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绵阳女作家群落:百花齐放,各领风骚

    时间:2020-04-27 07:58: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佳作不断,代有翘楚”,用这句话来表述当下绵阳的女作家群落,一点也不为过。

    早在1996年,时任绵阳市文联副主席刘大军就曾在《当代文坛》撰文,推介绵阳女作家群落,并用“风光旖旎”一词来形容当时的绵阳女作家们。

    16年过去了,绵阳女作家风光依然,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去感知世界,记录生活,营造出一份独特的文学景观,即使是站在四川省乃至全国的范围内,依然是可圈可点。

    文学奖的光环

    严格意义上来说,绵阳女作家的文学景观,应该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并在省内文学界崭露头角的。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及以前的时期,经过一轮轮文学热潮之后,全国的文学热潮慢慢冷清下来。2006年绵阳市文联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时任绵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刘大军曾用这样一段话来回忆当时绵阳文学的现状与尴尬:封闭于川西北一隅的绵阳写作者“伤痕文学”没赶上趟,“反思文学”没搭上车,“寻根文学”没回过神,“改革文学”失了语,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写作傻了眼……

    随着两部短篇小说的问世,这种现状得以突破性改变,其中之一就是郁小萍于198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纤纤素手》。这是一篇关爱科学家的小说,有评论家认为,《纤纤素手》不仅符合小说的一切要求,而且具有小说的社会功能。刘大军则称,这篇小说的标志性文本示范意义迄今不能低估。

    也正是基于此,《纤纤素手》获得1988年的四川省郭沫若文学奖、第二届四川文学奖。同年,绵阳女作家赵敏的散文诗集《神奇的世界》也获得四川省郭沫若文学奖。

    正是这两位女作家,开启了绵阳女作家作品获得省级文学奖的大门。这之后,又是一个沉寂的10年。在1999年的第三届四川文学奖评选中,郁小萍的小说集《爱情卡片》和母碧芳的长篇小说《惑之年》同时上榜,《惑之年》还同时获得文化部献礼新中国成立五十年优秀文学作品奖。这之前的1992年,郁小萍的中篇小说《奔突》(与韦翰合作)获第二届“中国煤矿文学乌金奖”。

    2003年,郁小萍的散文集《紫色人生》和冯小涓的散文集《倔强之眼》获得第四届四川文学奖,2006年,冯小涓的小说集《在想像中完成》获得第五届四川文学奖。同年,母碧芳的长篇小说《荆冠》获得首届“鲲鹏文学奖”。这期间,郁小萍、母碧芳、冯小涓的作品还多次获得巴金文学院文学奖,冯小涓捧回了四川省首届天府文学奖单篇作品奖等奖项,言子先后两次获得宝石文学奖。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2月,作家冯小涓的散文《铁皮,在风中悲吟》获得北京第四届老舍文学奖散文奖,这是四川作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绵阳女作家获奖作品还有很多,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这些荣誉,不仅属于作家本身,更是属于绵阳文学界。这种荣誉光环,是对绵阳女作家群的肯定与认可。

    “红楼梦”与“李太白”

    在绵阳的女作家群中,周玉清与王慧清是两个不得不提的人。

    作为“中国女性续红第一人”,只要一提起周玉清的名字,大家都自然而然的把她与《红楼梦》联系在一起。周玉清年逾七旬,但依然在坚持写作,是目前绵阳女作家中年龄最大的。

    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熏陶,让周玉清一直痴迷于《红楼梦》。翻来覆去地读,周玉清逐渐对《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心生不满。15岁那年,她尝试写了7万字左右的后续,语文老师评价说,“人物活鲜鲜的,笔墨很像《红楼梦》。”

    小时候那个看似冲动的行为,给周玉清续写《红楼梦》播下了不可泯灭的种子。参加工作后,她的空闲时间全部用在《红楼梦》的资料收集上。1985年10月,在朋友的鼓励下,周玉清动笔续写《红楼梦》,到1987年7月完稿。1990年3月,《红楼梦新续》由北京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引起国内外红学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正是这部作品,奠定了周玉清的文学地位及其在红学界的地位。

    此后,周玉清潜心“红学”研究,在《红楼梦》人物与题材上进行深度开发,相继出版《红楼梦》(曹周本)、长篇系列小说《金陵十二钗》(四部)、长篇小说《金陵艳》、《秦可卿与宁国府》等作品,同样引起很大反响。就在几年前,她还创作完成了28集电视连续剧《秦可卿》。

    女作家王慧清是一名画家,但同时也写小说,并以写李白进入文学圈而扬名。

    王慧清最初是江油川剧团的一名舞台美工,画画是她的专长,在业界以“王牡丹”而闻名。闲时她也从事话剧创作,198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领命创作完成话剧《书剑许明时》,但因多种原因,这部作品没有搬上舞台。

    在创作话剧时对李白诗歌的海量研读,给了王慧清很大启发,认为仅仅一部话剧根本不足以表现李白,而自己的水平也远远达不到写出一部好作品的要求。经过两年的学习提升,收集了大量有关李白传奇故事,王慧清于1985年开始动笔,历时10年时间,完成了45集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李白》的创作。当年,北京一家影视公司买下拍摄权,因为多种原因而致拍摄搁浅。

    但是,王慧清并没有选择放弃。2000年底,创作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李白》,经过修改后,于2001年9月由长征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2002年3月,《李白》再版。

    目前,在王慧清的创作目录中,还有中篇小说《李白出川》、《梦绕长安》,20集川剧电视连续剧《太白进京》,戏曲剧本《太白进京》、《太白祭龙脉》、《铁棒磨成针》等,所有的作品都与李白有关。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用自己的方式,为弘扬李白文化尽力。

    传统的坚守与探索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并了解绵阳女作家们的文学成就,本章及以下章节将重点从出生年代,展现绵阳的女作家群像,并不是论资排辈。

    首先是新中国成立前到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们,她们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积累与生活积淀,经历了社会的变革与文学的变革。就写作风格而言,她们在固守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和文体的探索,体裁以小说见长,语言文字功夫纯熟。这个时期的女作家有周玉清、陈竖琴、王慧清、郁小萍、母碧芳等,周玉清和王慧清前文已经提到,这里不再赘述。

    原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竖琴是一位独具代表性的绵阳女作家,最初写诗,后来从事戏剧创作,并以此进入文坛,最大的文学成就是散文与短篇小说创作,出版个人散文集两部,戏剧作品曾获四川省优秀文化作品奖。经历过上山下乡,当过乡镇基层干部、机关办事员,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区委宣传部长等职,丰富的经历与阅历,让陈竖琴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原绵阳市作协主席刘大军评价说,陈竖琴思想敏锐,作品有思想、有生活。在她的作品中,能读到对传统文化的思辨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

    郁小萍,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时经历了特殊的年代,这成为她生活中最深刻的记忆,也是她创作题材的来源。1984年创作的《纤纤素手》让郁小萍一举成名,之后佳作不断,相继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文学专著多部,先后三次获得四川文学奖,并获得第二届中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撰文谈道,“读了郁小萍许多小说,惊叹这是一个艺术感觉很好的作家,作品有激情,行文又从容不迫,有强烈的先锋意味,却又无什么虚浮之气。”

    母碧芳最初以散文写作而见长,后因报告文学《“武引”第一笔》《紫土苍绿》《西部特区大启动》等在文学界产生很大反响。母碧芳对新时期文学接触广泛,接受了新的文学思潮、新的文艺思想和表达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小说创作中,她潜心都市题材的耕耘,相继创作了长篇小说《惑之年》、《无雨的日子》、《荆冠》等,备受关注与好评,被誉为新都市文学代表作家,曾连续三届出席全国作代会。特别是2008年地震后创作的博客体纪实文学《北川殇》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单位作为文献、史料保存。

    个性化与职业写作

    上世纪60到70年代,绵阳文坛不断有新人出现。受改革开放后新的文艺思想的浸润和新的文本影响,她们积极生活,“适意而写,述而不作”,视文学为生命的一部分,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冯小涓多年来一直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领域耕耘,善于把哲学观念用到创作中,代表作品有《倔强之眼》和散文集《幸福的底色》、小说集《在想像中完成》等。刘大军评价说,冯小涓的小说中,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化为一种艺术形象,对底层人物的性格命运进行艺术的表达与探索。她的散文作品也独具特色,有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并将哲学思辨赋予其中。特别是2008年以来,冯小涓创作了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对八位作家全方位反映抗震救灾的报告文学《挺起不屈的脊梁——5·12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纪实》倾注了心血,出版了纪实作品《北川无语》,并被翻译成藏文出版发行。

    贺小晴一直致力于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发表作品。评论家张德明认为,她的作品有普遍的人类经历与体验,通过一些琐碎的人生问题来表达人类精神的现实状态,被广为称道的作品有《太阳里没有黑子》、《时间小岛》、《等你把梦做完》、《心病》、《好大的风》、《扶桑》、《堰塞湖》等,长篇小说《花瓣糖果流浪年》被称为“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小说”。

    勤奋的言子每年都有大量作品在各级文学刊物发表,其散文创作日趋成熟,小说创作也独具特色,短篇小说《远去的稻田》、长篇小说《生活还没有开始》分别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宝石文学奖。

    “生活厚重,有历史纵深感。”这是刘大军对女作家费琴的作品评价。费琴现任职于涪城区总工会,有乡镇干部、政府部门领导等经历,业余时创作中短篇小说,早在1999年就出版了小说集《倾覆的双桅船》,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文雯在上世纪90年代因散文和散文诗创作而引起文坛的关注。2001年出版的散文诗集《独饮玫瑰》,位列当年四川文艺出版社文艺类书籍排行榜前三名。前不久出版散文集《知更鸟》和长篇小说《别爱我》,更是引起业界好评。刘大军点评说,如果能坚持下去,文雯当是绵阳首屈一指的才气作家。

    杨晓芸以诗歌见长,在省内诗坛有一定影响。学美术出生,杨晓芸的诗歌善于用艺术的眼光,去寻找纷繁复杂生活中的诗歌表达。杨晓芸的诗歌作品经常用独特的观感和奇特的语言进行表达,读起来感觉清新而空灵,给人思考和咀嚼的余地。

    陈雪菠从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很多小说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张栏的都市生活小说一直受各级文学期刊青睐,江油女作家西娃则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在城市与山区之间,对边缘人的生存进行描写,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品是《北京把你弄哭了》。

    这一时期还有散文作家钟锦钰、诗人郭诗莉等,限于篇幅,就不能一一点到。

    新生代美女作家

    “佳作不断,代有翘楚”,用这句话来形容绵阳的女作家群落现状,一点也不为过。就在最近几年,不断有80后、90后绵阳女作者作品在各级文学刊物上出现。在这个群体中,今年18岁的尚书是绵阳的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23岁的灵鹫,诗歌作品是从2009年开始频繁在诗歌刊物出现的。这个女孩从初中开始就悄悄用诗行构筑自己内心的秘密世界。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发表诗歌作品,是在《星星诗刊》,此后不断有作品在《中西诗歌》《山花》《延安文学》等刊物发表。2010年,灵鹫加入四川省作协。绵阳诗人雨田说,用诗的形式去表现内心的精神世界,这是灵鹫诗歌创作的最大特点。

    余幼幼这个名字,对很多读者来说显得陌生,但在诗歌界,这却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余幼幼目前就读于西南财大天府学院,从14岁开始写诗歌,也写散文,《诗选刊》、《诗刊》、《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时常能读到她的作品,并有多件诗歌作品入选各种权威选本,一部散文集也即将出版面世。绵阳诗人雨田说,余幼幼的创作成绩,2009年度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和2010年度90后十大先锋诗人排行榜第一名这两个荣誉,就可以证明。

    90后诗人毛毛,同样是绵阳女作者中的后起之秀。这个从江油走出来的小姑娘,用朴实的诗歌语言,去关注自然与乡村。就读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张益聪,同样引起绵阳市作协的关注,《青年作家》《诗刊》等刊物都能读到她的作品,在去年的第十届绵阳迎春诗会中,她的诗作《春天的诗行》获得一等奖。

    作为目前绵阳最年轻的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尚书是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高三学生。小学的时候,尚书就用真诚与善良,写出了第一篇散文《寻找往日的记忆》。进入高中后,紧张的学习并没有中断她对文字的偏爱。就在2011年春节,她的文集《拾捡温暖之光》出版,书中收录的是她初中以来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有青春的放纵与反叛传统的表达,有成长的迷茫,还有思考与感悟。

    相比之下,这些名字还显得年轻,甚至是陌生。但是,这样的名字,在绵阳越来越多,在绵阳的文学期刊《剑南文学》,每期都会出现一两个陌生的面孔。这种陌生,其实可以看做绵阳文学后继有人的表现,是绵阳文学的希望。

    数字阅读:绵阳市作家协会现有会员620余人,有中国作协会员18人,其中女作家4人;省作协会员171人,其中女作家30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