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不该删去的开头和结尾

    时间:2020-05-08 07:56: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最初发表在1883年8月7日法国《高卢人日报》上,后收入短篇小说集《羊脂球》。这篇小说在选为课文时,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

    在分析这篇小说之前,我们先把课文删掉的部分补全。

    原文开头是: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原文结尾是: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人教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题干是

    这篇小说在选作课文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现照录如下。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教师与教学用书》提供的解答是: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叙事手法的效果。

    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

    删去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情节线索清晰,不枝不蔓,主要人物关系表现得更清楚。

    笔者的观点是,为了这篇小说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应该加上这些内容。

    小说是讲故事的,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能成为好小说。偏激一点说,判断一篇小说艺术性高低的关键不在于讲什么,而在于怎么讲。

    这篇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在当时甚至现在,并不鲜见,也并非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发生。《我的叔叔于勒》如果仅仅靠讲这个兄弟对面不相认的故事(比如把题目改为“于勒的故事”或“菲利普一家和于勒的故事”等),可糍就不会列入世界经典小说之林。它的艺术性和打动人心的力量,除了故事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讲述的方式很特别。

    特别之处在哪里呢?就在于开头和结尾,这篇小说整体上采用了多重视角的转换。首先是“我”的视角。“我”因同伴若瑟夫给了一个白胡子穷老头五法郎银币而诧异,于是引出了若瑟夫所讲的故事,之后转入若瑟夫的视角。但课文节选部分的叙述视角其实不是成年的若瑟夫,而是回忆中小若瑟夫的视角,这是叙述的主要视角。结尾又转回到成年若瑟夫的视角。整篇小说的结构浑然一体,去掉首尾,就不再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那么这种视角的转换和儿童视角的运用,妙处是什么呢?一是增加了小说的“可信度”,使读者能以最近的距离来观察故事中各个人物的表现,给人以现场感和真实感;二是增加了小说的“反思度”,使读者能从一个儿童的角度来看待并反思成人世界的丑事,更重要的是,小说所展现出的若瑟夫对待于勒们的心理和感情,是从小到大一以贯之的,这就与文中菲利普夫妇的表现拉开了距离,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小说具有了更深的意蕴。

    这里有一个矛盾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转变是因为受金钱关系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小若瑟夫直至长大成人,对待亲人和穷人的态度却与父母截然相反呢?不是说近墨者黑吗,何以他独出淤泥而不染?笔者认为这个矛盾是理解小说的一个关键点。

    莫泊桑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但他更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有对社会和金钱的批判,但更有对人性和人情的揭示,后者更能表现出一个作家的伟大。其实从“我的叔叔于勒”这个小说题目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其中蕴涵的温情。这个题目除了揭示出小说所用的儿童视角外,还暗示了作者的一种同情倾向。人们原先过多地强调这篇小说对金钱关系的批判,而忽略了其中隐含的对人情、人性、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由这种思考所产生的文本意蕴的深化。

    当我们带着一种“同情的理解”,从小人物的视角来阅读小说时,就会发现:于勒的可恨中有可怜之处,因为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并没有完全泯灭;菲利普夫妇的可鄙中有无奈之处,因为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当我们这样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自觉地和小若瑟夫站在了同一立场。小若瑟夫看待这一切,没有利益和利害关系的考虑,他不会也不可能站在一种居高临下的道德高度批判父母的表现,也不会用父母的受金钱所迷的眼光来看待他的叔叔。他只是用儿童易感的心来如实地看待、感受亲人的表现,这和现实主义所强调的不动声色的描写发生了巧合,作者也正好利用这种巧合(实际上是作者的故意安排)来隐藏自己的倾向,只着力于场面和细节的描写。小若瑟夫的立场越纯粹,从他的视角看过去的一切就越真实、越细致,他的感受和父母的感受的对比就会越鲜明,二者之间产生的张力就会越强烈。当小若瑟夫在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时,这篇小说内在情绪的紧张点达到了最高潮。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在现实面前权衡利害关系,这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错,但是,当这种考虑和亲情发生冲突时,就会对一个人的心灵发出拷问。如果这个心灵已完全被金钱异化,它就会像葛朗台对待女儿或刘老板对待虎妞那样无情,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这篇小说的深刻性在于写出了人的心灵和人际关系被金钱和利益所异化的过程。

    菲利普夫妇一家是过着简朴(“家里样样都要节省”)、勤劳(“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生活的小市民家庭。他们平凡,但有梦想,这个梦想就是于勒富有以后归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对于勒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于勒“大大占用了”哥哥应得的那部分遗产,但他的哥哥似乎也没采取什么过激的措施,只是“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打发到美洲去,而他也有感恩的表现,尽管只是写了两封信。故事的戏剧性场面出现在船上,菲利普夫妇由惊慌失措到“暴怒”绝情,片刻间完成了基于利害关系的考虑,并无情地避开了于勒。站在他们的立场,其举动是合理的。但小若瑟夫呢,他所站的立场却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一方是金钱理性,一方是血缘亲情,分开看各有各的道理。可这一切是从小若瑟夫眼中看过去的,因此二者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复杂的对应关系。发生在成人世界中的似乎平常的一件事,由一个孩子的眼睛看过去,就放大了这件事悖论人情的一面,使它的乖谬性和冷酷性突显出来。可以说,儿童视角的叙述刷新了读者看待人际关系的价值坐标,撕破了蒙在读者心灵上的世俗之网,使读者格外敏锐地感受到这种破坏的强度,从而进入审美反思状态。

    然而,这篇小说最打动人也最令人深思的还不仅于此,还有小若瑟夫的表现。小若瑟夫面对穷苦的叔叔,不是只在心里表示同情,而是果断地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这对小若瑟夫而言,是个了不起的举动,只要想想他有怎样的父母,就不难明白这一点。小若瑟夫的举动,可以说是出于下意识的同情,但他成年以后,对素不相识的乞丐,还要大加施舍,这说明什么呢?

    这是小说的亮色所在,说明作者对人性、人情的期待和信心。金钱关系并没有,也不能腐蚀一切,若瑟夫就是一个例证。在他身上,美好的人性战胜了金钱对人的异化。而且,小说结尾若瑟夫还对“我”强调:“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也就是说,若瑟夫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会如此。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这让我们在看到社会黑暗、感到人际关系冷酷的同时,更看到、感受到一种来自人性底处的洁白和温暖。让学生感悟到这一点,比让他们只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可鄙,作用要大得多,效果要好得多。

    由此看来,这个结尾(包括开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加上的。至于说“删去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情节线索清晰,不枝不蔓,主要人物关系表现得更清楚”,这似乎没有多少说服力。加上开头和结尾,我们才更信服王富仁对《我的叔叔于勒》(《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的一段解读:

    它可以让一代代的儿童都不要忘记、更不能轻视自己少年时期的人生观察和人生体验,并把自己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因为只有这样的心灵,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所以教学这篇小说,应重视小若瑟夫这个形象以及小说的叙述方式。从这里入手,或许能更接近艺术和人性的秘密。

    相关热词搜索: 删去 结尾 开头 不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