的看法。因此,“收入低”这一负面印象并没有强烈影响到文章中图书馆学学生对待专业与职业的态度。

    受访者提到与收入相关的概念范畴除了收入量,还包括收入的稳定性。9位图书馆学学生与他们的亲友认为图书馆工作比较稳定,他们的入学年份分布较为平均与分散。可以推测,图书馆工作稳定是人们一直以来对图书馆职业的印象。

    4.结论与讨论

    4.1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发生了变化

    综合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声望和地位两方面可以发现,1977年以后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并非一成不变:1970-1990年代初入学的图书馆学学生较常提起的印象包括“图书馆工作环境好”、“进入图书馆职业可以在大城市工作”、“在图书馆工作可以看书”;1990年代中后期入学的学生常听说的图书馆职业刻板印象包括“图书馆工作收入低”、“图书馆工作适合女性”、“图书馆工作清闲”、“图书馆工作专业性不强”等。

    4.2当代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大约形成于1990年代中后期

    徐建华团队2009年进行的“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发现,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工作包括重复、升迁机会少、非体力劳动、社会地位尚可、适合女性、清闲、可以顾家等特征E483,与本研究发现的1990年代中后期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据此可以推测,当代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大约形成于1990年代中后期。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对职业社会声望和地位提升产生消极作用的刻板印象(如专业性不强、工作清闲)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与消除,反而一直保留至今,左右着社会公众对图书馆职业的理解,如不加以重视与控制,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4.3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与图书馆事业发展是共生关系

    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图书馆事业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

    首先,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塑造。1970、1980年代图书馆学学生提到的“大城市才有图书馆”正是1980年代初期图书馆事业发展高潮的体现。从社会流动的视角看,毕业后分配至大城市工作有助于农村考生实现由农业户口向非农业户口的迁移(意味着个人享受的社会福利与社会声望、地位的提升),即“向上流动”,因此,“进入图书馆学、分配至图书馆工作、获得非农业户口”成为了一部分考生“向上流动”的策略。对此可以推论,得益于当时在省、市一级城市大规模建造图书馆的事业发展进程,公众形成了“工作环境好”、“在大城市工作”等积极的职业刻板印象,反映在高考填报志愿层面,则出现了多地“高考状元”、高分考生进入图书馆学专业的情况。

    其次,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反过来会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认为图书馆职业“清闲、适合女性”的看法在1990年代后入学的图书馆学学生中才开始普遍出现,虽然“女性图书馆员比例增大”与“图书馆职业适合女性刻板印象”二者出现的先后难以判断,但从1991年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大的男女图书馆学学生比例可以推测,“图书馆职业适合女性”的职业刻板印象在扩大男女图书馆学学生比重差异中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此发展,专业向职业输送的从业者性别比重差异逐渐增大,最终造成了如今3:7的男女图书馆员比例。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存在共生关系。具体是指,一代社会公众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形成受之前图书馆事业发展情况的塑造,同时,它又会影响到这一代社会公众对待图书馆事业的态度与行为,从而作用于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塑造下一代社会公众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如此循环往复。

    4.4时代背景参与塑造图书馆员刻板印象

    陆学艺等认为,1978-1991年期间大学招生制度的突出特点是,考试分数几乎成为录取与否的唯一决定因素,既不考虑个人的家庭出身,也不需要工作单位(包括农村公社或大队)的推荐意见。此外,今天影响很大的家庭经济条件,在当时也不是影响被录取者最终能否走进大学校门的因素,因为当时的大学生可以获得一笔足以维持生活的助学金。在这种意义上,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成为最公平的社会流动影响因素。这一观点解释了诸多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入学的受访者对“在大城市工作”这一图书馆工作特征的重视,即来自农村地区考生希望通过“考上大学”与“在城市工作”两个阶段共同完成提升社会阶层的目的。因此,当受访人填报志愿时,进入只在大城市分布的图书馆工作成为了他们眼中留在城市、“吃商品粮”的重要途径,因此成为了一代人心中较为突出与记忆深刻的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此外,1970、1980年代入学的图书馆学学生多经历了我国物质、文化均比较匮乏的时期,当时的工资分配制度使得各行业之间收入差异不大,因此,相对其他工作而言,图书馆较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读书的工作内容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较大,这使得图书馆职业的这些特征成为了社会公众心中最具代表性的职业刻板印象。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正是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瓦解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萌芽日渐壮大,就业、收入等由政府主导变为市场主导,由于机关和事业单位滞留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工资增幅很小,对求职者的吸引力急剧下降,职业的社会声望和地位随之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1985-1995年为图书馆事业的困顿期的成因)。加之1990年代中后期女性职业刻板印象的产生与兴盛,使得1990年代中后期入学的图书馆学学生入学时普遍开始接受图书馆职业收入少、清闲、适合女性等看法。

    当前我国图书馆职业面临若干危机与问题的产生与时代背景不无关系,但更多来源于此前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并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的积累,如果这些积弊在当今仍得不到有效处理,必将使社会公众加深甚至产生新的关于图书馆职业的消极刻板印象,导致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进一步恶化。这需要引起全体图书馆界的重视,并着力进行改善与解决。

    致谢:本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了诸多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但由于访谈保密原则不便透露姓名,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相关热词搜索: 馆员 高考 刻板 变迁 印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