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高校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探析

    时间:2021-03-07 07:57: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重要基层组织之一,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从而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高校党组织;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吸引和用好人才、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1]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考验高校党组织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能否发挥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保证监督作用的重要标准,也是每个高校党组织都必须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有关部门广泛关注。2002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万人,而2008年毕业生人数达到599万。2009年1月20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09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数约为710万人,其中包括2008年尚未找到工作的100万毕业生。特别是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2008年以后,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2][3] 。

    为使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1月19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4] 中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考验高校党组织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能否发挥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保证监督作用的重要标准。

    二、高校党组织在高校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6]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有别于西方教育制度的最重要特征。

    实践表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落实,有利于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高校党组织在学校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在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过程中,必然责无旁贷,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党组织是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创造活力,维护校园安定有序的核心力量[7]。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11月《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21号)中指出:“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产生不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增大,任务十分艰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就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内民主制度,完善高校党委的领导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大学生就业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找准工作着力点,健全工作机制,采取得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

    三、高校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

    2002年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我国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8] 高校党组织应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面对现实,准确定位,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职位要求,适时调整过高的就业期望值,自觉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一)高校党组织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60年来,经过高校党组织与党员的共同努力,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较好地完成了党赋予高校教育工作的历史任务。2006年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现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都清楚的表明,强化高校党建工作,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重要作用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措施,是推动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在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高校党组织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扩大视野,利于更加丰富的资源,完善就业指导机制,拓展就业渠道,采用更加多样的途径与形式达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目的。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9年上海高校将有毕业生15.8万人,比2008年增加0.9万人,增幅为6%,其中硕士毕业生2.9万人,同比增加11.5%,本科毕业生7.6万人,同比增加8.6%,专科(高职)毕业生5.3万人,与2008年基本持平。种种迹象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客观上将对2009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带来不利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9]。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党组织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明确就业指导工作思路。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09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09]2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确立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推动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构建和谐的人才培养和供需环境。确立明确的就业指导思想对于指导高校各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形成就业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二)高校党组织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高校党组织应发挥组织领导优势,将就业工作作为“班子工程”、“人人工程”常抓不懈

    高校党组织应始终将就业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研判就业形势,努力更新观念,不断完善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通过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等“班子工程”、“人人工程”形式,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作为一项关系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大事来抓,形成了“全员抓就业,全过程抓就业,全面抓就业”的工作体系。

    2.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当前,在我国构建新时期“以人为本”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显得十分紧迫。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总框架是以落实学校党政“一把手”工程为特征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就业指导人员及工作职责的分配呈“金字塔型”模式[10]。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与管理的对象包括全体在校学生,服务与管理的内容涵盖思想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工作管理与协调等各个方面,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全程就业指导是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发展的方向,它对当前高等学校如何做好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的来看有三方面有效途径,一是发展国民经济,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能级,创造更多的人才需求;二是转变用人观念,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的转变,可以为人才的使用拓展新的空间;三是加强就业指导,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发展自身素质,合理定位职业发展[11]。

    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教育引导、沟通协调等作用,调控好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同时,高校党组织应要求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和各系部要切实转变工作观念,改变工作模式,实现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三位一体”,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中心,以就业指导为依托”的工作模式。

    (三)高校党组织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

    1.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

    高校党组织应加对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当前国家的就业政策结合起来,把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和自主创业落实到指导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中去,积极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活动,正面引导,帮助毕业生分析社会及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高校党组织应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当前国家的就业政策结合起来,把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和自主创业落实到指导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中去,积极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活动,正面引导,帮助毕业生分析社会及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根据国家和地方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政策,高校党组织应号召团委、招生就业办公室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毕业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等政策所产生的榜样带动作用,全面落实“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服务计划”等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到基层就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去工作,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另外,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到各中小型企业灵活就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择好业”的观念,而不是挑挑拣拣错过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对有志于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高校党组织及学校有关方面应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空间和相关咨询,从创业意识激发、培训指导、在岗实训、资金扶持、政策配套、服务一条龙等多角度、多层次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并积极依托“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大学生创业见习计划”为创业学生提供相关扶持,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谋职的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2.网罗整合各类就业资源,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

    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引导、协调沟通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就业市场。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到高校进行招聘。要通过媒体、网络、广告等各种方式,让社会各界、用人单位进一步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为毕业生搜集更多的需求信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根据专业特色和就业市场需求开拓就业渠道,创建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通过加强与长期合作单位的联系,积极向相关单位输送毕业生。

    (四)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1.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

    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使其更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按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将更有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高校党组织应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综合竞争力。根据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以“打好基础理论课,突出专业基础课、强化专业选修课及专业技能的应用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为方针,继续深入推进培养模式、学科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要结合学院行业办学的特点,加大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力度,实现招生与就业零距离结合。

    同时,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人员、设备、经费”三到位。把学生就业工作纳入到学院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作为高校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创造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场地等方面予以必要的保障。

    2.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启迪大学生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发挥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正确有力的领导,对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高校党组织是高校的思想核心、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是高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党组织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的放矢,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

    认真研究学生特点,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目标地进行正面宣传教育,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采用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寓教于乐[12]。同时,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负责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选拔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政治坚定,具有较系统的教育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热爱学生工作的青年教师从事辅导员工作,用知识和人格魅力教育感化学生。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学生党支部就是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高校党组织应结合高校特点,同时注重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广泛组织学生党员深入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问题,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激励学生勇于进取。引导大学生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及时更新自身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寻找适宜的发展空间。在求职过程中注意调整心态。另外,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实力和综合素质的较量,引导大学生意识到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以在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

    2009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 [2009] 16号)中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13]。上海政法学院监狱学专业获国家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在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教委和市公务员局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和推进招生与就业相衔接的监狱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9年学院在“专升本”招生工作中,试行公务员招录考试和“专升本”入学招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计划招收100名监狱劳教人民警察。该批学员毕业之后将统一分配到基层监狱、劳教部门工作,实现招生与就业的零距离,保证了特色专业学生的“订单式”就业。学院党委充分整合院内外等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在互通有无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发布相关就业信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有效地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结语

    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重要基层组织之一,是高校建设的核心,是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和保证,担负着联系、宣传、组织、团结、教育师生员工的重要责任和把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高校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只要高校党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体制,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引导作用、组织保障作用,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就一定能顺利的推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社会输入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高校党组织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3/14/content_11010350.htm.

    [2]李建成,张志业,郝惠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0-103.

    [3]大学毕业生2011年将迎来就业最高峰[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10/29/content_10273148.htm(2009-2-16).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EB/OL].新华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8805337.html.2009-2-15.

    [5]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7]计卫舸.“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保持高校党组织先进性的灵魂[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3-16.

    [8]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9/12/content_559757.htm,2002-9-13.

    [9]陈骁.变危机为先机:2009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上海教育,2008,12A:24-26.

    [10]孔波.关于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组织运作机理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9,1:112-113.

    [11]王宏,熊丙奇田磊.直面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0.

    [12]车光书.对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大学报(中国包头),2007(3):122.

    [1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09]16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edoas/website18/56/info1255500124271556.htm,2009-10-10.

    基金项目:2009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市高教学会课题(项目编号:ZCGJ68-09);上海政法学院“大思政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SZ10019)。

    作者简介:

    马洪亮(1981—),男,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学生党建与思想理论教育。

    胡军,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办公室党委副书记。

    谭玲玲,上海政法学院招生毕业办公室副主任。

    郭斌,上海政法学院招生毕业办公室副主任。

    王静,上海政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加强对 党组织 就业指导 途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