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新暗恋桃花源》舞台探索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0-09-26 07:56: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1年7月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杭州红星文化大厦•红星剧院联合主办,杭州东西文化艺术中心水南半隐艺术文化会所协办的《新暗恋桃花源》舞台探索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来自戏剧界、评论界以及新闻界的20多位专家学者,秉持着“中肯评论、立足学术、坦诚交流”的宗旨,对《新暗恋桃花源》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茜,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巡视员、评论家梁鸿鹰出席了此次会议。到会专家学者有中国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安葵,原《中国戏剧》副主编王育生,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贾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宋宝珍,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清华大学哲学系美学教授、文化评论家肖鹰,《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徐涟,《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陶庆梅,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胡薇。同时,来自演出制作方的领导专家有杭州红星文化大厦•红星剧院总经理、杭州东西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杭州文广演艺机构负责人程俊,中国戏曲学院教师、《新暗恋桃花源》越剧编剧颜全毅,杭州东西文化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秘书长李莉,杭州艺术项目负责人白凤荣。另外,《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新浪网、搜狐网等二十余家媒体与会。会议由《艺术评论》副主编唐凌博士主持。

    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艺术评论》举办这次大型舞台研讨会很有意义,《艺术评论》在追踪热点问题、评论当下艺术现象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新暗恋桃花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模式戏剧,它在同一个舞台上用悲喜两种形式、两个剧种、两种历史背景下的情境,来表现两个意境深邃的完整剧本,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探讨。

    梁鸿鹰(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巡视员、评论家):赖声川创作有三个特点:一是现实的锋芒。二是倾向于搞原创,不愿意走跟别人相同的路。三是具有复合性。现在的文艺创作,线性的倾向于一个方向的作品比较多,但赖声川的剧作显然丰富得多。当下,新创作品无论是艺术上还是思想内涵上,到底能否经得起琢磨,并且让多方面的人都能有多种解读,这应当成为艺术家的一种追求。

    季国平(中国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新暗恋桃花源》一剧很新鲜,也很有趣,比较感人。我有两点感想,第一,《新暗恋桃花源》二十多年常演不衰,里面有很多诸如明星效应的商业因素。同时戏本身很有内涵,戏里面有两岸的情结在。第二,话剧和越剧的嫁接很值得关注。这个剧目本身的结构就有利于这两个剧种来表达。同时,嫁接之前首先考虑了群体,观众定位为年轻人,这都是跟市场相关联的。

    王安葵(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新暗恋桃花源》在追求娱乐性的同时,核心的东西是使人感动的。云之凡和江滨柳两个人的生离死别,确实有着非常清晰的政治背景,就是两岸的分离。暗恋同时,拿《桃花源》这个寓言性很强的故事来混搭,用来跟“暗恋”进行对比, “暗恋”很严肃,“桃花源”很滑稽。这是用滑稽跟严肃的、人生的东西做对比。这种滑稽、无奈也是一种很深层的人生感受。

    王育生(原《中国戏剧》副主编):现在的泛娱乐化是十分危险的,像《新暗恋桃花源》这样有文化内涵的戏剧是好的戏剧。艺术最大的价值就是探索、创新,没有探索、创新,其他别的因素都不存在。

    王晓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新暗恋桃花源》剧在整个戏剧大环境变化当中体现出的文化意义是,第一,赖声川在做这个戏的时候,是带着一个做实验戏剧的观念来做这部戏的。他用一种喜剧和悲剧的组合,用严肃和荒唐的组合,执著和无奈的组合,悲情和滑稽的组合,来表达一种现代人生活当中情感的复杂和无奈。第二,在娱乐越来越成为我们的主流文化语境的大潮下,让一个有文化价值的作品,不断有生命力,不断随着文化的审美潮流往前发展,势必要引入娱乐的概念。今天我们用一些影视明星出演的时候会更多吸引观众,会有更多剧场效果,会有更多票房收入,有更多现代文化产业的意味,这都是时代必然的推进。第三,越剧本身讲究精致、唯美,促使这部戏的文化气质、文化品位值得关注。当娱乐业发展到今天,有必要提一个“娱乐道德”的观念。要看戏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让娱乐经过严肃、严谨、高品质的制作,而不是简单低成本的粗制滥造。最后,赖声川把不同品位、不同品格的东西组合在一起,用一个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这个东西完全是他一贯的艺术追求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

    路海波(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这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戏,首先,这部戏风靡了二十多年,屡演屡新,导演不断变化演出方式,这是值得研究的,很多经验是值得借鉴的。第二,它并不是简单的混搭,用越剧跟话剧的混搭,两方都很出色。这个戏表面上是嘻笑怒骂,实际上寓意深远。陶渊明的《桃花源》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寓言,我们希望把我们的社会建设成和谐社会,那就是桃花源。所以这部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戏,值得大陆话剧界的同行们认真反思、学习。

    贾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第一,《新暗恋桃花源》剧表明了赖声川和这个戏的主创的主张,戏曲的加入,公开地表明了舞台的假定性,承认戏就是戏,戏可以对生活进行夸张,或者说比生活更高。第二,它摒弃了俗势力,保留了戏曲表演的本质精神。但是,这个戏由于戏曲加入之后,还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比如说两个戏中戏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而且从舞台时空上看,话剧方面是固定的,戏曲方面则超脱、流动等等。

    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首先,赖声川的集体即兴式的创作模式,对于这个戏总体风格的形成应该是意义重大的。第二,“暗恋”的文本和“桃花源”的文本有对称性,以片段化、场面化的情节演绎了不同风景下的人生画面。此外,这个戏打破了传统戏剧幻觉效果,把舞台的假定性发挥到了极致。

    吴文科(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所所长)说:看完戏后,我感到四“无”,人生无奈、人生无常、人生无解。但是正因为这样才要去探索,用艺术去思考人生;最后,人生无望。但是在无望中又看到了人的可贵、可悲、可爱、可怜。人们执著追求,不放弃、不忘怀,其实人生很可敬。

    肖鹰(清华大学哲学系美学教授、文化评论家):赖声川整个戏剧的根本,实际上是布莱希特的间离化的结构。观众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带进去,来进行一种思想的探索。赖声川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工作,一个是两个剧组的冲突。另外,用了两个经典的叙事,一个是桃花源,这部戏剧在80年代展开时,实际上它展开了中国文化一个基本的情景,这个情景对大陆来说是改革开放,对台湾来说是何去何从;一个是“暗恋”,“桃花源”是一个经典叙事,是一个乌托邦。这种理想的情感追求,在当代还有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还有没有可能?此外,越剧版的《新暗恋桃花源》成和败都有。成,因为“桃花源”有很大的表现空间,局限在于,越剧版的《暗恋桃花源》,从戏剧艺术来说还是一个草稿,还是草创、初步尝试,如果要把它经典化打造还有很多空间。

    徐涟(《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这部戏剧虽然由来于26年前,但它仍然在讲当今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普遍遭遇到的困境,这就是这部戏的经典性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对《新暗恋桃花源》来说,混搭的尝试确实非常有意义,也许很多话剧观众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机会了解了越剧。我有一个大胆的提议,那就是如果这个戏全部做成越剧,是否会给戏曲一些新的启示?这样的一个戏观众会非常欢迎。

    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社长):这个戏是后现代的背景,这是主要的语境,所以它对后现代有一些贡献。后现代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拼接和重组,而这部戏不是简单的拼接和重组,而是碰撞。两个剧组的碰撞、话剧与越剧的碰撞,虚拟与写实的碰撞,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喜剧与悲剧的碰撞。另外,这部戏有三个空间:暗恋的空间、桃花源的空间,两个剧组在一个排练场的空间。三个空间和后现代的三个语境也是相对的,乌托邦,反乌托邦,异托邦。如果说一点不足就是极致化还不够,该深刻的还要更加深刻,该反深刻的还要更加反深刻,两个剧组在一块的时候是否应该更加冲突,两个剧组之间甚至可以发生一些爱恋,架可以打得更激烈一点。

    陶庆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青年戏剧评论家):这个戏看上去是混搭,但在混搭底下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暗恋桃花源》有三个构成它的基本动力:第一是两岸关系。两个戏一个是生离,一个是死别,都在讲分离带来的人生差别,其中有巨大的情感动力在这个戏里。第二,在舞台上,可以看到非常经典的构成,《暗恋》和《桃花源》同时演出时,这两个戏出现统一的格局,可以发现两个台词是完全接得上的,尽管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如此造成的戏剧效果是最强烈的。第三,对人生痛、悲、留恋,各种各样很复杂的情绪都传达出来。最后,《新暗恋桃花源》本身的气质,赵志刚本人的表演,让《桃花源》在最后关头实现了从喜剧往悲的地方非常好的转达。

    胡薇(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青年评论家):《新暗恋桃花源》的越剧部分特别有光彩。首先,它契合了戏曲刚刚兴起时候的状态。另外,也契合了现代人喜欢追求乐活的心理。传统戏剧的魅力只要找到合理的载体,永远不会过时。另外,每个人心中实际上都有一个桃花源,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新的桃花源。这是《暗恋》和《桃花源》拼接在一起的情感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础。

    最后,出品方代表就《新暗恋桃花源》的创作过程和缘起,与到场专家进行了交流。杭州红星文化大厦•红星剧院总经理程俊认为娱乐是为价值观服务的,这样才称得上文化,不然就是娱乐。红星剧场每年演出180多场。他们做剧场也在选择戏,如果作品不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就不让它到剧场来演。去年剧院在西湖边做了万人的演出,在大草坪上席地而坐。一万人散去以后,草坪上没有留一个垃圾,文化最大的意义是教育我们的行为,包括这个戏,有思考就是最大的意义。

    《新暗恋桃花源》舞台探索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它深度挖掘了该剧可贵的探索经验和成就,为话剧舞台的实践及时提供了理论总结,也为越剧的进一步继承发展贡献了宝贵的良策。

    责任编辑:霍明宇

    相关热词搜索: 桃花源 研讨会 暗恋 综述 舞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