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谭恩美代表作《喜福会》研究综述

    时间:2020-03-27 07:56: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喜福会》是谭恩美的代表作。本文试图对《喜福会》二十年来的研究加以梳理和回顾,剖析东西方读者对该作品兴趣的不同点以及有可能得出的不同结论。

    关键词:《喜福会》 研究 异国情调 文化政治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1989年,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小说一出版即大获成功,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销量达四千多万册,成为1989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赢得了普通读者的广泛喜爱并获得主流文学评论界的不断关注,并一举夺得“国家图书奖”、“港湾地区书评奖”和“英联邦俱乐部金奖”等全美多个小说大奖,1994年成功改编成电影,后又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20多种语言,广为流传。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内外对谭恩美代表作《喜福会》的研究成果众多,褒贬不一。通过疏理可以发现,西方(尤其是美国)学术界大都集中于解释小说中由母女关系主题升华开来的种族、性别、身份、阶级、民族主义等方面的寓意,而国内更为注重的是基于文本分析的冲突和身份等问题,似乎都倾向于作品的文化政治批评而薄艺术审美。

    一 国外的异国情调评论

    尽管评论角度各不相同,西方学者一直给予《喜福会》及其作者谭恩美极大的兴趣。一方面,《喜福会》已经引起不少美国主流白人评论家和多数华裔女性知识分子的关注和接受,谭恩美也因此受到广泛好评;另一方面,一些生活在异己的主流文化中的美国华裔评论家认为,谭恩美在这部作品中再现、加深和扩大了西方人对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的“他者”印象,从而削弱了华裔抗击白人种族歧视的战斗力。

    就在《喜福会》出版后不久,美国学术界马上纷纷为其喝彩。1989年3月,许多热情洋溢的书评开始出现在美国的一些重要媒体上:《时代》的John Skow在《虎女士》(Tiger Ladies)中探讨了风水、星相学之类的中国文化要素在《喜福会》角色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新闻周刊》的Doroth Wang在《未言之秀赛》(A Game of Show Not Tell)中认为“谭恩美是当代讲故事的高手。她是一个具有罕见才华的优秀作家,能触及人们的心灵。”《纽约》Rhoda Koenig的《中国传家宝》(Heirloom China)说“该小说生动却不够深入,但人们不禁陶醉于谭的犀利观察和母题混合”;《纽约时代书评》的Orville Schell在《母爱深入骨髓》(Your Mother Is in Your Bones)中称“这部小说是一本书中珍品,谭的作品实际上己开始创造美国小说的一种新体式。”《华盛顿邮报》盛赞“谭恩美用她那讲故事的天才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种才能时时照亮书中的每一个页码。”由此可见,众多美国白人评论家对《喜福会》所描绘的难解、离奇、神秘的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印象深刻,充分感受到作品所彰显出的西方土地上的东方“灵异美”,因此该小说已经赢得美国主流白人社会的关注和接受,在美国主流文化市场获得了重要一席,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谭恩美现象”。

    20世纪90代以后,多位美国评论家相继客观而不失赞许地评论隶属边缘文学的《喜福会》,如1990年Amy Ling(林英敏)的《两个世界间:中国血统女作家》(Between Two worlds:Women Writres of Chinese Ancestry)、1993年Marina Heung的《女本/母本:谭恩美〈喜福会〉中的婚姻观》(Daughter-text/ Mother-text:Matrilinage in Amy Tan’s Joy Luck Club)以及Walter Shear的《<喜福会>中的代际差和散居者》(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Diaspora in The Joy Luck Club)、1994年Ben Xu的《回忆与种族自我: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Memory and the Ethnic Self: Reading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以及Stephen Souris的《唯有两种女儿:〈喜福会〉中的内心独白对话》(Only Two Kinds of Daughters:Inter-Monologue Dialogicity in The Joy Luck Club)、1998年Zenobin Mistri的《寻找谭恩美〈喜福会〉中的的种族名字和宗谱纽带》(Discovering The Ethnic Name And The Genealogical Tie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1999年Patricia L. Hamilton的《风水、星相和五行学说: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国传统信仰》(Feng Shui, Astrology, and the Five Elements:Traditional Chinese Belief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2001年Alison Gee的《边缘生活》(A Life on the Brink)和2002年Zeng Li(曾理)的《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Two Worlds,or One World?)等。他们将《喜福会》与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黄哲伦(David Hey Hwang)的《蝴蝶君》(M.Butterfly)进行深入对比,认为谭恩美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华裔文学传统中的异域情调、讲古、家庭关系和文化冲突,是汤亭亭家族故事和黄哲伦(David Hey Hwang)戏剧之后美国华裔文学发展中的又一座丰碑,同时,她也摈弃了关于中国女性的刻板形象,以东方文化折服了美国文明,充斥其间的各种中国意象以及它们所蕴涵的中国文化与哲理也已成为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显示器,发展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华裔文化的建构。

    与此同时,Frank Chin(赵健秀)、Jeffery Paul Chan、Shawn H. Wong等部分同时代美国华裔男性评论家竭力谴责谭恩美为了迎合西方社会长期盛行的种族主义猎奇心理需求,在《喜福会》中故意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贫穷、落后、愚昧、野蛮、守旧、低劣的“他者”,极力扭曲或捏造中国传统文化和名著,夸大和强化了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同时细腻、大量地向崇尚自由平等的西方读者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丑陋因素,正是神秘怪异的非理性中国和文明理性的美国“主体”产生的强烈对比才让西方读者那么着迷,事实上,她以另外一种方式使得东方主义更加具体、真实和更具说服力,导致了严重的文化误读,甚至是敌意。如1991年,在与他人合著的《大唉咦!》(The Big Aiiieeee!)中,赵健秀以《喜福会》为例明确表示:

    “谭恩美小说中所描绘的中国和美国华裔都是白人种族主义想象的产物,既不是事实,也不是中国文化,更不是中国或美国华裔文学”。

    二 国内的文化政治批评

    中国学术界对《喜福会》的研究正式开始于张向华发表于《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的论文《美国华人社区角度下戏剧版〈喜福会〉之我见》。《中国期刊网》1994年至2008年底的数据库中,仅篇名出现《喜福会》的文章就有105篇,而主题搜索则有216篇之多。但纵观各家对《喜福会》的评论,似乎大都倾向于文化政治批评,而薄艺术审美。“文化、冲突、融介、身份、主体”等关键词,要么出现在文章篇名中,要么出现在关键词中,而其中又以冲突和身份的出现频率最高。

    以《中国期刊网》搜索到的105篇文章为例,其中仅《在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上——评〈喜福会〉文本结构的特色》(徐劲,2000)、《文本风格与创作语境——由小说〈喜福会〉谈起》(施敏捷,2001)、《语言选择与文化取向——解读谭恩美<喜福会>的语码转换功能》(何木英,2004)、《〈喜福会〉的人物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叙述学和文体学分析》(戴凡,2005)和《飞散、杂合与全息翻译——从〈喜福会〉看飞散文学写作特色及翻译理念》(周晔,2008)等10篇探讨《喜福会》作为艺术品的特性,其余94篇或分析小说的文化问题,或讨论作品的政治批判性。

    探讨文化问题的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分析了小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如《解读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国麻将》(张瑞华,2001)、《五行理论与〈喜福会〉的成功》(何立群,2005)、《从中国麻将解读〈喜福会〉的文本结构及叙事魅力》(李敏,2007)和《美国裔族文学中剪不断的“根”文化——从〈根〉、〈喜福会〉、〈短暂的礼拜五〉说起》(张军,2008);另一类讨论了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冲突、文化融合问题,如《隔膜·冲突·融合——〈喜福会〉的跨文化审视》(刘晓红,1998)、《〈喜福会〉:异质文化交会的画卷》(刘熠,2000)、《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程爱民、张瑞华,2001)、《从〈喜福会〉的“美国梦”主题看东、西文化冲突》(袁霞,2003)、《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解读华裔小说〈喜福会〉》(王和平、王婷,2007)、《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朱漱珍、魏青,2008)。

    《喜福会》政治批判性的探讨文章也可分为两类:一类从文化批评角度或后殖民角度讨论作品的文化身份主题,如《边缘文化与〈喜福会〉》(柯可,1999)、《从话语消失看〈喜福会〉中主体重建》(陆薇,2000)、《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胡亚敏,2001)、《中国就在你的血液里——解析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观》(董昕,2005)、《解构二元对立:后殖民视野中的〈喜福会〉》(康利荣,2007);另一类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说的女性意识,如《解读被双重边缘化的文化属性——试论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刘卓,2003)、《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兴起与谭恩美的〈喜福会〉》(包丽丽,2003)、《试论〈喜福会〉中的埃勒克特拉情结与母性力量》(顾静芸,2007)、《女性当自强——〈喜福会〉的女性主义解读》(赵莹,2008)。

    总的看来,国内外学者们对《喜福会》的研究成果丰硕,虽然视域多样、观点迥异,但大致可以依据其评判态度划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高度褒扬《喜福会》,大都集中于分析小说的主题和内容,这是中西学术界和普通读者的主要态度;第二类谴责谭恩美迎合西方大众的东方主义猎奇心理,在《喜福会》中有意歪曲中国传统文化,树立神秘怪异的中国“他者”和文明理性的美国“主体”之间的对立,这是一部分美国华裔男性评论家和中国学者所持的主观、激进的态度;第三类一方面承认谭恩美在《喜福会》中有意强化了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他者”形象,另一方面又认为《喜福会》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东方主义,是一部分中国学者较为客观、公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Frank,Chin,et al.The Big Aiiieeeee:An Anthology of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and Japanese-American Literature[M],ed.New York:Meridian,1991.

    [2] 陈蕾蕾:《谭恩美和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3] 崔万胜、张萌:《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述评》,《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 华茜:《东方神秘降服西方文明——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作品浅议》,《名作欣赏》,2008年第5期。

    [5] 林涧,戴从容译:《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及归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6] [美] 谭恩美,程乃珊、贺培华、严映微译:《喜福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7] 王蒙:《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与中国人》,《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8] [美]尹晓煌,徐颖果译:《美国华裔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 曾理:《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作者简介:

    万永坤,男,1972—,云南省玉溪市人,在职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实用翻译,工作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刘晓红,女,1960—,昆明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工作单位: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代表作 综述 研究 谭恩美 喜福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