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少君小说集《人生自白》评论

    时间:2021-02-25 08:00: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少君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网纸两栖版权写作的先驱,其短篇小说集《人生自白》充分体现了精英情结的想象性补偿写作动机、以大规模的小叙事和方言为特征的大众写作模式,同时也体现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审美特征: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

    【关键词】 精英情结 大众写作 少君 人生自白

    少君,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于1991年4月在《华夏文摘》上创作的网络小说《奋斗与平等》,被学界称为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球第一篇华文原创网络小说。他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网络文学写作,坚持创作二十年,作品数量丰富,仅他的《人生自白》短篇小说系列,就共计四十七万字,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以少君的《人生自白》小说集为例,分析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审美特点: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

    一、精英情结:身份缺失与想象补偿

    精英身份的缺失与精英意识的留存,这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普遍存在内在矛盾,而充满“精英情结”的补偿性写作现象成为一对矛盾冲突妥协的结果。所谓“精英”,指社会精选出来的少数优秀人物,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人,作为社会的主流成员,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本文中所谓“精英意识”,指中国八十年代知识分子普遍具有的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一种开放的胸襟,一种明确的社会关怀与问题意识,独立的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超越学科背景的表述。本文中所谓“精英情结”,指早期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家因身在海外丧失在中国社会中的精英身份,而受压抑的、只能持续在潜意识中活动的精英意识。

    早期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者们,绝大多数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负笈北美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大都经历了获得自由而失去身份的失落和磨砺。少君,一九六零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供职于国家机关、国有媒体和国有企业。一九八六年由国家公费资助公派出国留学。作为中国八十年代备受重视的国家青年干部,当他来到美国,“一下子从行走中南海的年轻学者变成中餐馆端盘子的小侍者,从指点江山的青年理论家变成美国二流大学的留学生,其中失落与痛苦的情感真是罄竹难书。”失去了精英身份和特权,整个生活都被敲碎了从零开始,这是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早期留美学生共同经历的人生磨砺。

    精英身份的缺失,并不意味着精英意识的丧失。少君在《最后的自白》中说道:“面对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对传统与现代的感受重新进行整合,能否做到“将传统融入现代”,这对以海外学人和留学生为主体的海外华文作家,提出了一个重要而深远的课题。这段话看起来也许太严肃了,但它确是真实的。”显然,在美国现实社会中他无法承担这样宏大的使命,无法实现他内心的“精英意识”,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情结,通过网络写作以文学想象的形式表达出来,把受压抑的精英意识释放出来_这是他坚持网络写作的动力和作品的重要特点。

    (一)叙事格局:精英身份的想象

    《人生自白》百篇小说有统一的叙事格局:每个文本都由作者引言和人物叙述两部分组成,在简短的作者引言中,一定会现示“我”的身份:或优越的、或高人一等的救赎身份。身份意识的凸现是少君写作的突出特点。如《假画》引言中作者“我”的身份是高价买画者,“我上次到台北开会,几个买华硕公司股票发了大财的朋友,托我在大陆买些画,以便保值。所以在回达拉斯之前转道北京,托朋友打听行情,朋友隔日把他的朋友带到了我住的王府饭店。”《洋插队》引言里作者“我”是一位学者:“因为参加一个有关亚洲经济发展的学术研讨会,我上月飞到悉尼。在新南维尔斯大学的咖啡厅里,我的一个在该校任教的老同学把她介绍给我。他说她是一家老中开的伴游公司介绍来的,对本次大会的代表半价优惠。”作者在文本开篇的引言部分不厌其烦地认定自我的“精英”身份。这种现象,是作者内心精英情结的想象的补偿,一方面,满足了在多重边际处境中精英身份缺失的补偿需求;另一方面,也源自精英身份的缺失,作者借网络平台虚构一个精英群体,虚构出一个需要精英倾听和开解、救赎的群体,在文字建构的想象的世界中实现了精英的救赎,从而排解身份的缺失带来的失落和空虚。

    (二)个体自觉:精英情结的补偿

    《人生自白》百篇小说,全是对个体的描写,以传神生动的对话、简洁质朴的语言和平静如水的文字,塑造出一个个具有明确自我意识的个体形象。展示出作者对社会各类群体的悲悯情怀,通过网络匿名写作将内心无法排揎的精英情结大胆地倾泻到每一个文本之中,细密地灌输到每一个人物身上。

    《人生自白》讲述了一百个华人的故事,一百篇故事连缀成了当代中国人生的“清明上河图”。他站在大洋彼岸,经历了两种民族精神的滋养和两种社会文化的洗礼,以对人性的透彻深悟和惊人的中国经验还原能力。展示了一个观察中国人的崭新视野。《演员》讲述了一个相貌普通的女人最后当上演员的曲折经历,“我想男人大概都是想看女人不穿衣服的样子,其实并不是想欣赏,而是想搂过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那时我好想当演员,我当时在一个煤店做收款员,由于我长得很白,在那黑漆漆的世界倍受人们关注,常常莫名其妙地就被人说东说西的。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我非常想离开那个地方。但我没有路子,有的仅仅就是美丽的白……”《人生自白》中的每一位人物《大厨》中放弃国内研究所的工作在美国中餐馆作厨师的“大厨”、《康哥》中从一个谁都瞧不起的街头混混到威震一方人人巴结的富豪的“康哥”、《板儿爷》街头蹬三轮车的“板儿爷”,还有嫖客、导游、保姆,和这位女演员一样,都有原汁原味的、日常的、细节的生活体悟,他们都是有清醒的自我意识的个体: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的梦想,自己过去作了什么,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知道自己的人生底线,也知道自己周围的需求和变化,自己能思考,会述说,过着自己选择的生活。看似一百个活灵活现的个体,但每个个体都有着接受过高等教育、情智商俱高的高级知识分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每个个体心目中都对一整套对生活的理解和体悟,它们无一不是作者内心精英情结的发泄和影射。

    二、大众写作:简短叙事和方言表述

    网络在释放早期北美理工科留学生因身份缺失而积累的精英情结的同时,也因为没有门槛、没有把关人、没有等级区分、没有篇幅限制、开放交互的发表园地,将文学写作从高高在上的圣坛上拉下,将专属于文学精英的话语权瓦解均分,将严肃的写作变为普通个体随手可为的大众娱乐写作。

    (一)大规模的小叙事

    少君的《人生自白》中每篇小说篇幅都很短小。每个故事情节和人物并不涉及任何族

    群、任何地方、任何家族沧海桑田、历史风云的宏大叙事部是个体的独白或自述的小故事,但纵观一百篇的整体创作,一百个没有雷同和重复的人生故事,从不同侧面和层面立体反映出一个全面立体的社会图景,展示出一种宏伟规模的气度。百篇小说各自独立又合成体系的网络写作,以分散的碎片化的小段叙事拼接威就了独具一格的大规模的小叙事。

    《人生自白》大规模的小叙事,与严肃写作的“宏大叙事”相比,与大众写作的“零碎记忆”相比,它都具有共性和差异性。比如与我国当代文学中的“新写实小说”写作模式相比,同中有异:第一,新写实作家们以细节叙事解构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而以少君为代表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虽然也没有宏大叙事,但是他们保持了对人生经历的粗线条、大框架的叙事手法和宏大的整体规模。第二,新写实作家们以戏谑甚至媚俗的笔法来亲近大众读者,消解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严肃传统,而以少君为代表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在海外坚持数十年创作,显示了严肃的文学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三,新写实作家们以描绘日常生活繁琐俗务显示对主流话语的对抗,而以少君为代表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以粗线条、大框架的写作模式记录各个个体独特的人生经历,表现个体的生存状态,在想象地满足精英情结的同时,又保持对主流话语的认同,以重获精英身份和话语权。

    (二)方言表述的地域风格

    理工科留美学生的网络写作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词藻,通常是我手写我心,所以浅白的方言写作成为早期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写作的又一大特点,这也为后来网络文学写作在北美普及、人人参与埋下了大众化的种子。少君来自中国北京,他的《人生自白》语言简洁浅白,极富京味。如《爷们儿》中在北京展览路一带蹬三轮的爷“板儿爷”说:“嘿!车公庄那颗坐地炮上台了嘿,瞧他丫的那操性!正经一个花酱坛子,走路外八字,前几天刚从茶店(劳改场)回来,这回是第三次了。听听,听丫的这回唱什么?……再见,您忙,您忙,”这样纯正的“京味”语言,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中国现代文学中“京味小说”的代表人物老舍先生的《老张的哲学》《离婚》《赵子日》《二马》、《四世同堂》。《人生自白》百篇小说中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作者的故乡北京,我们很难考证一个人三十岁之前所生活的城市的文化在他一生的精神世界中占有多大分量,但是毫无疑问,故乡方言,是以少君为代表的北美新移民作家的写作中普遍的语言现象,显示出新移民群体在文化精神上对故土浓浓的乡愁和自觉的回归。

    少君的短篇小说集《人生自白》展示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精英情结”与大众写作二元并立的审美特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作者群,一方面因为原有精英身份缺失而凝成这些理工科留学生内心的精英情结的持续影响,他们内心充满了对故国人民的命运起伏的关照、对社会各类群体生存状况的怜悯,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海外游子缺失的精英身份的想象补偿:另一方面因为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没有门槛、没有把关人、没有篇幅限制的开放园地,网络写作成为他们一种随意的发泄方式,大规模的小叙事成为独具特色的叙事模式,地域色彩浓重的方言叙事成为集乡愁与娱乐为一体的语言特色,于是,网络写作与生俱来的游戏精神与留学生新移民内心潜藏的“精英情结”共同造就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这种独特的创作法则和审美风格。

    相关热词搜索: 大众 自白 情结 小说集 写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