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小灵通被红牌罚下

    时间:2020-12-10 07:58: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出生后就备受争议的小灵通,在3G开通之日,却到了寿终正寝之时。在一纸“强令退网”的通知下发后,7000万用户的消费权益和归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9年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关于1900-1920MHz频率无线接入系统相关事宜的通知》下发给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要求所有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在2011年底前完成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中国自有3G标准,中国移动公司的TD-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而这一频段,正是当初划给小灵通使用的。这就意味着,小灵通这个发展了十年的电信产品,已经走到生命尽头。

    小灵通的“暴毙”,让社会的目光重新投向了这个几乎被淡忘的产品。同时,看似不起眼的小灵通背后,运营商利益的盘根错节,也慢慢浮出水面。

    然而,最为社会关注的是,现有7000万小灵通用户该怎么办?

    小灵通:“怪胎”初长成

    十几年来,从出生到成长,小灵通走过的路布满了荆棘,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当年,小灵通的兴起没有获得国家政策的正式许可,如今,一声令下,立刻就被判了死刑。

    从头到尾,小灵通的孕育和成长,一直伴随着几大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博弈。

    1996年,时任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的徐福新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日本在搞无线市话业务。徐福新萌生了一个想法,用中国电信已有的网络,在前端接上无线技术,就可以在中国也搞“无线市话”。1998年1月,浙江余杭地区正式开通小灵通,实行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资费每分钟0.2元,小灵通由此在中国诞生。

    当年,一部手机至少几千元,移动电话话费实行双向收费,高昂的费用使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小灵通这个“能移动的座机”,话费几乎是手机的1/10,凭着价格优势,推出之后大受欢迎。据媒体报道,继余杭之后,广东肇庆也开通了小灵通,一个月内放号5万多个;昆明市开通小灵通当日,装机量1000部;而西安市在小灵通正式开通前,已有6万多迫不及待的入网用户,开通当天放号4000多个。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电信业的重组已经在酝酿之中,移动业务和固话业务的拆分不可避免。而电信业未来的趋势是,固话已成“夕阳产业”,必须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1999年4 月,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业务分营之后,中国电信一直没有获得移动牌照,所以,小灵通的存在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电信专家项立刚分析指出,小灵通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当初中国电信没有拿到移动牌照,为了弥补这个竞争劣势,才引进了小灵通技术。

    但是,小灵通却一直没有政府承认的合法“户口”。对此,小灵通的反对者,著名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撰文指出:“我国电信监管部门对小灵通一直是‘百般阻挠’,努力阻止和限制其发展。这里不但有技术因素,还有体制改革上的考虑。把移动通信由原中国电信拆分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电信业的有效竞争,而小灵通的发展直接破坏着这次改革的成果。”事实上,小灵通的发展,损害了持有移动牌照的中国移动和原中国联通这两大集团的利益,他们一再指责小灵通的诞生属于“非法”。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在几大运营商的口水战中,原信息产业部对小灵通的态度一直晦暗莫名。2000年,原信息产业部突然下发通知,将小灵通定位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业界普遍认为,这个定位标志着政策对小灵通的态度从“限制”转为“默认”,是在袒护中国电信。2002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拆分,两家公司困在固话业务上,苦于没有业务增长点,原信息产业部只好继续默许小灵通的发展。自此以后,原信息产业部取消了小灵通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限制。2006年,小灵通用户数量达到了巅峰,共计9300万户。

    对此,阚凯力评价说,“上级领导曾明确批示,小灵通的实质是‘中国电信变相开展移动业务’……面对中国电信这样的大型国企,电信监管却完全束手无策,只能步步后退……对小灵通规定的资费标准如同废纸;甚至连运营商的经营许可和设备的入网证也都一律赦免。至此,在‘无法无天’的国有电信企业面前,政府监管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职能。”

    小灵通夭折是与非

    2009年,也是业界所谓的“3G”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1900-1920MHz频率无线接入系统相关事宜的通知》突然下发,小灵通“暴毙”。小灵通与3G真的水火不容么?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说,TD-SCDMA已经分配了55M的频率,应该足够用了。看来,小灵通并没有挡TD-SCDMA的路。业界普遍认为,小灵通的退市,依然与运营商之间的明争暗斗直接相关。

    2008年,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移动面对的困难前所未有”,携号转网等政策确实对中国移动的盈利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另外,在3G的三大标准中,工信部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分配给中国移动。据媒体报道,工信部在特别会议上对TD的定位是,“TD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并透露出,上级领导相当看重TD的发展,希望TD能像“神六”一样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排头兵,要全力扶持。

    然而,中国的TD-SCDMA与欧美的两个标准相比,在技术方面并不成熟。“拉郎配,TD许配给中国移动”,某著名IT网站这样评价这次分配。

    据知情人士透露,2008年5月,中国移动在挑起TD这个重担之后,随即提出,TD频段不够用,要收回被小灵通所占用的TD频段。而工信部为了表示全力支持TD,便对中国移动进行了倾斜,令小灵通退网。这也令中国电信和新中国联通无话可说。加之中国电信已在2008年获得了盼望已久的移动牌照,小灵通随即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然而,小灵通的“身后”,还有一个沉重的问题。2008年,徐福新在“3G时代小灵通的发展前景”研讨会上称,多年以来,中国网通共投资292亿元购买小灵通设备,中国电信的投资为600多亿元。两大集团在小灵通业务上的投资累计约1000亿元。

    投入1000亿元国有资产建起的网络,只运营了十几年,这些投资全数收回了么?对于运营商来说,小灵通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的网络运营维护成本较高。按照中国电信的说法,在小灵通发展到巅峰的2006年,中国电信小灵通业务达到了收支平衡。但是,随后的两年中,小灵通用户减少,收入也大大降低。小灵通的投入与产出是否平衡?据徐福新透露,小灵通一直是盈利的,千亿元投资早已收回。

    而另外一些言辞激烈的专家却说,小灵通是在“竞争”大旗掩盖下的巨大产业失误和投资浪费。

    谁来倾听7000万用户的声音

    对于小灵通的退市,徐福新感叹说,“7000万人使用的通信产品,退网应该要慎重呀。”事实上,无论小灵通是怎样诞生和成长的,无论背后有多少利益的博弈,但小灵通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在小灵通刚刚推出的日子里,它更像一个移动市场的搅局者,扮演了“价格屠夫”的角色。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降低手机资费,与小灵通的存在不无关系。2003年,是小灵通和手机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在这一年,小灵通进驻广州和北京,北方十省市实现了小灵通的短信互通。

    据《广州日报》报道,2003年4月28日,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小灵通放号首日,全天放号量高达8120户,两款小灵通卖断货,从杭州紧急调运2万部小灵通。广州的电信员工都对火暴的景象表示惊讶:“毕竟部里对小灵通的政策是不鼓励不干涉,我们也不好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而小灵通进驻广州之后,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立即宣布,将“神州行大众卡”从郊区向广州市区推出,用户拨打本地电话和国内长途,基本通话费均为每分钟0.2元,免费接听移动网内电话。另外,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还宣布,其“动感地带”通话费将再度下降,网内通话资费下降一半。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用户增幅不足3%。为了反击,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推出了“套餐”、“打包消费”和集团资费等等优惠措施。可以说,手机与小灵通相争,最终是消费者得了实惠。

    但是,从2007年开始,小灵通的发展逐渐放缓。2007年1月,手机单向收费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现,小灵通丧失了通话资费价格优势,上升势头戛然而止。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广东地区前三个月小灵通用户锐减141.8万户,比移动市场新增的115.5万户要高出26万户。2008年,原北京网通副总工程师郝秀芳向媒体透露,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北京的小灵通用户仅存70万,“已经进入自生自灭的状态”。“中国电信最初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小灵通布局移动通信市场,为正式进军移动市场存储潜在用户’。”中国电信一员工如是说。

    然而,2009年,小灵通退市的消息传出之后,网络上很快出现了小灵通用户的声音:“让小灵通退市,问过我们的意见吗?”在新浪的相关调查中,有70.2%的用户希望能继续使用小灵通,大多数小灵通用户仍然钟爱它。截至2009年初,小灵通在国内还有近7000万用户。

    小灵通通话资费低廉,电磁辐射比手机的最小值还低6倍,令很多用户恋恋不舍。小灵通最早的市场就是中小城市和农村,而小灵通的主要用户,则多半是低收入群体和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比如学生、工人、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以及医务人员、孕妇,等等。

    他们固定生活在一个城市,多半不追求高质量的通话和增值服务。老李家住哈尔滨,他和妻子两人一个使用手机,一个使用小灵通,两个人打电话的频率差不多,而妻子的小灵通是30元包月市话不限时免费打,长途0.1元1分钟,还送200条短信。一个月下来,妻子的手机话费基本上是丈夫的一半。听说小灵通要退市了,妻子的态度很明确,现在小灵通还能用,就继续用,三年以后的情况她没法预测,因为那时候她已经退休,没那么多电话要打了。

    肖涵在武汉某大学读研究生,她在本科时买了一部小灵通,至今已经用了五年。“手机的话费还是太贵了,而小灵通有一种‘校灵通’服务,没有月租,打电话2毛1分钟,我每月基本上只花费十几元钱。”对于未来,肖涵说,也许她会考虑更换资费低廉的手机号码,但是,每月的花费肯定会超过用小灵通。

    正如徐福新所说:“小灵通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为解决广大工薪阶层的通讯问题起了很大作用,这批人都是低端用户,都是工薪阶层,不是3G的使用对象。你现在硬要把他们拉过去,不太符合实际。”据日本的小灵通运营商WILLCOM介绍,在3G高速发展的当今日本市场,小灵通用户下滑至400多万用户时开始极其稳定,说明小灵通决非没有市场需求。

    目前,小灵通用户的权益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截至2009年2月3日,现有的小灵通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表示,一定会维护好用户的权益。而且,距离工信部规定的退网时间还有两年多,两家公司也会继续为小灵通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两家公司均没有拿出小灵通用户转型的具体办法。

    记者观察

    生活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无法想象在没有电话、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与人沟通起来是多么遥远、多么困难。手机这个现代的通讯工具,已经成为老百姓手中不可或缺的掌中之物。然而,享受便捷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在由“大哥大”向“数字手机”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是手机设备还是手机话费,仍然让老百姓望而却步。小灵通在那个时段应运而生,解决了很多低端用户群的需求。十几年来,小灵通不仅得到了他们用户的钟爱,还因此使手机用户的资费得以降低。总之,消费者是感谢小灵通的。而突如其来的“一纸禁令”,让小灵通用户别无选择,他们并不关心几大运营商之间是否有利益博弈,也不清楚小灵通是否真的阻碍了3G的运行,更不会怀疑小灵通的诞生是一种重复的浪费投资。他们不解的,是自己的“心爱之物”为什么被无条件剥夺?无论小灵通的退网原因是什么,但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总是不妥。

    相关热词搜索: 红牌 小灵通 罚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