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人性之悲 手足之爱

    时间:2020-08-15 07:53: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风筝》是鲁迅先生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诗,收集在《野草》中,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就内容而言,作者回忆了他在少年时曾撕毁过童年弟弟的一只风筝的往事,但在教学过程中,就其主题而言,我觉得另有新意。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风筝本是孩子们最爱的玩具,正如文中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制风筝是童心,是天性,是童趣。而撕风筝则是伤害,是摧残,是毁灭,是冷酷,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尤其是对儿童天性的压制,“是对儿童精神的虐杀”。撕风筝并非偶然,并非随意,文中写道:“我以为这(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什么是有出息?什么是没出息?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早有的界定,只有读正经参加科举,然后做官,才是有出息。作为生活在旧社会中的鲁迅乃至更多的人都这样认为,那么,撕风筝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了。

    更可悲的是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这是怎样的悲哀呀!发人深思。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是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这源于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对儿童精神的压制,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况且,作为兄长的鲁迅也是受害者,他身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使他不喜欢放“风筝”,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直到他成年后,在外国的报纸上看到“游戏(风筝)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时才意识到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这何尝不是封建陈腐思想对他的天性的扼杀呢?这又何尝不是人性之悲?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可看出鲁迅对中国旧式教育的批判,希望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观念,希望儿童的精神之树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手足之情上来看,鲁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能有出息,那种爱是恨铁不成钢。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读经应试、出人头地是家长所希望的。鲁迅也是如此,希望弟弟能有出息,读经应举,有所作为。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然是几十年前的往事,即使作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送他风筝,赞成他放,我和他一同放”,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而作为弟弟,面对兄长撕毁了“蝴蝶风筝”“踏扁了竹骨”,不顶撞,惟听是从,不记恨,是对兄长的尊重。这又表现了浓浓的手足之爱。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他是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的人,对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也值得后人敬佩。

    《风筝》这篇散文诗的主题是:通过撕风筝这件事,来揭示封建伦理扼杀人的童心、天性。这才是鲁迅“心很沉重”的真正意义之所在,这也是民族的巨大悲剧。文中后来的补救,讨弟弟的宽恕,则体现了兄弟间浓浓的手足之情。正可谓:人性之悲,手足之爱。

    [作者通联:甘肃庄浪县水洛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手足 之爱 人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