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西双版纳傣族糯稻种植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0-10-28 08:00: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以不同时期的西双版纳傣族糯稻种植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其变迁轨迹和原因为主旨,其目的在于说明,在特定的语境下,即使边疆地区,国家政策对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糯稻种植的式微,不仅使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日益碎片化,也使其历史发展轨迹发生极大改变,由此而逐渐走向“现代性”。本文希望通过“物”的视角,在述及“糯”的社会生命史之同时,探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家、边疆与中心的关系。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糯稻;变迁

    【作 者】杨筑慧,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2 - 0114 - 010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全州土地面积1.9万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紧邻泰国。其中山地面积占94.9%,其间星罗棋布分布着众多的宽谷盆地(俗称“坝子”),约占总面积的5.1%,是水稻种植和傣族人居住的主要区域。据“六普”统计,我国傣族总人口1261311人,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孟连、景东、景谷、新平、金平等县。其中西双版纳傣族人口316151人,占该州总人口的27.89%,汉族人口为340431人,占该州总人口的30.03%,余为其它少数民族。[1 ]傣族自称为“泰”,意为“谷仓人”,历史上在汉文典籍中则有“白衣”“白夷”“百夷”(小百夷)“伯夷”、僰夷、摆、歹、水摆夷等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傣族”。

    西双版纳气候湿热,年均气温在21℃左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适宜种植水稻、热带水果以及橡胶等经济作物。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直至20世纪70年代,西双版纳傣族仍以糯米为主食,普遍种植糯稻,糯不仅构成了物质生活资料的基础,也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象征。糯食的形成与长期延续,与当地傣族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傣族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耕地多远离村寨,而糯米便于携带且香软可口,在野外不用生火也能食用,且耐饥饿;糯米饭吃时不用筷子,用手抟捏成团即可入口,甚为方便;傣族人过去较少种植蔬菜,所食用菜蔬多为野生,且以烧、烤、冷食为多,加上天气较热,不用菜肴,糯米饭也味道适口;冷糯米饭放入竹制器皿中,还能保存较长时间。另外,傣族人过去多住草排干栏式民居,生火一是不安全,二是天气热,而糯米饭可冷食。一早主妇蒸好糯米饭,一整天全家人基本就不用生火做饭了,既方便,又经济,还安全,且适应生态环境。可以说,傣族饮食习俗的形成与其生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历史演变中衍生出内涵丰富的文化事项。可以说,以稻作农耕为基础的生计方式,构成了傣族传统社会文化体系的母本,显示出其独特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傣族的糯食习俗渐渐发生了变化,糯及其文化正渐行渐远。梳理傣族糯稻种植历程,不仅能让我们深入认识其文化的内在逻辑,也能了解地方族群与国家的互动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

    一、民国以前西双版纳傣族的糯稻种植

    西双版纳傣族的稻作历史颇为悠久,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傣族历史与古代中国南方的百越族群有渊源关系,而中国的稻作起源又与百越族群有密切的关系。[2 ]44-48从有关考古和文献记载来看,云南是我国野生稻较为富集之地,也是栽培稻较早起源地之一,[3 ]并有“阿萨姆·云南起源说”,认为栽培稻最初在云南驯化和演变之后,沿着长江、西江分别到达长江中下游和华南;沿着怒江、澜沧江南下,到达东南亚一带。[4 ]146由于傣族先民所居之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则被认为是云南诸民族中最早从事稻作农耕的民族之一。[5 ]35但由于至今尚未发现年代早于5000年的稻作遗存或稻作农具等,此说渐被否定。[6 ]12

    关于傣族的稻作历史,据其民间传说和傣文史籍,远古时期的傣族先民社会曾经历了以食橄榄野果为主的采集时代和以食米为主的农耕初期时代。农耕初期的代表人物是桑木底,他受到蜜蜂造蜂窝、针织鸟造窝巢的启发,率领大家立寨盖房子,挖地种瓜,种谷种,从游猎生活逐渐转向定居农耕生活。[7 ]18从此,傣族及其先民的稻作生计一直延续下来,并日益发展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生计技术系统和文化体系。傣族文献记载说,傣族先民从金沙江上游迁徙到“允门”定居后,他们的大首领临终前留下遗嘱,要子孙后代做到“毫丁岱,来丁岱”(粮满仓,畜满楼)和“亥丁曼,纳丁勐”(地满寨子,田满坝子)。大家将此遗训看作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而代代相传,且无论居于何处,都要种植水稻,并渐渐形成“三亩田”的观念,而“滚岱”(谷仓人)也成了傣族人的族称。[8 ]25-26除此,《记谷魂婆婆》和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的“雀谷与鼠谷”“人和麻雀”“向鼠王寻找谷种”“谷神”等,也有相关的稻谷传说故事。建立在稻作生计方式的其他精神文化还有民间歌谣、格言、谚语等,它们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词汇描述了播种的季节、播种的方法与技术、收割的程序、性别的分工,在娱乐生活的同时也传播着劳动生产经验,承载着民族的价值观。

    由于西双版纳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远离中原王朝,宋代以前,中央王朝对其基本上没有直接的统治或管理,汉文史籍也鲜有关于它的记载。西双版纳与中央王朝发生直接联系的确切记载当在元朝,至元二十九年至元贞二年间(1292-1296年),元政府设立了“彻(车)里军民总管府”,委任当时勐泐王召爱为世袭官吏,从而使原来的地方部落组织形式变为元王朝的地方一级政权,元王朝于是借地方土酋之手达到间接统治和管理当地民众的目的。此为中央王朝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设立土司制度之始。明因元制,在西双版纳置车里军民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3月,升为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刀坎为亚中大夫、车里军民宣慰使。这一制度延续至清代。但由于西双版纳素有“瘴雨蛮烟”之称,中原人多视之为畏途,即使是本地山区民族,也多不敢在夏秋时节贸然下坝。故有关记载亦不成系统,多为只言片语。清代的西双版纳属普洱府管辖,郑绍谦、李熙龄续纂修的(道光)《普洱府志》卷八“物产”载道:“紫糯谷,米紫色,颗圆,即有碎者,蒸之复续故。又名接骨米。四属俱产。红谷,有大小二种。白谷,有大小二种 ,又有香糯谷,数种谷类,极多,谨记其尤(笔者注:应为优)。”又卷之十八“土司”附种人条说:“摆夷,又名僰夷,称百夷,盖声近而伪也。居多卑湿,故称水摆夷。宁洱、思茅、威远有之。性情柔懦,男穿青蓝布短衣裤,女穿青白布短衣,丝棉花布桶裙。喜食糯米、槟榔及酸辣之味。多近水结草楼居之。男女皆浴于江河。男种田捕鱼,女工织纺。以春季为岁首,男妇老幼俱着新衣,摘取各种山花,并以糯米蒸熟染成五色,齐供齐赴缅寺,鸣鼓击钵供献佛前,听缅僧诵经,名为担佛……”。这是较早较多记载当时西双版纳傣族糯食习俗的文献,涉及品种、用途等。直到今天,当地傣族仍多以糯米饭供佛,是糯稻种植得以延续的动力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 傣族 糯稻 西双版纳 变迁 种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