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外溢效应及其具象化价值表现

    时间:2020-04-18 07:55: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从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外溢现象,通过分析其中的个体文化样态,进而探析与之相对应的溢出效应及其具象化价值表现。为此需要在理论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并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阐述少数民族文化外溢效应的突出表现与价值反映。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外溢;猎奇效应;审美效应;价值推崇效应;具象化价值

    大凡涉及宏观文化的研究都常常会受到“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绝对主义”在指导思想上的羁绊。文化相对主义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倡导文化价值的独特性,否认存在评判文化优劣的绝对标准;但它却忽略了人类以生产力等要素为量化标准的文明尺度,也就是说作为文明的外在形式文化虽无质上的优劣之分却有量上的强弱之别,否则就没有今天在国际文化领域内的话语权之争了。①反之,文化绝对主义以自我文化价值观为核心,对所谓的异质文化采取偏执的优劣选择,强行取消文化多样性的普适原则;同时,它也明确地维护了初始原则的真理作用,欲使人们摆脱对文化认识论之偶然性与不可知性的纠结。鉴于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导致的文化认识论误区,我们既要避免因此产生的文化孤立与僵化状态,也要反对由此演变而来的文化优越论。要倡导以更为靠近文化价值本源的“多元文化主义”为认识论,既秉持公平、开放的文明共存准则,也承认文化个性又不排斥文明共性;既认同文化模式在本质上相通,也不否认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文明价值体量上的大小区别。因此,我们将在多元文化主义架构下展开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外溢效应及其具象化价值表现的思考。

    一 少数民族文化外溢及其显现效应

    在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文化外溢”?笔者以为:族源文化在其影响力半径外所产生的猎奇、审美及价值推崇等效应实质上就是文化外溢。将上述三种效应叠合可以大致对接文化外溢现象内在的总体因果关系,相应的“文化外溢效应”也应是反馈主客体之间因果现象的广义文化表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属于族源文化,它自然也拥有本身文化影响力边界外的溢出效应及支撑此因果现象的价值体系,其文化传导过程必然出现文化外溢现象。如:少数民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形成的“原生态结构”实际就是域外人群对其生态文化形式的潜意识描述;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工艺品、服饰及建筑等文化样态带来的“民族风”应该就是域外人群对其适时的审美风尚的借鉴表达;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衍生出的“代偿性功能”其实就是域外人群对其信仰认同而寻求的备用机制作用。上述现象证明已有少数民族文化切实超出了它的影响力半径,并以诸多效应形式在多元文化主义框架内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少数民族文化外溢主要依赖域内外人口的双向流动和各种媒介对相关信息的时空流转,且猎奇、审美、价值推崇三种效应所反映的因果现象若以少数民族各族源文化为参照系,都应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行为结果。前者通过原住人口从域内向域外的流动和本土媒介外向的时空流转功能来完成,后者则通过非原住人口从域外向域内的流动和非本土媒介内向的时空流转功能来实现。一方面,人口流动所裹挟的文化溢出效应始终伴随着中国社会文明前行的步履,成为各族源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常态,势必导致富集文明内涵的少数民族文化从域内向域外盈溢。另一方面,无论何时何地,媒介的时空流转功能皆可借助于时空概念对相关族群文化发展过程和生长范围的描述与界定,达到通过特定载体流转少数民族文化成果的目的。此外,我们上述定义的“外向”与“内向”意义,实际上是相对于成为信息宿的域外社会人群而言,作为信息源的少数民族文化依托媒介传递信息而具有的方向性。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从理论上界定猎奇、审美及价值推崇三种效应及其层级关系呢?只有弄清楚这些概念的理论内涵,才能讲清楚后文关于当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外溢现象在三种效应层级中的具象化价值表现。猎奇心理本是人类探寻新异事物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意识活动,其作用于特定的自然及社会表现形态时所产生的因果现象便是“猎奇效应”。审美观属于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它指导人类去感知客体世界的美学价值,目的在于评判客观事物价值的优劣与大小,从而实现有价值的人文关怀和塑造完美的人格,这一感知过程中存在的因果现象就是“审美效应”。价值推崇则是主体对于客体采取利己主义价值选择后进行高度评价的结果,因此在有限环境下由于该评价结果而显示出的因果现象即是“价值推崇效应”。三种效应之间体现出逻辑上相互关联、意义上依次递进的关系,从第一层级(猎奇效应)主观臆断的信息加工,到第二层级(审美效应)有目的性的认知取向,再到第三层级(价值推崇效应)人文价值的终极关怀。

    猎奇效应发端于人皆有之的本能的好奇心理,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初级信息加工的结果,它只能片面地传递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审美效应是人类积极生活过程中的一种中级审视反应,目的在于评判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美学价值,以利于个体认知功能系统的不断完善,从而决定认知行为的价值取向。价值推崇效应处于认知效应体系中的顶层,它最主要的职能是真实展现以价值观为内核的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的过程,继而推动人类文化的内在价值文明的发展。

    二 少数民族文化外溢效应在历史上的凸显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外溢现象昭彰于三次民族大融合。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中国腹地的华夏民族融合,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始于秦始皇嬴政的大一统之际,又以后汉为甚,历经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朝为止。其间显要的融合结果为: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之间在地域空间上对流迁徙。如该时间段上在北方出现的主要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史称“五胡”)因为向南迁徙所建的十多个国家即是例证;同时,在南方也有大量华夏人(或汉人)迁往河西陇右以及进入蛮、夷等地区。当然,造就这一历史态势的重要文明孔道非北方的“丝绸之路”和南方的“蜀身毒道”莫属。②加之佛教传入中国、青瓷制法的成熟、茶叶饮用和贸易的肇兴等划时代大事件在汉代出现,客观上推动了初次民族大融合的顺利完成。第二次民族大融合起于唐末,历经辽宋夏金元时代。其间显要的融合结果为: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之间的民族畛域缩小,相互族别楔合加深。如在与回鹘、新罗、党项等民族的战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契丹族,虽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政权(后改称“辽”),但在辽亡后多数契丹人又很快融入汉、蒙古、女真各族,至元朝契丹族已被视为汉人而列入“汉人八种”之一。又如公元1038年成立西夏国的党项族本是西羌族的一支(故又称“党项羌”),它在吸收氐、吐蕃等民族成分后演变为独立的民族,尔后又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流散各地,幸存者多汉、回、藏、蒙化。公元1115年肇建金王朝的女真人在南下的过程中把大量汉人掳往东北,同时又将部分本族人迁出故土而散居汉人、契丹人地区,以致到了元代,女真人也被朝廷视为三等的汉人(元朝分国人四等:蒙古人第一,色目人第二,汉人第三,南人第四)。第三次民族大融合跨越明清(以清朝为主)两代。其间显要的融合结果为: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之间多维度融合,夯实了中华民族之基础。由于人口迁徙与族别楔合带来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乃至兼并战争、开疆扩土、屯垦戍边、会盟和亲、接册受封等等社会活动,到明清时代,众多的民族基元相互嵌合,基本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无论是明朝留居中原地区的回、维、蒙古、西夏遗民为避免被边缘化而多改汉姓的个人行为,还是清廷“迁界移民”“剃发易服”“满汉一家”“改土归流”等民族政策之国家行为,都不过是第三次民族大融合进程中适时的具体呈现而已。③

    此历史契机成就了以相对固化的文化符号系统为主的族际交流活跃期,并激发了以民族融合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少数民族文化外溢效应。因为外溢所以融合,因为多元融合所以生生不息。此间,无论人口多少、地域大小、历史长短,各民族皆充分展现本族源文化的价值与功用,进而将众多民族文化因子融汇成庞大的中华文化总体。以致在三次民族大融合中的秦汉、大唐、明清(前)盛世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便是包含少数民族文化因子的中华文化成果大量外溢,并实现了其文化软实力从内生到外延的转型。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多元且日臻成熟的文化价值观内核对周边乃至全世界文化价值取向之影响力巨大,结果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华文化成果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形成四方来朝,竞相仿效的国际文化氛围。”④

    三 当今少数民族文化外溢现象在猎奇、审美、价值推崇效应层级中的具象化价值表现

    (一)关于生态价值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衡量现代文明社会健康发展与否的三把尺度。⑤其中之一的生态效益即是生态价值的外化表现,前者须以后者为基础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量化标准,从而才能准确地发挥生态效益的衡量尺度作用。此过程中不可僭越的规则是:当人类对由生物群落及无生命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进行价值选择时,既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进化原则,又须遵循生态平衡的内在规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目标。⑥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人们在审视物化商品的生态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生态价值观指导下的认知系统构建。而这一点正好反映在中国少数民族对诸多生态文化现象的朴素理解上,因此显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特有的生态价值属性和生态认知功能。那么重点是,当今现实社会中此生态价值表现着重在哪一效应层级上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外溢现象呢?这就要由该生态价值所衍生出的文化功能决定了。事实上,差异性功能最能直接显示如今的少数民族文化在生态范畴中的比对价值。因为不同,所以才有人们探寻新异事物的倾向性意识活动,才有寻求不同文化的多元意义,才有相对弱势文化(以文化体量而言)的所谓“原生态结构”。而本文定义的猎奇效应恰好能印证这种差异性功能所导致的因果现象。因此,当今的少数民族文化外溢现象应着重在猎奇效应层级上显现其生态价值。为此,我们以选定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现象为例,佐证上述命题得出的结论。

    1.图腾崇拜中的动植物崇拜⑦

    鄂温克、鄂伦春族崇拜熊,认为熊与他们有某种亲缘关系,因而形成一系列复杂的膜拜仪式和礼熊禁忌。《蒙古秘史》称蒙古族是苍狼与白鹿相结合而生的姻族,于是有了狼图腾。畲、瑶、苗等族把仙犬盘瓠奉为至高无上的尊神,进而加以氏族标记。⑧拉祜族相信其先人从葫芦而生,故把葫芦视为吉祥物,每年要过“扩塔节”。⑨普米族最为隆重的自然崇拜风俗是“日真崩”,其中核心的内容就是认定某棵大栗树(或松树)为山神树,然后由村寨成员集体祭祀。⑩德昂族尚茶,相传茶叶仙子是其女性始祖,所以将茶叶作为图腾。

    上述例证表明:自然力在被少数民族人为神化过程中具象成为特定的动植物图腾,并演化出表达一定关联性的物体崇拜。证明氏族的认知行为已接受了生态环境的信息嵌化,并表现在图腾祭祀的频度与自然节律的关系中。当然,这也说明少数民族的动植物崇拜活动仍属于小众的生态文化行为,具有突出的族别及地域特点。

    2.葬俗

    天葬是藏民族流行的将人的遗体置于露天让飞鸟啄食的葬俗,葬时会有烧柏升烟、焚香诵经、肢解亡者、拌和糌粑等程序。水葬是将死者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部分门巴族、藏族人采用,通常由司葬者将遗体屈肢、捆扎、缚石后入水鱼食。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安葬逝者的风俗,黔西南的苗族和台湾兰屿的雅美人仍有实行,人们将棺木停放在岩洞或打入峭壁的木楔上加以保存。树葬也称“挂葬”“木葬”等,现还遗存于鄂伦春、赫哲、鄂温克、瑶等民族中,主要形式是把去世的人置于大树上使之自然风化。另外还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按教义采用薄葬,遗体直接入土、不用棺椁、不得有陪葬品。

    上述例证表明:朴素的布施与简约思想已深入到少数民族的葬俗文化中。一是敢于直面生物循环逻辑中人与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以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二是刻意降低生态成本(如减少熟土占用),以避免超越生态环境自净能力之阈限。

    总之,由于时间(历史)和空间(地域)上的双重阻隔,少数民族的动植物崇拜行为和葬俗方式具有明显的神秘性、排他性特征,导致域外人群多拘囿于仪轨形式等差异性文化表征而从猎奇效应层级上去反馈其文化功能,忽略了多元文化主义思维下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外溢过程中的价值内核。实质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与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共融共存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相契合的,看似古老的表达方法中隐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原始思想逐已逐步嬗变为各民族的生态价值观念(甚至被上升到伦理与宗教的高度)。

    (二)关于美学价值

    审美的目的在于人文关怀过程中对客体的美学意义进行价值评判,也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去衡量客体价值的大小(区间)与优劣(属性)。那么审美行为中主客体之间的价值意义,又怎样从本文涉及的效应层级上去对应少数民族文化的外溢现象呢?笔者认为,若要从猎奇效应、审美效应、价值推崇效应中三选一,最能凸显少数民族文化外溢现象的应该是居中的审美效应。因为其中的效应结果较充分地体现了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少数民族文化的观赏性功能;而与该功能相应的审美策略又多取决于实用主义的欣赏原则,加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是以民俗审美事象为主体特征的美学形态”,其民俗美吻合于特定的从众审美风尚即符合某一时间段上的集体遵从、适时运用、传统与现实呼应、观赏与参与并举等审美逻辑。这就为域外人群采取实用主义欣赏原则提供了价值基础,也是少数民族具体审美样态外化过程常常被冠以“民族风”的深层次原因。为此,笔者归纳出部分少数民族审美活动中的具体文化形态,以此展现不同民族在传统歌舞、工艺品、服饰及建筑中的审美个性,从中印证少数民族文化外溢现象在审美效应层级中的具象化价值表现。

    相关热词搜索: 外溢 具象 民族文化 中国 效应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