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论人文精神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时间:2021-03-11 10:03: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当今时代,体育新闻与其他信息一起充斥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体育新闻的真正核心应该更多地体现其人文属性,通过贴近人的核心理念来揭示体育的内涵,通过报道人的所作所为来引导更多的人关注体育,热爱体育,从而推动体育向着健康方向稳步地发展。本文从以下方面就人文取向进行了剖析:人文精神是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要延伸;以人为本可以增加体育新闻报道的时代厚度(历史感);以人为本的体育新闻是推动全民健身建设的重要力量;以人为本可以揭示体育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新闻;报道;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2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41-03

    前不久,新华社的部分记者就亚运会中国取得诸多奖牌现象发表了一些“另类”评价,于是惹怒了包括亚组委官员在内的一系列“反弹”。其实,新华社记者的看法不仅在体育界被视为另类,即便在新闻界也应该是“一枝独秀”的。当今时代,体育新闻与其它信息一起充斥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当我们的媒体不断追求第一时间将最新的体育信息传达给受众的时候,无论是传者还是受众更多关注的是关于体育赛事的过程、结果、明星的骄人成绩等直观信息,似乎只有这样的信息才是体育新闻的核心,只有这样的报道才是体育传媒的职责,而只有关注这类信息的受众才是真正的体育新闻受众。然而,当我们对关于体育明星的花边绯闻嗤之以鼻的同时,作为体育传媒是否也应该意识到,体育新闻的真正核心应该更多地体现其人文属性,通过贴近人的核心理念来揭示体育的内涵,通过报道人的所作所为来引导更多的人关注体育,热爱体育,从而推动体育向着健康方向稳步地发展。

    一、人文精神是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取向

    (一)关注人,可以让我们理解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世界上最盛大、受关注度最高的体育活动,从其口号“更高、更快、更强”中,也许有人简单地认为这是强调运动成绩的推陈出新,以不断刷新人类运动的历史为核心价值取向。但是,“透过百年奥运发展的曲折历程,我们应该体会到,奥林匹克原来是人类文明的新的表现形式。希腊的一切神话、传说,所讲的千万个故事,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人的力量’。”[1]作为以海为邻的希腊,在世世代代与大海的博斗中所积累的最多体会是“力量”、“勇气”等一系列充满刚毅的词汇。最有价值的“力量”和“胜利”渐渐积淀在、内化在全民族的心灵之中。正因为奥林匹克是希腊民族的“人的力量”与“力的崇拜”的最高体现,“奥运会这座用全希腊民族的力量尺度所修砌的文明大厦,其意义就不仅仅在于它是不是一种‘体育运动’,而其更深刻的意义则在于为希腊民族和一切受希腊文明影响的其他民族的历史进步提供了最根本的‘方向指针’。这才是大家所未注意却应该特别注意的历史及心理的课题。”[2]由此可见,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是对于人性的肯定和挖掘,体育新闻报道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则从根本上背离了奥林匹克的核心,这不能说不是对体育新闻存在意义的讽刺和质疑。

    (二)关注人,可以让我们深入理解奥运梦想

    由于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难免会存在隔阂和矛盾。体育新闻在报道国际赛事、各国运动员比赛的交流中应当以求同存异、相互理解为准则。体育新闻报道中,记者要善于解读人类共有的体育精神,善于用赛场内外所营造出的和谐氛围去弥合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人际沟壑,以弘扬奥运精神,实现人类和平、友谊、合作的宗旨为新闻报道的目标。这也是体育新闻所必须承载的新的历史使命。

    据此,强化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精神,是对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的真正挖掘,是对奥运精神的真正传播。

    二、人文关怀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要延伸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2]当我们为一个个奥运冠军的佳绩所振奋,当我们被一场场盛大的赛事所激动,当我们被越来越多的奖牌所环绕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注意到,这些辉煌背后还有着无数的挫折、失败、伤心落泪……其实,这才是完整的人生,完整的社会,体育新闻报道者的责任不仅仅包括弘扬成绩,也要包括对于成绩背后的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体育

    竞争是体育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单纯的关注胜利,漠视失败方的感受是原始野蛮的表现。相反,通过对失败者的报道,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人性的角度感知体育。曾是闪耀体坛的全国举重冠军,打破过全国纪录、世界纪录的邹春兰,退役后在长春市的一家大众浴池打工,靠给顾客搓背,赚取微薄的收入。辽宁的举重冠军才力,退役后成了辽宁体育运动学校的门卫,去世时,留给家人的是一堆债务。马家军中的艾冬梅,退役到派出所工作,最后抑郁自杀……这些生活中的失败者,却曾经是赛场上的冠军、英雄,对他们的报道虽然不会令人振奋,但会发人深省,会让人从更深的层面上反思体育,从更广阔的层面上去理解生命的价值。

    (二)人文关怀可以让失败者得到慰藉

    中国足球在各类世界赛事上屡战屡败,人们愤其不争的同时,国内赛事转播的收视率也连创新低,这固然有中国队成绩差强人意的原因,但我们是否意识到,体育新闻报道单纯追求对比分的关注,对成绩的计较,而忽视了其中的人文属性?如果没有几代中国球员和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哪里会有今天的中超、联赛、和对世界杯始终的追求?相比之下,国外许多体育报道中,除了赛事本身的挖掘外,对于运动员个体的展现也丰富、立体、全面得多。许多体育明星正是在这种特写式的报道中被成就出来,哪怕他们曾经失败,哪怕他们曾经遭遇挫折,但是,人文关怀不但可以慰藉他们受伤的心灵,更可以鼓起他们奋斗的信念。

    三、以人为本可以增加体育新闻报道的时代厚度

    早在古希腊时期,获胜便成了一切运动员及一切观赏体育竞技的最高愿望。诚如人们所说:“古希腊运动员最大的‘野心’就是在四处的比赛中获胜。”[3]因为在那时,只有获胜,才能最充分地显示自我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检验自己是否是真正的英雄,是否与“海格拉斯”同属一辈。体育的获胜只是人生获胜的一种缩写。获胜和力量本来就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范畴与关系。于是,在这种背景下,便出现了希腊民族“为荣誉为胜利而战斗”的动人历史,而且延续了最少一千多年以上。这不仅是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崇拜,更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力量。

    事实上,很多体育新闻报道只是播报一时一地创造的纪录,而很少进入历史的链接,更缺乏对创造纪录的人的深入挖掘。在体育运动中人类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体育新闻应该最真实地表现逆境中的人的拼搏精神,让人们从中获取不屈不挠的精神动力。

    很久以前,通过体育新闻报道讲述足球巨星们的经历,更多的人认识了球王贝利、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任意球之王普拉蒂尼、医生苏格拉底、荷兰飞人克鲁伊夫、足球小子马拉多纳等人,以及他们在世界杯大赛上演绎的一个个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近期,CCTV-5的“体育在线”栏目也是将中国体育战线的一系列里程碑式成绩进行梳理,不同以往的是,这次的梳理是以人为线索,以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人的故事来纪念中国体育的辉煌与挫折。这样的报道更具有时代的厚度,因为成绩是过去的,而人类却在不断地进步,历史可以让我们看到未来,历史可以激励我们去创造新的令人鼓舞的历史。

    四、以人为本的体育新闻是推动全民健身建设的重要动力

    有学者曾经指出:当体育赛事越来越成为商业行为之时,顶级体育赛事被大的媒体集团垄断,体育资源反而越来越少,体育越来越成为脱离普通人的烧钱的游戏。在这种背景下开辟以宣传全民体育运动为核心的新闻空间成为我们另辟蹊径的一种选择。

    在运作模式上我们完全可以仿照打造NBA球星一样的模式去运作和制作节目,打造本土的各类赛事的小型NBA。例如在一些中小城市,本地的一些群众体育比赛最受当地群众的关注。这些比赛投入少关注度高贴近当地观众,有一定区域影响力。既可拓展丰富体育节目资源,又可以带动当地的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在辽宁省辽阳市当地电视台曾经举办过三人篮球赛,观众反响出乎意料之外。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少数民族节日上有许多濒临失传的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不仅吸引了本民族年轻人的参与,也吸引了旅游者的参与,对发掘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也起到巨大的作用。

    中国已经在2008年奥运会上成为了金牌第一大国,但是很显然,我们距离体育强国的距离还很远。在胡锦涛同志发出“加快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指示之际,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体育发达国家的差距。事实证明,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的多少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的状况。中国选手在国际比赛上频频夺得奖牌的同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国民整体身体素质没有提升,体育运动场地的严重匮乏,常年体育人口占人口比例逐年下降,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另外,优秀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应当以开展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为基础,所以倡导全民体育健身运动,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是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体育新闻报道所要肩负的一项重要社会使命。

    体育新闻报道对全民健身的关注,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的通俗化演绎,无数普通人的体育积累才是成就体育强国的基础。相比之下,那些金牌信息只能带给我们一时的鼓舞、振奋,而身边的体育精神却可以让所有人不断受到启迪与引导,让体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以人为本的体育新闻可以揭示体育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一)以人为本,是为了弘扬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体育人间》中曾经介绍过中国羽毛球教练汤仙虎的故事。当年汤仙虎从印尼回到中国时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个人竞技事业都放弃了许多,但他却为中国培养了许多羽毛球名将,带动了中国这项体育运动的发展。功成名就以后,他却不居功自傲,回到福建老家继续为中国羽毛球出谋划策。这样一位老人,他的体育生涯和爱国情怀,不仅能给当今的年轻运动员和观众太多的有益启示,而且能够让人们对体育的人类学含义产生深刻的思考。

    在体育新闻中强调人文意识,是为了弘扬体育的核心价值,而不要让当今的功利社会混淆了人们对体育本质属性的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体育新闻媒体和体育新闻工作者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高度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观察、审视当今体坛所产生的一切事件与现象。比如前中国足球队教练米卢,他的父亲二战中因支持铁托的游击队被德国纳粹军队杀害,四岁成了孤儿,小时候与哥哥一起踢自制的球。当他十九岁成为俱乐部球员时,就是为了能吃上饱饭、有球鞋和运动衣。而在我们的多数体育新闻报道中,只是介绍米卢提出了“快乐足球”,“态度决定一切”,却没有展示出是米卢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对足球的理解和对足球的热爱,他提出的快乐足球概念远超出当时国人的观念和认识水平,正因为如此,中国足球才摆脱不能承受之重负,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二)以人为本,是为了让我们多一些对生命的理解

    申雪、赵宏博在本届冬奥会上用他们的实力与真情征服了世界,人们在对他们高超的滑冰技艺而慨叹的同时,更多的人是为他们在花样滑冰世界的感人经历而感动。无独有偶,俄罗斯的双人滑选叫格林科夫和戈尔捷耶娃,他们合作十多年被称为最完美的夫妻搭档,作为1986年、1994年两次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冠军得主,他们一直是申雪、赵宏博的偶像。格林科夫在一次训练时不幸心脏病发作而去世年仅二十八岁。此后二十四岁的戈尔捷耶娃坚守着两人共同的梦想,一个人独舞在都灵冬奥会上。这时的电视直播中《人鬼情未了》如怨如诉的乐曲,让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他们的爱情绝唱而深深感动。尤其当解说员将他们的爱情经历传达给观众的时候,人们欣赏的已不是那精湛的体育技艺,更是对生命的深刻解读。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他指出了人的本质力量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历史地形成的,是一定时代的现实社会关系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除了个体的表现外, 还具有社会性的价值,即真善美的价值。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5]。也就是说,通过实践,人的本质力量才能不断地从自身外化,又不断地向对象转移,最终在对象中得以凝结,使“人的本质力量”显现了。我们把马克思的观点引申、运用到体育运动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球王贝利曾说“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刻苦训练、不屈不挠、学习钻研和自我献身的结果”,世界拳王阿里饱受病痛的折磨但依然喊出“我的唯一的思想就是向前,向前”的励志名言。容国团也喊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至理名言。可见,对于真正的体育人来讲,目标和理想绝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功利性,而在于憧憬未来,追求未来。

    联想起前文提到的新华社与亚组委部分人的“分歧”,其实,亚组委官员的观点并没有错:竞技体育就是为了金牌……新华社的观点更没有错:全民健身才是体育强国的标志,不要成为新的“东亚病夫”……如果我们在抓竞技体育的同时,从体育的人本性出发,将体育的人文意义进行挖掘和弘扬,形成举国崇尚体育的社会氛围,我相信我国的竞技体育一定会结出更诱人的硕果。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新闻媒体是责无旁贷的。在人类社会已处于21世纪的历史背景下,体育新闻报道如果还停留在“XXX在XX运动会上创佳绩”,“XXXX队不敌XXX队”这样的层面上,这不仅不能承担起体育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甚至会断送体育在人类社会结构中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报告

    [3]于克勤,章惠箐.古代奥运史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卡尔•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孙永泰.从体育与文学的关系谈“体育文学”[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相关热词搜索: 新闻报道 人文精神 体现 体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