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当代“泛节日化”社会语境下传统节日的保护

    时间:2021-03-26 07:51: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传统节日是一个地方重要的时序节令,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息息相关,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发挥着发展经济、凝聚社群等社会功能。“泛节日化”是泛民俗的具体表现之一,基于民族文化资源论,传统节日受政府、商界等多主体操弄,使一系列旧节复兴,新节、类节频出,导致出现节日泛化的社会语境。泛节日化社会语境下,传统节日出现节日资源被滥用,节日主题蜕变为世俗狂欢,内涵渐趋标准化等乱象。传统节日保护,必须遵循节日文化逻辑,尊重文化自决,遵守适度创新原则。当前多方保护主体参与传统节日文化实践的对话、协商与博弈,使传统节日民间性、政治性、经济性与公共性等兼性并立,过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已不合时宜,借助公共民俗学的想象力,公共民俗学者应以传统节日文化主体的民间立场为主,兼顾各方主体相关权益为宗旨进行协商与协调,促进各方平等交流与互利合作,使传统节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传承与整体保护。

    关键词:泛节日化;节日保护;标准化;文化自决

    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4-0140-08

    传统节日是一个地方重要的时序节令,千百年来周期性调节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节奏,它也是一个民族最集中的文化综合体,隐藏着古老的历史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挥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千百年来吸纳、凝聚并团结着全体社会成员。传统节日天生自有明显的拉动消费的经济价值,以及以增强凝聚力为核心的社会价值,因此,当前随着各级地方政府和商业资本不断对节日实行各种形式的民俗主义,使传统节日全面复兴,新式节日层出不穷,外来节日广受追捧,也将每个人不可避免地牵涉进传统节日文化消费大潮中。在如此喧嚣繁华的“泛节日化”社会语境下,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传统节日保护的严峻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一系列工业化、商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随着国家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传统节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全社会得以共享,也得以进入国家法定节日体系当中,使全社会每一个人合法享受到了假日文化休闲,传统节日也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保护。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式传统展示、商业化文艺展演与旅游市场化文化销售等诸多传播模式,一方面强力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但另一方面也加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化与客体化进程。

    目前有关传统节日的研究及成果,主要有:法国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的专著《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以一种基于象征主义的深层宇宙论,阐释和分析了中国古代节庆的深层内涵,即人与自然、万物同处一个秩序中,人必须与自然一样以恰当的节奏行事(日常与节庆的自然轮替),人所塑造的习俗文化可以反过来影响自然进程[1]。顾军、苑利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应秉承的原则》一文,主要总结了传统节日保护要点以及主体保护、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等原则[2]。萧放的《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一文,从传统节日物质、社会与精神三大传统,呼吁应对民族传统节日进行调查并予以保护[3]。2007年中国民俗学会与北京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主题为“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的第三届东岳论坛,会后公开出版题为《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4]的论文集,包含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文化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中国传统节日保护现实问题等论题,以鲜活传统节日个案调查为特点,涉及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公共性,以及传统节日保护等学术问题。同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集中刊发了“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的三篇论文:黄涛的《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5]、苑利等的《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6]、王霄冰的《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王霄冰提出可在遵循文化记忆逻辑性前提下对传统节日进行改良与创新的观点[7]。陶思炎的《略谈中国传统节日的困境与机遇》一文,将传统节日困境与机遇并举,指出要大力发展节日文化与节日经济[8]。潘文焰、仲富兰的《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一文,从载体、主体、客体、介体四个维度建构传统节日的生产性保护体系,包含尊重性、整体性与创新性等保护原则[9]。邢莉的《我国传统节日是我们再创造的源泉》一文,从知识、人文与审美源泉的高度论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核心创造价值[10]。以上代表性学术成果体现出学者们对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现状的一种忧思,集中关注传统节日价值认知论与传统节日保护论,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共同推进了传统节日的遗产化与法定化进程,从而使以春节、清明、端午与中秋为核心的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在现代性社会语境下重获一种价值认定与法定保护。事实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在进入国家法定节日體系后,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西、全球-地方、传统-现代、民间-官方等多重二元对立关系变得日益多元复杂。在“泛节日化”的社会语境冲击下,在实际操弄过程中传统节日保护亦出现一些不利于自身良性发展的现象。当前“泛节日化”社会语境具体如何表现,传统节日保护出现怎样的乱象,传统节日保护应遵循哪些新原则,是本文主要的逻辑思考缘起。

    一、“泛节日化”语境

    (一)“泛节日化”的概念界定

    “城市中的泛民俗现象, 是指那些并非都市人所共同遵守的、长期形成的民俗文化, 而是由于某种需要而刻意制作出来的具有一定民俗意味的文化现象。例如, 为了商业上的需要, 有人就根据民俗的某些特质制造了市场节、冰箱节、电脑节、食品节、旅游节、土豆节、美容节等等, 所有这些节日都不是传统的节日, 在一般情况下, 没有固定的时间, 没有固定的场所, 没有固定的规矩, 其中最根本的是没有文化的根, 没有一种习惯成自然、水到渠成的感觉, 因此也就缺少更广泛意义上的群众参加, 这样慢慢地就远离了举办者的初衷”[11]。“民俗离开传统,游离其固有的发展轨迹,而成为一种具有民俗特点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这样的民俗只有一个囫囵的外壳,其实质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也不能将它称为原来意义上的民俗,只能将此称之为泛民俗……泛民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俗,但它是一种脱胎于旧民俗而进行人为改造的新民俗,这种泛民俗现象,理应是中国民俗学所研究的课题”[12]。相应地,从学理上溯源,“泛节日化”是“泛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主要指出于某种政治、商业的目的,要么对一些传统节祭、固定集会与集贸行为等新旧资源进行某种节日化建构,将传统节日的外延与内涵放大,将它们打造成某种新节日,要么仿冒民俗人为凭空制造一些带有消费时尚的类节日,虽具有节日的某些特点,但从形式到内涵却是新旧杂糅或是全新的,不论以上哪种形式,最后都导致一种“唯节日论”的节日泛化社会状态。“泛节日化”的社会语境,从物质属性的角度分析,主要源于现代社会商品化、商业化的驱动,从精神层面分析,主要源于随着现代工业化、城市化急速推进导致传统逐渐被消解,使人们对乡愁等文化产生心理需求,以及现代陌生人社会带来日常人们之间疏离感的一种排解需求。“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 正被各种现代民俗节庆及洋节(‘泛节庆’)所侵蚀,日渐式微,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9]27。“侵蚀”“式微”“巨大危机”有点危言耸听,但当代泛节日化社会语境冲淡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传统节日的结构性主导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关热词搜索: 语境 传统节日 当代 节日 保护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