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张抗抗:北极有光

    时间:2020-05-07 07:59: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取名“抗抗”这两个字,是因为父母希望她有一种顽强的抗争精神。张抗抗两岁那年,就跟着父母进了审干学习班。爸爸妈妈这对抗战后期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因受到政治上的误解,被迫改行当了车工、泥水工、搬运工和中学语文教员。几十年的逆境,他们不气馁,也不向任何人诉苦,这对女儿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妈妈常从学校借书给她看,小学五年级那年,她在上海《少年文艺》上发表了第一篇习作《我们学作小医生》。不久,她收到一位素不相识的编辑的来信,叮嘱她千万不要骄傲。这位编辑就是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她不仅是张抗抗少年时代学习写作的引路人,今天,仍然是她创作的老师。她考进中学不久,就感到了“出身不好”的精神压力,也过早地成熟起来。幸运的是,她在中学的三年时间,遇到好几位极好的语文教员,使她受到较好的教育和文学熏陶,使她懂得了祖国语言的美,文学遗产的丰富和宝贵。

    十年动乱开始时,她和当时的青少年一样,参加了红卫兵的大串联、大检阅,整天在外边抄大字报,听大辩论,看批斗会,喊口号……妈妈不愿女儿这样混下去,便带着她前去采访一个下水救人牺牲了的女学生事迹,她的心灵被触动了。她认识到:一个人的生命要为人民发光。

    后来,她报名去黑龙江,支援边疆农场。四年过去了,她在农场种菜、压瓦、伐木、搞科研,当过通讯员……生活中有过艰辛曲折,学习和创作也有过酸甜苦辣。农场没有书读,回家探亲的时候,她就如饥似渴地读名著。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断治愈她心灵上的创伤,也敲开了她的心扉,使她变得更加聪明和更加顽强。张抗抗最喜欢的小说,是哈代的《苔丝》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这两个女性为反对封建的传统习俗和邪恶势力所作的斗争,使我震惊,也使我深深受了感动。我敬佩她们为争取自己的幸福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和信念,喜欢她们那种丰富的感情,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一时期张抗抗写出了长篇小说《分界线》。

    “四人帮”垮台后,她进了省文化局在艺校开办的编剧学习班,学习创作,思想上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创作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979年,她调入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80年,她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抗抗在文学上的成就使她成为国家一级作家,并担任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抗抗的创作既带有非常女性化的一面,例如几部主要作品从背景到人物,几乎都是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与铁凝不同的是张抗抗不善于把自己隐蔽得很深,去表现与她生活相距遥远的人和事。她紧扣当代青年生活,“从他们的历史创伤与现实际遇中寻觅与自己个性心灵相契合的主题”。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充满强烈的爱与憎,那属于张抗抗特有的感情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张抗抗文学创作的理性思维十分突出。前期作品往往是直露胸臆,后来则是透过人物内心独白、梦境、意识流等更复杂的手法表现出小说里深刻的哲学内涵。她说过:“哲学是文学的底肥,如果没有对现代艺术真正具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对人生、生命和自我意识在本质上的认识,所谓作品的‘突破’仅仅只是一种虚假的表象。”

    张抗抗的主要获奖作品有:《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红罂粟》获首届《上海文学》奖、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获黑龙江省文学大奖赛大奖、《赤彤丹朱》获东北文学奖长篇小说一等奖、《张抗抗散文自选集》获东北文学奖散文集一等奖、中篇小说《钟点人》获《东海》全国纯文学最高稿酬奖、1995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8年获中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

    相关热词搜索: 北极 有光 张抗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