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罗时汉青春的忆念

    时间:2020-04-25 08:01: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千丝万缕,琅桥情深。魂牵梦萦的蒲圻,十年蹉跎太漫长,但为他后来成就事业打下基础。他说,在琅桥的一段经历磨练了意志,加速了一代人的成长

    2019年4月2日,湖北省赤壁市中伙铺镇。大雨时作。

    小车在乡路上颠簸,不时“哗啦”溅起一滩积水。罗时汉翻动一本纸页发黄的日记,为我们讲着下放的故事。

    这位《长江日报》原主任记者曾是下放蒲圻(现更名为赤壁)琅桥公社红光6队的一名武汉知青。正值下放50年之际,他邀约多位当年知青结伴而行,再次踏上琅桥之旅,寻找留在这块土地上的青春足迹、历史遗痕。

    琅桥遗梦

    曾经的琅桥公社所在地到了,车子在一个杂货店兼肉铺前停了下来。平日难得一见的纯土猪肉吸引了几位老知青大姐,她们大块大块买起来。罗时汉却不见了踪影,他在四处寻觅……

    他寻觅那座古庙改造成的琅桥小学遗踪,寻觅几度夕阳红里的琅霞桥,寻觅环绕琅桥古街流淌的那条小河。它们隐没在清明时节的烟雨里,隐没在时代变迁的兴替中。

    行行重行行,风风亦雨雨。在我们陪伴下,他们来到当年插队落户的三连王家,曾经的琅桥红光6队、现在的中伙铺镇官庄村八组。在一幢新房外接的厨房里,他和几十年来念念不忘的当年王队长的后人见面了。老队长和王妈老俩口已不在人世,他们的子女汉珍、汉萍、汉新和外孙女婿明辉正忙着张罗午饭。桌上、灶上,食材已经洗净备齐,锅里的汤已经炖开……

    但罗时汉无心停留。经过村头那苍老孤单的百年枫杨树,来到三连王家上湾,找到了当年队长王孔仁的老屋。老屋早已坍塌,成为残垣断壁。门框还在,青砖墙上红漆书写的毛主席语录仍依稀可见。

    2014年回琅桥,他曾摘下没有了主人的老屋门牌作为纪念。今天再来,他倚着断墙和空空的门框,百感交集,欲哭无泪。如今的上湾,寂静,人口稀少,不见了当年的老伯老妈、生龙活虎的青壮劳力。队长、王妈、保管、会计……他们都消隐在对面的山林里,成了东倒西歪的墓碑。只有那口水塘还在,春水丰盈,像昔日村姑的眼睛一样清幽。

    当年曾无数次走过的山路,已变迁多次,最早的路已没入青翠的竹林,一棵棵深色的新笋正在拔节,就像50年前的知青们,焕发着勃勃生机。

    “无论如何,琅桥、神山都是流淌在我血液中的地名。”在一篇关于下放的文字中,罗时汉这样说。几十年来,罗时汉回到第二故乡不下十次。风雨兼程,不断追寻,历数十年而弥坚,有着一份深深的琅桥情结。

    六七十年代的乡村书写

    当年,在三连王家,信息闭塞的乡村生活,让一些知青感到空虚。在阅读和写作中,罗时汉找到了精神寄托。少量中外文学名著在知青中秘密流传,其中有《复活》《红与黑》等;罗时汉如饥似渴地读过这些“禁书”,更多的时候无书可读。白天出工,晚上在油灯下,他记日记,写杂文、随笔、诗歌,笔耕不辍。坚持读和写,使他的写作能力慢慢提高。

    罗时汉记录了乡村生活一一修塘打硪,耕田扯秧扯田埂,割谷收谷板谷守谷;到公社挑化肥,到官塘驿卖麻,到宋家河参观“打倒新沙皇”展览,到蒲圻砖瓦厂挑土,到嘉鱼县城买鱼秧,以及到向阳湖挑堤、四邑公堤防汛……其中,也不乏精神上的困惑和青黄不接时的饥饿。

    他的笔下,也存留了琅桥人朴实的音容笑貌:“清晨,我被队长喊醒,他告诉我快起来迎接九大”;“今天是端午节,王妈叫我去吃麦粑,又是盐鸡蛋。后来又添一碗鸡汤我喝”;“王妈一家真是农村少有的,给我精神上无比安慰,她是善良热情的典型”;“中午去砍柴,遇到大雨,淋湿了我们全身……,农民的孩子,在山林中、在雨水中穿行,她们挑着松枝,她们在呼唤着,求救地喊。我连忙跑上去接过重担。”……

    这些六七十年代的书写,无意中为后人留下了公社的青史,“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农耕文明遗存”。

    后来,罗时汉招工进了鄂南化工厂一家坐落蒲圻城西的武汉三线战备工厂。蒲圻的青山绿水,让他留恋忘返。

    1975年夏天,写出的《陆水风情》就颇有唐宋散文的韵味:“幕阜绿岗,壁山赤矶。率云溪而汇长河,傍洞庭兮绾九乡。取松竹之菁华,汲地藏之甘美。曲折锦带,流光翡翠。樵夫对唱,綄女搏溪。下游开阔之处,一城突崛,三门临水,谓之蒲圻也。城西风色尤佳,幽谷俪影,流回峰转。水碧钱塘之潮,渚白长沙之洲。白圯虹卧,青塔柱立。熊踞虎视,威镇方圆。”

    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春节,他还记录了农民元宵舞狮、玩灯划船的欢乐场面。在《30年前我高考》中描述:“我坐在青石板上,从碧绿的陆水河上吹来阵阵清风,城门洞里不胜凉爽,偶然有人牵着毛驴、担着竹器,下渡船从城门穿过。”这些都展示了罗时汉不俗的文学功底,流露出他对第二故乡的浓浓乡情。

    第二故乡的不了情怀

    上世纪70年代末,罗时汉从蒲圻调回武汉。先在《武钢文艺》任编辑,稍有闲暇,他就回来,看望乡亲,徜徉山水,撰写有关蒲圻的散文和诗歌,以此回报第二故乡。发表在《湖北日报》副刊的散文《陆水行》,以优美深情的文笔,率先把陆水风光介绍给世界;还有发表在《长江文艺》的《深山的纺织城》以及《夜宿羊楼洞》等,都是叙述蒲圻的有影响之作。

    上世纪90年代入职长江日报社以后,罗时汉的文学视野更加广阔。他先后出版小说、散文集多部,代表作有长篇《白沙洲芦家》《武汉往事》等,中篇《翻身农奴把歌唱》《与你同行》等等,散文集《孤云独去》《一意孤行》《孤帆远影》。还有报告文学《木梓树为什么这样红》《裘法祖:广植杏林的仁者》等,成为颇有影响的记者兼作家“两栖”人才。

    著名作家池莉曾说,罗时汉的山水和人物是活在精美的文字里,它们干净、漂亮、美好;它们一唱三叹,披肝沥胆,情深意长。凭着创作实绩,罗时汉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并被评定为一级作家。

    退休以后,罗时汉仍不辍笔耕,作品迭出,撰有《百年漢阳造》《湖北最美乡村》;出版了《大路朝天》,最新的《十八芳华》是由他主编的60万字厚重之作。江城武汉,是他笔下盘旋不过去的重要主题。

    身居江城,不忘蒲圻。己亥年油菜花开时节,罗时汉不舍旧情,不忘初衷,于风雨中再回第二故乡。这次,他带回了50年前在琅桥的工分簿以及日记和习作本,还怀抱一块有铭文“蒲圻烧制”的明代武昌城墙砖,捐赠给赤壁市博物馆。罗时汉说,在琅桥的一段经历磨练了意志,加速了一代知青的成长;知青从农民的身上感受到纯朴和善良,同时知青也把城市文明带给了农村一一这是一场双向对流的上山下乡运动。

    魂牵梦萦的蒲圻,十年蹉跎太漫长,但为他后来成就事业打下基础。罗时汉认定:任何东西不可取代那段青春的忆念。年近古稀,罗时汉仍然想回到琅桥,为变革中的山村打捞历史的记忆,希望能写出三连王家村史和家族史。

    罗时汉的乡村书写、城市记忆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 余玮

    相关热词搜索: 忆念 青春 罗时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