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清代至民国云南豆类规模种植及其原因探析

    时间:2020-10-27 07:56: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地处云贵高原西段的云南省在清代至民国年间,除了北回归线以南的滇南地区外,其余地方均种植豆类作物,尤其是滇中和滇西地区,是为豆类的主要产地,构成当地的大宗农产品之一,远销外省乃至东南亚诸国。究其原因,除了作为粮食和蔬菜作物的重要补充以及供给牲畜饲料外,与政府的积极鼓励、通商口岸促成的经济刺激,以及各族居民在豆类种植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知识密切相关。故深入其探讨,对丰富农业经济史和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云南;清代至民国;豆类种植;本土知识

    中图分类号:S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8)03-0026-10

    豆类泛指能产生豆荚的豆科植物的统称,属五谷中的“菽”,既是杂粮,又可做菜蔬,秸秆还是牲畜饲料的重要来源,故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种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西段,山多田少。有明以降,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当地主要粮食产品难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适宜于云南气候的豆类在政府的鼓励下得到了广泛种植。豆类作物分为夏季和冬季两类,冬季以蚕豆、豌豆为主,夏季以大豆、豇豆、四季豆、白芸豆等为主。至于豆类何时开始在云南开始种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至迟在唐代,豆类作物在云南部分地区得到了种植。《新唐书》记载,自夜郎、滇池以西,有“稻、麦、粟、豆”等。① ①(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蛮下》。 有清一代,云南的豆类种植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无论是种类,还是用途,各地方志多有记载。至民国年间,除了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因常夏无冬,不适合种植豆类外,其余地区几乎都种植豆类,豆类成了当地的大宗农产品,远销外省乃至东南亚诸国。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豆类的规模种植,除了政府的鼓励,经济的刺激外,还与各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从耕种到储藏种子的本土知识和技术技能直接关联,这样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提高了豆类产量,而且还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检索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却很少涉猎这一时期滇省的豆类种植,为深入探讨这一题域,笔者不揣浅陋,试图理清清代至民国时期,云南豆类种植规模及其原因,以求教于方家。

    一、清代至民国云南豆类种植概况

    就云南而言,何时开始种植豆类植物,现难以明确查证,但到了唐代,已具一定规模。《新唐书》记载,“自夜郎、滇池以西”的地区,均有豆类种植。(唐)《蛮书》卷六《云南管内物产》则更为具体,即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的广大地区。但史书只简略载其分布范围,并未详细其品种、产量等诸多问题,但可以明确的是,唐代云南部分地区已经有了豆类规模种植的记载。明代中期,云南方志对豆类的记载也较简略,如(嘉靖)《寻甸府志》卷七《食货上》记载,寻甸府所产粮食为稻、黍、稷及“麦二种、豆三种”,只笼统讲豆的种类,但未对其分类进行说明。明末,对豆类的记载相对详细。(天启)《滇志·物产志》记载,云南府的菽类有“蚕、饭、羊眼、黑、黄、白、红、绿、豌、茶褐、青皮、鼠,皆曰豆”;大理府有“狮子、蟹眼”;楚雄府有“紫豆”;鹤庆府 “曰花豆、曰刀豆”;广西府“菽凡六”;武定府的菽类“与会城同”等等[1]。整体来看,明代对豆类品种有了很深认识,可惜的是对具体种植情况记载不甚详细。

    清代以来,随着内地人口大规模涌入云南,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大大推进了各民族居民对豆类的种植,查阅这一时期有关云南豆类种植规模的概况,很多府志均有记载,具体见表1。

    表1 清代各府有关豆类种植概略

    值得一提的是,表1已经明确交代了诸多豆类的习性、特点和用途,如(康熙)《蒙化府志》卷一《物产》载,“蚕豆,形类蚕,又名南豆,花开面向南也”。 (乾隆)《大理府志》卷二十二《物产·谷属》载,“豆芽、豌豆、缸豆、白扁豆” 。指名了豆类不仅用作粮食作物,还是重要的蔬菜。除了“府志”外,云南很多“州志”和“县志”也记载了豆类的种植情况,如(宣统)《宁州志》、《恩安县志》诸多方志均记载了豆类的种类及分类情况。从表1和诸方志的记载可以看出,就范围而言,清代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豆类成了滇省各族居民粮食产品的重要补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各地种植豆类品种看,最多的为蚕豆、黄豆、豌豆、黑豆、四季豆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诸方志还对其豆类名称、俗称、由来、用途、性质等均作了说明。如蚕豆俗称“南豆”,直到现在,云南有的地方仍然把蚕豆叫做“南豆”。《宁州志》还对各种豆类的俗名及功用进行说明:“小黑豆,一名驴豆;赤小豆,一名赤豆,一名红饭豆,俗名老鼠豆;豌豆,一名胡豆,一名戒菽;蚕豆,一名南豆,北人以为蔬,南人食之埒于麦,土肥年丰,则有豆麦双收之庆,故名列之与菽属;野豌豆,又名翘摇,俗呼马豆,马食之膘肥,与戒菽等”。① ①(宣统)《宁州志·物产》。 “埒”,读“liè”,意为“等同”。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豆类在云南的作用等同于小麦,成为各族居民粮食的重要来源,一旦歉收,就会引起饥荒。如(清)《滇海虞衡志》载,“凡夏收为乏(垡),他省夏乏但言麦菜,滇不言菜而言豆,曰豆麦,豆麦败则荒,豆收倍于麦,故滇以豆为重”等等。可见在清代嘉庆年间,豆类成为云南各民族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到民国时期,豆类种植范围更为广泛,如民国八年(1919年),蒙自种植蚕豆3.2万亩,收获16万石,种植大豆23万亩,收获11万石,种植黑豆6万亩,收获3万石,种植黎豆6万亩,收获3万石,种植豌豆2万亩,收获1万石;② ②蒙自县地志调查资料,云南省图书馆藏,1919年(民国八年),第6页。邓川种植豆类4993万亩,收获19515万石;① ①邓川县地志调查资料,云南省图书馆藏,1920(民国九年)。陆良县种植蚕豆1995万亩,收获04189万石,种植豌豆0655万亩,收获00726万石,种植黄豆0395万亩,收获04739万石,种植花豆00439万亩,收获00526万石。② ②云南省陆良县地志资料,云南省图书馆藏,1920(民国九年)。这些数据足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豆类产量之大。其他各县也大致如此,均普遍种植各种豆类。从全省的农作物看,冬季农作物以蚕豆、小麦为主,如晋宁、澄江、弥渡、宾川、路南、弥勒、峨山、宜良等县,冬季种植蚕豆面积占稻田面积80%以上,昆明等50县约占34%。全省蚕豆种植面积“大约600万亩以上,每年达八九万担,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二十四年(1935年)两年产量,曾超过1千万担。③ ③张肖梅:云南经济,云南省图书馆藏,1931(民国三十年),第779页。因云南省图书馆所藏原书有的无页码,有的按照各章编页码,本文所引该馆藏书均为影印电子书页码,下同。 此外,豌豆也是云南冬季作物中的重要部分,种植面积仅次于蚕豆和小麦,主要用于菜肴、蛋白饲料和加工粉丝、凉粉等副食品,海拔600-2500米地区均可种植。如1946年,云南豌豆种植面积17769万亩,产量12万吨[2]213。即使在滇西北维西县,清代以前史料不曾有豆类种植的记载。到民国时期,人们也意识到在河边、沿江近温带红沙、红油沙、黑油沙、白油沙等地,只要把握好耕种季节,也可以种植绿豆、饭豆、红豆、蚕豆等。据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维西、中甸等100個县均种植蚕豆、豌豆、大豆等豆类作物,该年的蚕豆种植面积为6629755万亩,产量为844411万斤,平均亩产量为127斤;豌豆种植面积为2281727万亩,产量为22030万斤,平均亩产为97斤④ ④张肖梅:云南经济,云南省图书馆藏,1931(民国三十年),第581-785页。夏季农作物中的大豆,也是农产品中的大宗,如民国十二年(1923年),华坪县仅种在田埂上被称为“田坎豆”的黄豆产量,就高达3000石。⑤ ⑤华坪县地志调查资料,云南省图书馆藏,1923(民国十二年)。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统计,全省大豆种植面积为1738667万亩,产量为237778万斤,平均亩产为137斤。⑥ ⑥张肖梅:云南经济,云南省图书馆藏,1931(民国三十年),第791-794页。即使在整个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云南的豆类种植仍然有较大的规模,详见表2。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云南 豆类 清代 民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