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总有一团火焰在胸中燃烧

    时间:2021-01-21 08:03: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当我是个孩子/我的祖国满目疮痍,战火纷飞中,母亲拉住我的手/孩子,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从那时起,有一团火焰在我胸中燃烧。

    当我穿上军装/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百废待兴中, 使命牵住我的心/年轻人,做一些新中国需要的事/从那时起, 有一团火焰在我胸中燃烧。

    创业,一切从零开始/20平方米的小病区承载了我的希望, 小小的6张床位寄托了我的理想/熊熊燃烧的火场, 留下了我和战友不惧生死的背影/万籁俱静的深夜,留下了我和战友刻苦钻研的身影/栀子花形的病房, 留下了我和战友无微不至的守候/斗转星移寒来暑往/有一团火焰在我胸中燃烧。

    攀登,蕴涵不懈执着/简陋的设备锁牢那颗荧光标记的细菌,千次的实践提出防治脏器损害的方案/一个个新鲜论断, 令各国专家竖起大拇指发出惊叹/一个个救治奇迹, 让世界纪录一次一次被中国刷新/一个个国际会议, 在烧伤领域打出了一张张中华牌/当我手捧“伊文斯”奖, 有一团火焰在我胸中燃烧。

    生命,不能轻言放弃/焦黑的躯体有一丝生机就要全力以赴,战士的生命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倍努力/一等功臣唐通毅,经历8次高难手术重新回到部队/英勇的钻井工人, 通过我们精心救治终于化险为夷/18岁的英雄梁强, 用被保全的右手向我行了个军礼/望着恢复中的新绿, 有一团火焰在我胸中燃烧。

    精神,源自平淡付出/心灵之花静静绽放在这个集体, 感人事迹一直在鞭策我们前进/可敬的实验技师, 冒着X光照射数百次插管/亲切的医护人员, 雌鸟喂雏般帮助伤员进食/可爱的年轻姑娘, 放下少女的羞涩看护男伤员/多少次曾润湿眼眶, 有一团火焰在我胸中燃烧。

    当我从两江碧水间归来/昔日战友早已霜染两鬓/“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1万平方米120张床位承载了所有的期盼和梦想/泪流满面中, 战友握住我的手/放心吧,创业的故事已代代相传/从那栋银灰色大楼走出的烧伤科人/都有一团火焰在胸中燃烧!

    ——诗歌《总有一团火焰在胸中燃烧》

    燃烧,以传奇的名义

    那是两年前,因为一场音舞诗画晚会,我接受了一项新的创作任务——配乐诗朗诵《总有一团火焰在胸中燃烧》,描述的主角就是已故的黎鳌院士和他的烧伤所团队。客观说,我对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因为大家对隔壁那栋银灰色小楼故事的口口相传;陌生,因为我还没有真正踏入过那栋小楼,听来的故事无论如何都有些零散和表浅。

    去烧伤所实地采风前,我在书架上反反复复找了许久,那本跌落在我记忆深处的蓝皮书——《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终于出现在我眼前。2003年,随着隆重的命名大会落幕,这本书来到了我们手里。几次三番,拿在手中刚想仔细看看,却因一堆突如其来的工作而把它抛到脑后。这样不知不觉过了几年,这本书和其它很多我从未看过一眼的资料放在一起,搁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而今,这个创作任务让我又找到了它。

    翻开有点发黄的纸张才发现,这本书内容很丰富,有新闻报道,有背景资料,有学习决定,有内涵挖掘,虽然不乏“形式”的成分,却呈现了一个多角度的烧伤科,远远超出我平时听到和写材料时用到的信息。正是因了这本书,我对这个第三軍医大学“招牌学科”有了深一些的了解。拿着这本蓝色封皮的小书,我也第一次踏进了这座银灰色的小楼。

    “医生,请问探视时间到没得?”见我一身军装,一个操着浓浓重庆口音的老婆婆迎上来问道。我不好意思地告诉老人,我只是来这里办事的。老人“喔”地应了一声,然后喃喃自语地说:“哎,也莫啥,娃儿交给他们,我放心的。”于是,一场不经意的闲聊从“放心”两个字开始,也开启了我对烧伤科的深入认识——

    又一架直升机伴随着隆隆的巨大响声降落了。夕阳的余晖照映这袭自天而降的苍鹰。机舱中,一副担架被迅疾抬出,几位守候已久的军医接过担架,新一轮的生命接力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一幅写实的画面。十年前,交通尚不如今天发达,两江畔的歌乐山脚下,当地百姓每当看到有直升机降落,就知道又有一个烧伤重病号被送来了。老百姓常常引以为自豪:这儿有国家一流的医疗机构——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但百姓们不知道的是,这栋银灰色小楼包蕴着的浓厚传奇色彩:组建了国内第一个烧伤专科病房,填补了烧伤医学在我国的空白;最早在国内系统开展烧伤实验研究;我国烧伤界第一个军事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第一个烧伤领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单位;成功救治不同烧伤程度的患者15000余例,总治愈率达到99%以上,治疗水平国际领先;唯一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临床学科。

    资料显示,烧伤为平、战时常见外伤,平时烧伤发生率约为外科住院病人的3%~5%。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随着燃烧武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烧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根据近几次战争的统计,烧伤的发生率一般在3%~16%。如果发生核武器战争,烧伤的发生率不但大大增加, 而且会在短时间内成批发生。二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每颗原子弹爆炸烧伤约5万人,烧伤发生率约60%~80%。而专门的烧伤学科,发源于西方,起自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场惨绝人寰的特大火灾后形成专门的治疗模式。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科的传奇,则始于半个多世纪前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大批烧伤伤员的出现,使得黎鳌——一个生于旧中国、从军红旗下的普通外科医生,发出了“中国不能没有烧伤医学”的呼吁。为此,他把一份请战书和一份入党申请书郑重交给了组织。

    关于黎鳌的介绍很多,但都仅仅停留在“院士、我国烧伤学科创始人、著名烧伤专家”这样三个关键词上。可作为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我更喜欢有“故事情节”的介绍,让我了解一个平民孩子从普通到卓越的行走轨迹。这是一篇多年前的军事文学创作笔会作品,作者已经不详,让我且用这部作品简要为大家介绍黎鳌。黎鳌,1917年5月4日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湖南浏阳。父亲黎溥棠是中学教员,母亲周霞是勤俭的农家妇女。在战乱迭起的旧中国,父亲不幸早逝,坚强而明理的母亲拉扯着三个孩子一点点长大。黎鳌和两个弟弟,自小深刻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艰难步履,从“城头变幻大王旗”到“打土豪分田地”,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八年抗战”,从“国共和谈”到“解放军横渡长江”,时事更迭人心思变,兄弟仨的人生志向也从“学医为了温饱”到“悬壶济世为苍生”,从“在乱世中求一安身立命之所”到“誓死追随军旗走”。他们以慧眼寻光明,做出了自己一生的选择。

    相关热词搜索: 胸中 火焰 燃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